秦代诉讼中的三环制度_第1页
秦代诉讼中的三环制度_第2页
秦代诉讼中的三环制度_第3页
秦代诉讼中的三环制度_第4页
秦代诉讼中的三环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再论竹简秦汉律中的“三环”简牍中所反映的秦汉司法程序研究之一xx林(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娶出土秦汉简牍律令中对于老年人告状,法庭采取“三环”的措施。意思是连续三次劝其返还,如果原告人坚持诉讼,法官才予以受理。这种做法是为了防止原告由于年老而误告,或凭借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而滥告。唐宋明清诸律继承了秦汉律“三环”的指导思想,同样限制老年人的一般性诉讼,而对于包括“不孝”罪及“谋反、逆、叛”等罪,则规定“老、幼、笃疾”者可以诉讼,司法机关必须受理。睡虎地XX墓竹简法律答问日:“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整理小组注:环,读为原,宽宥从轻。古时判处死刑有三

2、宥的程序,见周礼司刺。三国志张鲁传有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可参考。”xxxx(年律令贼律日:“年七十以上告子不孝,必三环之。三环之各不同日而尚告,乃听。”整理小组注:“环,读如还,说文:复也。三环,年龄在七十以上的人告其子不孝,必须经反复告三次,司法部门才予受理。类似的法律规定亦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关于秦律中的“三环”,钱大群先生早已指出,秦简整理小组解释有误,“简文中的环应注为还令返还考虑确定”。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的注释与钱说一致。但刘华祝、徐世虹两位先生则根据秦汉简牍材料,相继撰文赞成秦简整理小组的观点,反对钱说。笔者赞同钱先生的观点,但认为其论述还不透彻,没有充分说明”三环”律

3、(姑且如此简称)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故为续貂之作以申其说,且对刘、许二说提出商榷。请学界专家批评指正。首先,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三环”的对象是谁。先看xxxx贼律:“年七十以上告子不孝,必三环之,三环之各不同日而尚告,乃听”。“三环之各不同日而尚告”,“尚告”的主语与“乃听”后所省略的宾语,都是“年七十以上”者,这没有问题。而“三环之”的“之”很明显就是“乃听”所省略的宾语。也就是说,“三环”的对象是原告,即“年七十以上”者。如此理解,这条律文的大意为:年七十以上者向官府控告其子女不孝,官府一定要劝阻其三次,如果在不同的日子里三次劝阻,而老人坚持控告不孝子,官府就受理其控诉。如果坚持把“

4、三环之”的“之”理解为不孝子,(在这种情况下,“乃听”的宾语也不可能为“不孝子”这)条律文的大意则变为:年七十以上者向官府控告其子女不孝,官府一定要原宥不孝子三次,如果在不同的日子里三次原谅不孝子,而老人仍然坚持控诉,官府就受理其控诉。比较原简律文可以看出,第一种解释文从字顺,而第二种解释上下文主语、宾语的变换显得很突兀,有“增字解经”之嫌。而且与汉律重视孝道的原则不合。再看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厦执勿失。秦简整理小组认为“三环”的对象是被告,即不孝子。但另一方面,我们把秦律“三环之”的“之理解为原告,即“免老”者,律文同样文从字顺。张家山汉律实施的最

5、晚年代为吕后二年2,属汉初草创;把睡虎地秦律与张家山汉律相比较,可以发现,后者的大部分内容直接或间接地承自前者,这一点无可置疑。这条“三环”律也属于这种情况。因此,秦律“三环”的对象也应理解为原告为宜。钱大群先生和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均认为秦汉)律“三环”的对象应是原告。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钱大群先生关于“三环”的解释已经进行了修正,把“环之理解由“拒绝”改为“折还”,文章收入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二卷,这一点刘先生恐怕并没有看到。其实,“环”字在此不论释为“拒绝”还是“折还”,并不太影响律文含义。因为“三环之”之后“乃听”,那就说明此前还是拒绝了原告的控诉。其次,汉律中年七十以上者告子不孝必三环之

6、,而秦律“免老”者告子不孝却“不当环”,刘先生对此不理解,因而反对钱说。其实,秦律免老”者是否是六十岁,还不一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傅律说:五,公卒以下六十六,皆为免老。“免老”的年龄为六十六岁。汉承秦制,岂可认定秦代“免老”年龄为六十岁?故汉旧仪之说不确。有理由推测,秦律中年七十以上者告子不孝也是需要“三环”的,而当时一般平民“免老”的年龄很可能如汉律一样,为六十六岁左右,接近七十岁,所以法律答问中才会提问这样的人告子不孝,是否需要“三环”。这一问本身就说明需要“免老”者的年龄很接近需要“三环”的年龄。“免老”者和年七十以上者在秦汉时期都属于高龄老人。那么,为什么秦汉律要对高龄老人告状实行“

7、三环”呢?这一问题从目前所见的秦汉律文来看唐律中的有关内容。斗讼律:“即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者,听告谋反、逆、叛、子孙不孝,及同居之内为人侵犯者,余并不得告。官司受而为理者,各减所理罪三等”。疏议:“老、小及笃疾之辈,犯法即得毋论,唯知谋反、大逆、谋叛,子孙不孝及阙供养,及同居之内为人侵犯,如此等事,并听告举。自余他事,不得告言。如有告发,不合为受。官司受而为理者,从“被囚禁”以下,减所推罪三等。假有告人徒一年,官司受而为理,合杖八十之类”。按照唐律疏议的解释,之所以禁止“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者”控告除“谋反、逆、叛、子孙不孝,及同居之内为人侵犯者”之外的事,是因为这些人“犯法即得

8、毋论”,容易有恃无恐,妄告或诬告他人。刘俊文先生同意这一观点,说:“此法之律意,乃在剥夺囚犯及无责任能力者之一般诉讼权,以保证司法之正常秩序也。”何谓犯法即得毋论”?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注:凡加役流、反逆缘坐流、会赦犹流者,不用此律;至配所,免居作。)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注:缘坐应配没者不用此律);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受赃者备之”。可以看出,根据唐律,七十岁以上,属于“老”,十五岁以下属于“小”,“老小”及“笃疾”之人犯法,法律是从轻或免予处罚的。宋代法律继承

9、了唐律的规定。宋刑统斗讼律规定:即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者,听告谋反、逆、叛,子孙不孝,即同居之内为人侵犯者,余并不得告。官司受而为理者,各减所理罪三等”。?断狱律还规定:即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之人,皆不得令其为证,违者减罪人罪三等。究其原因,也是“以其不堪加刑,故并不许为证”。明清法XX继承了唐宋XX的规定:“八十以上、十岁以下,若笃疾皆不得令其为证,违者笞五十。”原因也是:“老幼笃疾之人法应免罪,恐恃此以罔人,故禁之也。”按照唐宋明清诸律的规定及解释,禁止老幼者参与诉讼的原因似乎只是因为这类人“不堪刑罚”,法律对其优容,他们如果自诉或作证,容易产生诬告或妄告的情形。其实这只是原

10、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当是老幼之人尚不具备或已经部分丧失了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唐宋明清诸律本身所附的解释中屡次征引周礼秋官司刺三赦”为法律依据或渊源。我们来分析周礼本文。周礼秋官司刺三赦”日:一赦日幼弱,二赦日老旄,三赦日蠢愚。贾公彦疏日,“一赦日幼弱者,矜其幼也”;“二赦日老旄者,矜其老也”;“三赦日蠢愚,矜其性识之不逮也”。“矜其性识之不逮也”这一解释很重要,它不单是针对“蠢愚”者,也应包括“幼弱”者和“老旄”者。郑司农日:“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汉书刑法志“幼弱谓七岁以下。”礼记-xx:八十九十日耄。”XX名XX长幼:“七十日耄,头白耄耄然也。”国

11、语-周语韦昭注:八十日耄。耄,昏惑也。”参见大清律例汇辑要览刑律断狱老幼不榜讯。孙诒让总结为:“据此诸说,则耄为七十八十九十之通称。”既然“幼弱”者指的是七八岁以下者,“老旄”者指的是七十以上者,那么按照常理,这两类人或尚不完全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或已经部分丧失刑事责任能力,所以也应属于“矜其性识之不逮”的范围。唐宋明清诸律一方面优容老、幼、笃疾之人,另一方面又限制其参与诉讼,除了是因为他们“不堪刑罚”,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其“矜其性识之不逮”。我们回头来看秦汉律中对年老者和年幼者的规定。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甲小未盈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

12、”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按照张全民先生的说法,秦律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十五岁,身高六尺。第一条简文中的“甲”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因此成为免予处罚的理由之一。第二条简文,“小未盈六尺”的“女子甲”为人妻而出逃,被抓住之后是否给予处罚,要看她结婚时是否上报官府,如果在官府备案,那么即使“小未盈六尺”,由于已婚,也要按成人对待;否则就按未成年人对待。可见秦律中对于年幼者是从宽处理的。再看汉律。xxxx具律规定:公士、公士妻及口口行年七十以上,若年不盈十七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这条法律的大意是,爵位在“公士”以上者及其妻、年龄在七十岁以上者或十七

13、岁以下者,有罪应当被处以肉刑的,可免于肉刑而改判其它刑罚。这条汉律还见于汉书惠帝纪:“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张家山汉简具律还规定:有罪年不盈十岁,除;其杀人,完为城旦舂。”汉书刑法志载平帝四年诏日:.其“明赦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其当验者,即验问。定著令。”汉书刑法志宣帝四年下诏日:朕念夫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既衰,亦无暴逆之心,今或罗于文法,执于囹圄,不得终其年命,朕甚怜之。自今以来,诸年八十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成帝鸿嘉元年令:“年未满七岁,贼斗杀人及犯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建武三

14、年诏中有:“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可见,汉律对于老幼犯罪上也是从宽处理的。虽然中国古代法律一般情况下限制老、幼、笃疾之人参与诉讼,但对于一些重罪,尤其是“十恶”之罪,则另当别论。“不孝”罪就是其中之一。唐律疏议-名例律说:“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戒。其数甚恶者,事类有十,故称“十恶”。然汉制九章,虽并湮没,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原夫厥初,盖起诸汉。案梁陈以往,略有其条。周齐虽有十条之名,而无“十恶”之目。开皇创制,始备此科,酌于旧章,数存于十。大业有造,复更刊除,十条之内,唯存其八。自武德以来,仍遵开皇,

15、无所损益。其“十恶”具体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恶逆”,唐律本注为:“谓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不“孝”,唐律本注为:丧,身自嫁娶,“谓告言、诅詈祖父母,及祖父母在,另IJ籍、异财,若供养有缺;居父母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死。”不“睦”,唐律本注为“谓谋杀及卖缌麻以上亲,殴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内“乱”,唐律本注为:“谓奸小功以上亲、父祖妾及与和者。”可以看出,“恶逆”、“不睦”、“内乱”的内容在性质上与“不孝”罪相同,都是在于维护父家长制的权威。“十恶”之中,“不孝”罪及同类罪占其四,可见封建国家对其之重视。法律虽限制“老、幼、笃疾”之人参与诉讼,却对“不孝”罪特殊对待,允许他们举报告发。宋明清诸律也都如此。唐律疏议认为“十恶”罪名始于汉代,并指出“不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