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山陵_第1页
我眼中的中山陵_第2页
我眼中的中山陵_第3页
我眼中的中山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眼中的中山陵来南京快三年了,由于各种原因却一直没有拜谒过中山陵,刚好这次的调研促成了此次之行。第一次了解中山陵是在儿时的教科书中,一篇说明文,详细介绍了中山陵的布局和规模。但是,枯燥的数字并没有在孩童的脑海中形成什么印象,只到实地才体会到当年老师反复强调的“雄伟壮观”。中山陵园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钟山海拔约460米,东西走向,长约七公里,南北宽度仅三公里,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山顶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险峻,但山腰以下渐趋平缓,松柏森郁,草莽绵连。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亚洲

2、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他一生倡导民主,平等和博爱,为之奋斗40余年,最后积劳成疾,病逝时才59岁。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先行者,民国政府决定在南京紫金山为其修建陵墓,历时4年修建完成后,还举行了极尽哀荣的奉安大典,葬地定名“中山陵”。吕彦直设计中山陵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建筑的精神。其全部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之意,因而受到评选者的一致推崇。他为建设中山陵呕心沥血,积劳成疾,正当中山陵的主体工程-墓室和祭堂即将完工之际,他却因病去世,年仅36岁。没有能亲自看见他设计的中山陵最后完工,没有能目睹孙中山安葬的情况,这对于他确是终身遗憾,但是,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中山陵的史册上。

3、作为建筑系学生也为先辈的严谨勤勉所折服。入口处的博爱坊采用了牌坊这种中国传统纪念性建筑的形式,牌坊中央为先生手书“博爱”,牌坊的坊梁等横向构件上雕刻民国国花菊花等图案,做为纵向构件的柱子则参考了华表的形式,只在顶部做了些菊花纹样,下部则为留白棱柱。游人走完墓道登上平台,便可以看到陵门上的“天下为公”四个金字,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天下为公”作何解释?不少人把它理解为“大公无私”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天下为公”本是一句古语,出自礼记礼运,意思是指君位不为一家所私有。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自己首先身体力行,以国民公仆为己任。后

4、人称赞他“先生革命数十年,无养育之私才,无自图便利之私意,无私怨,无私仇,无私人。政治家能如先生者,非特中国古今,即西洋诸国恐无其匹”。这就是对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注释。祭堂采取中国古建筑的重檐歇山式但四角筑以堡垒式方屋,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所没有的,很明显能看出这是罗马式建筑的特点,比较强调建筑布局的轴线从而获得对称庄严的外观。祭堂室内的天顶做法混杂中西,中央大块则用马赛克镶嵌手法做成。祭堂室内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以及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

5、山先生之墓”石刻。中国古代陵墓墓室多在地下,而中山陵的墓室在祭堂之后,与祭堂相通,游人可由祭堂入墓室瞻仰,当是参考西方的名人墓室设计的结果。对于中山陵的设计后世的主流声音都是褒奖性质的,但是我却有一些想法,先从中山陵的定名来看,按照中国古代历朝封建墓葬文化的规制,平民百姓的墓称“坟”或“坟墓”;王侯的墓称“冢”;圣人的墓称“林”如孔林、孟林;帝王的墓称“陵”如明十三陵。以此看来孙中山的墓地定名“中山陵”似有不当之处。再从中山陵建筑群的形制来看,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当时中国人口为3.92亿

6、),8个平台,落差73米。登山墓道: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尺寸精确做工精良。从碑亭到祭堂的这段登山墓道从下往上看时只能看到台阶,从上往下看则只能看到平台。阶梯被用于烘托气氛的功用被发挥到了极致,人为的拉大了谒陵者与墓主人孙中山先生的心理落差距离,使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一生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总统变得高高在上。最后我们再考察中山陵周围的环境,它与明孝陵皆雄踞在紫金山的南面,两者并列而卧,一样的坐北朝南,一样的骨格非凡,只是中山陵居左而外观更为夸张,似欲与明孝陵一争高下!毫无疑问,孙中山个人是伟大的,相信孙中山先生被埋葬于这样一仿效封建帝王模式的陵墓

7、里,也是一代伟人的悲哀与反讽。他们将孙中山当作一位“帝王”来供奉尊崇,后来移陵所用的“奉安”二字,就是封建社会对皇帝移陵入寝的尊称,甚至这是当时国人的悲哀,中华民族何时才能走出传统的封建帝王等级意识呢?本来,纪念像孙中山这样一位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伟人,为其修建适当规模的陵墓,树立铜像,纪念碑,是完全必要的,但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一座精雕细琢,历时4年,其规模,绝不亚于历代任何帝王的巨大陵寝。中山陵其规模宏大,气势壮观,一眼观去,整个紫金山从下到上,贯穿其中。步行要走20余分钟。这在现代世界的各国领导人的陵墓规模当中,也可算是首屈一指了。孙中山在生前曾和人说过:想在他死后,在紫金山找块地方作为自己的陵墓。但修建如此规模宏大的陵墓,难道是他本人的真实意愿吗?也许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