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总体及内装2号线教案_第1页
车辆总体及内装2号线教案_第2页
车辆总体及内装2号线教案_第3页
车辆总体及内装2号线教案_第4页
车辆总体及内装2号线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车辆总体2014年3月概述二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自马池路上的金银潭站,途经常青花园站、长港路站、汉口火车站、范湖站、青年路站、王家墩东站、中山公园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螃蟹甲站、体育南路站、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宝通寺站、街道口站、广埠屯站、虎泉站、名都站,至终点光谷广场站。二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7.73km,最大站间距为江汉路站-积玉桥站(越江区间)3287m,最小站间距为循礼门站-江汉路站(循江区间)904m,平均站间距1358m,全线均采用地下线路敷设方式。庙山支线在光谷广场站与二号线接轨。21 座车站中换乘站8 座,分别在汉口火车站、王家墩东站、循礼门站、江汉路站、积玉桥站

2、、洪山广场站、中南路站和街道口站与其它线路换乘。一期工程采用国产B 型车,直流750V 接触轨下部受电方式,采用6 辆编组,四动二拖。供电电压(额定): DC 750V电压变化范围: DC 500V900V再生制动时电压不高于: DC 1000V车辆长度:Tc车 19,940mmTc车车体 19,300mmM车 19,520mmM车车体 19,000mm列车长度(指车钩连接面之间的长度) 117,960mm列车最大宽度 2,800mm 车辆高度 3800mm车顶空调处 3,795mm客室内部高度(从地板面至内部车顶中心线) 2,100mm 从轨顶面至地板面高度(新轮、空载、空气簧充气) 1,1

3、00mm轨距 1,435mm 总体技术参数总体技术参数车辆转向架中心距 12,600mm转向架固定轴距 2,300mm转向架轮对内侧距 13532 mm 整体辗钢车轮直径新轮 840 mm半磨耗轮 805 mm最大磨耗轮 770 mm车钩高度: 660mm空气弹簧有效直径 540mm 轴重 14t 客室车门(双开式电动内藏门 )客室门数为每侧4对、每辆车8对门开度 1,300 mm门开启时高度(门槛顶面以上高度) 1,860 mm 列车有三种门间距同一列车内相邻客室车门中心距 4450mmTc车与M1车相邻客室车门中心距 5290 mmM车之间相邻客室车门中心距 6170mm司机室门与相邻客室

4、车门中心距 2450mm司机室门(手动内藏门 )司机室门数为每侧1扇、每辆车2扇司机室侧门净开宽度 560mm司机室侧门开启时高度 1860 mm总体技术参数总体技术参数客室通道门(折页式间壁门 )间壁门净开宽度 600 mm间壁门开启时高度 1,800 mm贯通道宽度 1,300 mm高度 1,900 mm客室侧窗布置及尺寸客室侧窗(车辆每侧) 3个侧窗宽度 1240mm侧窗下边缘离地板面高度 880mm车辆自重及载客能力车辆自重 (1)Tc车: 31吨 (2)M车: 35吨载客能力客室座椅布置Tc车纵向布置6个长座椅和1个残疾人区,设置坐席36人;M车纵向布置6个长座椅和3个短座椅,设置坐

5、席46人。这种布置提供了较大面积的站立区域可在高峰期形成高的运输能力。按照GB/T 7928-2003标准的规定,地铁车辆乘客站立区域要去除距座椅边沿100mm的腿占用空间,按照该规定进行计算:额定6人/m2 超员9人/m2 按每人60kg计算车辆尺寸列车编组方案每列车由两个单元共6辆车组成,每个单元由1辆带司机室的拖车(TC车)及2辆带受流器的动车(M车)组成。编组方式:Tc-M1-M2=M2-M1-Tc其中:TC为拖车(带司机室和受流器)M1、M2车:无司机室的动车,Tc-M1-M2为一个固定的动力单元。:全自动车钩= :半自动车钩:半永久棒式车钩列车牵引性能 速度:最高运营速度: 80k

6、m/h平均旅行速度: 36.6km/h平均技术速度: 不小于50km/h(过江区间、不含站停时间)。通过洗车机稳定运行速度: 34 km/h列车最大安全退行速度: 10km/h列车在车辆段的安全通过速度: 25km/h列车联挂速度: 5 km/ h平均加速度:在额定载员,平直干燥轨道上,车轮为半磨耗状态,额定电压750V时:平均加速度为:(1)平均起动加速度(046km/h): 0.95m/s2(2)平均加速度(080km/h): 0.6 m/s2列车制动特性在额定载员,平直干燥轨道上,车轮半磨耗状态,额定电压750V情况下:列车从最高运行速度到停车,平均减速度为:最大常用制动: 1.0m/s

7、2紧急制动: 1.2m/s2 电阻制动能力 在AW2情况下,在平直干燥轨道上,车轮半磨耗状态,仅实施电阻制动时,列车可达到的平均减速度不小于0.98 m/s2(80-0km/h)列车故障运行能力坡道救援能力一列6辆编组的空车能将另一列停在30坡道上(坡长1.4km)的6辆编组超员故障列车推送(或牵引)至最近的车站(上坡),乘客下车后返回车辆段。故障状态下的运行能力(1)6辆编组列车在超员状态下,当损失1/4动力时,列车仍然可以在30的坡道上起动(坡长1.4km),列车仍能维持运行到线路终点。(2)6辆编组列车在超员状态下,当损失1/2动力时,列车仍然可以在30的坡道上起动(坡长1.4km),并

8、行驶到就近车站,列车清客后返回车辆段。列车总体实物图 车辆正面外观列车设备分布图列车位置代码受流器分布图转向架设备布置底架设备布置图车体概述车体为整体承载全焊接结构,由铝合金大断面挤压型材拼焊而成。挤压型材的材料为6000系铝合金,结构部件的挤压件大多采用6005A(AIMgSi0.7),在需加强的部位采用6082(AlMgSi1)。使用寿命35年,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出现任何疲劳和永久性变形。车体设计列车编组方式:Tc-M1-M2-1=M2-2-M1-Tc其中:Tc车带有司机室骨架结构; M1、M2-1、M2-2车体主结构相同,设备安装接口不同。 M1、M2-1车顶无天线安装座。车体结构具

9、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承受垂向AW3载荷的同时在纵向施加800KN的压缩力或640KN的拉伸力。满足车辆头罩、贯通道、车门、车窗、转向架、空调、车钩、内部装饰、电气设备、空气管路及线缆等的安装。TC车车体组成模块M车车体组成模块TC车车体TC车车体实物图M车车体底架底架结构由I端端部结构、II端端部结构、左右底架边梁、长地板等部件组成I端底架端部结构底架I端端部结构由枕梁、缓冲梁、牵引梁等部件组成,前端设计变形吸能结构。转向架与枕梁通过螺栓连接,车钩通过螺栓安装在牵引梁上;I端端部结构是车体的主要承载部件,承受从车钩、转向架传递的垂向和纵向载荷;牵引梁前方设计了防爬器安装板,在发生撞击时可防止车辆

10、爬车,并吸收撞击能量;底架端部结构模型I端端部结构模型II端端部结构模型防爬器防爬器模型车辆分三级吸能:一级为车钩压溃吸能;二级为防爬器变形吸能;三级为底架前端变形区吸能。侧墙 侧墙采用分块式结构,每侧侧墙由大侧墙、I端小侧墙、II端小侧墙组成,每一块侧墙又由两根门立柱及中部的侧墙板组成。为提高车体刚度,在中间大侧墙上焊接有侧墙支撑端墙 端墙由端墙立柱和端墙板拼焊而成,能满足贯通道安装需求,贯通道通过螺栓联接的方式与车体相连 顶盖主要由顶盖边梁、顶盖长梁、前后端梁、端墙板、隔墙、圆弧顶盖、空调安装平台、天线安装座等部件组成。在两侧设有全车通长的雨水引导装置(即雨檐)司机室 司机室由主横梁、司机室纵梁、上横梁和门立柱等部件组焊而成。满足操纵台、玻璃钢头罩、司机室通风单元、车灯等的安装。架车位置每节车共设置10个架车点,枕梁架车点(图2)、牵引梁架车点(图3)、车两端的车钩板架车点(图4)。架车点位置,枕梁架车点位于底架边梁上距枕梁中心线1550mm处,牵引梁架车点位于牵引梁附近架车点实物图 枕梁架车点牵引梁架车点车钩板架车点架车方式架车分为带转向架架车、不带转向架架车和复轨架车带转向架架车不带转向架架车复轨架车复轨架车(转向架与车体仍处于联结状态) 架车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