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第八十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北京市第八十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北京市第八十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北京市第八十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北京市第八十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2、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C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2、去除括号内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乙烷(乙烯):通 H2 催化剂加热B己烷(己烯):加溴水后振荡分液CFe2O3 (Al2O3):加 NaOH 溶液过滤DH2O (Br2):用酒精萃取3、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Q(Q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3体积H2和足量N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NH3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500左右

3、比室温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D及时使氨液化、分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 熔融的 NaHSO4 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 0.3 NAB标准状况下,2.24L HF和NH3分子所含电子数目均为NAC常温时,56gAl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D向含有 1mol FeI2 溶质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当有 1mol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3NA5、X、Y、Z、W、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Y、Z、W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

4、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MWZYXBX、Z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X:Z)为3:1和4:2的化合物C化合物YW2、ZW2都是酸性氧化物D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区会出现白色沉淀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氮分子结构式B乙炔的键线式C四氯化碳的模型D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7、下列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仪器或用品(夹持装置、活塞省去)能够达到该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试剂仪器或用品A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酸化

5、NaCl溶液、Zn电极、Fe电极、铁氰化钾烧杯、电流表、导线、胶头滴管B铝热反应氧化铁、铝粉滤纸、酒精灯、木条、盛沙子的蒸发皿C配制1.000 mol/L NaClNaC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试剂瓶D制备乙酸乙酯乙醇、乙酸、饱和碳酸钠大小试管、酒精灯AABBCCDD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 A12(SO4)x(OH)6-2x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相关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滤渣I、II的主要成分分别为SiO2、CaSO4B若将pH调为4,则可能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C吸收烟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多于5种D完全热分

6、解放出的SO2量等于吸收的SO2量9、下图是0.01 mol/L甲溶液滴定0.01 mol/L乙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其中曲线是盐酸滴定NaAc溶液,其他曲线是醋酸滴定NaOH溶液或者NaOH溶液滴定盐酸。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条件相同时导电能力:盐酸NaAcB曲线是NaOH溶液滴定盐酸导电能力变化曲线C随着甲溶液体积增大,曲线仍然保持最高导电能力Da点是反应终点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g乙炔和苯蒸汽混合气体中的碳氢键(CH)数为0.1NAB一定条件下,2 molSO2与1 mol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AC1 L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

7、+的数量为0.1NAD2.24L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11、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 C2H5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12、常温下,现有0.1molL1NH4HCO3溶液,pH=7.1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各微粒浓度占总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

8、法不正确的是( )A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c(HCO3)c(NH4+)c(NH3H2O)c(CO32)B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3H2O)=c(H2CO3)+c(CO32)C向pH=7.1的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NH4+和HCO3浓度逐渐减小D分析可知,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13、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B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C吸收能量DNi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14、K2FeO4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

9、能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如图是制备高铁酸钾的一种装置,制取实验完成后,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瓶应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HClBC瓶中KOH过量更有利于高铁酸钾的生成C加盐酸产生气体可说明氧化性:K2FeO4Cl2D高铁酸钾是集氧化、吸附、絮凝等特点为一体的优良的水处理剂1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W同族,W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WYX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Y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16、如图是模拟

10、“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环己烯可以通过1,3-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 实验证明,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更容易被氧化:现仅以1,3-丁二烯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按下列途径合成甲基环己烷: (1)写出结构简式: A _;B _(2)加氢后产物与甲基环己烷互为同系物的是_(3)1 m

11、ol A与1 mol HBr加成可以得到_种产物。18、高聚物的合成与结构修饰是制备具有特殊功能材料的重要过程。如图是合成具有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W()的流程:已知:I. R-CH2OHII. =R2-OH,R、R2、R3代表烃基(1)的反应类型是_。(2)是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3)D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且面积之比是13,不存在顺反异构。D的结构简式是_。(4)的化学方程式是_。(5)F的官能团名称_;G的结构简式是_。(6)的化学方程式是_。(7)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考虑立体异构)。能发生水解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12、三个峰的结构简式是_。(8)工业上也可用合成E。由上述的合成路线中获取信息,完成下列合成路线(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不易发生取代反应)_。19、次氯酸溶液由于其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灭病毒,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已知:.常温常压下,Cl2O 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 3.8,42 以上会分解生成 Cl2 和 O2,Cl2O 易溶于水并与水立即反应生成 HClO。.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 混合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生成Cl2O 气体,用水吸收Cl2O(不含 Cl2)制得次氯酸溶液。某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浓度不小于 0.8mol/L 的次氯酸溶液

13、。A B C D E. 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D 的作用为_。(2)配平装置 B 中的反应_:Cl2+Na2CO3+H2O = Cl2O+NaCl+NaHCO3。写出Cl2O 的结构式为_。(3)装置C 中加入的试剂X 为CCl4,其作用是_。(4)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_E。(5)此方法相对于氯气直接溶于水制备次氯酸溶液的优点是_。(答出 1 条即可)(6)若装置 B 中生成的 Cl2O 气体有 20%滞留在E 前各装置中,其余均溶于装置E 的水中,装置E 所得 500mL 次氯酸溶液浓度为 0.8mol/L,则至少需要含水 8%的碳酸钠的质量为_g。20、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

14、工、印染、电镀等行业,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溶解于硝酸,在潮湿空气中可被迅速氧化。.实验室用CuSO4NaCl混合液与Na2SO3溶液反应制取CuCl。相关装置及数据如图:图甲 图乙 图丙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中仪器1的名称是_;制备过程中Na2SO3过量会发生副反应生成Cu(SO3)23-,为提高产率,仪器2中所加试剂应为_。(2)乙图是体系pH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_。丙图是产率随pH变化关系图,实验过程中往往用Na2SO3Na2CO3混合溶液代替Na2SO3溶液,其中Na2CO3的作用是_并维持pH在_左右以保证较高产率。(3)反应完成后经抽滤、洗涤、干燥获得

15、产品。洗涤时,用“去氧水”作洗涤剂洗涤产品,作用是_。.工业上常用CuCl作O2、CO的吸收剂,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含量。ACuCl的盐酸溶液 B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CKOH溶液 D已知: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可吸收氧气。(4)装置A中用盐酸而不能用硝酸,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D装置测N2含量,读数时应注意_。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_D。21、含氮化合物是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回答下列问题:(1)N2O在金粉表面发生热分解反应:2N2O(g)2N2(g)+O2(g) H己知:4NH3(g)+3

16、O2(g)=2N2(g)+6H2O(l) H12NH3(g)+3N2O(g)=4N2(g)+3H2O(l) H2H=_(用含H1、H2的代数式表示)。(2)一氧化二氮可反生2N2O(g)2N2(g)+O2(g)。不同温度(T),N2O分解半哀期随起始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则T1_T2(填“”、“=”或“”、“=”或“Fe2+,向含有1mol FeI2溶质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当有 1molFe2+被氧化时,I-已经反应完全,则1mol FeI2反应转移3mol电子,则转移电子数目是3NA,选项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5、B【解析】X元素

17、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应为H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则Z为N元素、W为O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详解】A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AlCNOH,即MYZWX,故A错误;BN、H两元素能形成NH3、N2H4,故B正确;C化合物CO2是酸性氧化物,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用Al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电解NaHCO3溶液,阴极生成氢气,不会生成沉淀,故D错误。综上所述,

18、答案为B。【点睛】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6、D【解析】A氮气分子中存在1个氮氮三键,氮气的结构式为:NN,选项A错误;B键线式中需要省略碳氢键,乙炔的键线式为:CC,选项B错误;C四氯化碳为正四面体结构,氯原子的相对体积大于碳原子,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为:,选项C错误;D氧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8,最外层为6个电子,其轨道表示式为:,选项 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书写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比例模型、电子轨道表示式、键线式、结构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明确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的区别,四氯化碳分子中,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氯原子的相

19、对体积应该大于碳原子。7、A【解析】A.酸化NaCl溶液、Zn电极、Fe电极构成的原电池中,加入铁氰化钾后,无蓝色沉淀生成,说明铁作正极被保护,A可以达到实验目的,A正确;B.铝热反应需要氯酸钾、镁条来引发反应,无镁条和氯酸钾反应不能发生,B错误;C.用NaCl固体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等,另外还缺少试剂蒸馏水,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错误;D.酯化反应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无浓硫酸作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8、D【解析】A. 粉煤灰与稀硫酸混合发生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而SiO

20、2不与稀硫酸反应,故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SiO2;滤液中含Al2(SO4)3,加入碳酸钙粉末后调节pH=3.6,发生反应CaCO3H2SO4=CaSO4CO2H2O,因CaSO4微溶,故滤渣II的成分为CaSO4,A项正确;B. 将pH调为4,溶液中会有部分的铝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能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B项正确;C. 吸收液中本身含有H、Al3、OH、SO42,吸收SO2以后会生成SO32,部分SO32会发生水解生成H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多于5种,C项正确;D. SO2被吸收后生成SO32,SO32不稳定,被空气氧化为SO42,因此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量会小于

21、吸收的SO2量,D项错误; 答案选D。9、C【解析】A由曲线盐酸滴定NaAc溶液,导电能力升高,滴定到一定程度后导电能力迅速升高,说明条件相同时导电能力:盐酸NaAc,故A正确;B曲线的最低点比曲线还低,为醋酸滴定NaOH溶液的曲线,因此曲线是NaOH溶液滴定盐酸导电能力变化曲线,故B正确;C由曲线起始点最高,说明盐酸的导电能力最强,随着甲溶液体积增大,曲线 逐渐变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根据曲线可知,氢氧化钠的导电能力不如盐酸,而随着甲溶液体积增大,曲线的溶液逐渐变成盐酸为主的导电能力曲线,因此最高点曲线,故C错误;D反应达到终点时会形成折点,因为导电物质发生了变化,即a点是反应终点,故

22、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难点为曲线和的判断,也可以根据滴定终点后溶液中的导电物质的种类结合强弱电解质分析判断,其中醋酸滴定NaOH溶液,终点后,溶液中醋酸的含量增多,而醋酸为弱电解质,因此曲线的后半段导电能力较低。10、A【解析】A乙炔和苯具有相同最简式CH,1molCH含有1个C-H键;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C乙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D气体状况未知。【详解】A.1.3g乙炔和苯蒸汽混合气体含有CH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碳氢键(CH)数为0.1NA,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一定条件下,2 mol SO

23、2与1 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小于2NA,故B错误;C乙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1 L0.1 molL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小于0.1NA,故C错误;D气体状况未知,无法计算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和含有质子数,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易错点D,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使用条件和对象,A选项,注意物质的结构组成。11、B【解析】A. 温度升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B.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C. 由图象可知a点时乙烯的转化率为20%,依据三段法进行计算并判断;D.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详解】A. 温度

24、升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向为放热反应,H0,A项正确;B.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转化率p1p2p3,因此压强p1p2a,所需要的时间:ab,D项正确;答案选B。12、C【解析】A当pH=9时,结合图象判断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B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存在的物料守恒分析,图象可知PH=7.1时c(NH4)=c(HCO3);C该碳酸氢铵溶液的pH=7.1,结合图象判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NH4和HCO3浓度变化;D碳酸氢铵溶液显示碱性,根据盐的水解原理判断二者的酸碱性强弱及电离平衡常数大小。【详解】A结合图象可知,溶液的p

25、H=9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HCO3)c(NH4+)c(NH3H2O)c(CO32),故A正确;BNH4HCO3溶液中,pH=7.1溶液显碱性,图象可知PH=7.1时c(NH4+)=c(H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得到c(NH3H2O)=c(H2CO3)+c(CO32),故B正确;C.0.1mol/L的NH4HCO3溶液的pH=7.1,根据图象可知,当溶液pH增大时,铵根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而碳酸氢根离子能够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由于0.1mol/L的NH4HCO3溶液的pH=7.1,说明碳酸氢

26、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Ka1(H2CO3),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象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盐的水解原理等知识,解题关键: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含义,难点B,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13、C【解析】A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H2,故A正确;B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构成反应物的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正确;C的能量总和大于的能量总和,则的过程放出能量,故C错误;D由图示可知CO2和CH4催化重整生成CO和H2的过程中Ni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正确;故答案为C。14、C【解析】在装置中,A为制取氯气的装置,B为除去Cl2中混有的HCl的装置,C为Cl2、Fe(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