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B卷能力提升_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六单元B卷能力提升_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六单元B卷能力提升_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六单元B卷能力提升_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六单元B卷能力提升_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B卷 能力提升一、(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

2、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

3、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材料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

4、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

5、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

6、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材料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

7、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

8、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11日)1.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B.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

9、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C.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D.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务。2.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B.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病毒科普,学习应对方法。C.腹式呼吸、冥想、正念、

10、肌肉放松、积极想象,通过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D.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C.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

11、化。D.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4.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4分)答:_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釆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6分)答:_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霍乱之乱注(节选)池莉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大雨将至的迹象。那天是我和秦静在防疫站值夜班。流行病科室里的人都走了,只有科室主任闻

12、达在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他对各种流行病怀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写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小时下班。他的妻子认定他这么做是为了逃避做晚饭,有一次吵到单位来了,闻达闻讯仓皇地向顶楼逃窜。他的妻子在顶楼逮住了他,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第二次闻达又逃到了顶楼,他的妻子又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凑巧的是,这两只皮鞋正好都被扔在了飞驰的大卡车上。从此闻达只好穿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但他还是照样在下班之后写他的报告。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口中念念有词。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这哪里像马来西

13、亚的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闪电穿过了云层,接近了我们抬头可见的天空,暴风雨就要来了。闻达骑上他那破旧的自行车,摇晃不定地回家去了。秦静幽幽地叹了一口气,我说:“难怪人家说: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是个烧炭的,一问才知道是防疫站的。”闪电如游蛇窜行在楼房的玻璃窗之间,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轰隆隆黑压压地横扫了过来。大马路上的汽车都大开车灯,纷纷揿喇叭。晚上八点多,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是第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我和秦静不约而同地对着电话大叫:“什么?请大声重复一遍!”洪大夫扯着嗓子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霍乱来了,

14、在一个天气恶劣的夜晚,在它的踪影在中国消失了几十年之后。我们对它的一点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傻了眼。大学教材告诉我们,我国已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我们也就把书本上的这几种病哗哗地翻了过去。幸好秦静好学,总是随身带着当年的教材,她把课本翻到霍乱这一章,我们俩急急地浏览,高频率地摆动着头。我们终于冷静下来,叮嘱洪大夫赶快把病人隔离,把疫情卡和粪样送到我们站里来,有情况及时打电话。秦静守电话,我另找电话向站领导报告。张书记和祈站长接到电话都大吃一惊,都说马上赶到站里来,并且都问闻达知道不知道。张书记说:“你赶快去医院把闻主任接到站里来。”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个科室的人全都连

15、夜冒雨赶到了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满怀恐怖感,其他一无所知。一百多号人在站里挤来挤去,雨水在地上被踩得吧叽作响。张书记和祈站长被大家大呼小叫地扯去询问,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都非常地不满意,到处是寻找闻达的声音:“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大雨喧哗着下个不停,站里比大雨更加喧哗。我大喊一声:“闻主任来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了过来,有人自动地往后传达说:“闻主任来了!”“闻主任来了!”“闻主任来了!张书记和祈站长见到闻达如见救星,与他紧紧地握手:“现在就看你的了。”闻达看见一把椅子,便一把拖过来,不假思索地蹬了上去。闻达的举止并没有像平日一样遭到大家的嘲笑,所有的人都仰望着他,心

16、情悬悬地等待他说话。闻达首先表扬了我和秦静,说我们作为年轻医生,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对疫情处理得既迅速又正确。然后说:“如果大家都沉着冷静,一切行动听指挥,以最快的速度扑灭这次疫情,祖国和人民将会感谢你们,历史将会铭记你们,我闻达一定为你们请功!”大厅里爆发出的掌声掩盖了外面的雷雨声。闻达站在椅子上,脚上两只不同的皮鞋显得格外醒目,不过依然没有人发出嘲笑。他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第一,以流行病室为核心,组成一个紧急行动小组;其他各科室都听从紧急行动小组的分管班长指挥,有令则行,无令则止。第二,化验室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再一次确认霍乱弧菌,具体操作由闻达指导。第三,流行病室连夜出发,追

17、踪病人,隔离病人并确定疫点。第四,消杀科立刻准备好所有的喷雾器和充足的百分之五的来苏消毒液,同时准备大量漂白粉和生石灰。第五,党办负责接待领导,上传下达,发出红头文件。协调车辆,保障疫情用车。第六,站办负责后勤,协同专业部门购买一切所需的用品以及保证值班人员食物和冷饮的供应。第七,指定专人二十四小时守候电话,疫情立刻上报国家卫生部,对外严守秘密。第八,在处理霍乱疫情期间,各科室全部三班倒,一律严格实行无菌操作。闻达说完,大家都像吃了定心丸。祈站长有心思开玩笑了,他说:“老闻好像经过了多少次霍乱似的,出口成章啊。好比老母鸡,屁股一撅就下了一个蛋。”大家开心一笑,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科室去做准备工

18、作。【注】小说霍乱之乱的主要情节是武汉郊区一场霍乱的发生和消灭,背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这里节选的是小说的开头部分。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主人公闻达总是穿着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这一细节在文中多次出现,从侧面强调了闻达的处境和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为生动饱满。B.“闻主任呢?老闻呢?闻达呢?闻老师呢?”同一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语无伦次中透露出急切,从侧面显现出闻达的重要性。C.小说借“我”之口所提到的顺口溜,既是防疫人员的自嘲,也是对防疫工作不被重视、防疫人员社会地位不高的状况的客观反映。D.听了闻达的安排,析站长开玩笑,大家开心地笑,这表明从领导到

19、群众都对闻达的工作安排十分满意,对他的专业水平的高度信任。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中有多处生动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既自然形成了时间推移的线索,也营造了霍乱发生之夜特有的混乱、恐怖和紧张的氛围。B.当闻达到单位后,文中接连用了四个“闻主任来了”,这种重复,艺术地表现了大家内心对闻达的期待和听到他来后的极度喜悦。C.前半部分采用反面衬托的手法,极力写闻达生活的窘迫、形象寒酸,为后文表现他在疫情到来时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做了很好的铺垫。D.张书记和祁站长在霍乱疫情发生之时紧张无措,完全依赖闻达,这既是对他们官僚作风的讽刺,也揭露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社会弊端。3.

20、作者不惜用较大篇幅把闻达的“八条意见”一一列出,有哪些用意? (4分)4.小说霍乱之乱的结尾处有段表达作者对人生看法的话:“有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值得一个人为了不可知的结果而长久地等待,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请根据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小说主人公闻达身上是怎样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

21、告归威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馀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来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

22、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望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

23、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B.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C.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D.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24、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巡狩”即“巡守”,意为天子出行,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即邦国州郡。它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B.“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少数民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C.“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朝对百姓的称呼。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含义与氓、庶民、白丁以及上文的“布衣”等同。D.“太子”是古代储君的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得到秦王赏识任用,其官位也由廷尉升至丞

25、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御敌,李斯功不可没。B.李斯的子女都成了皇亲国戚,在文武百官都去给李斯敬酒庆祝寿诞时,李斯却长叹不已,盛极则衰,好景不长,不知自己的归宿在哪里。C.李斯位高权重让赵高畏惧,赵高诬陷他致使李斯被捕入狱。李斯叹惜三位效忠昏君而死的名臣,比照后,觉得自己死得合乎情理。D.李斯被判腰斩,跟他的次子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他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次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2)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5.请分别解释李斯三次“

26、叹息”的原因。(3分)四、(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田家行王建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诗开头两句写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因丰收而面露喜悦之色,一个“别”字暗示村民们平日生活的辛酸。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檐下缫丝图”虽然天气热,但蚕妇们愉快地忙碌着,似乎只感受到带着麦香的怡人清风。C.五、六两句写村民们忙于家蚕的丰收,无暇顾及野蚕。野蚕化蛾出茧,在桑叶间扑扑地飞来飞去

27、,衬托出村民们兴奋喜悦的心情。D.七、八两句写村民们拿靠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绢匹缴纳赋税,因丰收而足够应付官家,隐含着村民们的喜悦心情。2.简析本诗最后四句的内容及其传达出的思想感情。(6分)五、(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鱼我所欲也中,“_ ”表明了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_”表明了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原因。(2)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是“_,_”。(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两句写诗人登天姥山,行至半山腰,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耳畔响起天鸡的叫声。六、(11分)请阅读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的节选部分,完成13题。托

28、尔斯泰称自己为“丑陋的列夫”。而我觉得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不论是在往昔的少女时代,还是进入了古稀之年的今天,我一向觉得:托尔斯泰_的美丽。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的心灵,是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初读他的战争与和平安蝴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长篇巨著。读完之后,掩卷沉思,不明白这位老人用了什么样的技巧,把他笔下的人物刻画得那样_。闭上眼睛,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一个,仿佛是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他的才华实在太_了。所以,每逢我读完托尔斯泰写的一本书,都要对着他的画像仔细观看。他的画像有时印在书的扉页上,有时印在杂志上,都是出自俄国著

29、名肖像画家列宾之手。托尔斯泰有着卷曲的花白头发和胡须,天庭十分宽阔饱满,眉骨突出,眼睛深陷,大鼻子,大手,总是皱着眉头在沉思,一副深沉而忧郁的表情。他的每一条皱纹里,似乎都流露出睿智与仁爱之光。他哪里有一丝一毫的“丑陋”?我常常目不转睛地向他行注目礼,觉得这位老人长得实在太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学着观察社会,又读了许多_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莫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慢慢地理解了托尔斯泰这位作家的特别伟大之处,以及为什么他被人称为“俄罗斯底伟大的心魂”。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异乎寻常 惟妙惟肖 卓著 对于B.无与伦比 栩栩如

30、生 卓越 关于C.无与伦比 惟妙惟肖 卓著 对于D.异乎寻常 栩栩如生 卓越 关于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段中的“托尔斯泰”都可以换成“他”。B.文中加下划线的两处引号,用法相同。C.文中加粗的两个“等”字,用法不同。D.将第段置于段之间,全文会更连贯。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框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七、(9分)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李素丽、许振超、郭明义这些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

31、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3分)(2)用一句话概括学习劳模的意义。(6分)八、(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

32、量去哪里的时候,几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釆,有的想去风光秀丽的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的想去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确建议,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以及解析1.C1.C1C2.B23.D34.行文思路:(1)材料二作为访谈录,以问答式行文;(2)材料三作为新闻评论,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表述重点:(1)材料二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

33、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2)材料三更强调疫情来临时对社会心理的引导。5.(1)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2)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3)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4)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5)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6)结合疫情防控,预防为主,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解析:1.材料一原文是“竭尽全力地应对”,从反应结果看分为“恰当的,适应性的”和“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C项“有效解决”错。2.A、C、D三项均从积极方面、专业方面给

34、予指导,B项则利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这一部分信息真假难以辨别,如果是虚假信息,就很难获取心理支持。3.“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旨在避免产生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二、答案:1.B2.D23.凸显人物形象。“八条意见”显示出闻达的沉稳、睿智、干练,与他平时处境尴尬、受人嘲笑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呼应相关情节。前文说闻达是流行病专家,霍乱疫情出现后从领导到同事都对他充满期待,“八条意见”使这些都得到了证实。强化小说主旨。“八条意见”充分体现出主人公的业务能力、敬业精神和可贵品质,这正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旨所在。4.闻达长年坚持对流行病的研究

35、,每天都要写流行病学报告,虽然他并不知道这种“等待”究竟有什么结果。他不追求外在的名利,不计较别人的嘲笑,虽处境困窘却仍始终保存自己内心对防疫事业的热爱。他在霍乱发生、众人无所适从的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对社会的巨大价值,用事实证明他以前的“等待”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解析:1.“同一个人用多种称谓呼唤闻达”错误,据前文“到处是寻找闻达的声音”可知,应该是众人因身份各异而用不同的称谓呼唤闻达。2.文中并没有“对他们官僚作风的讽刺”,更加没有涉及“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这是对文意的曲解。3.原文中作者详细地分条列出闻达的“八条意见”,从人物塑造上来看,霍乱突然来临,大家紧张慌乱的时候,闻达再不是大家

36、眼中那个嘲笑的对象,他冷静且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各方工作,突出他的干练和能力。从文章结构上来看,与前文“流行病科室里的人都走了,只有科室主任闻达在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他对各种流行病怀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以及大家对他的期待形成了照应。从小说主题来看,“八条意见”充分展现了主人公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突出作品主题。4.题干中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有几个关键点:(1)有些自己热爱的事情;(2)为了不可知的结果而长久地等待;(3)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4)值得。首先,主人公闻达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并长久地等待,“他永远也写不完的

37、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他对各种流行病怀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其次,主人公闻达为了保存内心而放弃外壳,妻子的不理解,同事的嘲笑,从未动摇他内心的坚持。最后,霍乱突然来临,他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一切付出、等待都是值得的。据此整理作答即可。三、答案:1.C2.D23.B34.(1)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处理呢?(2)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李斯案,惩处李斯,查问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宗族全部逮捕。5.(1)第一次李斯意识到自己已到达人生富贵荣华的极点,担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2)第二次李斯被迫和赵高同谋,因

38、此感慨遭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不知命运的走向;(3)第次李斯因被诬谋反而被判腰斩,行刑前感慨功名利禄并非人生幸福。解析:1.“胡亥所”的“所”是“地方”的意思,即在胡亥之处,“胡亥所”作“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D项。2.“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说法错误,应为“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3.“为寿”在此文里,只是“敬酒祝人长寿”之意,不指“庆祝寿诞”。4.本题关键词有:(1)释:放弃;善:善于为人处世;处:处理。(2)案:审理;治:惩处。5.第2段“嗟乎吾未知所税驾也”是第一次李斯意识到自己已到达人生富贵荣华的极点,担心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第3段“垂泪太息口

39、以赵高为郎中令”,第二次李斯被迫和赵高同谋,因此感慨遭逢乱世,不能以死尽忠,不知命运的走向。第4段“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第三次李斯因被诬谋反而被判腰斩,行刑前感慨功名利禄并非人生幸福。参考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李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第二年,始皇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

40、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我听荀卿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行巡游。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其他的儿子都没跟着去。那一年七月,秦始皇到达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

41、,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他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处理呢?”李斯于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胡亥即位之后,就任命赵高为郎中令。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裂地为王

42、,二世认同这种做法。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唉!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昏君。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是乱政吗?”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李斯案,惩处李斯,查问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宗族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绑出牢门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

43、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还能办得到吗?”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四、1.D1.D; 2.最后四句写村民们不奢望吃饱穿暖,只求保住耕牛,自己和家里人不被抓进衙门就高兴了。寄寓了诗人对纯朴善良的百姓的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无情剥削。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喜悦心情”错,应为“悲苦心情”。这两句写麦、茧丰收的结果,丰收本来应该给田家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实际上农民却无法享受这些成果,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粮、绢送给官家缴纳赋税。此时他们的心情显然不会是喜悦的。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歌最后四句的内容,

44、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并结合全诗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的意思是:不指望还有入口的粮食,也不指望还有绢布剩下来做件衣服穿在身上,只希望可以免除前往城中卖掉自己的小黄牛的灾祸了。那么,农民自己吃什么,穿什么,是可以想见的。这种对农民身处丰年却衣食无着的客观表现,有力地控诉了中唐时期的黑暗现实。“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的意思是:农民家庭的衣食实在谈不上什么好与坏,只要自己和家里人不被捉进县衙,便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了。这两句借农民之口,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但这种揭露不是出自声泪俱下的直接声讨,而是通过平淡的甚至略带幽默的语言,让读者思而得之。这种以不因横征暴敛

45、而吃官司为幸福的幸福观,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 五、答案:(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解析:六、答案:1.D2.C2;3.把一个个人物形象比作一粒粒珍珠,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把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明饱满生动,这和珍珠圆润饱满的特点相似;闭上眼睛,人物形象就能立刻活跃起来,这和月光下珍珠闪耀的意境相似。解析:1.异乎寻常:不同于平常。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第一空强调托尔斯泰的美丽与平常意义上的美丽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异乎寻常”。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

46、真。这里指托尔斯泰作品中刻画的人物生动逼真,所以用“栩栩如生”。卓著:突出地好。卓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这里指托尔斯泰才华杰出,所以用“卓越”。关于:引进关涉的对象。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第四空后面“托尔斯泰的文章和书,还有英国人莫德与法国人罗曼罗兰分别为他写的传记”是介绍“我”读书的范围,应用“关于”。2.A.改换后句意不明确,第一处改换后,读者不一定能知道作者讲的是谁,后面两处作者有意不用代词,其实也是为了更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B.“丑陋的列夫”中的引号表示引用,“丑陋”中的引号表示强调,用法不同。C.前者表示完全列举,后者表示列举未尽。D.调换顺序后逻辑上不连贯。节选部分第段

47、先提出主要观点,即“托尔斯泰非常美丽”“他的博大的智慧,他的仁慈的心灵,是我认为他美丽的主要原因”,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第段从才华方面表现其“美丽”,第段从肖像的角度表现其“睿智与仁爱”,从而突出其“美丽”。而第段主要说的是托尔斯泰的“伟大”,这是作者对托尔斯泰更深一层的理解。整个选文逻辑严密,思路清晰,不宜变换顺序。3.画框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托尔斯泰塑造的“娜塔莎、安娜、皮埃尔、聂赫留朵夫等形象”比作“一粒粒闪耀在月光下圆润饱满的珍珠”,珍珠的圆润饱满突出了托尔斯泰塑造的人物具有鲜明饱满生动的特点,也呼应了标题“美丽的列夫托尔斯泰”。同时,这个比喻在意境上也很和谐,托尔斯泰塑造的

48、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闭上眼睛,人物形象就能立刻活跃起来,这和月光下珍珠闪耀的意境相似。总之,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托尔斯泰塑造的人物形象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七、答案:(1)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教育性。(2)体现劳动价值,有助于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风尚。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1)由材料“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可概括出其先进性;由材料劳模是“学习的楷模”可概括出其教育性;由材料“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可概括出其时代性;由材料“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可概括出其民族性;由材料“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可概括出其思想性。(2)由材料“这些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可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是体现劳动价值;由材料“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等内容可知,学习劳模有助于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社会风尚。八、答案:范文:访古探幽,重拾诗中景高三毕业后的暑假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