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技教学的生活性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719fb3f7788c6327dd07470e2ed0d8/74719fb3f7788c6327dd07470e2ed0d81.gif)
![浅谈劳技教学的生活性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719fb3f7788c6327dd07470e2ed0d8/74719fb3f7788c6327dd07470e2ed0d82.gif)
![浅谈劳技教学的生活性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4719fb3f7788c6327dd07470e2ed0d8/74719fb3f7788c6327dd07470e2ed0d8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劳技教学的生活性摘要:劳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和基础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又广泛地应用于客观实际。从“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和劳动实践回归于生活”两个方面,阐述了在课堂上应用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劳动技术,让学生体会实践的乐趣的教学体会;和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积累一些劳动技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来促进劳技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劳技教学;生活性;劳动实践;技能培养劳动技术课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和基础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实践,是客观现实的抽象,同时又广泛地应用于客观实际,所以生活离不开劳技,劳技和生活这种“亲情”是永远无法剥离的
2、。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紧紧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积累的劳动技能教给学生,真正体现出劳技教学的生活性这一特点。一、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在教学中,如何把一些劳动技能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易于理解,必须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兴趣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情境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效果,让学生把那些知与不知、深知与浅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例如,在教学“我学会了锄草”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录像:一田小麦长得很生机勃勃,小明的妈妈却把一部分“小麦”拔掉了,这是为什么?学生一下子议论起来,各抒己见,纷纷发言:“
3、小麦长得太稠密了。”“拔掉的小麦生病了。”“小明的妈妈弄错了。”等等。教师让学生继续观看录像,把拔掉的“小麦”重新长上去,“小麦”抽穗后,这时,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小明妈拔掉的是和小麦长相非常相似的燕麦。由于教材的内容就是生活经验的反映,这种劳动技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从而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劳动技术的重要性,觉得生活真有趣,学习劳技真有趣。在感受生活的同时,感知劳动技术人们生存需要劳动技术,所以劳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理解掌握生活技巧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如何焖米饭”这时,
4、同样的火,同样的米,第一锅里放入和米一样多的水,第二锅里放入是米两倍的水,第三锅里放入米两倍以上的水,让学生猜哪个锅里焖出来的米最好吃。通过多媒体演示,发现锅里放入是米两倍的水,焖出来的米饭最好吃。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了焖米饭的技巧,回家后就可以向家长大显身手了。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劳技就在我们生活中,增强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回归生活空间,应用劳技教育劳技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利用所学的劳动技巧和方法,提高劳动效率。在教给学生劳动技术的同时,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参与具有生活背景的实践活动。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劳动技巧、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达到学以致用的实效。比如,组织学生搜集家长和自己在生活中的劳动技巧,课堂上让学生把生活小窍门介绍给大家听,让学生掌握到了教材上没有的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知识。二、劳动实践回归于生活劳动实践是劳动技能的再现。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对劳技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验,还可以强身健体,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学生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在实践中,再积累一些劳动技巧,可促进劳技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实践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任何一项工作,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智慧,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劳动,分工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农村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几次必
6、要的义务劳动。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或植树种草,或浇水锄草,或平整土地,或清理垃圾。充分利用学校这个空间,共同完成劳动实践任务,传授一些生产实践经验,让学生从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从小受到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从而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劳动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社会本身就是最大的课堂,任何知识都源于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动手去做、去体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劳动技术课的特点决定了进行劳动实践的重要性。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每星期布置学生为家庭洗一件衣物
7、,打扫一下房间院落卫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农活,干一些家务等,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督促,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大大加强。劳动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许多孩子,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不会拿笤帚扫地、拿拖把拖地,甚至早上起来都不会叠被子,更谈不上动作的协调性。人体的动作协调能力是一个长期实践训练的过程。许多工作,要求人的动作协调性是非常高的。在教学活动中,布置学生进行翻地的劳动,可前I练手脚的协调性;切菜切面、洗衣服的家务活,可以训练左右手的协调性,这样也提高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总之,只有让学生对劳动技术产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劳动技术的价值。在教学中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劳动技术,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实践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听课评课记录
- 小学6年级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听评课记录《6-2一次函数(1)》
- 五年级小数口算练习题
-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菱形的性质》听评课记录2
- 苏教版一年级口算练习题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口算练习共7天
- 电动车管理及安全协议书范本
- 五金长期合作供应商合同范本
- GB/T 6417.1-2005金属熔化焊接头缺欠分类及说明
- 2023年湖北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NY∕T 4001-2021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版)》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则论
- 《腰椎间盘突出》课件
- 汉声数学图画电子版4册含妈妈手册文本不加密可版本-29.统计2500g早教
- simotion轮切解决方案与应用手册
- 柴油发电机运行检查记录表格
- DSC曲线反映PET得结晶度
- 科学素养全稿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