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验算培训讲义PPT_第1页
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验算培训讲义PPT_第2页
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验算培训讲义PPT_第3页
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验算培训讲义PPT_第4页
基础工程之连续基础验算培训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工程第 3 章 连续基础3.6 柱下条形基础(3)地基土不均匀,土质变化大;(4)各柱荷载相差较大;(5)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敏感,有可能在上部结构中产生过大次应力使其破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柱下条形基础常用于软基上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一种基础类型。它具有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强的优点,但造价高,故柱下应优先考虑采用扩展基础,遇特殊情况可考虑采用柱下条形基础:(1)上部荷载大,地基承载力小,或地基压缩性不均匀(如软弱夹层、土洞等)(2)柱网较小,柱荷载相互间影响较大,有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翼板厚200mm,250mm变厚i1.3;柱荷较大时在柱位处加腋;板宽按地基承载力定 肋梁高由计算

2、确定,初估可取柱距的1/81/4,肋宽由截面抗剪确定 两端宜伸出柱边,外伸悬臂长l0宜为边跨柱距的0.250.3倍 肋梁纵向钢筋按计算确定,顶部纵筋通长配置,底部须有1/3以上通长配置。当肋梁腹板高450mm时,应设腰筋箍筋按计算确定,做成封闭式,并局部加密。底板受力筋按计算确定,直径 10mm,间距100200mm砼强度等级C20,垫层为C10,厚70100 mm 3.6.1 构造要求基础长度l:按构造确定伸出边柱长度,并尽量使基础形心与荷载重心重合,地基反力均匀分布。 在中心荷载下,按地基承载力定基宽b 偏心荷载,首先适当b,且需验算:1、确定基础底面尺寸3.6.2 内力计算2、翼板计算按

3、悬臂板考虑,由抗剪确定其厚度,按抗弯配筋 (同墙下条基) 考虑纵向、横向偏心 各跨净反力相差很大, 分别对各跨底板计算简化计算方法的计算假定与适用性 简化方法假定基底反力为直线分布,为满足这一假定,要求基础本身具有足够的相对刚度。当柱距相差不大时,通常要求基础上的平均柱距 lm 满足以下条件:简化计算法弹性地基梁方法静定分析法(静定梁)倒梁法文克勒地基上梁的特征长度对于一般柱距及中等压缩性地基,按上式分析,条基高度不小于平均柱距的1/6(足够刚度)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主要有简化计算方法和弹性地基梁两种方法(3)基础梁内力计算静定分析法适用条件:上部结构刚度小原理:1、按直线分布假定求基底净反力p

4、j 2、将柱荷载直接作用在基础梁上 3、按静力平衡计算任一截面弯矩和剪力不足:假定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弯矩绝对值偏大。倒梁法适用条件:上部结构刚度大 原理:1、假定上部结构是绝对刚性的,各柱之间只能同时下沉无差异沉降,将柱脚视为条形基础的铰支座。 2、将基础梁作为普通连续梁,荷载为直线分布的基底净反力bpj,和除去竖向集中力(由基底净反力体现)所余下的各种作用(包括柱传来的力矩) 这种方法只考虑出现于柱间的局部弯曲,而略去全长发生的整体弯曲,故所得正负最大弯矩较为均衡,基础不利截面的弯矩最小。 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和柱距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高

5、度不小于1/6柱距时,基底反力可按直线分布,基础梁的内力可按倒梁法计算。计算步骤 确定条形基础的计算图式FiGwMiR=FiTia1aa2aixcLpmaxpminFiGwMiR=FiTi作用于基础梁上的墙的自重中心荷载偏心荷载作用于基础梁上的墙的自重倒梁法柱下条形基础具体计算步骤 确定合力作用位置 假定竖向荷载合力R作用位置距边柱距离为xc,则合力R的作用位置: 确定基础梁底面尺寸(合力作用点与基底形心重合 )根据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基础底板宽度b:中心荷载:FiGwMiR=FiTia1aa2aixc使基底净反力分布均匀作用于基础梁墙的自重中心荷载偏心荷载:基础宽度:Gwk:基础梁上墙梁及墙

6、体重量之和 ;Mk=M0+TH+Gwew 。选择较大者各荷载对基础梁中点的力矩代数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净反力 假定竖向荷载合力R作用位置距边柱距离为xc,则基底净反力:无墙梁时,Gw=0;按中心荷载计算时,M=0;实际计算时,取每延米长度的地基净反力 bpj 进行计算。此处采用荷载设计值FiGwMiR=FiTia1aa2aixc 基础梁底板厚度计算bpjmaxpjmaxFil1pj2pj1MiTi 基础底板横向配筋(即b方向配筋) 计算基础梁纵向内力 将基础梁看成倒置的连续梁,用结构力学介绍的连续梁法进行分析,计算时可以用弯矩分配法或连续梁系数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基底反力局部调整

7、倒梁法计算得到的支座反力与柱荷载并不相等。因地基梁的反力假定为直线分布且柱子被视为支座,同时上部结构的刚度对荷载的传递与分配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矛盾,工程中采用基底反力局部调整法; 具体做法是将柱力与支座反力的差值均匀分布到支座两侧各约1/3跨度范围内,作为地基反力的调整值,再计算连续梁在调整值作用下内力,将所的结果与原计算结果叠加,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边跨内力调整 倒梁法只是计算了基础梁的局部弯曲而未考虑整体弯曲。实际上在荷载分布和地基都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地基梁往往发生正向挠曲,在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的作用下,边柱荷载增大,中柱相应卸载,则条形基础端部的基底反力要大于按直线分布假定计算得到的基

8、底反力,为此,较简单的做法是将边跨跨中和第一内支座弯矩按计算值再增加20%后再进行配筋。 计算方法 确定地基梁尺寸及计算净反力的步骤与倒梁法相同,然后按静力平衡的原则计算任一截面的内力。 静定法法柱下条形基础具体计算步骤弹性地基梁法: 当不满足按简化计算法计算的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基础梁内力。 3.7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 柱下交叉条形基础由纵横两个方向的柱下条形基础组成。 基底尺寸:假定基底反力为直线分布,计算基底面积,根据构造要求确定基础尺寸。 假设交叉点处纵、横梁间为铰接 忽略纵、横梁的扭转 将交叉节点处的主荷载分配到纵横两个方向基础梁 在构造上于柱前后左右,基础梁必须配置封闭性抗扭箍筋(1012)并适当增加纵向配筋率。节点荷载分配静力平衡变形协调iF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