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由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8月7日或8日。“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一叶知秋”的成语。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丰收。 虽然立秋,但炎热的天气必须过了处暑到白露时,才会转凉。换言之,从立秋开始,还会热一阵子,这段期间大约是三十天。民间形容这段种热得令人十分难受的气候为“秋老虎”。
2、 立秋后天气渐渐转凉,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一时暑气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农谚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之说。 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二)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金 文小 篆楷 体甲骨文(1)指事字。甲骨文从大(正面人形), 从一(表地)。用以表明一人站在地上不动 之意。既表示站立,也表示站立的地方。 哙遂入,披帷西乡立。史记项羽本纪 卖油翁释担而立。 宋 欧阳修归田来(2)竖起 ;树立;建立;开始。 大石侧立千尺。苏轼石钟山记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三)字源:甲骨文金 文小 篆楷 体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金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1) 秋季。四季中的第三季,即八、九、十这三个月。秋以为期。(2) 年 。千秋万岁。(3) 指某一时期、时刻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三)字源: 立 秋 唐刘言史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四)诗词: 立 秋 唐刘言史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