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子的哲学思想史记中列举了三个老子。老聃(春秋末期人,稍长于孔子,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曾做过东周守藏史,是掌管国家藏书的史官)、老莱子(春秋末期的隐士)、太史儋(战国人,做过史官) 。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一、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史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2、知、无为谓、狂屈、皇帝的对话立于道枢:即超越对待,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就可以从根本上消解是非,使物我各得其所。用之或不盈,指“道”的作用是不可穷尽的)。知
2、北游到玄水边,登上隐弅山丘,而恰巧碰到了无为谓。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依赖的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至人,能够忘掉自己;“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有“道”的人在统治地位上,将收敛自己的意欲,使人心归于浑沌、纯朴。将要夺取的,必定先给予。)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2)对立面的彼消此长道不可言说,被言说出来的都不是道。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老子一书是否就是老子出关时的留言?今
3、本老子一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共八十一章,约五千言,是用韵文写的哲理诗。汉代以后人们又把老子书称为道德经。学术界一般认为:今本老子是战国初期老子后学根据老子的思想言论记述整理而成的整合之作。且在流传过程中也不断丰富。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战国末期帛书本老子奠定了今本老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帛书老子甲、乙两种写本,约成书于战国后期。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二是不分章。 1993年荆门郭店楚墓又出土了三组竹简老子,约书写于战国中期,这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老子书,其内容比传世本要简略得多。这些出土文献表明,老子的成书
4、有一个过程,在其流传过程中有过不同的抄写本。 二、道论“道”是老子哲学中最高的概念,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总规律、总法则。1、道是万物的本原有物混成(无限的完满、无限的整一) ,先天地生。寂(没有声音)兮寥(空虚、无形)兮,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绝对性、永存性。“道”与我们能够观察和体验的一切具体事物不同,具体的事物总是存在于关系中,在相互矛盾、相互依存中运动。“道”则是一个绝对体,不靠外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周行而不殆(停息),可以为天下母(根源)。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由于“道”是无声无形、不可体察的,所以本来是不该立名的,但为了使用时方便,还是得给它一个名称,故只好勉强叫它为“
5、道”。),强为之名曰大(形容“道”是没有边际、无所不包的,它既指“道”幅度的辽阔,又指“道”的高于一切)。(一)作为万物总根源的“道”道冲(指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它 “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因此老子用表示虚空的“冲”来形容它。),而用之或不盈(盈,穷尽的意思。用之或不盈,指“道”的作用是不可穷尽的)。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湛,深、沉,形容“道”无形无象、深透难测的状态)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好象在天帝之前就出现了)。2、道是超感知的,无形无象、不可言说老子并没有说“道”实际是什么,只说了它不是什么。老子认为,最高的哲学智慧,超感知的“道”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6、。(1)道无形无象,超感知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究诘,追究),故混而为一。(2)道不可言说道是无限的、完满的、整体性的,无形无象,不可感知,故不可言说。一旦说它是什么就变成具体一物了,所以只能说他不是什么,来显示道的特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其上不皦(明亮、清晰),其下不昧(阴暗、不清楚),绳绳(min连绵不绝的样子)兮不可名。老子认为作为宇宙本原、万物本根的“道”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超感知的东西,加深了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理解,超越了过去用具体的东西解释世界(如阴阳、五行、天)的本体论,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不能是某
7、一具体的有规定性的东西。3、道生万物(宇宙生成论)道生一(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统一、混沌的状态),一生二(原始混沌之气产生阴阳两种气),二生三(阴阳两种气产生阴阳参合的中和之气),三生万物(中和之气则产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各自具有阴阳二气,冲气以为和(阴气阳气相互激荡就成为和气)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形质的天地,天地生于无形质的“道”。道无形无象,却产生万物,决定万物的运动变化,是万物的总法则。因此,“道”不是一种纯粹的超验的存在,既高于万物,是万物之本,又与现实事物不可分离,存在于现实事物之中。(二)作为万物的总规律、总法则的“道”1、自然无为人法(效法、以为法则
8、)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运行规律)自然(自然而然,没有任何造作)。2、“无为而无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但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作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自我生长、自我化育)。化而欲作(自我生长,而有贪欲萌生),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用“道”的真朴来镇住他们,贪欲就兴不起来。不起贪欲而归于宁静,天下自然太平安定)3、“反者道之动”:相反相成,向自身的反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也是一切事物的运动规律。(1)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对立面的彼消此长曲则全,枉则直
9、,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经得起弯曲才能伸直,洼下去反而能充盈,凋敝了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迷惑。(3)对立面会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壮则老”、“木强则折”、“兵强则灭”、“强梁者不得其死” (强悍的人不得好死)、“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吝借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4)防患于未然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 “弱者道之用”:“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以弱胜强、后发制
10、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的时候筋骨是柔软的,死后则变得僵硬。万物草木生长春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了则变得干枯坚硬的了。所以坚强的东西是瞩于死亡一类的,柔弱的东西属于具有生命力一类。因此打仗逞强就不能获胜,树木坚强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反而处在下面的位置;凡是柔弱的,反而处在上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世界上的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击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水。弱能胜强、柔能
11、胜刚,天下的人没有不懂这个道理的,但是没有人能够遵循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最高的善就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正因为他(象水那样)与世无争,才没有过失。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 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将要收拢的,必定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定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走先兴起;将要夺取的,必定先给予。这就叫做隐微的征兆,柔弱胜过刚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三、老子的无为政治“无为而无不为”是天道也是人道的最高原理。由此,对
12、文明进行激烈地批判,人要复归婴儿,社会要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将治理大国比喻为煎烹小鱼,就是要统治者不要总是搅扰人民,而应清静无为。统治者如果能无为而治,则人人可以在自然状态中相安无事;相反,扰民则会害民,天下不会安宁,世风混浊,灾祸便起。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老百姓之所以饿肚子,是因为统治者收税多。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老百姓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强作妄为,因此难以统治。民之轻死 ,以其上求生之厚 ,是以轻死。老百姓不爱惜生命、冒死反抗,因为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不惜一切代价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老子反对一切工艺技巧、一切聪明智慧、一切
13、法制禁令,让统治者“无欲”,让老百姓“自化”,整个社会便在一种清静无为的状态中保持自然和淳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端正;我不搅民,人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贪婪,人民就自然朴实。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国家的政治宽容,人民就淳厚质朴;国家的政治严苛,人民就狡黠诡诈。“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有“道”的人在统治地位上,将收敛自己的意欲,使人心归于浑沌、纯朴。老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这句的意思是普通百姓都竞相用智,追求自己的欲望。这种情形必然导致各种纷争。
14、因此老子要求统治者使他们绝圣弃智、归复自然。),有“道”的人使他们都回复到婴孩般的真纯浑朴状态。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来善于以“道”执政的人,不是用(知识)使人民狡猾明智,而是使人民真朴自然。不尚贤,(尚贤容易造成人们追求名利。使用有才干的人固然是好事,但“尚贤”之风使这些贤才得到特殊的权势地位,就挑动起人们追逐的欲望,从而扰乱了人们的自然本性)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珍视稀罕的器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
15、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随顺自然的态度去治理人民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对文明的批判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归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自然消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全是巧饰的东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欲。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回家昏乱,有忠臣。社会的公正被废弃了,才有所谓“仁义”存在;出现了聪明智慧,才产生严重的虚伪;有家庭纠纷,才有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混乱,才显出所谓忠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最高的道德,就是用不着道德(上德不德)。正因为用不着,反倒有(是以有德)。下等的道德,是生怕失去道德(下德不失德)。正因为怕失去,反倒没有(是以无德)。那么,大家又为什么生怕没有呢?因为它已经没有了。没有了又怎么办?找回来。怎么找?一靠仁,二靠义,三靠礼乐。显然,仁义礼乐,都是道德堕落以后才冒出来的东西。最好的仁义礼乐,也只能算是“下德”,不是“上德”。
17、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什么叫为?就是人为,也就是做。什么叫以为?就是心里想做,而且刻意去做。所以,上德,就是彻底的无为,不做,也不想做。下德呢?或者做,或者想做,或者既想又做,还刻意去做。因此,下德也分三个层次:仁、义、礼。仁、义、礼,也分上下等。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 。上等的仁,是“为之而无以为”,即行动有为,思想无为。上等的义,是“为之而有以为”,即行动有为,思想也有为。上等的礼,则是“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什么意思呢?应,就是回应、呼应、跟着做、照着办。攘臂,就是卷袖子、伸胳膊。扔之,就是拉扯。所谓“为之而莫之应,
18、则攘臂而扔之”,就是不但行动有为,思想也有为,并刻意为之;而且,如果别人不回应,不呼应,不跟着做,不照着办,还要卷起袖子伸出胳膊生拉硬拽,强迫别人做。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到了强调礼的时候,一定是秩序发生危机的时候。)解救道德沦丧的唯一办法,就是回到“道”。老子主张退回到远古时代和氏族社会。 老子的理想国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
19、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国家要小小的,人民要少少的。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惜生命、看重死亡,不朝远处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也没有使用的必要;虽然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必要去拿出来备用。使人民再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人民)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安适,自我满足于朴素宁静的生活和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听得清楚,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四、体“道”的功夫与境界在老子看来,私欲巧智使人追逐外在之物,背离自然真性而被异化。因此要除去私欲妄念,返璞归真,至于无为,“玄同”于“道”。人生
20、最高的智慧在于对“道”的体认;最高的境界是合于“道”的境界,即“玄同”境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纷的色彩,使人眼花撩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使人内心疯狂;稀罕的器物,使人操行变坏。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瘽qn。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塞住人们嗜欲的孔窍,关闭他们嗜欲的门户,终身都不会有劳扰的事情。打开嗜欲的孔窍,助成他们求知逞欲的事,他们终身不可救药。(一) “为道日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学”:增进具体知识(对经验世界的把握)“为道”:对“道”的体认(
21、对本体的把握)“损”:减法。除去私欲妄念,剥落层层偏见,返璞归真,至于无为。(二)涤除玄览涤除就是要求人们把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即清除杂念,不受私欲、巧智等外来干扰。玄览帛书乙本“览”作“监”,即鉴,就是镜子。老子将人的心灵视为“玄鉴”,认为心灵是无形的玄妙的镜子,若不受干扰则能灵敏地洞察世事,能在对万物的冷静观察中认识和把握万物的本根“道” 。涤除玄览是一种内心静观的体道方法。就是要人把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干扰,像一面最清澈幽深的镜子,不沾一点灰尘,这样就能在对万物的无偏执的冷静观察中认识和把握万物的本根“道”。(三)至虚守静至虚极,守静笃。(虚、静,都是老子认为的心灵应该保持的
22、状态,即一种没有心机、成见,消除了利欲的引诱和外界的纷扰的的空明宁静状态。)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复”就是返回到根本,是“道”和万物运行的常则。心保持虚静状态,就可以在万物的蓬勃生长中体察到“道”也是万物的循环往复的规律。)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纷繁茂盛,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本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归本性,指回到虚静的本性)。复命曰常,“复命”是“道”及万物流行的常则,知常曰明认识了这个常则才是大智慧,不知常,妄作凶不了解常道,轻举妄动必然有灾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体悟了“道”的秉性常则,就有博大宽容的心态,可以包容一切,如此才能做到廓然大公
23、, 才能使天下归顺,与天、“道”合德,符合“道”,才能长久,到死都不会遭受危险。(四)“玄同”境界“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是老子理想的“道”的境界。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最后达到“玄同”的最高境界。是化除一切的隔膜,超越一切对待的境界。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75年前300年),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当过蒙地的“漆园吏”。庄子一生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后过隐居生活,有时打草鞋为生。有一次,庄子大概实在是饿得受不了啦,就去向监河侯借米。监河侯说:可以。寡人正好要收税。税金收上来以后,借给你三百金(很多钱),行
24、吗?庄子说,鄙人来的路上,有一条鱼困在车辙里,向我求救。鱼说,我是东海一名小官(东海之波臣),现在困在陆地上,快要死了。先生能不能弄一小盆水(斗升之水)来让我活下去?鄙人说:可以。鄙人正好要去游说吴越之王,我让他们把西江引过来救你,行吗?鱼听了鄙人这话,冷笑一声说:那先生就到干鱼市场去找我吧!楚国两位大夫千里迢迢来到濮水(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找到正在河边钓鱼的庄子,转达楚威王的意思,要请庄子当楚国的国相了。庄子没有直接回答,一边继续钓鱼,一边头也不回地问:听说贵国有一种神龟,死了三千年。贵国的大王宝贝得不得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珍藏在庙堂之上,有这事吧?那么请问:作为一只乌龟,它是宁愿去死,留
25、下骨头享受荣华富贵(死为留骨而贵);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打滚(生而曳尾涂中)呢?两位大夫异口同声地说,那还用问吗?当然是后面那种。庄子说,二位可以回去了,我会继续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打滚的。庄子秋水说,惠子当了魏国的国相,庄子去看他。这时,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要夺你的相位。于是惠子大为恐慌,派人在全国境内搜捕庄子三天三夜。庄子听说,就去见惠子。庄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鶵(音渊除,凤凰的一种)。这种鸟儿,不是梧桐不栖,不是竹实不食,不是甘泉不饮。它从南海飞往北海的时候,有一只猫头鹰正好抓住了一只死老鼠。见鹓鶵从它头上飞过,以为抢饭碗的来了,就对着鹓鶵一声“吓”。现在,老兄也要因为你的
26、梁国来“吓”我吗?宋国有一个人叫曹商,被宋王派遣出使秦国。去的时候,宋王给了他几辆车子;回来的时候,因为得到秦王的赏识,车子增加到上百辆。这人回到宋国,就去见庄子,对庄子说:住在贫民区(穷闾厄巷),编着草鞋子(困窘织屦),饿得面黄肌瘦(槁项黄馘),这是鄙人比不上先生的。但是,与万乘之主只不过见上一面,就能得到上百辆车子,这是鄙人的一点点长处。庄子说,是啊是啊,鄙人知道秦王的规矩。秦王有病找医生,能够把他的痈呀疖子呀弄破治好的,赏车一辆。如果用舌头去舔他的痔疮,就能得到五辆。可见,事情越下作,赏赐就越多。先生究竟为秦王做什么了,居然得到这么多车子? 显然,在庄子看来,再高的官位,也不过一只死老鼠
27、;靠投机取巧巴结上司而升官发财,则等于舔痔疮。即便是堂堂正正地被聘做官,也等于是死得只剩下骨头,还不如像乌龟那样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打滚,或者做一只孤独的小牛。老子立足于社会批判,关注社会现实,是用世的;庄子关注个体自由,有避世性。在庄子看来,有名有用,都没有意义。因为他们都不是生命的目的,也不是人生的价值。庄子把个体的生命和自由看得高于一切。庄子想明白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人活着,为什么?是为了有名吗?不是。在天道篇,庄子曾经假借老子的话说,你管我叫牛,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牛;你管我叫马,我就跟着你把自己叫做马(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有什么关系呢?那么,是为了有用吗?也不是。在人间
28、世,庄子讲:有一棵树,奇大无比,许多人都去看它(观者如市),只有一位大木匠不屑一顾,说这是没有用的东西。晚上,树就来跟他说话,说我要是有用,岂不早就被你们砍掉了?正因为我什么用都没有,这才活到今天。这正是我的大用啊!庄子认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所以他向往逍遥游。他向往的生活,是旷野之处有一棵没有用的大树,却能够“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是腰上绑一只没有用的葫芦,在江湖之上飘(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在河边钓鱼,钓不钓得到无所谓。一、道论(一)道是世界的本原1、“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道是万物的本根“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
29、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无为无形的;可以心传而不可以口授,可以领悟而不可以感知;自己为本,自己为根,没有天地之前,从古以来就存在了;有神妙莫测的功能,产生天地;它在太极之上不算高,在六极之下不算低,生于天地之前不算久,长于上古不算老。2、“物物者非物”:道没有具体的规定性。“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 有先于天地就生成之物吗?生成物的那个东西一定不是具体之物,被生成之物不得先于生成它的物而存在,生成
30、物上面仍然还有生成者。生成者上面仍然有生成者,是没有止境的呀!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生万物的基本观点,提出“物物者非物”。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摆脱不了具体的规定性,都是有限之物,因而不能作为万物的本根,作为万物本根的道不是具体的事物。由此出发,庄子认为要寻求宇宙的本根,就必须向先于“物”的地方寻找。3、“道无始终”:“道”是无始无终的“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若宇宙有开始,那么在有开始前必然有没有开始阶段。再推而远之,那就是没有开始的没有开始的阶段。宇宙究竟从何开始呢?那时永
31、远推不到头的。另外,宇宙是先有“有”还是先有“无”呢?如果说有“有”,有“无”,那么在此之前就是没有“有”和“无”。再往前推,连没有“有”和“无”也还没有。现在突然说“有无”了,但不知“有无”谁是真有,谁是真无。关于宇宙的开始问题,永远是推论不完的,即使老子“有生于无”的话也没有说明世界的起源问题。道是无始无终的。(二)道不可感知和言说1、泰清、无穷、无为、无始的对话,借无始之口指明道不可感知和言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泰清问无穷说:“您知道吗?”无穷说:“我不知。”又问无为,无为说:“我知道。”又问:“您所知之道,也有什么道
32、理规律吗?”回答说:“有”。又问:“它的道理规律是什么?”无为说:“我知道可处富贵,可处贫贱,可以收敛,可以分散,这就是我所知道之道理规律。”泰清把这话来问无始,说:“如果是这样,则无穷之不知道与无为之知道,究竟谁是谁非呢?”无始说:“不知是对道知之甚深,知是对道所知极浅;不知是内心悟道,知是只了解一点道的外在形式。”于是泰清仰天而叹说:“不知就是知吗?知就是不知吗?谁能知道不用名言相状表述之知是什么?”无始说:“道不可闻知,所闻知的都不是道;道不可见,所见者都不是道;道不可言说,被言说出来的都不是道。需知创生有形万物的东西是无形的呀!道是不能给它具体的名称的。” 知北游2、知、无为谓、狂屈、
33、皇帝的对话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蹲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知北游到玄水边,登上隐弅山丘,而恰巧碰到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
34、:“我想问一问你:怎样思索怎样考虑则可认识道?如何居处如何行事则可持守道?由何种途径用何种方法则可得道?”问了三次无为谓不回答,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要回答。知之问题未得解答,就返回到白水的南面,登上狐阕山丘,而看见了狂屈。知又把那三个问题来问狂屈,狂屈说:“唉!我知道,就告诉你。”正想说的当中忘记了所要说的内容。知未得回答,又返回帝宫,见到黄帝又问及那三个问题。黄帝说:“无思无虑才能认识道,无定处不行事才能持守道,不要任何途径和方法才能获得道。”知问黄帝说:“我和您知道这些,无为谓和狂屈却不知道,谁是对的呢?”黄帝说:“那个无为谓是真正对的,狂屈接近于正确,我和你终究与道不相近。知道者不言,
35、言道者不知,所以圣人推行不言之教化。(三) “物物者与物无际”:“道”在一切物中汝唯莫必 ,无乎逃物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你不必要求证实道在哪个物上,所有的物都未逃离道外。创生万物者与物没有分界,而物是有分界的,就是物之界限。“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 ,渊渊乎其不可测也。”道,言其大则没有穷尽,言其小则没有遗漏,故而万物无不完备地包藏道。博大空阔啊它无不包容,幽深玄远啊它不可测知。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耶?”曰:“在
36、瓦甓p。”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东郭子问庄子说:“所谓道,在哪里呢?”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说:“必指出具体所在才可以。”庄子说:“在蝼蛄蚂蚁之中。”问说:“为何在这样卑下处呀?”回答说:“在稊稗里面。”问说:“为什么更卑下呢?”回答说:“在砖头瓦片中。”问说:“怎么更甚于前呢?”回答说:“在屎尿中。”东郭子不再出声。庄子说:“先生所问的,本来就没有接触道的实质。”(四)“道通为一”:道的整体性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偿,为是而有畋也。”道是浑成一体的,没有任何的割裂,没有封界、畋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
37、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所谓盈满、空虚、衰败、消杀,道使物发生盈虚变化,而自身却没有盈虚分别;道使物发生衰杀之变,而自身并不衰杀;道使物有本末之变,而自身无本末;道使物有积散变化,而自身无积散。二、知论(如何认识事物的真相)特别突出了认识标准的相对性问题。认为如果“以物观物”,即从常识的角度看问题,只能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结果;而从“道”的高度去看问题,即“以道观物”,其结果就会是“齐物”,万物齐同如一,而无所谓是非彼此。(一)“物观”与“道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
38、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未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从道来观察,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从万物自身角度观察,物各自以为贵,而相互以对方为贱。以世俗通行观念观察,物之贵贱决定于外而不在自身。从物的差别性观察,如果循其所具大的方面把它视为大,则万物莫不是大;如果循其所具小的方面把它视为小,则万物无不是小;明白天地可看作象一粒细米般小,一根毫毛末梢可看作象丘山般大,则万物差别的相对性就看清楚了。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以世俗通行观念观察,物之贵贱决定于外而不在自身。将要废弃的,必走先兴起;”道,言其大则没有穷尽,言其小则没有遗漏,故而万物无不完备地包藏道。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奋勉,努力
39、),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内我和外物)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即使我与你进行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你肯定对,我肯定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肯定对,你肯定错吗?是我们两个人有一方是对的,有一方是错的呢?还是我们双方都对,或者都错呢?我与你都不知道,别人本来就受到它的蒙蔽而暗淡不明。“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才会有真伪和是非等观念的产生。庄子一生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寂(没有声音)兮寥(空虚、无形)
40、兮,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绝对性、永存性。这时,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要夺你的相位。1、物观从万物自身角度来观察,事物有大小、久暂、是非之分。民湿寝则腰疾偏死 ,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 ,猿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 ,蝍蛆甘带 ,鸱鸦耆鼠 ,四者孰知正味 ?猿猵狙以为雌 ,麇与鹿交 ,鳅与鱼游 。毛嫱丽姬 ,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人在潮湿的地方睡觉会腰疼,可是泥鳅会这样吗?人在树上居住会恐惧不安,可是猴子会这样吗?人以肉食为生,鹿吃野草,蜈蚣吃蛇,鹰和乌鸦吃老鼠,这些动物,哪一种吃的的才是真正的美味呢?毛嫱和丽姬
41、,人们以为她们长得美,可是鱼见了他们潜往水底,鸟看见他们马上飞走,鹿见到她们会害怕跑掉,这四种物类,哪一种才懂得真正的美丽呢?“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认识有最高境界。什么是最高境界?他们认为宇宙未曾形成万物的始初时刻,认识是最高的,尽美尽善的,再不能增加什么认识了。其次,则认为宇宙开始有了万物时,万物之间是没有分别界限的。再次,认为有了分别的界限,但未曾有是非之别。是非观念明显了,道的观念也就因此而亏损了。道的观
42、念之所以亏损,是因偏私观念的形成。人们陷入是非之争的原因在于有对待、有区分(偏私观念)。道隐于小成(片面认识),言隐于荣华(是非争辩)。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才会有真伪和是非等观念的产生。现象界是非常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面相,有对待之见并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达到完全的认识,而各是其所非,非其所是,陷入无谓的争论。“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
43、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即使我与你进行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你肯定对,我肯定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肯定对,你肯定错吗?是我们两个人有一方是对的,有一方是错的呢?还是我们双方都对,或者都错呢?我与你都不知道,别人本来就受到它的蒙蔽而暗淡不明。我们请谁来评判是非呢?假使请观点和你的观点相同的人来评判,他既然和你的观点相同了,又怎样评判呢?假使请观点和我的观点相同的人来评判,他既然和我的观点相同了,又怎么能评判呢?假使请观点和你我观点都不同的人来评
44、判,他既然与我和你的观点都不同,又怎么能评判呢?假使请观点和你我都相同的人来评判,他既然与我和你的观点都相同,又怎么能评判呢?那么,我和你和其他别人都不评定谁是谁非了,还等待谁来评判呢?”论辩双方如果都以自己的标准,那么永远没有是非可言。不管请双方之外的哪一位第三者来判断,也只是徒增更多的是非而已。2、道观从道的观点来看,宇宙万物平等,人间一切也无所谓是非。“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万物各有其存在的依据,万物各有其合理性,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对的,没有什么事务是不可肯定的。所以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可举草茎和大柱子小大相同,丑厉和西施
45、丑美一样,千奇百怪一切情态,从道的观点来看,都是齐一无别的。3、立于“道枢”(客观公正、超越对待)人世间的许多是与非本来是无意义的,从道的观点来看,宇宙万物平等,人间一切也无所谓是非。因此,应当从一种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是非的矛盾与冲突。使物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即两行)。天钧:比喻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模式,像一个不断运转的大圆盘。(钧,古法手工制陶的转盘,是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天钧”,即自然之陶钧。)道枢:匠人的陶钧有一个支撑旋转的中心,庄子心目中的“天钧”也有一个被视为“环中”的枢机之点,即道枢。立于道枢:即超越对待,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就可以从根本上消解是非,使物我各得其所。彼是莫得其
46、偶,谓之道枢。彼此没有对立面(超越彼此、是非的对待关系),叫做“道枢”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圣人超越是非,从根本上消除是非对待,从而达到更为完全的认识。这就叫物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两行”即“以不齐为齐”,任万物各得其所,存其不齐,承认并尊重每一个体自身具有的价值标准。(让万物各遂其性)(一)不自由的根源“有所待”、“有己”“有所待”受条件的制约。“有己”有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与环境的对立与差别。1、大鹏鸟虽可以击水三千,背云气,负苍天,飘然远行,翱翔九万里之高,然而却仍有所待仍要依凭大风而后始可飞腾。北冥有鱼,其名为鳏。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买卖合同范本
- 广州公积金 租赁合同
- 韩国租房合同模板
- 合同到期自我评价个人总结简短
- 2024市旧机动车买卖合同
- 智慧交警建设方案
- 全国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系统详解
- 2024电器产品代理合同
- 2024制造行业合同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2024个人房屋装修合同范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21版教材课后思考题
- GB/T 19964-202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腰大池引流管护理规范和流程
-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第8课《龙里格龙》--人音版(简谱)(19张)ppt课件
- 1π到100π表比较全
- 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模板2
- 高中常用不规则动词表(含音标)
- 初中知识结构图
-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 ASTM_A29/A29M热锻及冷加工碳素钢和合金钢棒
- 培训机构全日制全托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