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中药药性理论中药的性能序三个概念中药治病基本原理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中药的作用 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 2.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2、毒性作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关。第一节 四气一、四气的概念及起源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又称“四性”。起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录“药有酸 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论述。 二、四气的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大寒寒微寒凉平 阴 大热热温微温平 阳平性指药物寒热界限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等,有人认为实际上平性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偏凉,炙用偏温,也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四气范畴。三、四气确定的依据和基准 以药物所治疾病为依据; 凡能够
3、减轻或消除阳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药物。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阴寒证的药物,属于热性或温性药物。四、四气所表示的药物作用 1、温热性的作用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及表寒证。补火助阳:治疗阳虚证。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温通气血: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证。副作用:伤阴液。2、寒凉性的作用清热泻火:治疗里热证及表热证。养阴:治疗阴虚内热证。凉血:治疗血热证。副作用:伤阳气五、四气的意义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药有寒热温凉四气”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寒热错杂证寒热药并用 六、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四性的物质基
4、础 ?药效学研究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临床:热证中枢兴奋症状(表现)寒证中枢受抑状态(表现)温热药寒凉药改善动物实验:热证模型寒证模型寒凉药温热药单胺类神经递质兴奋抑制NADA5-HT大鼠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大鼠脑内TH活性寒凉药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抗惊厥、解热、镇痛等)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活动量等)2. 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临床:热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寒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温热药寒凉药改善植物神经平衡指数植物神经平衡指数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动物实验:寒证模型寒凉药心率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DH耗氧量阳虚
5、证模型甲状腺切除体温温热药寒凉药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低下温热药可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亢进临床:热证、阴虚交感神经- 受体-cAMP系统寒证、阳虚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温热药、助阳药寒凉药、滋阴药改善动物实验:T3、HCA注射大鼠阴虚脑、肾-R 最大结合点位数;M-R 甲硫氧嘧啶po小鼠“甲减”阳虚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滋阴药+温热药+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 受体-cAMP系统功能的亢进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 M受体-cGMP系统功能的亢进3. 内分泌系统功能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温热药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
6、性腺轴血清激素水平、代谢产物排泄或激素生成的反应速度、受体水平及亲和力、基础体温等寒凉药、温热药不同动物模型4. 基础代谢热证、阴虚基础代谢率偏高寒证、阳虚基础代谢率偏低临床:血清T3、T4 血清T3、T4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寒凉药、温热药“甲亢”阴虚或“甲低”阳虚动物模型动物实验:寒证、阳虚红细胞膜钠泵活性ATP 临床:温热药改善动物实验:寒凉药温热药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寒凉药降低基础代谢率温热药提高基础代谢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第二节 五味一、五味的含义及起源1、五味的含义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种基本滋味,以及药物的作用。除五种基本滋
7、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习惯上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称“五味”。2、确定依据:口尝实践和药效归纳。3、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二 五味的作用1、辛味 能散 发散 能行 行气、行血 辛散:辛味能发散,可解除侵于肌表的六淫之邪,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治疗表证。辛行:辛味能促进气血运行,故有行气、行血的作用。治疗气滞血瘀证。辛香:辛味除能散能行之外,还有芳香、辟秽、开窍的作用。治疗窍闭、湿滞中焦证等。“辛以润之”: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养补肺。 2、甘味 能补补益 能缓缓急止痛 能和调和药性、和中、解毒甘补:甘味有补益的作用。治疗虚证。甘和:甘味有和中、调和诸药的作用。治疗脾胃不
8、和证,入复方调和诸药。甘缓:甘味有缓急止痛、缓解毒性的作用。治疗腹部或四肢挛急疼痛、药物或食物中毒。另外,甘味还有滋润的作用,能润燥。3.酸味 能收收敛,能涩固涩既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诸证。 另外,酸味药还具有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涩味 能收敛固涩。本经“涩为酸之变味,涩味能收,与酸味同”。即涩附于酸之意。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 4.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苦泄含义有三 通泄通实邪如,泻下通便,治疗便秘。降泄降逆气如,降肺气、降胃气的咳喘、呕吐等。清泄清火邪如,清上焦之热、清中焦之热
9、、清下焦湿热等。苦燥即指燥湿作用。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 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坚阴或称“存阴”,即泻火存阴,用于火热亢盛,灼伤阴液者。坚阴是泻火的结果。苦味药通过泻火消除了灼伤阴液的火热之邪,使得阴液得以保存,故称之为“坚阴”、“存阴”。与苦泄有关,而非苦味能补阴液。5.咸味 能软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治疗瘰疬、瘿瘤。 能下咸味有泻下的作用。便秘。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利水湿的作用。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三、气味配合原则(一药只能有一性,但可以有数味)气味配合规律:气味俱同则功效相似,气味不同则功效各异,一药数味者功效相兼。 四、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五味 药
10、物的五类基本作用 辛味药化学成份: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 次 为苷类、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发汗、改善微循环、抗 菌、抗病毒、解痉、镇痛 化学成份: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 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酸涩药也 含有大量的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 固,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 泻、止血。酸味药 甘味药 化学成份: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药理作用:补养机体,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和抗病毒能力 化学成份:生物碱、苷类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止血苦味药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咸味药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
11、 升降浮沉的概念及起源 升降浮沉的概念:第三节 升降浮沉一、概念: 指药物进入人体后四种不同作用趋势。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向外)是发散、外行,沉(向内)是收敛、固藏。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二、阴阳属性升、浮阳降、沉阴升上升提举 作用趋势向上降下达降逆 作用趋势向下。浮向外发散 作用趋势向外(向上)。沉向内收敛固藏、泄利二便,作用趋势向内(下)三、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四气五味 药物的质地轻重炮制配伍四、临床应掌握药物升降浮沉的药性,可以指导临床正确的选择用药。1、病势向上,用沉降药。2、病势向下,用升浮药。3、病位在上,用升浮
12、药。4、病位在下,用沉降药。临床意义:顺其病位。 逆其病势。1、药物的质地: 质轻主升浮,质重主沉降(诸花皆升,唯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2、药物的性味: 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温热药升浮,寒凉药沉降。五、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依据本草纲目: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 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药物升降浮沉参考第四节 归 经药物归经基础由于经络能够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的病症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各个脏腑经络发生
13、病变产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入心经.。 一、概念: 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指药物对人体不同部位的选择性作用,是重要性能的重要内容。二、确定依据:脏腑学说,经络学说,药物疗效,药物特性。三、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有助于临床辨证用药、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有助于组方配伍,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准确性。还要注意结合其它药性。1、脏腑与经络有区别
14、也有联系。2、一药可以归一经乃至数经,归经越多,说明其作用范围越广泛。3、归经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结合起来,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性。4、归经的作用部位指中医的脏腑经络,而非西医的解剖学概念。5、归经指药物在体内的效应所在位置,而不一定是化学成分的体内分布。四、如何看待归经引经报使:手少阴心: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藁本、黄蘗(柏)。足少阴肾:独活、知母、桂、细辛。足太阳膀胱:羌活。手太阴肺:桔梗、升麻、葱白、白芷。手阳明大肠,白芷、升麻、石膏。足太阴脾:苍朮、白芍。足阳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络:柴胡、牡丹皮。足少阳胆:柴胡、青皮。足厥阴肝: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手少
15、阳三焦:连翘、柴胡。 上:地骨皮。 中:青皮。 下:附子。五、归经参考第五节 毒性一、毒性与“毒药”的概念毒性药物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毒药一般指对机体发生化学火物理作用,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物是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也指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 “毒药” 广义:西汉以前,所有能治疗疾病的药物均称为“毒药” 狭义:现代的毒药即为此义,指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这些药物用的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二、中药毒性的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三、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有毒中药所含毒性成分有生物碱类、毒青类、毒性蛋白类、萜与内酯类等的不同,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组织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道等等,而引起不同的症状。四、引起中毒的原因1、医师原因:用量过大,辨证失误,配伍不当,不明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等。2、药师原因:品种混乱,炮制不当,制剂不当,管理不当。3、患者原因:服用毒药,体质因素等。五、对临床的指导意义1、了解药物的有无毒性,以便正确运用。2、纠正“中药无毒”的不切实说法。3、通过炮制、配伍等以减毒,保证安全。4、以毒攻毒,治疗顽疾。六、解救:立即停服,有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全新消防应急演练仿真系统合同
- 2024年工程设备采购合同
- 2024年式租赁搅拌机合同协议
- 2024园林绿化工程保险服务合同
- 2024年度惠州法务专员岗位合同
- 2024年式公共交通运营合同
- 2024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服务合同安全生产责任书
- 2024年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电子合同
- 2024年度服装设计与品牌推广合同
- 2024年孕妇离婚协议书规范
- CPK与CP详细讲解资料(课堂PPT)
-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知识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2023年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镜头的角度和方位课件
-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简介知识讲解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 1《My future》第1课时牛津上海版(三起) (共28张PPT)
- 光交接箱施工规范方案
- 气温和降水学案
- 普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试题库(1000题和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