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的积雪阵地上,仿佛“冰雕”群像,这是电影长津湖中的画面,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场
2、景的重现,列叙述正确的是()A雪是水蒸汽遇到粉尘而结成的小液滴B战士们哈气成雾是因为水蒸汽遇冷而结成的小冰粒C战士们用哈气的方法可加速融化雪来代替饮水D战士们用吹气的方法可加速融化雪来代替饮水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铁铅水银水酒精密度/()熔点、凝固点点/2750174010078A炼铁工人可以用铅容器来炼铁B标准大气压下,能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C常温下液体密度一定小于固体密度D常温下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其中酒精的体积最大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0gB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C
3、唐山市冬季平均气温约-15D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细雨濛濛B雪花飞舞C桂花飘香D树叶飘落5、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毛巾摊开晾B谷子放在阳光下晒C湿头发用电吹风吹D水果装袋后放冰箱冷藏6、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咸宁夏季平均气温约45CB你所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约5kgC中学体育测试,跑1km所用时间约为lmin10sD你所用的物理课本的厚度约0.7cm7、根据生活经验,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16dmB重庆冬季平均气温约40
4、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1m/s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8、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相关物体是晶体的是()A冰加热到0时才熔化B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会变小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则的几何形状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10、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B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5、C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D水结成冰后分子就停止了运动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图甲演示的是气体_的实验;图乙演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图丙所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是_冲程,此冲程将_能转化为机械能。2、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_(选填“熔点”或“沸点”);液化石油气是采用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的。3、因为体温计玻璃泡附近有个_,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来读数。
6、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4、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说明在冰中加入盐后,冰的熔点会_(选填“升高”或“降低”),白霜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5、用豆浆机做豆浆时,能闻到浓浓的豆浆香味儿,这是_现象。倒出豆浆时,豆浆机的内壁上沾有豆浆,说明分子间有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地球半径R6.4103千米,原子核半径r1108厘米。地球半径是原子半径的多少倍。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是显示的示数不准确,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
7、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4,放在沸水中显示99,将这支温度计放在教室里显示25时,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多少?3、分子可以看作是球形的,由于它小得肉眼都看不见,因此,在通常条件下要想知道分子的直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人想到用“油膜法”粗略估测分子直径例如:将一张画有边长为1cm方格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纸上放一只平底玻璃水槽,并向 其中注入能布满槽底的薄薄的一层水;再将一滴体积为40106cm3的油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膜,其轮廓如图所示请据此估算出油分子的直径提示:(1)油膜可近似认为是单个分子排列起来的,即油膜的厚度可以近似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2)油膜周边所占的格不完整,每两个
8、不完整的格计为一格4、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是91 ,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3 。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它的读数是38 ,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是多少?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1)这根温度计每1所表示的实际温度是多少?(结果保留1位小数)(2)如果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多少?(3)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如图甲是小青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
9、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她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使用水浴法对物体加热以便更好地观察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1)实验中,用水浴法给固体加热,除了使物体熔化时间变长便于记录时间外,还可以使被加热物体_;(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_;(3)小青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7min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最后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5)善于观察的小青同学发现加热
10、过程中烧杯壁上出现水珠,小组其他成员解释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水珠会出现在烧杯杯壁的_(选填“内侧”或“外侧”)。2、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_。(2)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冰在熔化过程中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莎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她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1、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甲和图乙图像可知:(1)应选用颗粒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3)如图乙是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5)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试管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想法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6)另一同学晓丽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观察到当水沸腾
12、时,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B战士们哈气成雾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C战士们哈气时,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雪液化放热,雪吸收热量,从而熔化成水,故C正确;D战士们吹气时,加快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制冷,雪不会熔化,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A根据表中数据知,铅的熔点小于铁的熔点,故炼铁工人不可以用铅容器来炼铁,故A错误; B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而水的沸点为,故不能使用酒
13、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B错误; C根据表中数据,常温下水银的密度大于铅和铁的密度,故常温下液体密度不一定小于固体密度,故C错误; D根据密度公式有常温下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因水银的密度最大,酒精的密度最小,可知酒精的体积最大,故D正确。故选D。3、D【详解】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300g,故A不符合题意B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故B不符合题意;C唐山市冬季平均气温约-65,故C不符合题意;D全新2B铅笔的长度与中学生手掌伸开时大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差不多,约为18cm,故D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
14、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A细雨濛濛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雪花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桂花飘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香味,故C符合题意;D树叶飘落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详解】A毛巾摊开晾通过增大表面积来加快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谷子放在阳光下晒,既提高了温度,又增大表面积,从而加快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湿头发用电吹风吹是提高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蒸发,故
15、C不符合题意;D水果装袋后放冰箱冷藏通过降温,减慢了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A咸宁夏季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40,所以平均气温更不可能达到45,故A不符合题意;B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0.1kg左右,此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1km的成绩一般在4min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物理课本厚度略小于此数值,在0.7cm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7、C【详解】A16dm=160cm,中学生的平均身高高于这个数值,故A不符合题意;B重庆冬季平均气温在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1m/s,合
16、4km/h,故C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A冰加热到0时才熔化,说明冰熔化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即熔点,是晶体的熔化特征,能够说明冰是晶体,故A符合题意;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吸收热量,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不能说明铁是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C晶体有一定的熔点,与熔化有关,箱子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不能说明它是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则的几何形状,说明铜的延展性好,不能说明它是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9、A【详解】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
17、杂乱无章的热运动,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小米和大豆都不是单个的分子,故C错误;D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故选A。10、B【详解】A.尘土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土的颗粒,不是单个的分子,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正确;C将石块研磨成粉状,是物理变化,属于宏观物质的变化,分子的大
18、小没有变化,故C错误;D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仍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扩散 分子间有引力 做功 内 【详解】1将两个玻璃瓶之间的玻璃板取走后,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为棕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进入了彼此的空间,演示的是气体扩散的实验。2两个铅块的表面磨光,紧压在一起后,会“粘”在一起,下面吊着钩码也不掉下来,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3图中,两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冒出电火花,是做功冲程。4做功冲程中,燃气体积膨胀,对活塞做功,推动活塞下行,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2、沸点 压缩体积 【详解】1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等物质,汽油、煤油的沸点不
19、同,让原油温度逐渐升高,由于汽油的沸点低,温度先达到汽油的沸点,汽油沸腾汽化,再进行冷却液化,分离出汽油。然后温度继续升高达到煤油的沸点,煤油沸腾汽化,再进行冷却液化,分离出煤油。所以工业上是根据汽油、煤油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3、细小弯管 36.8 【详解】1体温计玻璃泡附近有个细小弯管,叫作缩口,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在缩口处断开,可以使它离开人体读数。2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液柱上表面在36后面第8个小格上,所以示数为36.8。【点睛】4、降低 凝华 【详解】1冰的熔点是0,由于
20、冰与盐水混合物温度低于0,所以,在冰中加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2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5、扩散 引力 【详解】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倒出豆浆时,豆浆机的内壁上沾有豆浆,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沾在了豆浆机的内壁上。三、计算题1、6.41016倍【解析】【分析】已知地球半径和原子核半径,两者之比就是倍数关系。【详解】地球半径为R6.4103km6.4106m,原子核半径r1108厘米11010米,地球半径是原子核半径的。6.410162、 .【详解】此温度计上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温度计上示数从4变化到
21、25,变化了254=21格,所以实际温度为:2122答: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223、见解析【解析】在油膜覆盖范围内有64个完整的小方格,周边有41个不完整的小方格,折合为205个完整的小方格,总计为845个完整的小方格(还有另一种计算格数的方法,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不计)由此可计算油膜的面积为:,因为油膜的体积为:,所以,油膜的厚度即分子直径为:4、方法一(分析法):先求不准确温度计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10091-3=2522。当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8 时,液面距0 的小格数为38-3=35,则t=25223540 。 方法二(比例法):如答图所示,有ACBC=DFEF,即(91-3)(3
22、8-3)=100t,解得,t40 。 【解析】【详解】方法一(分析法):先求不准确温度计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温度:10091-32522。当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8 时,液面距0 的小格数为38-335,则t25223540。方法二(比例法):如答图所示,有ACBCDFEF,即(91-3)(38-3)100t ,解得,t40。 【点睛】(1)温度计的读数虽然不准确,但其刻度是均匀的,因此可以根据温度计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和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的示数,结合摄氏温度的规定,得到真实的温度与温度计所标刻度的关系。(2)然后根据温度计的示数正好与物体的实际温度相同,再结合两者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5
23、、(1)1.1;(2)23;(3)50【详解】解:(1)用题中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5,测沸水时示数为95,则这只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2)当实际温度为20时,温度计的读数t与实际温度的关系为 解得t=23,即温度计的读数为23;(3)设当温度计读数为t时,真实值也为t,则有 解得:t=50,则外界温度为50C时,该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答:(1)分度值为1.1。(2)实际温度为20,则这支温度计的读数为23。(3)当外界实际温度为50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四、实验探究1、受热均匀 25 晶体 固液共存 低于 内侧 【详解】(1)1水浴法不仅可以延长加热时间,由于温度变化均匀,对试管的加热面积更大,试管受热更均匀。(2)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每大格表示10,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为0.1,即分度值为0.1,故读数为25。(3)34如图乙所示,06min不断吸热温度上升,表明还未开始熔化,物体处于固态;612min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表明正在熔化,物体处于固液共存;1218min吸热温度又开始上升,表明完全熔化了,物体处于液态。故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该物质是晶体,第7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4)5根据沸腾发生的条件可知,液体沸腾时要达到沸腾并继续吸热,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最后沸腾,表明液体的温度已经达到沸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设备包清工合同样本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模拟习题与答案
- 植物学习题库含答案
- 线上升国旗课件
- 水电工程承包合作合同
- 2024年2月份暗物质探测器共有权分割技术标准协议
- 机电安装工程合同补充条款范本
- 肩关节镜手术护理
- 给排水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3月份墙体广告动态紫外线消毒集成协议
- 污水池内防腐施工方案
- 关于对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
- 火警火灾处理标准流程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课件
- 土建、装饰、维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技术标范文
- 宫颈癌病历书写模板
- summary-writing-概要写作-优质课件
- 芭蕾基训课程课时教案
- T∕CIC 049-2021 水泥窑用固体替代燃料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