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_第1页
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_第2页
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_第3页
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_第4页
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姓名 000000专业班级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08级02班学 号 200813040243院(系)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指导教师(职称)00000000完成时间2010 年6月16号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专 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号 200813040000 姓名000000主要内容:这套系统设计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以手工操作为主的我校人事管理工作和办公手 段,把我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推向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和信息化的崭新阶段。基本要求:设计严谨、功能完备;界面流畅、使用方便;数据录入、浏览查询、统计报告、支 持决策;安全保密

2、、易于维护。主要参考资料等:1、原始资料:数据库系统概论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软件工程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SQL Server 2005 开发人员指南基于C#语言的面向对象可视化C#项目开发全程实录2、技术条件:硬件配备;笔记本1台软件配置:系统采用 Microsoft 公司的 Windows XP sp2,安装有 Microsoft 公司的 Office 2003 办公系列软件、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软件,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 2005 软件完成期限:2010年6月10日指导教师签章:专业负责人签章:2010年

3、月 日某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摘要本文围绕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以文档的形式详细描述了系统的 目的、意义、需求分析、具体的编程以及系统完善的功能等。该 高 校 人 事 管 理 系 统 是 典 型 的 信 息 管 理 系 统 ( MIS )。 它 采 用 C/S(Client/Server) 系统 结构 。此系 统的 开发 主要 包括 后台 数 据库 的建 立以 及 前端 应用 程序 的开 发 两个 方面 。其 后台 数据 库使 用 SQL Server 2005 ,前 台 应用 程序 的开 发使 用 Visual Studio 2005 这 个可 视化 的开 发工 具。对 于系统 整体 的设

4、计, 我们 将 此系 统划 分为 :数据基础,员工提示信息,人事档案浏览, 人事资料查询 .,人事资料统计,日常记事,通讯录,备份 /还原数据库,清空数据库, 记事本(调用系统),计算器(调用系统的),重新登录,用户设置,系统退出等功能模 块。从 而组成了 它 完善 合理 的功 能。使用该人事管理系统,可以使人事管理部门实施高校人事理工作时更 加方便、系统、合理、高效。关键 词 信 息管 理; 数据 库; 模块THE HIGH SCHOOL LOGISTICAL ENSURANCEMAMAGEMENT SYSTEM LOGSTICS MAMAGEMENTSUBSYSTEMABSTRACTThi

5、s text surrounds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management system,With the form of the text file detailed described thepurpose 、 meaning 、ne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in a specific way of plaitdistance and the perfect function in system waits.The high school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a typi

6、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t adopts C/S (Client/Server) systematic 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includes two respects of setting -up back stages databa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ont application program. Its back stages databases uses SQL Server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7、 front applicationprogram uses PowerBuilder 9.0 developing instrument. Concerning overall design in system, This system rows to is divided into house property management subsystem 、 furniture management subsystem 、 maintain the engineering subsystem 、 planned parenthood subsystem 、the logistics mana

8、ges the subsystem five molds piece,The function of each subsystem is realized byinputting information, inquiring information and revising information. constituted it the perfect and reasonable function.The use universities rear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may cause the rear service

9、group to implement time the universities rear service supervisory work more convenient, systematic, reasonable, is highly effective.KEY WORDS Management, Database, Module目录 TOC o 1-5 h z 摘 要. IABSTRAC.T II绪论 . 511 项目背景 . 512 国内信息管理软件的发展现状 513 项目开发特色 5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开发所需

10、平台 . 721 前端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2005 介绍 7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使用 Visual Studio 2005 开发的优越性 7C#语言简介及C#语言独有的特点 7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Visual Studio 2005 的功能和特点 1022 数据库介绍 . 10 HYPERLINK l bookmark34 o Current Document 数据库基本知识 12 HYPERLINK l bookmark36 o Current

11、 Document SQL Server 2005 简介 12SQL Server 2005 新特性 13 HYPERLINK l bookmark38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开发方法 . 1331 系统的特点难点和要点 1432 系统设计采用的方法 15133 系统业务流程 162 HYPERLINK l bookmark40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整体设计 . 18441 系统总体分析 18442 各模块分析 . 184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 184 HYPER

12、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人事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 195 HYPERLINK l bookmark46 o Current Document 备忘录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 206 HYPERLINK l bookmark48 o Current Document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 206 HYPERLINK l bookmark50 o Current Document 管理工具子系统模块分析 217 HYPERLINK l bookmark52 o Current Document . 6系统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 17 HYPERLINK l

13、 bookmark54 o Current Document 数据库设计方法 . 2151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2252 数据库设计注意事项 23 HYPERLINK l bookmark56 o Current Document 系统部分子模块的详细设计 266. 1 人事档案浏览子系统模块功能 273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人事档案浏览系 统主要功能简介 284 HYPERLINK l bookmark60 o Current Document 人事档案浏览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 284 HYPERLINK l bookmark62

14、o Current Document 人事档案浏览的界面设计 29人事资料查询子系统模块功能 306 HYPERLINK l bookmark64 o Current Document 概述 307 HYPERLINK l bookmark66 o Current Document 主要功能简介 317 HYPERLINK l bookmark68 o Current Document 人事资料查询数据库的设计 31日常记事模块功能 29 HYPERLINK l bookmark70 o Current Document 概述 29 HYPERLINK l bookmark72 o Curre

15、nt Document 主要功能简介 30 HYPERLINK l bookmark74 o Current Document 日常记事数据库设计 30通讯录模块功能 31 HYPERLINK l bookmark76 o Current Document 概述 3531 HYPERLINK l bookmark78 o Current Document 主要功能简介 31 HYPERLINK l bookmark80 o Current Document 通讯录数据库设计 32用户设置模块功能 31 HYPERLINK l bookmark82 o Current Document 概述 3

16、533 HYPERLINK l bookmark84 o Current Document 主要功能简介 33 HYPERLINK l bookmark86 o Current Document 用户设置数据库设计 33结 束 语. 35致 谢. 36参考文献 . 371 绪论11 项目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 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 , 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 , 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 , 使用计算机对人事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 检索迅速、查 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17、。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 高人事管理的效率 , 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 ,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本次的开发内容 人事管理系统就是信息管理与现代化办公设备相结合的例子。 开发本系统希望使人事管理人员可以从年复一年的输入、 计算、统计等工作中解脱出来, 由于人事方面的数据众多,输入、统计极为不便,输入量大,计算量大。这些工作都以 人力来完成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和疏漏。本系统一次录入信息后,就可以反 复多次在不同的信息库中使用。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将按所属部门、专业、考勤日期、工 资日期等详细分类,使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管理操作。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 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12 国内信息

18、管理软件的发展现状人事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 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 如 何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发人事的创造性、工作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已成为关系企业兴衰的 重要因素,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公正、公平、合理 的企业管理理念 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使社会对人事管理系统有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 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 / 服务器技术,特别是 Internet/Intranet 技术的发展,使得 第三代人事管理系统的出现成为必然。 第三代人事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人事管理的角度 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事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招聘、个人职业生

19、涯的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岗位描述、个人信息和历史资料)统一管理起 来,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友好的用户界面,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 的共享使得人事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 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 人事规划和政策。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我国企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 之路。我国目前共有各类企业上千万家,这些企业在近 30 年来,在不同程度上都遇到 了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问题。 80 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就一直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 的推进。国家有关部门曾重点扶持过一批国有大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并以它们为样板在 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推广过 CIMS

20、。90 年代以后,随着微型计算机、互连网等迅速普及, 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信息化进一步为人们所重视。有关部门领导明 确提出:全国上千个大型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全国大型产业企业全部全面应 用计算机管理,进一步实现管理现代化。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普及计算机管理。13 项目开发特色该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复杂烦琐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并利用计算 机与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连接实时刷新数据,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设计的系统的特点应具有:提高管理效率、检索查找准确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 大、保密性好、寿命长、运行成本低、节约有限资源等,能够极大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 率,保证管理的

21、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机制,整理科学的管理流程,与后台应数据 库系统集成,提供客户支持等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运营方法和技术平台。本系统前台采用c#语言来开发基于网络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后台采用SQL Server2005 数据库,并使用计划使用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器,提供了很高的安全性。本系统具有的特色: 系统采用c#开发前台使用程序和采用SQL Server 2005提供后台数据库支持, 高效、安全。系统力求界面友好,功能设置明了,力求达到使用方便、容易上手。采用模块化设计,充分的考虑了扩充需求,可扩展性强2 。2 系统开发所需平台21 前端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200

22、5介绍21 1 使用 Visual Studio 2005开发的优越性使用 Visual Studio 2005, 专业开发人员能够:使用改进后的可视化设计工具、编程语言和代码编辑器,享受高效率的开发 环境在统一的开发环境中,开发并调试多层次的服务器应用程序 使用集成的可视化数据库设计和报告工具,创建 SQL Server 2005 解决方案 使用 Visual Studio SDK 创建可以扩展 Visual Studio IDE 的工具Microsoft 为单独工作或在小型团队中的专业开发人员提供了两种选择, Vis ual Studio 2005 Professional Edition

23、 和用于 Microsoft Office 系统的 Visua l Studio 2005 工具。 每种版本都在标准版的特性上进行了扩展, 包括用于远程服 务程序开发和调试、 SQL Server2005 开发的工具,以及完整的、没有限制的开发 环境。每种产品都可以单独购买或打包定购。专业开发人员喜欢自由的使用.NET Framework 2.0 ,它是一种稳健的、功能齐备的开发环境,支持创建扩展 Visual Studio 集成开发环境的工具。5. 2. 1. 2 C#语言简介及C#语言独有的特点C#( 读做 C sharp ,中文译音暂时没有 . 专业人士一般读 C sharp ,现在很

24、多非专业一般读 C 井 。C#是一种安全的、稳定的、简单的、优雅的,由C和C+衍生出来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在继承C和C+虽大功能的同时去掉了一些它们的复杂特性(例如没有宏和模版,不允许多重继承)。C#综合了 VB简单的可视化操作和 C+的高运行效率,以其强大的操作能力、优雅的语法风格、创新的语言特性和便捷的面向组 件编程的支持成为 .NET 开发的首选语言。并且C#成为ECMA与 ISO标准规范。C#看似基于C+写成,但又融入其它语言 如 Delphi、Java、VB 等。C#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它和Java的不同,而不是相似的地方.下面讲述了 C#实现的和 Java 不同的地方或者 Jav

25、a 根本没有的特点 .中间代码微软在用户选择何时 MSIL 应该编译成机器码的时候是留了很大的余地 . 微软 公司很小心的声称 MSIL不是解释性的,而是被编译成了机器码.它也明白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程序员认为Java程序要不可避免的比C编写的任何东西都要慢而这种实现方式决定了基于MSIL的程序(指的是用C#,Visual Basic,ManagedC+-_c+的一个符合CLS的版本-等语言编写的程序)将在性能上超过解释性的 Java代码.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得到事实证明,因为C#和其他生成 MSIL的编译器还没有发布但是Java JIT 编译器的普遍存在使得Java和C#在性能上相对相同

26、.象C#是编译语言而Java是解释性的,之类的声明只是商业技巧Java的中间代码和 MSIL 都是中间的汇编形式的语言 , 它们在运行时或其它的时候被编译成机器代 码.命名空间中的申明当你创建一个程序的时候 , 你在一个命名空间里创建了一个或多个类 . 同在这 个命名空间里 (在类的外面 ) 你还有可能声明接口 , 枚举类型和结构体 . 必须使用 using 关键字来引用其他命名空间的内容 .基本的数据类型C#拥有比C,C+或者Java更广泛的数据类型.这些类型是bool, byte, ubyte, short, ushort, int, uint, long, ulong, float, d

27、ouble,和 decimal. 象 Java一样,所有这些类型都有一个固定的大小.又象C和C+一样,每个数据类型都有有符号和无符号两种类型 . 与 Java 相同的是 , 一个字符变量包含的是一个 16 位的 Uni code字符.C#新的数据类型是 decimal数据类型,对于货币数据,它能存放28位 10 进制数字 .两个基本类一个名叫 object 的类是所有其他类的基类 . 而一个名叫 string 的类也象 object 一样是这个语言的一部分 . 作为语言的一部分存在意味着编译器有可能使 用它 - 无论何时你在程序中写入一句带引号的字符串 , 编译器会创建一个 string 对象

28、来保存它 .参数传递方法可以被声明接受可变数目的参数 . 缺省的参数传递方法是对基本数据类 型进行值传递 .ref 关键字可以用来强迫一个变量通过引用传递 , 这使得一个变量 可以接受一个返回值 .out 关键字也能声明引用传递过程 , 与 ref 不同的地方是 , 它 指明这个参数并不需要初始值 .与COM勺集成C#对Windows程序最大的卖点可能就是它与COM勺无缝集成了 ,COM就是微软的Win32组件技术.实际上,最终有可能在任何.NET语言里编写 COM客户和服务器 端.C#编写的类可以子类化一个以存在的COM组件;生成的类也能被作为一个COM组件使用,然后又能使用,比方说JScr

29、ipt语言子类化它从而得到第三个COMA件.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导致了一个运行环境的产生 , 在这个环境里的组件是网络服务 , 可用用任何.NET语言子类化.索引下标 一个索引与属性除了不使用属性名来引用类成员而是用一个方括号中的数字 来匿名引用 (就象用数组下标一样 ) 以外是相似的 .public class ListBox: Controlprivate string items;public string thisint indexgetreturn itemsindex;setitemsindex = value;Repaint();可以用一个循环器来匿名引用字符串内部数组成员 , 就象

30、下面这样 :ListBox listBox = .;listBox0 = hello;Console.WriteLine(listBox0);代理和反馈一个代理对象包括了访问一个特定对象的特定方法所需的信息 . 只要把它当 成一个聪明的方法指针就行了. 代理对象可以被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然后可以通过访问它来对 已存在的 方法 进 行类 型安 全 的调 用. 一 个反 馈方法 是代 理的 特 例 .event 关键字用在将在事件发生的时候被当成代理调用的方法声明 .213 Visual Studio 2005 的功能和特点2005 年,微软发布了 Visual Studio 2005。 .NET

31、 字眼从各种语言的名字中被抹去,但是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仍然还是面向 .NET 框架的(版本 2.0 ) 它同时也能开发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如开发使用微软操作系统的手机的程序等。 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软件,甚至包含代码测试功能。这个版本的 Visual S tudio 包含有众多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的开发角色。同时还永久提供免费的 Visu al Studio Express 版本。Visual Studio 2005的功能和特点很多,主要有 :信息交流:通过降低报告的运转开销和寻觅团队成员间新的交流渠道, VisualStudio Team System 着重于能够更好地

32、进行交流。例如:通过自动从团队成员使用的工具那里收集信息,可以简化报告过程。从Visual StudioTeamSystem 采集到的数据保存在数据仓库中,这使项目状态报告和可见性能够面向软 件开发团队的所有成员,甚至是项目组之外的乾系人。项目经理能够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开发团队中的工作项,然后跟踪工作项的状态以实 现项目状态的监控。分布式系统设计器(Distributed System Desig ner)将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需求转化为能够让开发人员和操作进行交流的公共语言 (SDM)。集成的工具: Visual Studio 的成功已被证实,即开发人员偏爱一个具备对他们需要 的工具提供接口的集

33、成开发环境。 通过将开发人员在开发环境中需要的测试和性能工具 (例如,单元测试、代码分析和性能分析)合并在一起, Visual Studio TeamSystem 也 期待着这种成功。这使开发人员能够在生命周期的较早阶段就改善其代码的质量,而无 需中断他们的工作。 通过尽早地为开发人员提供他们需要用于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的工 具,更多的产品缺陷就能够在它们还未构成危害之前即被发现并解决。简化的、集成的工作流和过程:有了 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 ,那么过程就不仅 仅是文档了。它还能将自己体现为实际的工具行为更改。当您在项目初期选择过程时, 还需要选择工作流和工作产品,它

34、们会驱动系统的行为方式。对 SDLC 过程的支持是内 置的,这使得对工作流的支持是无缝的。通过将过程集成到团队成员日常使用的基本工 具中, 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 大大消除了过程采纳的障碍,并使自动收集跨职能 的项目标准成为可能,而无需实施人工报告的相关开销。增加的投资回报: 利用信息交流和生产效率的改进, 企业将明显地看到针对其在 SDLC 工具和过程方面的投资而增加的 ROI。 Visual Studio Team System 提供一个具有成本 效益的解决方案,从而通过使用跨所有 SDLC 工具的广泛集成,实现对软件开发生命周 期的管理。通过提供集成的工具集并

35、基于现有知识进行构建, Visual Studio TeamSystem 提供一个友好的环境来帮助开发团队提高效率,而无需掌握不必要的、复杂的概念和僵 化的工具。2 2 数据库介绍221 数据库基本知识在系统的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之前, 这里首先介绍一些数据库最常用的术语和基 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与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的种类很多,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学 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这些都是数据。数据库是数据存放的仓库。所谓数据库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内的、有组织的、可共 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

36、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 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张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数据的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 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 问题。综上所述,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 提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读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DBMS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 维护是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 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系统进行恢复 7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构成。222

37、SQL Server 2005 简介微软公司的 SQL Server 2005 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它使用 Transact-SQL 语言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发送请求。 SQL Server 作为微软公司在 Windows 系列平台上开发的数据库,一经推出就以其易用性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 8。SQL Server 是一个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日益为广大数据 库用房所喜爱,越来越多的开发工具提供了与 SQL Server 的接口。了解和掌握 SQL Server 的功能,对于一个数据库开发管理人员来说非常必要 9 。SQL Server最初是由Microsof

38、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于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在 Windows NT 推出后,Microsoft 与 Sybase在 SQL Server 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将SQL Server移植到 Windows NT系统上,专注与开 发推广SQL Server的Windows NT版本;Sybase则较专注于SQL Server在UNIX操作系统上的应用10SQL Server2005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又一新版本。SQL Server 2005全面扩展了 SQL Serve

39、r的性能及可靠性和易用性,使它成为一个杰出 的数据库平台,可用于大型联机事务处理、数据仓库,以及电子商务等。SQL Server 2005 对XML和提供充分的支持,提供分割装载和确保时间的特性,提供先进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可以自动管理线程任务,降低总体开销11。2. 2. 3 SQL Server 2005 新特性SQL Server 2005的新特性主要有以下内容:SQL Server 2005 Reporting Services扩展了微软商业智能(Bl)平台,以迎合那些需要访问商业数据的信息工作者。Reporting Services是一个基于服务器的企业级报 表环境,可借助web se

40、rvices进行管理。报表可以用不同的格式发布,并可带多种交 互和打印选项。通过把报表作为更进一步的商业智能的数据源来分发,复杂的分析可被 更多的用户所用。作为 SQL Server 2005 的一个集成组件,Reporting Services 提供了:一个高性能引擎用来处理和格式化报表。一个完整的工具集用来创建、管理和查看报表。一个可扩展架构和开放式接口可将报表嵌入或集成报表解决方案到不同的IT环境中。关系型和OLAF报表在关系型数据上创建报表固然有用,但如能增加更多的分析能力就十分强大了。Reporting Services允许你在关系型和 OLAF上创建报表,单独的、或结合的。SQLS

41、erver 2005支持关系型和 OLAF数据,其分别提供了 SQLQuery Editor 和MDXQuery Editor。报表生成器Report Builder作为微软 SQL SERVER 2005 Reporting Services 的一个新组件,Report Builder 允许商业用户使用界面友好的数据模型来创建他们自己的报表。报表生成器使Reporting Services平台能够为所有最终用户创建即席查询(ad hoc)报表。用户可以使用报表生成器客户端来创建和编辑报表。 报表生成器用户界面是构建在大家熟知的微 软office 产品之上的,如 Excel和PowerPoi

42、nt。报表生成器是一种由浏览器来部署的Click Once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报表布局模板来开始创建报表,这些模板包含预定义的数据区,如:表格、矩阵表和图表。 接着用户可以从模型中拖放报表项到设计界面,并可设置约束来过滤数据。报表生成器 自动生成源查询和检索请求数据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这个模型中。报表生成器还允许用户:向报表增加文本和格式使用模型创建新的字段和计算定义预览、打印和发布报表把报表数据导出为如Excel之类的格式和 Microsoft Office System 的集成Reporting Services 中的报表可运行在 Microsoft SharePoint? Po

43、rtal Server 和 Microsoft Office System应用程序中,你可用使用 SharePoint中的特性来订阅报表, 创建新的报表和分发报表,你也可以在 Word或Excel中以HTMI格式打开报表。3系统开发方法3. 1系统的特点难点和要点该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开发的特点此系统不是小型的软件管理系统,而是一个有着复杂数据流、关系部门众多的复杂 的管理软件,我在开发初期就十分的重视,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系统设计应把基本数据采集录入、基本数据汇总、数据管理、数据查询等合理的进 行划分、整理、联系等工作尽量的考虑进来,力求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设计。对于基本数据信息的采集的动态

44、情况,现在基本上是靠手工的记录和文字档案的存 档,整个过程存在着工作效率底下、准确率底下、存档不安全、查找困难等。特别是在 进行各种汇总时,面对大量的记录档案,整理和汇总过程则是最让人苦恼和心烦的。正是所谓的 “三十天糊涂帐,月底一日清”。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则可以在最大限度 上节省人力和物理资源,实现高效率的、安全的、准确的管理。同时又能保证各部门日 常工作的正常进行,随时记录各种基本数据信息,同时存入数据库,充分发挥计算机数 据管理在速度上的优势。(2)该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开发的难点 在系统设计中,如果不考虑数据逻辑关系复杂性、各部门协作联系紧密等问题,则 会产生理论和实际脱钩,软件不能

45、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其实把实际的问题当作计算机 的问题来解决本身就是一项难度很大的问题, 而对于我们这些实战经验不足的毕业生来 说,这就是一项挑战和考研。如何把这些问题很好的解决,这就是我们最最关心和重视 的。在程序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容错性,即允许在基本数据信息录入时产生错误, 然后在系统中进行修改、更正,这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对于使用者来说,要求 各项基本数据信息要准确的录入,否则,系统产生的各项数据就不可能正确。(3)该软件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的要点 以各项基本数据信息为数据处理源点,以数据的管理汇总为重点,实现数据的随时 查询、修改和汇总功能。以降低资源消耗为系统实现目标,加快数据

46、各项管理和汇总数度。 建立各项数据的检索、汇总体系,向主管部门供准确的统计报表。32 系统设计采用的方法在分析、设计本系统时,我采用面向用户的快速原型法软件开发模式,如图 3-1 所 示,该方法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需求分析报告:在行业调研与该软件公司人事管理业务先行模式分析的 基础上,完成结构定型、运行环境选择,收集建立系统模型的第一手资料;(2)快速设计与建立模型:确定用户界面、数据输入和输出的格式、数据共享的 方式、系统的可扩充性、系统安全和可靠性以及绘制系统功能结构图等;(3)评审与调整需求:广泛征求有关实际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系统模型进 行细致的评审、修改、调整和完善;4)

47、软件开发与运行:利用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快速、高质量 的完成软件开发,然后经过短时间的严格的测试、实际环境的试运行和维护,达到系统 可靠的运行。此阶段是软件开发起始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开发 成败,因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比较大的13。建立需求分析报告T快速设计与建立樟型1r评审与调整需求1dr软件开发与试运行 维护1F软件产品图3-1面向用户的快速原型法此方法在系统开发过程采用了一种反复的方法。每次反复过程包括开发原型、原型 投入运行、优化和修改原型3个阶段。在每一次反复过程中确定问题的要求,比较不同 的解决方案,并实现系统的某一部分。此方法的优点:用户可试用系

48、统,并在系统开发期间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一个操 作性原型在几周内就能形成;在实施系统方面用户变得更为积极,因为他们能看到一个 符合他们需求的方案出现;原型法可较早地发现错误和漏洞;进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 性能及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得到完善。此方法的缺点:每次重复都是在上一次的重复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如果最初 的方案不太恰当,那要改变方案重新开始就很困难;正规的阶段未检查或未进行;系统 文档经常空缺和不完整;需要用户和开发人员都必须有足够的耐心,经过多次反复试用 和修改14。3. 3系统业务流程利用了 Visual Studio 2005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友好的网络接口

49、,使该系统在利用现有资源和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管理性、安全性,扩展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好 的加强。大大提高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15。从而能使整个系统高速、稳定的运行,以 确保使用单位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日常工作管理任务。系统业务流程图如图3-2所示:根齬収限浄冇有 穩快皋普可用基本信息 首理备忘记予一M工員系魏營理无法樣作蛋新豊录 用F丧晝图3-2系统业务流程此结构的优点:它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强、具有安全的存取模式、响应速度快、利 于处理大量数据。此结构的缺点:该结构的程序是针对性开发,变更不够灵活,维护和管理的难度较大。4系统整体设计4. 1系统总体分析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以及与人事管理人

50、员的探讨,为了使系统达到科学性、条 理性、实用性等要求,我们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以下六大个模块来实施。人事管理系统的 整体功能模块划分如下图4-1所示:主界面丄半世車買T1工备E记录备拎还障额据库直i曹i用户警 童靳登T111111111贵工合同提示图4-1系统功能模块图针对每个具体模块设计了基本信息采集录入、基本信息查询、基本信息修改、基本 信息汇总以及删除等功能。4. 2各模块分析4. 2. 1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包括数据基础信息和员工提示信息两大块,其中基础信息包括民族类别设置、职工 类别设置、文化程度设置、政治面貌设置、部门类别设置、工资类别设置、职务类别设 置、职称类别设置、奖惩类

51、别设置、记事本类别设置,员工提示信息包括员工生日提示和员工合同提示如图4-2所示。涉及到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数据等一般信息, 并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整理,使基础信息的管理趋向方便、快捷、高效。JLJJ2宀JJL宀二贵工含同檯示 丄ISI工生日黒图4-2基本信息管理子系统功能模块图详细分析:数据基础数据基础下的数据资料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数据表中,这样便于数据的操作,员工提示信息用户可以设置提示的时间,也可把它设为不可以状态,更灵活使用。4. 2. 2人事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主要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资料查询、人事资料统计管理如图4-3所示:图4-3人事管理模块图4. 2. 3备忘录管理子系统模块分

52、析主要包括,通讯录和日常记事管理。详细分析在通讯录中,可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也可以添加信息。能够根据不同 的查询条件,查出所要的信息,方便快捷。在日常记事中,能够详细记录有关公司的事情,便于以后的查询。如图4-4所示:备氐记录L邇 讯 录图4-4备忘录模块图4. 2. 4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主要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可以防止数据的丢失,避免了因数据问题带来的麻烦。选中要清空的数据表,即可清空该表的数据,但在登录表中超级用户是删不掉的,这样保证了用户每次登录都可以成功如图4-5所示:图4-5维修工程模块图4. 2. 5管理工具子系统模块分析该模块让整个系统的使用更加便

53、捷。如图 4-6所示:详细分析:记事本是调用系统的,使用如下代码即可实现此功能:System.Diagnostics.Process .Start( notepad.exe);计算器也是调用系统的,使用如下代码可实现此功能:System.Diagnostics.Process .Start( calc.exe);具 IS一厂记事本I 图4-6管理工具模块图4. 2. 6系统管理子系统模块分析该系统包括重新登录、用户设置、系统退出管理。女口图4-7所示:详细设计:在本系统中,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权限,重新登录可以让系统更安全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用户权限,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用户的权限。退出系统。图4-

54、7系统管理模块图5 数据库设计方法51 数据库设计的过程设计一个数据库需要我们耐心收集和分析数据,仔细理清数据间的关系,消除对数 据库应用不利的隐患等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须按步骤认真完成。一个数据库的设 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将来基于该数据库的应用。另外,数据库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总是 与具体的应用相关的,为具体的应用而建立的。因此在设计数据库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应 用的目的,在设计数据库的时候也应时刻考虑用户需求,数据库与具体应用之间是相辅 相成的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和收集数据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和收集数据。通常,我们也 把确

55、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称为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通过详细调查要处理的对 象来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并且通过调查、收集和分析信息,以了解在数据库中需要存 储哪些数据,要完成什么样的数据处理功能。这一过程是数据库设计的起点,它将直接 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设计,并影响到设计结果是否合理和实用。确定目的之后就需要根据目的收集有用的数据。 在着手收集数据之前最重要的就是 要调查用户的实际需求,然后分析与表达这些需求。调查用户需求的方法有很多,如查 阅记录、访谈、开调查会、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或回答相关问题等。其中比较有效的 方法是访谈,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设计合理的调查表来与用户直接交流。通过充分交流,

56、可以了解他们平时是如何使用数据库的,以及对当前信息的要求,进而设计满足用户需 求的字段,并根据设计的字段收集数据。建立概念模型确定建立数据库的目的以及完成数据收集后, 就进入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第二阶段 建立概念模型。 这一阶段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设计时,一般先根据应用的需求, 画出能反映每个应用需求的 E-R 图,其中包括确定实体、属性和联系的类型。然后优化 初始的 E-R 图,消除冗余和可能存在的矛盾。概念模型是对用户需求的客观反映,并不 涉及具体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怎样表达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而不考虑具体实现问题建立数据模型 完成上一阶段后,我

57、们得到了一个与具体计算机软、硬件无关的概念模型。接着我 们就可以着手建立数据库模型了,这是数据库设计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 们要将概念模型中得到的 E-R 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模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 解到数据模型一般分为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模型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关系数 据模型,我们通常将 E-R 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实际上就是要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 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实施与维护数据库 最后一个阶段是实施与维护数据库。完成数据模型的建立后,我们就必须对字段进 行命名,确定字段的类型和宽度, 并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或数据库语言创建数据库结构、 输入数据和运行等

58、,因此数据库的实施是数据库设计过程的“最终实现” 。如果数据库 运行很成功,则表明数据库设计任务基本结束,以后的重点就是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包 括做好备份工作、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调整、改善数据库性能等。总之,数据库的设计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只有设计出合 理的数据库,才能为建立在数据库上的应用提供方便。不过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从来都不 会有真正的结束,因为随着用户需求和具体应用的变化和扩大,数据库的结构也可能会 随之变化。52 数据库设计注意事项索引( Index) 的使用技巧 创建索引一般有两个目的:维护被索引列的惟一性和提供快速访问表中数据的策 略。大型数据库有两种索引,

59、即簇索引和非簇索引,一个没有簇索引的表是按堆结构存 储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添加在表的尾部;而建立了簇索引的表,其数据在物理上会按照 簇索引键的顺序存储,一个表只允许有一个簇索引,因此,根据B 树结构,可以理解添加任何一种索引均能提高按索引列查询的速度,但与此同时会降低插入、更新、删除操 作的性能,尤其是当填充因子(Fill Factor)较大时。所以对索引较多的表进行频繁的插 入、更新、删除操作时,建表和索引时应设置较小的填充因子,以便在各数据页中留下 较多的自由空间,减少页分割及重新组织的工作。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设计人员往往会设计过多的表间关联(Relati

60、on),尽可能地降低数据冗余。表间关联是一种强制性措施,建立后,对父表(Pare nt Table和子表(Child Table)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均要占用系统的开销,另 外,最好不要用 Identify 属性字段作为主键与子表关联。如果数据冗余低,数据的完整 性容易得到保证,但增加了表间连接查询的操作。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合理的数 据冗余也是必要的。使用规则(Rule)和约束(Check)来防止系统操作人员误输入造 成数据的错误是,设计人员的另一种常用手段,但是,不必要的规则和约束也会占用系 统的不必要开销,需要注意的是,约束对数据的有效性验证要比规则快。所有这些,设 计人员在设计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