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1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2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3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4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1.考核方式:本课内容考查一般以选择题方式呈现。2.考试频率:全国卷近五年来考过两次,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第24题考查了汉代土地制度,2013年全国课标卷考查了宋代的土地制度。3.考情预测:可侧重关注明清时期土地制度演变。考情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土地归谁所有,如何使用、管理的制度。什么是土地制度?一、 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氏族公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二、 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

2、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下性质:以国有为名的 贵族土地所有制 贵族占有劳动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公田”不公“私田”不私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开垦“私田”,“公田”被抛荒国家税收减少,影响财政收入各国赋税改革(“初税亩”,“相地而衰征”,“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土地私有制铁器和牛耕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四、 战国以后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地主土地私有自耕农土地私有同时并存相互转化1.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

3、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 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 宋太祖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四、 战国以后的土地制度2.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3.土地私有制的经营方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3.土地私有制的经营方式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战国:伴随土地私有制确立而产生汉代: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激烈而日益普遍化明清:进一步发展(人口增加,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井田制(商周时期)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限田制均田制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抑制人身

4、控制减弱促进课堂小结生产力进步,税制改革(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请问这三种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B.1912 1949 1978 C.1912 1952 1956 D.1840 1956 1978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线索梳理原始社会:公有制商周时期: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以后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太平天国:提出“有田同耕”,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辛亥革命:“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变革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古代近代现代19501952年:土地改革,全国范围废除地主土地 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1956年:三大改造,农业集体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