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预习报告及思考题(共5页)_第1页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预习报告及思考题(共5页)_第2页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预习报告及思考题(共5页)_第3页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预习报告及思考题(共5页)_第4页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及薄层色谱预习报告及思考题(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shyn)一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zhbi)及薄层色谱一、实验(shyn)目的1. 学习安息香氧化制备二酮的原理与方法。2. 掌握薄层色谱的原理,薄层板的制作。3. 学习薄层色谱法跟踪反应进程。二、基本原理(一)制备二苯基乙二酮的原理 (二)薄层色谱的相关知识1.薄层色谱的原理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其原理概括起来是:由于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对吸附剂(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动相)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动,吸附能力强的组分滞留在后。由于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移动速率,最终得

2、以在固定相薄层上分离。2.薄层色谱常用的吸附剂(1)薄层吸附色谱的吸附剂最常用的是硅胶和氧化铝。(2)硅胶是无定形多孔性物质,略具酸性,适用于酸性或中性物质的分离。(3)薄层色谱用的硅胶分类: 硅胶 H 不含粘合剂; 硅胶 G 含煅石膏粘合剂; 硅胶 HF254 含荧光物质,可在波长254nm紫外光下观察荧光; 硅胶 GF254 既含煅石膏又含荧光剂。(4)粘合剂:煅石膏(CaSO4 H2O)、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加粘合剂的薄层板称为硬板,不加粘合剂的薄层板称为软板。3.薄层板的制备薄层板分为干板和湿板。薄层应尽量均匀而且厚度(0.251mm)要固定。否则,展开时溶剂前沿不齐,色谱

3、结果页不易重复。湿板的制法有“平铺法”和“浸渍法”两种。常用的是一种简易平铺法:(1)铺板:取硅胶粉与0.51%的CMC水溶液在烧杯中调成糊状(不要用力过大、过快,以免产生气泡),迅速铺在清洁干燥的载玻片上,用玻璃棒将其涂满整块玻璃片,用手轻轻振摇玻璃片,使表面均匀平滑,放在水平台上,室温下晾干后进行活化。(2)活化:烘箱要慢慢升温,硅胶板一般在105110恒温30min 。4.点样通常将样品溶于低沸点溶剂(rngj)(丙酮、甲醇、乙醇、氯仿、苯、乙醚和四氯化碳等)配成1%溶液(rngy),用内径小于1mm、管口平整(pngzhng)的毛细管点样。 点样前,在距薄层板底端约1 cm处,用铅笔轻

4、轻划一条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垂直地轻轻接触到薄层板的起始线上。点样要轻,不可刺破薄层。 (1)斑点直径一般不超过2mm。 (2)因溶液太稀,一次点样不够,如需重复点样,则应等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以免样点过大,造成拖尾、扩散等现象,影响分离效果。 (3)若在同一块板上点多个样,样点间距应为11.5cm。 (4)点样结束待样点干燥后,方可进行展开。 (5)样品太少时,斑点不清楚,难以观察,但样品量太多时,易造成斑点过大,互相交叉或拖尾,以致不容易分开。5.展开将选择好的展开剂放在层析缸中,使层析缸内空气饱和,再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进行展开。 使用足够的展

5、开剂以使薄层板底部浸入溶剂35 mm,但溶剂不能太多,否则样点在液面以下,溶解到溶剂中,不能进行层析。 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板的前沿(离顶端510mm处)或各组分已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立即用铅笔划出溶剂前沿的位置,找出各斑点。根据比移值(Rf )的不同对各组分进行鉴别。6.显色(1)直接观察:展开后,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2)紫外灯下观察:很多有机物本身无色,可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圈出斑点位置。(3)碘薰法:薄层板的溶剂挥发后,放在含有0.5g 碘的密闭容器中。碘与展开后的有机化合物可逆地结合,在数秒钟内化合物斑点呈黄棕色。色谱板在展开缸内取出后,呈现的斑点在

6、23s内消失,因此,必须立即用铅笔标出化合物位置。(4)显色剂显色:一般的显色剂,还有腐蚀性的显色剂,如浓硫酸、浓盐酸、浓磷酸等。7.比移值的测定比移值(R f) 表示物质移动的相对距离,即展开后样品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之比,常用分数表示。 R f 值与化合物的结构、薄层板上的吸附剂、展开剂、显色方法和温度等因数有关。但在上述条件固定的情况下,R f 值对每一种化合物来说是一个特定的数值。当两个化合物具有相同的R f 值时,在未做进一步的分析之前不能确定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不同的溶剂或混合溶剂来作进一步的检验。 Rf= 式中:a为溶质由点样中心

7、到展开后溶质最高浓度中心的距离;b为有点(yudin)样中心到展开剂前沿的距离。三、实验(shyn)准备1.试剂(shj):二苯基羟乙酮2.2g(0.01mol),冰醋酸10ml,三氯化铁5.5g,70%乙醇。2.仪器:100ml三口烧瓶,球形冷凝管,锥形瓶,布氏漏斗,吸滤瓶,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显微熔点测定仪。3.物理常数:名称 M m.p.() b.p.() 水溶性 二苯基羟乙酮 212.24 134138 194 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和乙醚二苯基乙二酮 210.23 9497 347 0.5g/L(20)四、仪器安装要点五、实验操作(一)薄层板的制作及活化:每人制两块硅胶板1. 选

8、用2.57.5(cm)规格的玻璃板两块,用肥皂水洗净,用蒸馏水淋洗两次后烘干,用时再用酒精棉球擦除手印至对光平放无斑痕。2. 称取 2g 硅胶(u jio)GF254,边搅拌边慢慢(mn mn)加入到盛有45mL 0.3% CMC溶液的烧杯(shobi)中,调成糊状,平铺在玻璃片上。(注意:专用量筒量取,药匙不要混用,制作薄层板的烧杯,玻璃钉不要挪作他用,防止污染薄层板)3. 晾干后放入105110 烘箱内烘30分钟(活化)。 (二)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1.反应加热至沸腾冰醋酸10ml,三氯化铁5.5g,水10ml,沸石2颗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2.2g二苯基羟乙酮,继续加热回流(45min

9、后反应结束) 采用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程(展开剂:二氯甲烷): 检查确认反应结束后:(1)在反应瓶中加入50mL水,加热至沸腾,冷却,即有黄色固体析出(注意:一定要冷却充分,以减少损失)。(2)过滤,得到粗产物2.提纯用70%乙醇40mL重结晶(活性炭脱色),得到淡黄色针状晶体。 (溶解时用加热回流装置)3.数据处理(1)计算各个样点的比移值Rf(2)测定产品熔点及红外光谱。六、实验提问(1)除本实验用到的FeCl3外,还有哪些氧化剂可以用来制备二苯基乙二酮,这些氧化剂有哪些优缺点? 一硝酸氧化法。用硝酸氧化法较为方便,但反应中会释放出二氧化氮,对环境产生污染二醋酸铜氧化法。安息香可以被温和(w

10、nh)的氧化剂醋酸铜氧化生成a-二酮,铜盐本身被还原成亚铜态。实验经改进后使用催化量的醋酸铜,反应(fnyng)中产生的亚铜盐可不断被硝酸铵重新氧化成铜盐,硝酸本身被还原为亚硝酸铵,后者在反应条件下分解为氮气和水。改进后的方法在不延长反应时间的情况下可明显节约试剂,且不影响产率及产物纯度。三三氯化铁氧化法。避免常用的硝酸(xio sun)氧化法中产生有毒的氮的氧化物,而且收率高、质量好、操作方便、安全。(2)本实验中,加入醋酸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冰醋酸既作为一个溶剂,也作为一个酸性介质提供者。三氯化铁在酸性介质中能够发挥最强的氧化性。三氯化铁极易水解,如果不在酸性介质中会水解为氢氧化物,无法发挥氧化剂的作用。参考文献1单尚,强根荣,金红卫.新编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M.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98,100.内容总结(1)实验一 二苯基乙二酮的制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