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宗族、家族的交融_第1页
第四章宗族、家族的交融_第2页
第四章宗族、家族的交融_第3页
第四章宗族、家族的交融_第4页
第四章宗族、家族的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宗族家族的交融宗族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遍布最普遍的社会组织,拥有的民众之广泛为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比拟。 宗族的概念“宗者,尊也。为先祖者,宗人之所尊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取和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 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群体组织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既是一个以血缘为主的亲属群体,以父系家长制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合体。 又是“聚族而居”的地缘单位.1一、闽台相同的宗族结构福建宗族的形成西晋:聚族而居唐、五代:建家族祠堂宋代:政府提倡“敬宗收族”,宣扬孝悌敬祖,宗亲合睦的家族观念。 朱熹“宗子祭祖”方案

2、祠堂为中心族田为基础族谱为纽带族长为统率2明清:福建的宗族家族组织已比较发达,呈现出多元的形态特征。 从其表现形式看,既有强宗大族,也有弱房小族,还有各种同居共财的大小家庭。 从家族成员间联结纽带的情况看,既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等亲属关系,又有收养关系、过继关系等拟制的亲属关系,还有超越亲属范畴的地缘关系或利益关系。 从其发展规模看,既有数村一姓或一村一姓的聚居宗族,又有跨越县界、府界以至省界的散居宗族,并有单门独户的“客寓”家庭。 3二、闽台宗族组织的类型福建宗教组织类型:1、以血缘关系为联结纽带的继承式宗族2、以地缘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依附式宗族3、以利益关系为联结纽带的合同式(合约式)宗族4

3、台湾宗族组织的类型1、合约式宗族(各家族都以祭祀大陆上的祖先之名义来组织同族人,并以自愿契约认股的方式共同集资购置田产,作为祭祀公业,这就是合约字宗族。只要是同姓不一定是同宗,奉“唐山祖”,陈代祭河南颖川始祖陈实、八闽开漳始祖陈元光。其基本特征是族人的权利与义务取决于合同或合约关系,采取“照股份”的形式。合约字宗族表面上看是以祭祀基本祖灵为目的,实际上是一种共同的利益团体,它不仅便于增强同族人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同其他宗族成员合作从事垦殖工作。)2、阄分式宗族(又称“开台祖宗族”,族人一般同为某个“开台祖”的后代,以血缘为纽带, 分家不分祭,以“开台祖”为祭祀对象。族人的权利与义务采取“照房份”

4、的形式。在台湾大约是在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3、依附式宗族(以地缘为纽带,支配者集团与依附者集团。族房长、士绅、经理、董事等专职管理人员)5三、相同的宗族活动1、兴建祠堂(又称家庙,宗族的主要标志)神祖神主的牌位、祭祀的场所、宗族议事、活动的地点,是执行家族权力的威严场所光泽县志云:“凡聚族而居者,城乡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贤,颇有追远睦族遗意。”中华民族重视孝道和家庭伦理“孝亲”“忠君报国”“移孝作忠”儒教、佛教、道教的内容阴曹地府要有祭祀,香火不断对祖先的缅怀之情祈求祖先的庇佑 61、兴建祠堂 家祭(公妈厅、祖厝) 墓祭 祠祭 杂祭71、兴建祠堂 台湾的宗祠,大多数兴

5、建于清末至日据时期。 早先福建移民渡台,环境艰苦,一般在族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建立简陋茅舍,供奉祖先香案,供宗亲膜拜。经若干代的传衍,血缘聚落形成,建筑宗祠风气渐盛。日据时期,传统的返乡春、秋二祭活动受阻,各家族更是热衷于修建宗祠,以祭祀故土祖先。 台湾福建籍宗亲所建宗祠,多沿用祖居地模式。特意派人返回故乡观摩祖祠建筑格局、规模、朝向、风水、雕饰等。然后返台仿而建之。8 2、编修族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 族谱是专门记录宗族世系的书,是记载宗族历史的主要资料,也是宗族后代子孙寻根溯源的主要依据。 1)台湾人返闽抄谱 代表台湾宗亲回乡抄谱的人,一般不是第一代移民,而是移民的后代。 抄谱又是极其

6、神圣庄重的。台湾宗亲返乡后,族、房长要向来者询问有关宗族堂号、世系、昭穆等事项,有的家族还有认祖的暗记、诗词等,以防假冒。抄谱前,首先要举行祭祖仪式,欢迎台湾族亲的到来,然后指派专人,抄录族谱全本或分卷。抄成后,择日祭告祖宗,祭祀时将新抄族谱用红布包裹,放置于先祖列宗神位前,八仙桌上摆放牲礼、米果、祭文等祭品。由谒祖抄谱者主祭,族亲陪祭,礼成后举行族宴。事毕择日归台,返台后又是一番祭祖、阅谱、聚饮的仪式,整个过程方告完毕。 2)台湾宗亲参与祖籍地的修谱活动9 2、编修族谱 族谱的主要格式与内容 (一)谱名:包括地名、姓氏、几修等内容,如天台庞氏第十三次纂修族谱。 (二)序言:有自序、他序,记载

7、姓氏来源、始祖,修谱缘起、修撰历史、内容大要、修订时间、本谱编修宗旨及精义之所在。 (三)题辞:为了增光族望,有的请名人题辞。如1994年天台庞氏族谱请全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长庞中华题写:“远绍鹿门世泽,近宗豸府家声。” (四)凡例:介绍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编纂原则,诸如体例规则、收录范围、结构特点、立类理由、入谱标准、内容安排、行文要求都予以明确规定,可以说从体例到取材,从书法称谓到文字表达都作详尽说明。 (五 )先世考:主要考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以及始祖、世派的分支迁徙情况。 (六)恩荣录:记载历代皇帝、中央政府、地方官员的褒奖,包括各种敕书、诰命、御制碑文等。 (七)篇目:它是族谱体例的

8、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是整部族谱的骨架。 (八)像赞:将本族显达之人之仪容置卷首,以求光大族望,熏陶后人,有些还刊载先人遗墨。10 2、编修 族谱的主要格式与内容(九)正文: 1世系:也称世表、世系表、世系图、根图,是以图表形式反映氏族成员的血缘关系,是族谱的主要内容。 2世系录:是对世系表的解释,即男性族人个人简历,内容包括父名、排行、名、生卒年月日时、学历、享年、官职、功名、德行、葬地、妻生卒年月日时、子女、女嫁之人等。 3传:记有特殊事迹、名可传世者;分内、外传,内传为女子有懿行的,外传为男子传记。 4杂什:无类可归的珍、优内容,广而杂,如男女高寿、争讼、田产、茔地等。 5艺文:内容有著述

9、、文苑、家规、家训、家范、墓志、行状、诗、文、帖、简、奏疏等。有收,也有仅开列目录的。 6图:作为无言之史,起补充印证文字作用,一般置卷末,内容有祖庙、祖茔、祠堂以及水源及住宅四至等。(十)编后记:记述族谱编修全过程,包括发起人、组织者、编纂人和捐款人及捐款数等均在谱末。(十一)余庆录:谱尾留几页空白,上书“余庆录”,意为子孙绵延,留有余庆。有树碑立传铭11 2、编修族谱 族谱的主要格式与内容 族规:是规范族众立身行事的法规制度,包括族训、族礼、族纪、族法等。 族训也称祖训、家训,是本族先贤教导族人如何做好人的语录,内容包括孝父母、和夫妇、勤读书、尚节俭、惩赌博、去奢侈、诫懒惰等。 族礼是族人

10、交往活动中的礼仪,如祭祀婚丧礼仪、称呼等。族内按族辈称呼:本族辈高年轻者称辈低年高者为哥或姐,辈低年高者称比自己高一辈的年轻族人为叔或姑、称高二辈者为公或婆族人遇红白喜事,血缘近的族亲要主动前去义务帮忙、并送上礼物;春节要上长辈家和到列祖列宗长眠之地的祖茔(墓)拜年;近几代族亲要互相宴请 。 族纪是族人必须遵守的规定。如族辈,为了区别族人辈分,由名人或祖先确定族辈,子孙后代一代一字作为排序。12 2、编修族谱 族谱的主要格式与内容 昭穆,即昭穆辈序,又称“辈分”、“字沿”。 昭穆一般是四字、五字、七字为一句的诗文,每一字代表一辈,拟定者一般是宗族始祖辈或族中的贤达。昭穆制订之后,宗族要举行隆重

11、仪式,祷告祖宗,辑入谱中,并通告全族,要求子孙命名时遵行。以序尊卑,明长幼。后世修谱时,昭穆入谱,以使后裔世代袭用。昭穆在遵行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要求严格的体现在族人的名字中,即要求同一辈分的族人取名时名字的前一个字或后一个字(一般是前一个字)必须是昭穆中代表其辈分的的字。如一家中有五个兄弟,他们在宗族昭穆中是“国”字辈,那么他们的名字第一个字都应该是“国”字。另一种是不体现在名字中而只体现在族谱中,在修谱续谱时,将同一辈分的人放在同一表行中,注上代表其辈分的昭穆字沿。虽遵行方式有所差别,但效果是一样的。即使是不识字的人,对族中昭穆也能琅琅上口,对自己属于哪一辈、“字沿”是什么,更没齿不忘。有

12、昭穆为凭,同一家族的子孙,哪怕迁徙再远,分离再久,也可以确认是否出自同一血脉的族人,并凭此以辈序相互称谓,闽南话叫“论辈不论岁”。133、广置族田族产来源:提留祭产、劝捐、派捐族产用途4、设立族长14四、台湾宗族的特点1、各地发展不平衡。在台湾南部开发比较早的地区,移民进入早,族亲聚集多,这些先期到达台湾的移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安居乐业,并组成早期的家族形式。经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不断发展,台中、台北两地区的开发迅速,人口剧增,其家族组织也得到发展。相对而言,台东地区开发得比较迟,其家族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相应缓慢。 2、前后期家族形式的重点不同。入台开垦时,同族人大多集资设立祭祀公业,形

13、成合约式的家族形式,经数十年生产积蓄,又繁衍子孙,就有能力另立门户,建立起阄分式祭祀公业,即形成继承式家族。 3、同姓为同宗一体特点。因为同祖共脉的族亲太少,要组成一个家族群体,就必须扩大生源,才能有别于其他姓氏而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同姓即为同宗一体的意识在台湾移民中相当流行,并且影响到他们的后裔子孙。(全台林姓宗庙、全台吴姓大宗祠)15五、浓厚的宗亲观念和寻根认祖1、移民渡台时或渡台后,忘不了代表祖宗英灵的神主牌位2、将族谱作为寻根怀祖的重要内容和依据3、大陆族人,始终将移居海外、台湾的族人,视为本宗族的成员,修谱时从未忘记把他们载入族谱4、台湾族人通过修建祖宗陵墓及本祠本庙等来表达自己认

14、祖怀祖之深情。5、在福建祖籍地设置祭祖业产和举办社会公益及慈善事业等。6、闽台两地宗族以郡望和堂号作为子孙慎终追远的根据。7、海峡两岸族谱联展 16六、狭隘的地方观念和宗族械斗愚昧性、落后性、消极性、排他性黄烈谋从先维俗:“泉俗械斗,明已有之。”清代张集馨:“本省泉州其俗专以械斗为强。”“大村住一族,同姓数千百家;小村住一族,同姓数十家,用百余家不等。大姓欺凌小姓,而小姓不甘被欺,纠数十庄小姓与大族相斗。”清德舒:“闽地环山负海,民俗素称强悍,每因雀角微嫌,动辄聚众械斗,甚至拆屋毁禾,杀伤人命,通省皆然,惟漳泉为尤甚。”“民皆聚族而居,习尚嚣凌,以强欺弱,动辄列械互斗辗转报复,数世不休,性命伤

15、残,死而无悔。”17六、狭隘的地方观念和宗族械斗械斗:乡斗、姓斗“泉民之斗以乡斗,漳民之斗则以姓斗,以乡斗者,如两乡相斗,地划东西;近于东者助东,近于西者助西,其牵引尝至数十乡。以姓斗者,如两姓相斗,远乡之同姓者必受累;受累者则亦各自为斗,其牵引亦能至数十乡。 ”械斗的危害: 1)给社会生产带来无穷无尽的危害。械斗甚至引至掳掠勒赎之风,借以发财。 2)械斗消耗财富。“一斗而由富至贫,再斗则贫户流散”18六、狭隘的地方观念和宗族械斗清雍正诏谕:“朕闻闽省漳泉地方,民俗强悍,好勇斗狠,而族大丁繁之家,往往恃其人力众盛欺压单寒,偶因雀角小故,动辄纠党械斗,酿成大案,及至官司捕治,又复逃匿抗拒,目无国

16、宪。两郡之劣习相同闽省文风颇优,武途更盛,而漳泉二府人才又在他郡之上,历来为国家宣猷效力者实不乏人,独有风俗强悍一节,为天下所共知,亦天下所共鄙,何不幡然醒悟,共相勉励,而成礼义仁让之乡乎。” 雍正皇帝亲自出面干涉,督促各级官员治理,说明闽南乡族械斗影响之大。乾隆皇帝也频频过问闽南的乡族械斗。19六、狭隘的地方观念和宗族械斗台湾的分类械斗、宗族械斗 分类械斗:指在清代前期台湾出现的主要以祖籍或方言划分阵营的械斗。 宗族械斗或一般械斗与大陆的情况一样,主要是不同族姓、不同房派间的械斗。 自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164年间,台湾一共发生59起不同类型的械斗,平均二年半

17、左右一次。这些械斗若按类型划分:分类械斗37起,一般械斗22起。在分类械斗中,以省籍为类,闽粤人斗,计发生18起;以府为类,漳泉人斗,计发生18起;以县为类,闽省某县某县人斗,主要为泉属顶郊和下郊械斗1起。 20械斗原因 权益。从权益方面看,包括争夺土地、水资源、经商或营生地盘等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及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内容。 观念。明清时期,福建是家族、乡族观念浓厚的地区。在家族制度的道德、规范、宗规、宗约、家训、宗范等的长期影响和束缚下,家族荣誉与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深深地扎根于族人的心中。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族人判断是非曲直多以家族的利益为主要衡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是非道德标准,阶级阵线的划分,往往被严重地冲淡了。在械斗发生时,许多族人虽不清楚发生械斗的真实原因,但在维护本宗族乡族利益一致对外的鼓动下,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 在闽台人民的文化心理中,包含着重义气、急相助的内容。以及民俗的强悍和好勇斗狠。民间有“一为祖,二为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