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_第1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_第2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_第3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_第4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教 材 案 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从考查力度上看,新课标地区高考试题中涉及本单元的内容特别多,2010年有13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2011年有6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2012年有11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从考查内容上看,注重对分封制和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知识点的考查。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很少单独命题,一般是联系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综合命题,或者联系本地文明发展情况并结合其他考点进行综合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

2、21年)(1)原始社会民主制(禅让制);(2)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3)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政治制度呈现家国一体,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等级森严,分封制与血缘关系所维持的宗法制紧密结合;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前)(1)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2)两汉时期继承和发展;(3)魏晋隋唐时期完善和巩固;(4)宋元时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5)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彩;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

3、除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知识诠释思维发散 一、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朝: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商朝(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2)商代政治的另一个特点是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3.西周(1)分封制:A.对象: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B.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C.义务: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与力役。D.影响: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

4、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2)宗法制:A.实质: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B.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可以再分封。C.特点:嫡长子继承制。D.结果: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易错扫描】(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分封制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中央官制,与郡县制、行省制同属于地方制度。(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

5、。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概念辨析】“封建社会”中的“封建”和古代“封邦建国”中的“封建”: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西周“封建”即“封邦建国”之意,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方法技巧】运用图示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朝政治1.背景: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六国,完成了统一。2.内容(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三公之下设九卿。(3

6、)郡县制:A.内容:“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县”隶属于郡,县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B.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C.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易错扫描】(1)秦朝灭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正如柳宗元所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2)郡县制只是秦朝时在全国全面推行,而郡和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推敲细节】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专制是从决策方式上来说的,它和民主相对。中央集权是从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上来说的,它和

7、地方割据相对。专制主义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渐退出政治舞台,而中央集权一直沿用至今。当今世界,不论是美国式的联邦制还是中国式的省制,都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子穿戴赤色画龙的衮衣和冠冕,诸侯穿戴黑中带红的衮衣和冠冕,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穿戴裨衣礼冠,地位次于大夫的士则穿皮弁之衣。材料体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的等级序列,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故选A项。答案A2.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

8、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B.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D.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联之意在劝导家庭和睦,尤其是婆媳关系的和谐,A、B、C三项均涉及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关系,且无启迪世人的作用,故选择D项。答案D解析楹联即对联,对世人有一定的启迪作用。题干中楹3.政体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的政体,主要包括()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B.宗

9、法制与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度与行省制度 D.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解析回答本题先要理解材料中“政体”的概念,B项宗法制、C项郡县制度与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D项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社会制度)都不是政体。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的政体,主要包括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秦代以前主要是分封制,秦代以后中央集权制建立并完善起来。答案A核心突围技能聚合一、分封制与郡县制有何异同?秦始皇为什么采用郡县制而不采用分封制?1.异同 分封制郡县制不同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系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建立基础血缘关系地域关系传承制度诸侯王位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不同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

10、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相同都是为了巩固阶级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2.原因:(1)在分封制下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2)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这种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

11、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反映了围绕郡县制和分封制,朝廷上下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命题视角】从文明演进的视角考查夏、商、西周和秦朝的制度创新和政治制度: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观念,它注重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和规律。中国作为

12、一个文明古国,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夏、商、西周和秦朝的制度创新对历史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因此,在这一视角下可以对中国古代早期的世袭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和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全面考查,还可结合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考查。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特征如何?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1.形成: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在中央以皇权为中心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2.特征: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集体对皇帝无条件负责;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

13、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两对基本矛盾。3.影响:(1)积极影响: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消极影响: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君主政体的原

14、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 材料一肯定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对维护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材料二指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具有独断性,违背人性。两则材料从积极和弊端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温馨提示】秦朝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要注意从其理论根源,历史根源,确立的前提、标志、本质、影响等各方面整体把握这一历史概念。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基础角度思路1.(基础再现)下面为夏朝世系示意图,据此

15、,对王位继承解读最准确的是()A.世袭制B.父死子继C.兄终弟及 D.举荐制解析图中王位的传承有父死子继的情况,也有兄终弟及的情况,所以王位是在一个家族中传承,这说明夏王朝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可见B、C两项所述都很片面。“举荐”一说在图中无从反映,D项所述亦不符合材料意思。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A项。答案A2.(基础再现)“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下列制度中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科举制 B.世袭制C.嫡长子继承制 D.察举制分封。这种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

16、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可以很好地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单纯的世袭制不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国”的制度,即分封制。材料主要是围绕权力继承问题而展开的,首先可排除A、D两项。分封制下为顺利解决权力继承问题实行宗法制,权力和土地的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其他诸子降一级3.(基础再现)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B.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C.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可知这反映的是宗法制度的内容

17、。所以C项最全面,最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译文:“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从译文中“大国是屏障”“宗子是城墙”可知这反映的是分封制;“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4.(基础再现)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解析抓住题目所给的时间“春秋以前”,早期政治制度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与“宗法制”相适应,所以当时“百姓”应主要指贵族。答案A5.(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据史料记载,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最终杨度选择了杜甫为其先祖。这一记载体

18、现出家谱()A.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B.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C.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重要信史D.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了家谱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答案D解析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是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本题反映6.(基础再现、视角拓展)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地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重心”出现在周时期,因此排除C、D两项

19、。再根据材料中“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说明这一制度对后世有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出应是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后世并未有“充实”“扩充”,排除B项。7.(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封建之裂为郡县,盖不自秦始也。自庄公之世,而楚文王已县申、息,封畛于汝。逮后而晋有四十县。”对这条史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行县制B.春秋时确立封建制度C.楚国最先废分封,置郡县D.晋全面推行了郡县制看出,这里出现的情况就是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B项把材料中的“封建”错误地理解成了封建制度;C项所述“废分封”明显与史实不符,亦与材料不符;D项仅从晋所设的县的数量上推测,与史实不符。答案A解析从“

20、秦”“楚”“晋”可以看出,这条史料叙述的是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的情况,从“封建之裂为郡县”可以8.(基础再现、视角拓展)“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郡县制皇帝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B.C.D.答案D解析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材料反映的正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都已涉及,选D项。9.(视角拓展)钱穆说:“皇帝不经选举,只有世袭,可免纷争,但世袭未必皆贤,于是政治实权则交之丞相,丞相始为政府之事实领袖与实际

21、负责人。皇帝只是虚位,政治上最尊的一位,不摇不动,而丞相则操握政治上的最高权。”他在此主要表达的观点是()A.皇帝与丞相的职能不同B.丞相往往比皇帝贤能C.相权会引起皇权的猜忌D.相权的重要性不及皇权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分析的是皇帝、丞相之间职能划分的状况,故A项理解最准确。 B、C、D三项所述在材料中均无从反映,故可排除。10.(基础再现、视角拓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基于这种认识,秦始皇决定()A.实行军功授爵B.推行郡县制度C.采取焚书坑儒D.修筑万里长城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秦朝为防止分裂而推行的制度是郡县制度,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

22、的管理和控制,维护国家的统一,所以应选择B项。答案B11.(基础再现)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C.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解析“秦律”从根本上讲是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基础,维护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法治国家”一说完全错误,本题选C项。答案C12.(视角拓展、高度提升)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

23、解”是因为“巨变”(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解析在秦朝,宗法制下大宗的优势地位没有体现出来,从而在儒家学者看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被大大削弱。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13.(基础再现、能力综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

24、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史记周本纪材料三“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

25、主要有哪几类。(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9分)(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8分)答案(1)先代贵族、功臣、王族。(3分)(2)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了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9分)(3)二手史料。(2分)特点:多学科综合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