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地经营权集中形式的减贫效应研究农地经营权集中形式的减贫效应研究19791980年我国施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该制度框架下,我国减贫工作获得了宏大的成绩。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22年的2365万。普拉纳布巴丹认为减贫工作获得宏大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在1979年和1980年进展了非常平等主义的土地分配,这帮助了很多穷人,也为农业提供了一种平安网和根本保障。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大规模非农就业、人口自然增长减慢和农业消费构造转型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之中,细碎化的耕地经营形式已难以为继。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中,如何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维持农村经济的繁
2、荣和贫困率逐步下降,成为亟待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分析不同农地经营权集中形式的减贫效应,以期找到一条稳步推进农地集中经营又能促使贫困率下降的道路。一、国内外研究动态多数国外研究者认为,农地制度或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效益和农民贫困有显著的影响。马克思认为,小块土地曾经是农民消费繁荣的条件,但它同时也是农民在政治上被压迫的制度根源,更重要的是,它还是造成农民经济贫困总的制度根源。神户Shing认为一个运转良好的土地流转租赁市场对进步农民收入及农业消费率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学界对土地规模与贫困的关系也做了重点关注。据国务院扶贫办调查,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76%生活在山区,有46%的农户人
3、均耕地缺乏0.067h2,从数据我们不难推测农地过少是农户贫困的重要原因。刘娟调查发现家庭人均土地面积、消费性固定资产占用量对农村家庭贫困具有直接影响,单纯从事非农就业的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较大。姜松、王钊研究发现,不同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差异。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弹性较大,而除出租对农民增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收具有正向效应外,其余土地流转形式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均为负。从现有文献看,国内外不少研究认为农地经营规模小是农户贫困的原因,但对现阶段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对贫困的影响鲜有论及。二、周口市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收入的关系周口市经济已过刘易斯拐
4、点,农业经营面临规模化的客观需要。这种趋势会对农村减贫工作造成冲击吗?为答复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厘清周口市农地经营规模与农民收入间的关系。有研究说明,农户收入与农地经营规模有稳定关系。张忠根、史清华利用浙江农村固定观察点19861999年的数据,通过研究农户农地经营状况过程发现,农户的收入程度随着经营的农地规模扩大呈现U形趋势,经营农地510亩的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程度最低或者次低,假设经营规模超过10亩,农户人均纯收入程度明显反弹。张清霞的研究说明,人均耕地与家庭贫困状况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随着人均耕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家庭的贫困状况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态势。假设上述农户收入与农地经营规模的
5、关系在周口市也显著,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政策引导,改变农户土地的配置以减少贫困。我们对周口市7个县的200个农户做了抽样调查,目的是厘清农户2022年度土地经营规模与收入的关系。从调查结果见图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根本领实。一是土地收入U形关系存在。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人均耕地在3亩以内,农户的非农收入占主导地位。这些农户既从事农业也从事非农业,但由于农地规模缺乏以包容完全就业,他们一般选择成为二兼农户。当人均农地超过3亩时,农户的农业收入上升为主导地位,他们多数选择成为一兼农户或纯农户。当经营面积扩大到人均10亩以上时,源自农业的收入急剧增长,农户的行为企业化。从调查情况不难看出,仅从土地规模和农
6、业收入的关系来看,二者呈同向增长的趋势。但农地对劳动力外出具有锁定作用,土地规模越大,非农收入受影响程度越大。所以综合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再和土地规模相联络,二者呈U形关系。二是U形曲线的底部对应的农户众多。由于分配土地使用权时,根本上是按照人头平均分配,所以目前农地经营规模在分布上仍以小规模为主。从表1可以看出,人均耕地在0.5亩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5%,这部分农户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边缘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中。他们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有较多的经商或本地非农就业时机,农业副业化倾向突出。人均耕地在0.51.5亩的农户最为普遍,占农户总数的67.5%。人均耕地大于1.5亩的农户一般都承受了其他农
7、户转移的土地。人均耕地面积在1.53亩的大多是代耕了亲属的土地,属于非市场化流转的范畴,但其精力用于农业的部分大大进步,我们称这14%的农户群体为主力农户。实际人均经营规模超过3亩的多数是通过市场化形式转入了土地。剩下6%的农户往往是家庭农场的场主、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成员或种粮大户,他们技术、资金或管理才能优势明显。再结合图1,一个根本概况逐渐明晰起来:U形土地规模收入曲线的两端是兼业程度较低的农户,他们要么将主要精力放在非农产业上,要么控制着较多土地施行规模化经营,二者收入虽较高,但对应的农户数量较少;U形曲线的底部对应的农户,他们亦农亦工,兼业化程度较高,收入低,人数众多。至此,增加
8、农户收入,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的策略仿佛变得明晰起来:政府可以通过适当诱导,使位于U形曲线底部的农户改变土地经营规模,或通过去兼业化,向左或向右跃迁至较高程度的收入。但应该注意到两个根本领实:一是曲线左端的较高收入家庭有便利的经商、就业条件;二是农业是弱质产业,右侧的高收入者经营获利的稳定性较差。这告诉我们,即使农户有转出土地的愿望,假设其能从农业规模经营中分一杯羹,他们更有时机脱贫或者至少不会突然陷入贫困,即农地集中形式选择对减贫工作仍起重要的作用。三、周口市土地经营权集中的主要形式本文按照土地经营权的让渡方离农的程度将农地规模化经营划分成如下六种不同形式。一社会化托管土地托管是指部分不愿耕种
9、或无才能耕种者把农地托管给合作社,并由其代为耕种管理的做法,是发育不完全的土地集中经营。以太康县地管家农业合作社为例,该社拥有大中型农机具160台套,为周边农户有偿代管耕地5万多亩。拿一亩小麦来说,农户花费250元就能享受合作社提供的从种到收所有环节的效劳,而且通过集约化管理每亩地能增收50100公斤。由于实际上实现了大部分消费环节的社会化,机械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劳动消费率进步。由于蛋糕被做大,被代管土地的农户收入进步,代管方式也日益受到农户欢迎。二农户间代耕在部分农户多元化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决策中,务农已居次要地位,但农户又不愿完全脱离土地,于是农户间代耕成为部分农户的首选形式。外出的农户如不
10、能亲自耕种土地,他们通常会委托近亲属代管,并实行夏秋分成制:小麦收成归委托方,秋季收入归代理方。由于小麦消费消耗人力相对较少,有效防止了代理方偷懒的道德风险。通过代耕,外出务工农户安心工作,承受土地的农户那么经营规模有所扩大,二者收益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三合作经营合作经营一般由一个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户带动,其他农户积极参与,实现合作共赢。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参与合作经营的农户往往租入耕地。目前,周口市已有各类专业合作社2100多家,辐射带动农户30多万个。例如,淮阳新生合作社成立于2022年,拥有淮阳县城关镇贾庄行政村马庄、王店乡杨庄两个基地,大棚规模到达500亩,集种植、养殖、观光农业为一体。
11、该合作社以蔬菜种植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效益较高,土地流转价格也高,每亩达1500斤小麦。四土地入股农户没有耕地所有权,所以通常所说的土地入股事实上是土地使用权入股。这种形式一般以能人为中心组建合作社,周边农户参股实现规模经营。例如,沈丘县裕祥淮山药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等形式,吸纳600多农户,种植山药6500余亩。一部分农户采取入股不投劳的方式,将土地入股,不但能获得根本的收益,而且能参与合作社分红。另一部分农户采取入股投劳方式,在劳动力充分利用的同时又能参与合作剩余的分配。五企业后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指企业通过建立、收购或兼并假设干原材料供应商,拥有和控制其供应系统,实行供产
12、一体化。在食品平安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一些有远见的食品加工企业把目光投向农产品消费环节,以保证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例如,郸城县天豫集团就将企业的第一车间建在了广袤的农地上。在详细操作上,该公司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以每亩1000元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再以每亩700元返租给种薯大户,每个返租大户至少承包在200亩以上,按照标准化种植要求创立红薯示范园。由于转入方拥有较高的技术和管理程度,农业效益大幅进步,返租户亩净收入也在1700元以上,较普通农户每亩收入增加20%以上。六自营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消费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
1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已注册26家。如淮阳县杰飞家庭农场总面积150亩,主要从事小麦、花生等传统种植业。农业消费经营年总收入平均在15万元左右,纯利润在10万元以上。该农场日常消费管理主要依靠家庭4名劳动力,在农忙时节雇10多个人,以保证农产品的及时收割。四、周口市不同土地流转形式减贫带动效应评价一带动系数及其确定贫困农户不仅是物质上的贫困,而且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上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本文推测他们参与消费工程或环节的才能也不尽一样。换言之,对资金、人力资本投入要求低的工程对贫困户的带动才能较强,而那些对才能要求高、涉及资金投入大的工程对他们带动作用相对较弱。为了刻画这一
14、现实,本文引入了带动系数这一指标来描绘贫困户能参与的比例。假设某一工程每个贫困户都可以参与,带动系数就为1;假设某工程只有30%的贫困户可能受益,该工程的带动系数即为0.3。带动系数确实定采用统计平均数法。该方法根据所选择的参与各方对评价指标所赋予的详细数值,求其算术平均值,其操作的根本步骤是:第一步确定被调查人员。选择村干部、村民代表,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负责人和有关农业经济、管理专家共四个方面的人员作为赋值主体。第二步被调查人员初评。详细说明调查目的后,将待定系数交给被调查者,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下由其对系数进展赋值。第三步回收意见。将各数据收回,并计算系数的平均数。第四步,加权汇总。按照干部
15、、村民代表、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负责人和专家分别为0.2、0.4、0.2和0.2的权重对四方给出的系数的平均数进展加权汇总。确定了带动系数,我们就可以计算农业消费工程或环节对减贫的带动作用,详细计算方法为:该环节或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乘以带动系数。二土地集中经营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的计算1.土地转出的带动作用。首先是农地转出本身的收益。目前周口市的农地转出不存在门槛,只要是在耕的土地很容易转出。表2列出了各种形式的参与门槛与收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土地流出方式,农户的收益大为不同。大体上,转出土地的收益与转入主体的规模和稳定性正相关。社会化托管中流转关系最不稳定,因此收益较低。企业后向一体化的规模较
16、大,因此其可以较高的价格转入土地,再以较低的价格承包给专业种植农户。其次,土地转出后参与农业消费的收益。土地转出后,有一部分农民为了照顾老人、监护子女上学等原因不得不留守于农村。因为农地流出后,农户的劳动力配置重心完全放在了非农产业上,因此留在农村的多为中老年女性,其农业外就业才能不强。但这些人假设能有一份收入的话,对减贫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的劳动密集程度对吸纳留守人员起决定性的作用。大田作物适宜于机械化作业,劳动力需求较弱。例如,家庭农场一般依靠家庭成员劳动,一般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每亩每年仅需外来工平均0.2个。而蔬菜属于劳动密集型作物,其种植需要劳力较多。以淮阳县城关镇新生蔬菜合作社为
17、例,该社每个蔬菜大棚常年需要2个雇工帮助打理除草、采摘和装箱等。第三,土地流出方参与工业消费的收益。土地流出方参与工业消费收益。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开展,土地转让方有时机参与下游工业消费,为自己谋得新的生计。被调查的土地经营权集中形式中,企业后向一体化和家庭农场参与下游工业消费,并雇用了土地流出的农户。但受工业消费的机械化程度例如天豫公司或消费规模影响,流出农户的参与率并不高见表4。由于工业消费环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明显高于农业消费环节,所以贫困农户参与的可能性较小,其减贫带动作用有待于增强。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估计出土地转出对减贫的促进作用,详细结果见图2。从总的趋势看,农地转出的稳定性越
18、强其带动作用越大。社会化托管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较小,仅有254元/亩,而企业后向一体化那么高达1033元/亩。2.土地转入的带动作用。贫困户由于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参与各种形式土地流入的可能性差异较大。我们计算出不同的土地转入形式对于贫困户的带动作用,详细见图3。总的趋势是技术、资本门槛越高,贫困户参与的可能性越低,其带动作用越弱。农户间代耕转入土地的门槛最低,只要有亲属愿意放弃土地,贫困户也可以顺利扩大经营规模,进步收入。家庭农场在周口是新兴事物,其创立和经营需要的门槛较高,因此贫困户通过此途径脱贫的可能性较校其他几种形式下,贫困农户也租入土地,在能人或企业的指导下扩大经营规模。但我们调研发
19、现贫困户这样的时机少于非贫困户,原因可能是受到其自身的资金才能限制。通过比较各种农地集中形式的减贫带动作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初步结论:一是土地流出的带动作用和流入方的经营规模、劳动密集程度呈正相关;二是农地流转的稳定程度对非农业就业有较大影响,流转的时间越长、流入方经营越稳定,非农就业受农业的影响越小;三是目前贫困户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而脱贫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农户间自发流转。五、对策建议不同的土地流转形式对减贫有显著影响,在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应该搞好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序进展。一因地制宜选择农地经营权的集中形式在打工经济不兴隆的连片贫困区,土地仍是农户生活和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要鼓励农地
20、向种植大户集中,由农户代耕逐步向合作社、家庭农场过渡。防止盲目搞土地整村流转,确保农户离农的自愿性。贫困程度稍轻、离城市较远且打工人数众多的乡村应该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较大规模种植大田作物。要积极引导贫困农户参与规模化消费,使在农业外就业困难的群众能依靠土地生存和开展。县城郊区的农村应优先选择合作制或股份制土地集中形式,开展蔬菜种植等劳动密集型农业工程,积极吸纳贫困人群从事辅助性劳动。靠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村镇应积极向企业原料供应基地靠拢,争取成该企业的第一车间,为贫困户提供多重就业时机。二加大对农民分层次培训的力度,为去兼业化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围绕特色蔬菜、特色林果、特色苗木的种植等农业经济,通过短平快办班形式,快速进步农民开展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电容式传感器场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树人学院《ERP软件原理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陕西理工大学《数字化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报关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网络规划与优化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
- 湘潭大学《生命科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师范大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企业规章制度修订方案
- 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作业改革新视角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 CNAS 22-2021)
- 史上最完善IPD培训资料华为IPD培训资料
- 2024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选必上、中)及详细答案
- 《选材专项训练》课件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平台和架体检查验收表
- 小儿麻疹的护理查房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轮机维护检修规程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GB/T 19830-2023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