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_第1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_第2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_第3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_第4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区域经济学英文名称:Regional Economics学科编码:020202课程性质:区域经济学为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专业的基础课,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时安排(建议) : 36 学时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区域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门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 它是新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城市经济学相互交叉,又与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区域经济学, 又与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

2、学密切相关。 因 此,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这些学科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二、课程基本目标和要求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要素区际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学科。 本学科的基本目的很明确, 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区域经济系统运行规律、 生产要素转移规律、 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 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 区际差距形成机理及其变化趋势、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政策。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理论。区域经济学又是实践性和强的学科, 强调国外区域理论与国内区域理论的结合、 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的结合、 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 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

3、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 本课程要求学生, 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现象, 能够利用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区域经济实践活动。三、教学内容组成区域经济学主要的讲授内容,包括绪论和 10 章。讲授内容,主要围绕生产力布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区 域政策五大部分进行展开。绪论介绍了区域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形成、研究对象和内容、区域经济主要 特征等。第一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区 域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 的主要方面。生产力布局理论,主要包括在第二章,主要

4、介绍了生产要素、不同的区位理 论,目的是要解决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在第三章、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发展 理论、模式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目的是要解决区域经济是如何增长以及经济 结构如何演进的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它包括本教材的第五、第六、第八章,主要介绍了 区际竞争与合作、区际收入差距、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要解决区域问 对资源要素的竞争、要素聚集强度导致的收入水平差异和资源环境问题。城乡统筹理论,它包括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城市化、乡村经济以及统筹城乡 协调发展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区域决策,它包括第九、第十章,主要介绍了区

5、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 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四、主要教学内容(分章节介绍)绪论(4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 对象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块状特征”。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区域 概念、区域经济特征、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主要为初学者提供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况。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区域概念与类型区域是根据区内经济活动的某些同质性特征以及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强度 来划分的某一片地区。 区域可以划分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 离散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同质区和功

6、能区。连续空间和离散空间;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古典区位理论;新古典区位理论;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学的萌芽时期;改革开放开始到 20 世纪 90 年前: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阶段;20 世纪 90年代到十八大之前: 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活动获得蓬勃发展阶段;中共十八大以来:实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协调;区域决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区域的自组织能力;区际分工与联系;地域结构演进;政府调控。区域经济

7、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本学科的研究奠定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区域经济学研究必须做到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空间障碍;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区位锁定和技术溢出的局部性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内生力量促使形成区际差距;区域经济总存在要素快速聚集期;区域经济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产业聚集导致的经济租金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区域经济政策发挥重要的作用二、重点和难点第一个重点是如

8、何理解区域概念的问题, 尤其是理解连续空间、 离散空间以及同质区域和功能区域的划分及其区别;第二个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三个重点是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和区域经济的特征部分。本部分的一大难点是区域概念和区域类型分类问题。 空间分类的不同, 其研究内容和相应的理论也不同。 连续空间是无边界的实体空间, 在这种空间中考察的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实际距离和运输成本, 因此与这种空间相关的理论就是区位理论。 离散空间是有具体边界的实体空间, 因此在这种空间中研究的是内生要素如何促使区域经济增长 (对同质区域而言) 以及如何利用外生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对功能区域而言) 的问题, 因此与这种空间相适应的

9、理论就是各种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这种理论与区位理论是不同的理论。第二大难点是六大块状经济特征的理解。 理解这种块状经济特征的关键是理解促使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三种效应, 即市场接近效应、 生活成本效应以及市场拥挤效应(三种效应的解释可以参考第二章第二节的第四部分) 。第一章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2 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指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

10、了解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 是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与协作的思想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完善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强调跨区域发展,以经济带建设构建中国区域

11、发展新格局;坚持主体功能区制度,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新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重视我国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区际协调发展与区际公平;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 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 扶贫开发与区际公平;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国家重大区域、 国家级重点区、 重大基础设施的引领与建设; 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管理。二、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把握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平衡充分发展理论。本章的难点是如何把这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与后续的不同章节的内容节衔接起来问题。 本教材的基本思路很明确, 第二章解释的是生产力布

12、局理论;第三、第四章解释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五、 第六、 第八章解释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涉及区际竞争、区际收入差距、绿色经济;第七章解释城乡统筹理论。区域经济学又是有关区域决策的学科, 故第九、 第十章讨论的是区域决策问题, 涉及到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经济政策等。第二章 生产要素配置与产业聚集( 3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区域经济空间是人类活动的特定场所, 各类生产要素在空间中的配置决定了产业的构成方式, 产业的聚集成为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 本章讨论的主要是生产力布局基本理论,包括生产要素、区位理论、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作为案例研

13、究,介绍了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理论, 并根据此理论研判所在地区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第一节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性根据生产要素构成的性质, 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的生产要素分为不可流动性要素、 可流动性要素和基础性要素。 区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区域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不可流动性要素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可流动性要素资本;人力资本要素;科技要素基础性要素制度要素、市场要素、交通运输要素、第二节区位理论区位理论又称空间理论, 是研究人类活动, 包括产业、 城市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及优化理论。 经济活动的存在和运动, 都会占据一定的空

14、间, 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地理分布和移动。 只有这种分布和移动合理, 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它的产生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于19 世纪前期提出的最早的古典区位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布局农业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运输成本的问题。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的, 其理论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 劳动 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 找出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 作为配 置厂商的理想区位。市场区位论廖什在 1939 提出的,廖什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区位, 这一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区位理

15、论由古典区位论发展为近代区位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传统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理论通过规模报酬不变、 外生的比较利益等前提假设得出了相应的区位理论、 区域增长及发展理论。 但随着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 外部性等概念的引入, 形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并以此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与分散。区位理论评述区位理论的应用: 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区位理论的局限性: 当前经济环境与一百年前的经济环境完全不同, 不能生搬硬套;以完全竞争为基础,静态的、局部的均衡分析;只考虑有形因素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无形因素的影响。第三节 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区域经济发展的微

16、观基础是区域的企业。 企业在区域内部的空间分布, 形成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又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 所以, 产业布局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出发点。产业布局指向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类型;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产业聚集聚集和分散;聚集经济及其类型;聚集经济的源泉;产业集群与地域合理规模产业集群的概念;地域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第四节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梳理中国产业空间布局演化态势是理解过去和目前区域政策和空间经济走势的重要前提。我国产业布局的趋势判断东部沿海仍将是产业布局的核心地区,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17、沿海三大都市圈将继续主导中国产业布局, 中西部城市群作用上升; 四大板块的区域格局得到巩固, 区域协调发展初步得到实现; 经济带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与坚持陆海统筹发展,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布局指向, 积极推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进一步推进产业在城乡和区域之间转移; 注重产业链转移, 同时注重配套能力的建设; 推动大区域之间资金、技术与资源的分工与合作。优化产业布局的主要对策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差异化产业政策; 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要素激励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促进工业

18、布局的区域集聚和园区化;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二、重点和难点本部分的重点是区位理论、 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理论, 尤其是产业布局指向、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 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 产业聚集理论、 聚集经济及其类型、聚集经济的源泉、产业集群等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本部分的难点是区位理论, 尤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较为抽象, 因此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要强调这些难点。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3 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本章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概念、 阶段、 理论以及模式, 以便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并总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学的概况。 初学区域经济学的学生可以通过本章,

19、对区域经济学有基本的了解,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区外供给:哈罗德多马区域模型;要素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第三节 不同发展模式及中国发展模式变化过程经济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模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二、 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典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以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 式的演进过程。典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比较分析也是本章的难点。第四章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3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本章重点介绍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问

20、题。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脉络,并较为深入地了解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及其度量方法区域产业结构划分;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度量方法;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度量方法;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第三节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异;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二、 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主导产业选择标准以及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产业结构优 化标准的动态性以及我国产业趋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是本章的难点。第五章 区域竞争与合作 (

21、 3 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本章论述区域分工的基础和形式, 考察区域合作和区际贸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要素流动及产业转移趋势,论证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区际分工理论、 双边和多边贸易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投资转移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一节区际贸易与竞争.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理论;.区际贸易基本理论;.区际资源竞争;.区际资本和产业竞争。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区际贸易与工业化;.区际分工与专业化;.经济自由化与生产、投资转移;.区域经济合作及其主要形式。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一体化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生产投资转移与多米诺效应;.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二、重点

22、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区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演进以及贸易一体化对不同参与国的差异性影响,为何一些国家会选择保护性贸易政策是本章的难点。本章的难点是单边、 双边与多边贸易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 生产投资转移与多米诺效应的理解和把握。第六章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 3 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本章集中讨论产业分布如何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 如何度量区际收入差距以及区际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内容。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区际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以及度量区际发展差距的一些方法。第一节 产业分布影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国民收入区际分配理论;. 区际经济发展趋同理论;.区际收入差距度量。第二节政府有效调控

23、与福利改进聚集区对外围区的福利补偿;政府有效调控下的社会福利改进;政府调控无效时的社会福利损失。第三节 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区际差距的要素分析区位优势;基础优势;政策优势;要素集聚优势。二、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产业份额分布与区际收入差距的关系以及政府有效调控问题,本章的难点是政府调控对不同区域福利影响以及中国区际收入差距的原因。第七章 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3 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本部分的主要内容为二元结构理论与城市化、 乡村经济与贫困、 统筹城乡协 调发展。本章主要目的是, 学生通过学习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实践。第一节

24、 二元结构理论与城市化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等二元结构理论。城市与城市体系城市的形成:农业驱动机制 、工业驱动机制 、比较优势与贸易驱动;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决定 、城市规模分布。城市化动因与机制农业剩余的驱动机制; 共享中间投入品的驱动机制; 共享劳动力储备的驱动机制;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驱动机制;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技术进步缓慢 ;生产要素供给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 ;乡村经济具有显著的生存性和自然性特征。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乡村土地,地域性强;竞争不充分;供给滞后;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 城乡分异的土地制度。

25、 乡村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 运转状况对乡村的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乡村金融市场与公共服务乡村金融市场, 基本生活资金需求、 生产资金需求和一般经营资金需求;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 金融稳定性差; 市场垄断程度高; 资本市场建设落后,融资能力低;服务于乡村经济,服务于农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生产性、公共事业性、公益基础性、公共安全性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第三节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的内涵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 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逐 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城乡统筹的主要模式城市工业导向

26、人口迁移的城乡联系模式; 发展小城镇的城乡联系模式; 综合发展农村的城乡联系模式。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和策略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进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二、 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 城乡二元结构,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内在联系, 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我国反贫困战略的特点,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策略。难点是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对我国城乡发展的意义。第八章 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3 学时)一、基本内容和主

27、要目的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本章的教学目的是,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 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意义、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经济活动与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生成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源于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持续性问题。可持续发展从认识到行动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共同性、永续性、需求性;区域经济中涉及的三类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2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机理。区域经济联系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矛盾与协调必须建立起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矛盾与协调在具有生态联系的同一区域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责任。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 ;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明确各经济主体责任;完善区域性的生态利益交易与补偿机制; 建立企业行为规范; 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作用。区域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消耗, 有效降低污染排放, 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损耗的产业; 培育与低碳经济趋势一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低碳消费产业。3. 循

29、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为原则,以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 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中, 探索和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区域间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协同。二、 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 认识区域经济中,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影响的关系; 通过哪些途径来协调经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何协调区域间经济-生态环境的关系。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 3 学时)一、基本内容主要目的本章的基本内容为 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规划。 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如何对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战略理论和规划方法,怎样识别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把

30、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第一节 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区域分析与规划方法体系系统分析;系统预测;策划设计;规划优化;决策与对策区域系统分析常用方法功效的比较和评价 (各种评价指标);结构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决策对策方法:SWO T情景分析。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根据区域现实发展条件, 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布局生产力, 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中人地关系的协调、 代内及代际公平与效率的协调、 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等。我国实施区域

31、协调发展的努力。主体功能区及其开发战略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 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第三节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性区际规划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 区内规划是对一 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 要求: 战略性、 地域性和综 合性。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 开发性规划与管控性规划; 战略性规划和操作性规划;单区域规划与跨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的系统设计区域规划的内容 :基本思路 、重点内容、 空间资源配置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 政策表述; 区域重点产业部门选择

32、: 战略产业 (先导、 主导、 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的选择:加快发展区域、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区域;区域规划的编制设计:系统分析、模拟预测、规划策划、协调决策、跟踪调控。二 . 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 常用的区域规划方法, 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地域。第十章 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 ( 3 学时)一、基本内容与主要目的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以及效率与公平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工具、 区域经济政策效应评价、 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本章的教学目的是, 使学生通过学习, 了解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主要目标、基本工具、效应评价,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如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第一节 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