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综合体交通体系规划报告_第1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体交通体系规划报告_第2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体交通体系规划报告_第3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体交通体系规划报告_第4页
苏州工业园综合体交通体系规划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工业园综合体交通体系规划报告【最新资料,WORD档,可编辑】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前言第六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一 区位一目标二背景二标准三参与单位 三对外交通系统第二章规划结构四城市内部交通系统一性质五实施二规模第七章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规划三规划概念 一目标四 规划用地平衡二标准第三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布局三规划概念一 目标四规划二工业分类五实施三布局原则第八章环境保护和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规划四功能分区一总论五 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 二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第四章居住地规划布局三环境污染控制措施一 目标第九章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二标准/参数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三规划第二节消防规划第五章公共设施用地

2、规划布局第三节人防规划一 目标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二标准/参数第一节给水管网系统规划三规划第二节排水系统规划四措施第三节排污系统规划第四节供电规划第五节供热规划第六节邮电规划第七节有线电视规划第八节煤气规划第九节管线综合规划第二部分说明以下项目的内容请参考文本第一章 排水系统规划给水系统规划第二章环境保护规划排污系统规划第三章固体垃圾管理供电规划第四章防洪排涝规划供热规划第五章消防规划邮电规划第六章人防规划有线电视规划第七章航道规划煤气规划管线综合规划附图目录图1-1用地规划图图9-3-1指挥相信了程规划图图2-1发展分期图图10-0-1基础设施规划图图2-2用地结构图图10-1-1供水规划图图

3、2-3总体规划图图10-1-2拟定水厂位置图图3-1工件小分区图10-1-3泵站及水库平图图4-1居住区分布图图10-2-1排水系统规划图图4-2邻里界线图图10-2-2河道标准断面图图4-3新镇与邻里中心的服务范围图图10-3-1污水规划图图4-4典型邻里规划图图10-4-1变电站规划图图5-1主要公共设施图图10-5-1热电厂规划图图5-2邻里公共设施图图10-5-2 50兆比热电厂设备布置图图6-1道路交通网络图图10-6-1市话邮电规划图图6-2苏州市轻轨交通图图10-7-1有线电视规划图图6-3园区轻轨交通图图10-8-1煤气规划图图7-1开放空间的绿地图 TOC o 1-5 h z

4、 图10-8-2拟定煤气厂布置图A图8-1-1环保规划图图10-8-3拟定煤气厂布置图B图8-2-1垃圾收集站规划图图10-8-4拟定煤气厂布置图C图8-3拟定垃圾填埋场-七子山图10-9-1管线综合布置图图9-2-1加强消防规划图图10-9-2管线综合布置图附表目录表2-1 人口、用地规模表9-2-1工业园消防队(站)布局规划表2-2 用地平衡表9-2-2无线通信装备配备要求表3-1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表9-3-1地下防护工程分类表表4-1 居住用地的规划参数表9-3-2地下防护工程配件表表4-2居住用地的分配表表10-1-1需水量汇总表表5-1区域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表10-3第二三区周围

5、水环境监测结果表表5-2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表10-4-1 电力负荷于测表5-3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表10-6-1邮电规划分类表5-4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公共设施汇总表10-9-1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空表7-1绿地系统统计表10-9-2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空 表8-1 水环境功能区域及质量标准 第一章 前言目录.区位.背景.参与单位 第一章前言 一 区位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是嘉兴和湖州,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京沪铁路、京杭大运风312国道都经过苏州市。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太湖位于苏州市以西 15公

6、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 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注人长江。苏州境内有众多湖泊、河流与太湖连接;创 造怡人风景,使苏州成为众所周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二区位于首期开发区东部,涉及跨塘、斜塘、维亭、胜浦四个乡(镇),西距苏州怖中心约15公里,东距上海约万公里(用地现状见图11)。二背景1992年底,在中新双方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构想下,展开选址工作1993年4月,苏州工业园区的概念规划首次呈报给苏州市人民政府;1993年5月呈报给江苏省人民政府。这个概念规划,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一、三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基础和指导。1994年2月,由江苏省建设委员会主持审定厂苏州

7、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即第一区)的总体规划。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之后;于1994年6月里报正式成果给苏州市人民政府。这个总体计划于1994年出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1994年11月,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计划通过专家审定。这个详细规划于 1994年12月获得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1995年5月,展开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区、第三区的总体规划,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驷马国际有限公司、裕廊环境私人有限公 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共同编制了结构规划。1995年6月初;总体规划的四个成员单位会同苏州市及国际上参加专业规划的成员单位,在探讨确定了结构规划的基础上,展开了专业规划

8、。 1995年6月底;在新加坡裕廊管理局,出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和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 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讨论会,综合协调各专业规划。经过多人论证,多方案比较,现形成总体规划 报告。 三 参与单位.参加编制的规划单位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驷马国际私人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 2.参加编制的专业单位.1由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负责协调的专业单位(a)消防规划-苏州市消防支队(b)人防规划-苏州市人防办公室(c)航运规划-苏州市交通局(d)环保规划- 苏州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e)邮电规划-苏州市邮电局(f)有线电视规划- 苏州市有线电视台(g)化工园规划 -中

9、国化工部规划设计院2. 2由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协调的专业单位(a)供电-裕廊环境工程私人郁民公司与苏州供电局(b)供水、污水规划-m /s Binnie & Partners(c)热电规划-m(d)煤气规划-m(e)防洪、排水及河道规划(f)垃圾处理规划-m/S Squire Mech Pie/S Development Resources Pie Ltd与苏州工业园区配套供气有限公司-裕廊环境工程私人有限公司,苏州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所,河海大学/S Keppel Integrated Eflgineering第二章规划结构目录.性质.规模.规划概念.规划用地平衡第二章规划结构一 性质第二

10、区:高科技中心。利用水域沿岸的环境和翠绿的景色,提供一个从事 研究和开发活动的高科技工业园,以及具有高素质湖滨住宅的优良环境。第三区:轻工业基地。利用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广阔的用地,发展轻型工业, 并配套发展住宅和公共设施。表21人口、用地规模第二期第三期人口 (万)用地(平方公 里)人口 (万)用地(平方公 里)第二区7.611.812.44.8第三区9.513.820.522.8(见图2l )就业结构假定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 60 %就业分布结构如下:工业60%服务业25%运输、公用事业15%三规划概念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主要采用了以下概念:土地的使用是根据明确的功能加以划分:由无污染的轻

11、工业区相应的分布在 居住区边缘,而商业中心位于居住区中心使工作地点和必要设施靠近住家。商业中心是以分层次人式进行规划,在第一区地段内的商业核心区同时为园 区和整个苏州市服务,在第二和第三地段内的卫导镇中心为个别的卫星镇服务,所有 三个地段内的邻里中心则为邻里居民服务。第一个地段内独特的新商业核心区以及第二和第三区地段内的市镇中心 加强了苏州 市的中心轴线设计。这条轴线起于河西新区中心经过古城的心脏 区,连接苏州工业园区第一、第二和第三区的中心。规划较包括一个分层次的 公路网络,结合现有的公路系统,并进行小规模修改,以提供高效率的交通网 络,贯穿公路将和居住区内的公路分开,以减少对居住环境的干扰

12、。适当分配 绿色户外空间;以创造一个高素质的居住环境。保留足够的土地;以用于建设 公用设施,支援这新区将来的发展。保留现有的湖泊和主要河道,以突出苏州 “水城”的特色,并提供赏心悦目的景观。提供全面的教育和社区设施,如体 育设施、小学和中学、公园、医院、文化娱乐中心以支援各个邻区和整个园区。 图2 2与23分别表达了以上的规划概念;图 22为原来的结构图,图2 3为修订总体规划图。苏州工业园区的拟议总体规划图,目的在于指导这个现代化园区进行具体 发展,让它能与现有城市相结合,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实体,同时提供良好 的居住和商业环境,规划概念是在于通过东西走向的发展而建造一个适当的城 市格局,并

13、充分与历史古城结合,以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四规划用地平衡表2-2 用地平衡表第三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布局目录.目标.工业分类.布局原则.功能分区.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第三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布局一 目标创造具有示范作用全面城市功能与工业环境的综合工业园区,提高苏州 的高科技城市新型象,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增强商家的信心。二工业分类第一,三区内吸引的工业门类广泛,争取的主导工业类别为:,无污染工业与轻工业(M1)此类工业基本上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用地和住宅区之间不须设置 缓冲带。. 一般工业(M2此类工业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根据其污染程度;一般性工业可再划 分为甲类工业及二类工业。甲类工业具有较低

14、污染性,乙类工业的污染性则较高。它们与居住区的缓冲带必须向根据其污染程度而定。三布局原则关于工业用地一般应作多层面的考虑,布局采取的主要原则有:符合场地实质情况,如主导风向、土质条件。对内对外交通货运的联系。以灵活的地块划分来满足个别工业问类的需求。集合相关工业于一小分区。结合公共配套铺设。提供足够绿地及缓冲带。分期开发以提高投资回收。同时提供熟地(即平整地)及现成厂房,满足个别厂家的需求。具体工业用地布局原则,须依工业污染程度而确定除了考虑到工业自身的污染,工业用地的布局也应起着具体的环境隔离、缓冲及连贯等作用,尤其应注意以下数点:基于近水路或陆地交通的带所造成的噪声较大,尤其是频临312国

15、道与娄江的园区部地带,故此地带应划作工业用途。高压架空电缆应从工业用地穿过,以免破坏生活区与商业区的景观。园区北部的工业地应保留其延续性。第一区与第二区,三区的工业地带应其体地联系起来,同时可有效地扭把重型车辆所造成的繁忙交通与生活区所造成的交通隔离,从而由重型车对生活区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无污染上业与轻工业布局原则无污染业基本上不会污染环境,所有靠近住宅区的上业用地 皆可划作这类工业用途、故没有设置缓冲带。无污染上业包括软件件发、电气配件、电子与通讯器等。由于轻工业不产生噪声污染;或有毒,有害物质,故不会产 生废水,废渣的污染很少,故设置五十米的缓冲带、轻工业 例子包括电子与电气产品、塑料

16、配件、家庭用品、精密工程 仪器、服装、纺织、干粮加工等。.甲类一般工业的布局原则此类工业用地应符合下列相局要求:厂房与住宅的缓冲带为三百米至五百米之间。日间噪声应低于60分贝、晚间噪声应低于 50分贝。应有足够空间装置废污处理配备。甲类一般工业包括纺织、制衣、地毯、木制品及家具等。3.乙类一般工业的布局原则这类工业可能会造成烟雾与噪声,也会排放较大量的三废,布局 要求相应提高:厂房与住宅的缓冲带最少为五百米。日问噪声应低于65分贝、晚间噪声应低于 55分贝。应有足够空间装置废污处理配备.有毒废水应经严格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可排人下水管 道。乙类一般工业包括食品加工、车辆维修与养护等.四功能分

17、区由于工业种类繁多,一些工业可能会对其他工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 以专项工业的慨念来设置上业小分区,把相辅相成的工业集中一处,有效的使 用基建与土地资源,提高小区操作功能。拟议专项工业小分区有:高科技上业小分区精细化工小分区汽车配件小分区仓储小分区.高科技工业小分区高科技工业是高增值的工业,并融合了有文研究及发展的工业。园区内的高科技工业小分区允许将研究与发展性活动及牛产性活动结合一处;这种布置须符合一个条件:设在高科技工业小分区内的工业类应属无污染性工业或轻工业。这U排除小分区内出现污染性的工业的可能性。高科技工业小分区可设置在居住区邻近,作为普通工业和 住屋之间的“过渡地区”、高科技工

18、业厂房宜面向主要十道,其建筑外观也必 须符合较高的建筑设计标准。高科技工业小分区应体现两个特点:具有高素质的口林翠绿的恬静环境(如促销、研究与发展性等活动)于一厂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址电脑软硬件开发通讯仪器视听器材化学及塑料产品以下为高科技工业的一些例子: 产品试验及分析 电子仪器生物科学产品光学与电子光学产品.精细化工小分区(简称“精细化工园(a)精细化工园的优势、条件和选址原则精细化学工业是一个多品种、多层次、服务面广”、配套性强的重要某础 工业部门,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苏州工业园区开发的总体思路为 精细化工专业小分区建设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如热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 1及道路

19、。拟议的精 细化工园对于加快实现苏州工业四区的总体规划设想,产生了积极和现实的意义。由于园区地处中国工业发达地带;相邻的回:海、无锡、常州、南京等地 的工业发展很快;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近年来化学工业对外合 作的形势很好,国外许多着名的化学厂家,对在中国合资合作,十分积极,化 学工业部与国外十几家跨国化学公司都已建立厂全回合作的关系。基本上,苏州已有良好的化学工业条件及基础,是化学工业部规划的发展 精细化工重点城市之一.加上苏州工业园区备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对投 资精细化工业的外商会有更大的吸引力。精细化工国选址应在生活区的下风向 为宜。根据环保的安全卫

20、牛防护距离要求,精细化工园与生活区必须保持一定 安全卫生距离、小分区应尽量靠近工业园的交通运输及供水、供电、供汽、污 水处理等公用工程设施,减少日常运营费用、精细化工团也应处理好同工业园 区其他小区的衔接。根据上述选址原则,第二、三区北部的300公顷的地段,恰好有条件辟为精细化工小分区它不但符合主导风向及环保的要求,也具交通的优势,直接与 312国道、沪 宁高速公路及机场路衔接,有条件与上海、南京及其他中国地区所持良好的交 通联系、同时,紧靠这小分区的娄河也可为化学制成品提供既廉宜又可靠的水 运服务。(b)精细化工小分区的规划原则根据苏州工业园区规划的总体思路;精细化上园的建设要符合同家化学

21、工业的产业政策,符合工业园区发展现代化工业的要求,要与综合性、多功能园区的性质相 适应,充分利用苏州地区化工原料和市场的优势,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 污染的精细化工广产品,具体规划的原则是:发展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出口前景较好的化工产品。坚持高技术起点,发展技术含量高、技术档次在国际领先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的关联;发展系列化工产品;力求发挥各项目间的最佳协效应,结合园区内各专项小分区的建设,发展相关产品。要符合园区内的环保要求,优先发展三废排放量小的深加工型和粗品精制项目及三废易于治理的生物化工项目。根据精细化工园规划原则,重点发展十一大系列产品:?工程塑料合金及塑料专用料系列产品;?

22、聚氨酯深加工系列产品;?维生素系列产品;?新型高分子材料系列产品;?电子用化学品系列产品;?纺织化学品系列产品;?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涂料系列产品;?胶粘剂及密封剂系列;.汽车配件小分区(简称“汽配园”)为了配合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园区可划出汽车配件小分区作为支援汽车工业的腹地。汽配园的选址应与 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有直接联系,利便交通。因此, 将第三区地段东北部370公顷地段辟为汽配园,既能发挥交通的通达性,又有向南扩展的的灵活性。鉴于汽配产品种类超过一万种,其中包含有污染和无污染性工业问类。为保持园区环境洁净,汽配园争取项目应该是污染性较低的汽配工业。举例如下:发动机座钢板部

23、件煞车构件 车轴电池活塞车胎.仓储小分区由于水运较廉宜,利用河口作为运输设施对园区的工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设施。货仓小分区也成为必备的作后勤的支援。在第二、三区地段将拟设的两处储仓小分区:面向娄江的水道(五级航道)占地 140公顷面向吴淞江河口(五级航道)占地 140. 2公顷上述仓储区除了支持该园区的上业作存货用途外,也可吸引从事后勤业务 的公司,从事高增值的特别加工业、再包装、集散业务的现代化仓储等之用。把仓储区从工业区中划分开,虽然有其优点;但也须注意按实际用地情况作 有弹性的调整,取得更合理用地平衡。五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工业与仓储的总用地面积为 1959公顷,用地分配见表 3-1表3

24、1工业与仓储用地分配功能分区用地面积(公顷一般工业区1437高科技工业区368仓储区154合计1959估计可为第二、三区提供 270, 000工作机会;满足区内外就业需求。第四章居住地规划布局目录.目标.标准/参数.规划.措施第四章居住地规划布局一 目标创造个山容纳500, 000人,只有多种类型住宅、设施齐全、环境忧美 的新镇。二标准/参数标准规划参数建议是根据新加坡与中国规划设计规范而设。住宅规划参数为新镇设计五种住后,如下:高小密度的公寓指为中上层收人的人而设计的高级私人居住区。低层低密度指别墅和高级低层公寓。单身工人将几在工人宿舍内,占常驻工人总数的20%。单身工人包括未婚和从苏州市外

25、单身来园区做工的工人,常驻劳动力是指工作和生活在园区内的劳动 力,初计有300, 000人。表4-1 :居住用地的规划参数容积率 (净)密度(人/公 顷)每户净面积 (平方米)高密度(公共主 屋)2.375070高密度(公寓)2.3510100中密度(公寓)2.0360120低密度0.7-1.260无规定工人宿舍*2.3230无规定注:*宿舍式住屋是为从苏州市外到苏州工作的单身人设计的。它将可容纳约总 产业工人的15%。三规划规划原理在园区第二、三区可分为 2个分区、每个分区包括几个邻里。每 个邻甲约有10, 000户,是中国规划设计规范中居住区的下限,问时也足大约倍的新加坡邻区大小。邻里可进

26、一步划分为小区20004000户,和/或者组团300 700户。每十分区内一个商业中心,每个邻里有一 个邻里中心,服务范围400人不能被400米服务范围所覆盖的地方将 设一个邻里小中心。邻里的四周为干道,大路和天然河流丁道尽量不守越邻里。组团大小约为 3-4公顷;最大深度(从路边算)为 300 米。组团内将包合某些基层设施,并做为住宅开发的一部分。所有组 团的出人口设在支路上,主要道路上不允许设出人口。分区低层住宅位于金鸡湖的东边湖畔,是园区内最好的用地。中密度共管式公寓位于金鸡湖问周和园区的南部,以便充分利用金鸡 湖和南部的绿地。高密度共管式公寓远离工业用地,靠近公共设施,如商业 中心和绿地

27、等。这一分布也强调了园区的东西轴线。其余的为高密度 公共住宅(包括工人宿舍),与工业用地相邻,用地面积最大。工人 宿舍是密度最高的住宅,订了公共住宅内,将沿工业区边缘均匀分布。 这样可避免过多的人口集中在某个地方,同时可减少工人上班的交通 时间。3.居住类型分布规划70%的人口将住在公人住宅内,30%的人口住在私人住宅内。表4 2:居件用地分配表居住类型用地比例 (%)人U比例(%)人口公共体宅(高 密度)4862310, 000公寓(高密度)129.447, 000公寓(中密度)3218.994, 500低密度70.73, 500工人宿舍1945, 000合计100100500, 0004.

28、措施居住用地共分为两期开发。第一期位于北部,包括五种类型的住宅,第一期位于南部,同样包括五种类型的住宅。在出售/出租用地/住宅/建筑面积给投资者之前,所有道路和服务设施必须 已准备好。最小开发地块为2ha。第五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布局一目标提供足够的公共设施以保证居民的现代化,高环准的生活质量。二标准/参数参考新加坡的规划原理,分级规划公共设施。遵守中国规划设计规范。区域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在新加坡,一个城市被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可容纳100,000240, 000户,含有3 4个新镇。在苏州,工业同可被看做是苏州市的一个区域。(参阅表5-1)表5-1:区域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每处用地面

29、用地面积配套标准积附注标准(公顷)商业园区拥后一无规定位于分区区域/商业中 心个一教育机构园区拥有一 个无规定位于分区二人学/学院园区拥后一同上位于分区国际学校个一科研园区拥有一同上位于分区个三机构园区拥有一 个5位于分区一区域医院园区拥有一2位于分区社区医院个三文化中心园区拥有一无规定位于分区个J二体育与康乐园区拥有一位于分区个6二体育中心园区拥后一无规定位于分区主题公园 _J个二公园与园林园区拥后一30位于分区区域公园个二 14.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在新加坡,每个分区(新镇)可容纳 30, 000 60, 000户,每户3.5人,总计 105, 000210, 00O人。在苏州市,分

30、区的规模是 80, 00O户,每户3人,总人口约240,0000 (参阅表52)表5-2: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用地面积配套标准每处用地面积 标准(公顷)附注商业分区/商业中心每分区拥后一个25教育机构职业训练学院特殊学校每分区拥后一个每分区拥后一个51.5即所小学机构图书馆*分区文化中心*邮电局*每分区拥后一个每分区拥后一个每分区拥后一个0.40.80.1公园与园林市公园市中心公园*每分区拥后一个每分区拥后一个103.0体育与康乐体育馆游泳池每分区拥后一个每分区拥后一个3.01.5只设在分区三政府办事处政府办事处*快分区拥后一个2运输巴士总站/转换站*2.0 2.5备用地以供未预期的途*

31、每分区拥后一个5.0注:*设在分区中心5.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的规划参数在新加坡,一个邻区含 4, 0007, 000户。在苏州一个邻里含 10, 000户,是 中国规划设计规范中居住区的下限,因为为比新加坡的邻区大,所以在邻里一级的公共设施的配制主要是根据中国现划设计规范。(参阅表5-3)表5-3: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参数公共设施规划标准(每一人口)每处建筑地面积(平方米)每处用地面积(公顷)附注商业每邻用一个4.40400米服务区/范围,含2.5公顷邻里/商业中心15000.2司业用肉类/疏菜巾场每邻甲一个5000地与1.9公顷备用地合其它设备。*邻里邻里/司业小中中心将设在4 0 0米服

32、务范网覆盖心下的地方;可与住宅合并设置。教育1: 5, 000500托儿所可设置在居住大楼第一层托几所1: 7, 5000.20幼儿园服务半径300米幼儿园1: 9, 6001.50每所小学24班,服务半径500米小学1: 14, 5002.40每所中学30班,服务半径1000米中学团体/机构诊疗所*每邻里一个25000.4在邻里小中心内设50m小诊疗所 包括社区活动/文化 中心* 每邻里一个50000.4青年和乐龄中心。在邻里小中心内每邻里一个100设200m的义化中心。邮政所* 政府办事处行政办事处*每邻里一个1000派出所*每邻里一个9000.4产业与公用事业每邻里一个1800管理与维修

33、办事处*每邻里一个500其他办事处*公园和康乐邻里公园每邻里 一个2.00 3.00运动场每邻里一 个1.00备用地、每邻里0.50其中0.5公顷位于邻里中心,另有1.0公顷可位于其它居住用地内。注:(a) *设在邻里中心(b) 邻里小中心应含有的设施(C)假设总人口中,有45, 000单身工人10, 000外国专家,其余人口为445, 0000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数量是以445; 000人口为依据。小学生占此人口的10 %;中学生占93%。6.组团等级的公共设施规划某此设施如组问公园商店等将在组团内设置,并做为住宅开发的一部分。三规划.区域等级由于分区二的位置适中,区域等级的设施主要位于分区

34、二。区域的商业中心位 于分区一,以便靠近老城中心。区域医院位于分区二,以便服务于整个园区, 社区医院位于分区三,工业区的边缘,以便同时服务于工业区。区域公园和文化中心位于金鸡湖畔;可建 设成为园区的标志点。大学/学院合其它教育用地位于边缘但交通方便的地带。 科研用地位于工业用地内,以配合工业用地的发展。国际学校位于分区一,因 为在分区一有大量的高级住宅。外国专家将住在分区一,靠近区域商业中心.分区等级的公共设施分区中心位于连接分区一、二、二和工业用地,并与高速公路相连的主干道旁, 主要分区级的公共设施设在分区中心或者靠近分区中心;以便提供一站式的服 务;职业学校位于工业用地内,以配合工业用地的

35、发展,分区公园靠近分区中 心以便于公众接近和提高中心的环境质量。.邻里等级的公共设施服务范围400米的邻里中心尽可能服务于较大的范围;不能被400米服务范围所覆盖的地方将设一个邻里小中心;邻里中心的位置同时考虑到接近主干道和 做为人流起止点的轻轨车站,公共设施加诊疗所、巾场、社区活动/文化中心 和政府办事处可合并在邻里中心以增加可达性,学校等将均匀地分布在邻里内; 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备用地位于重要位置;以便将来向其它用途转化,幼儿园、 托儿所等设施将做为住宅开发的一部分。表5-4苏州工业园区第二、三区的公共设施汇总I每处用地|每处用地序号设施类型数量附注| (公顷)(公顷)政府办公政府办公(分

36、区224包括邮电局,位C1级)于分中心位于160.46.4邻里中心政府办公(邻里级)商业金融21020分区商业中心C2162.540位于邻里中心邻里商业中心160.23.2市场文化娱乐区域文化中心1无规定5位于分区中心文化中心(分区20.81.6位于邻里中心C3纵)160.46.4社区中心20.40.8位于分区中心图书馆体育及康乐用地166C4含体育馆、游泳体育中心133池、室内体育馆体育场11.51.5游泳池1611.6运动场1无规定13主题公园医疗卫生155区域医院C5社区医院122位于邻里中心160.46.4诊疗所教育科研1无规定30大学/学院2612职业学校C6中学32462.41.5

37、76.869)列入居住用地 部分(R)小学890.211.6幼儿园13585.3科研其他2510位于分区中心C9备用地(分区级)161.5240.5公顷位于邻 里中心,1公顷备用地(邻里级)位于邻里内。总计459.2四措施.在出售/出租用地/建筑/建筑面积给投资者之前;所有道路和服务设施 必须已准备.当人口达到需要提供某些公共设施时;此项设施必须已准备好.开发商与当地部问应博商决定公共设施工程的责任问题。第六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目录.目标.标准.对外交通系统.城市内部交通系统.实施第六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一 目标建立园区的高效的综合对外交通体系。促进铁路,公路航道运输协调发展。.建立园区的与综合对

38、外交通体系相配合的综合内部交通系统。包括轻轨列车、公共汽车、小汽车、自行车等系统。.综合协调园区与苏州市区的交通系统,使园区的综合交通体系成为苏州市区综合交通体系的一部分。.近期与远期相配合,使近期建设的交通系统能够面对未来发展的挑战。二 标准道路采用多层次道路系统,由主干道和次干道组成,它们的保留宽度如下:自行宽度车道数车道一级主干道52.4米双向4车道(远期)3米双向3车道(近期)5米二级主干道45.6米双向3车道(远期)3米双向2车道(近期)5米次于道374米双向3车道(远期)3米双向2车道(近期)5米32.0米双向2车道(中央分隔)3米22.0米双向2车道(中央无分隔)5米路网主于道

39、11. 5公里间隔(交叉口)次下道 300600米间隔(交叉口)轻轨列车车站位置1 公里距离转弯半径200 米水道1991年内河通航标准, GBJ139- 90拟建标准道路切面示意图三对外交通系统苏州工业园区的对外交通系统包括:铁路:沪十高速铁路、沪宁铁路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杭高速公路、苏沪机场路、312国道航道:苏测线(娄江)、苏中内港线(吴淞江)、青秋浦苏州环路系统:内环路、外环路铁路沪宁高速铁路拟经过国【北部.园区与该铁路站场的联运方式采用公 交/轻轨交通系统。利用沪宁铁路的苏州客运站,将客运通过公交/轻轨交通系统和城市 道路交通系统与园区联结。利用沪宁铁路的苏州货运站,将货运通过城市

40、道路交通系统与园区联 结。在园区北部跨塘、唯了设沪宁铁路货运站,通过312国道和跨越娄江的立交进入园区。公路系统(见图61)公路网与园区道路网共有 11个接口。沪宁高速公路一 2个立交口。一个唯胜路以东(即维亭立交);另个 312国道以北,是苏州市环路与沪宁高速公路的交叉。机场路一 4个平交出人口,第一个是唯胜路与机场路交义,第二个在 唯胜路和外环路之间,主要用于疏通工业园交通。第三个和外环路交叉;第四个 通过机场路接至第三区。312 国道一 3个立交口,第一个在则生路和外环路之间,第二个和外环路交叉,第三个是3 12国道与唯胜路交叉.唯胜路一 2个立交口直接连接国区,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园区

41、汽车站已经在第一现总体规划中落实,在第二和第二期中无须 再提供。航道系统(见图61)苏中内港线:为苏州及长江沿线各省通往上海苏州河、温藻洪的主丁线。航道岸线可布置园区仓储基地及港站、按五级航道规划。苏浏线:叫成为园区疏港、沟通长江港口的主要水运通道,航道岸线对布置园区仓储基地及港站、按上级航道规划。自秋浦线:青秋浦应按五级航道整治,成为联结另一条五级航道的水运 联络线;并可成为苏州工业园区所布局的内河港口运输通道。娄斜线:拟作为园区景观、旅游、排水等功能,仍按等外级(八级)航 道规划。斜塘江:可以景观、排水为主要功能,航道为辅以予规划,航道规划等 级为等外级(八级)。封门塘、相门塘、凤凰泾三条

42、等外级(八级)航道仍按省交通厅航道定级通知实施。此二条航道都将规划以满足景观、旅游、排水等功能。港口(见图61)规划拟在北界娄汀及东南力吴湘江边;建设规划苏州城东港区;建设规模 200 万吨/年,主要功能为运河一公路联运.除此以外尚需考虑公用到港站及货主港站。四城市内部交通系统(见图61)布局园区的道路交通网络为四纵四横。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将园区连接至沪宁高速公路和外环路,它也连接了商业核心区、居住宅区内的两个分区中心以及东部工业区的配套服务中心。从东西向主干道流入园区的车辆,货运交通经过东部工业区,被引导至北部和南部主十道,其他生活性交通则被引导至公共设施中心。流出园区的车辆通过南北问主干道,

43、被引导全机场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和苏杭高速公路。交通预测来往分区之间的交通会被引导至二级主于道;而分区内车辆的流动则被引导至次干道出行生成和交通方式比例为了配合规划,2000年和2010年时的出行生成率分别是为每人1.73 和 2.2次;由此估计每天的总出行次数 (目前在新加坡出行生成率是 1.73)。2010年把出行率调高至2.2 ,是因为预料拥车率和生活水平到时将提高。汽车数目估计是42, 000辆,平均每12人拥有1辆车或者每48户人 家拥有1辆车,这是根据以下情况估计:拥车率的假设高密度(普通 住宅)140, 000户 (70%)1辆车:12户12, 000辆车私人住屋60,

44、000户 (30%)l辆车:2户30, 000辆车总共200, 000户42, 000辆车如果不考虑轻轨列车,建议的交通力式比例是公交汽车45%和自行车50%、如考虑轻轨列车,建议的交通方式比例是轻轨列车20%;公交汽车40% c详情如下:不考虑轻轨列车的交通方式比例公交汽车45%572 , 850出行/日自行车50%636, 500出行/日小汽车5%63, 650出行/日总共100%1, 273, 000 出行/ 日考虑轻轨列车的交通方式比例交通工具交通方式比例出行需求(新加坡1990)轻轨列车20%254, 600 出行/日(23%)(地 铁)公交汽车40%509, 200 出行/日(46

45、%)自行车30%381, 000 出行/日(4%)。小汽车10%127, 300 出行/日(27%)总共100 %1, 273, 000(100%)出行/日注:包括其他交通工具道路通行能力通往对外公路、远期拥有 3-4条车道的主干道;足以应付园区在道路运输面的需求。每一条车道在任何时间内每小时的通行能力大约是l , 000辆载汽车(以小汽车为单位);因此拟建的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大约是每小时3 , 000 4, 000辆载人汽车。由于园区内人日所拥有的汽车数目要比其他 发达国家少得多,因此匕述的通行能力是相当庞大的。详情请参阅下表:车道通行能力新加坡中央市区 标准苏州工业园区道路每条车道每小时每条

46、车道每小时通行汽车数目通行汽车数目*高速公路1, 800 2, 2001, 500一级主干道1, 4001, 000二级主干道800650次干道600450考虑到摩托车和自行车对交通所造成的干扰。园区内拟建总长度达131公平的主要干道。道路密度远期将是20公里/平方公里,相当于7车道公里/平方公里。新加坡目前的情况是在面积为6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1, 006公里道路(道路密度平均是 158公里/平方公里)。园区内 的拟建路网总结如下:拟建路网III道路类型长度(公里)车道公里(近 期)车道公里(远 期)一级主干道66186284二级主干道102131次干道55109164总共1313164

47、79注:土地面积=64.75平方公里在规划园区道路时,流量/通行能力比例为0.8以上,这表示交通流动的情况非常顺畅。停车充足的停车位,对商业核心区和分区中心的顺畅运作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每一个发展项目本身都必须提供完备的停车位、分区中心和大型住宅区则应提供中央停车场。至于工业区则必须在区内提供重型车辆/拖车和集装 箱货车的停车位。这是为了确保重型车辆不会在工业区内非法停放,也避免重型辆非法停放在住宅区内。为了确保停车位充足;必须推行完备停车位的制度。发展商必须遵守苏州工业 园区规划建设局所拟定的规划与发展条例中所列出的停车标准。公共交通公交汽车总出行次数中,估计有 60 %是通过包括轻轨交

48、通系统在内的公共交通工轻轨交通系统的总出行次数估计是 254, 000出行/日,公交汽车则是509, 200出行/日。我们建议采用主线服务和支线服务结合的公交汽车系统。主线服务将川 行于分区中心和住宅区之间。园区所需的公交汽车总数是 250辆,其中主线服务160辆;支线服务90 辆。主线服务将川行于分区中心商业性心区和古城之间。支线服务则是川行 于住宅邻区内。为了提尚公交汽车服务的效率,我们建议在每个分区中心兴建两个公交 汽车转换站;在工业区内则保留一个 5公顷地区(见图6 1)兴建维修站 和有:厂;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并目让公交汽车隔夜停放。轻轨交通系统(见图6 2和6.)预计远期出行次数中有

49、 20 %是采用轻轨交通系统.拟建轻轨交通系统包括3条路线。总共有43个车站;全长54.1公平、估计每条轻轨交通系统路 线每小时每个方向的载客量是 10, 000至20, 000人次;如下表所示:拟建轻轨交通系统特性轻轨交通系统载 客量20, 000/小时/方向10, 000/小时/方 向间隔610分钟10-15分钟车箱105速度35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干线环线拟建轻轨交还系统包括 3条路线。东西线:全长27.7公里,共24个车站,其中14个站是在园区他 围内。它始于古城,经过商业核心区、分区中心、工业配套服务 中心、位于园区的东南角车厂。通过商业核心区的线段叫以考虑建在地下。环线:全长1

50、3.76公用,共9个车站,它川行十金鸡湖以东地区, 经过大部份住宅邻区,也还接大多数的邻区中心。古城线:全长12.6公里,共10个车站,它主要川行于古城内, 连接占城和火车站/高速列车站。拟建的轻轨交通系统是为了应付未来苏州市和园区人口增长后的交通需求。拟建路线上的道路中央都保留了 4米宽的隔离带,以便未来用于兴建轻轨交通系统,加附图所示:五实施所向道路沿线部将由SIPAC负责预留。轻轨交通系统路线应用于引导 未来的实施工作。所有道路系统的修订,都必须符合规划法令和条例中的有关法定程序。必须提供一个现代化。重视功能和高效率的公交汽年/轻轨交通系统。必须设立有关机构,负责监督公共交通政策、资金、

51、划分发展阶段和实施工作。负责交通运输事务的机构必须负责为园区制定和监督停车政策,这包括监督停车需求,修订汽车停放、货个停放和起卸车位的技术标准和准则。航道系统必须限制于指定的河道。住宅区内的河道不应该有机动船航行。第七章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规划目录.目标.标准.规划概念.规划.实施第七章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创造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和游乐环境,形成符合科技工业气息的清洁、绿化形象。保障足够的开放空间和绿地厂场以平衡园区的开发建设。提高周围的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素质和价值。标准定义开放空间通常是指允许公众进人,具有公共设施和一定规模的绿地的富有景观的地段。公共设施可以包括凉亭、雕塑、小卖茶座、

52、老幼设施、停车场地、铺装地面等。一定规模的绿地通常指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块状带状绿地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指标人均开放空间10.2平方米(新加坡标准=8平方米)城市公圆10公顷以上分区公园10公顷分区中心花园3公顷邻里公园1公顷带状公园:沿湖50 200米宽沿重要河道15 -30米宽沿河8 20米宽服务半径:分区/居住区公园 400米小型开放车间(小于 1公顷)250米三规划概念保留现有河湖系统的独特的自然景观特征,将它们组织进人I放空间和绿地系统,以增强苏州的水城特征,将它们组织进入城市轴线,强化园区的城市 设计。对放空间易达、开敞;确保居民共享和周围

53、环境的融合。移步换景,在园区中步行,可以体验到对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多变的美妙景色,配合河湖系统,创造优越的环境。绿地和水域相结合,层次分明;构成一套分级的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分四级:湖滨的城市公园(金鸡湖公园,沙湖公园),分隔绿带。分区公园、分区中心花园和带状公园。居住区公园和带状绿带。缓冲带。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核心是金鸡湖公园和沿城市轴线布局的公园和绿地。园区四周沿河绿地系统,如沿娄江、青秋浦、斜塘河的绿地系统,形成了园 区与周边地区的自然分界。在第二区与第三区之间,用绿化分隔带来明确其分界。开放空间通过沿河绿地系统连接。四规划公共绿地系统规划见图 7 1 o公园城市公园

54、:服务于整个城市(湖景公园)。有一个主要的公园作为焦点,沿金 鸡湖配置次级公园,散布于主要地点、这些由一条约100米宽的绿带环绕,娱乐设施散布其间。湖景公园占地 50公顷。分区公园:服务于镇区、两个镇区公园总计20公顷,分别位于镇区内。两个镇区中心花园总计 6公顷。邻里公园:服务于邻里。总计有 17个4公顷的邻里公园,占地总计 80公顷。以下概念在适当时机可加以考虑建设,使园区和苏州更有活力、更吸引人。水底世界:为城市与区城服务,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城,以小桥流水称着,一 个以水为主题的公园布局在沙湖,这里与312国道和沪宁高速公路联系方便。该园突出与水相系的体闲和娱乐,可以创造一个以长江鱼类为

55、主题的“水下世界”。植物园:服务于城市与区域。引种东区和多种气候带的植物,为教育、科研。旅游服务;适当位置可考虑在沙湖附近。绿色走廊绿色轴线:为厂强化主轴线的城市设计;主要公园和广场可以组织在城市轴线上。这条轴线从金鸡湖向东延伸到清秋浦。一些相关的设计如运动场、娱乐中心等位于这条绿色的轴线上,水体也作为这条轴线上的焦点 绿色分隔带 为厂明确地分隔两个镇区,打破曼延的凝土建筑的单调,公园、环苏州十道、步行道和娱乐设施可以布局在这个绿色分隔带之中。沿河绿地:连接沿河的公园和娱乐设施。在河流两岸各有8-10米的绿带这些绿地在适当地点加宽,设计邻里公园。为了美化航道(娄江、青秋浦);沿航道布置1015

56、米的绿带。绿色缓冲带缓冲带 为了美化交通线路,在道路与建设项目之间,设立缓冲带。沿主干道 的缓冲带中,5米为绿地,在次干道的缓冲带中,3米为绿地。五实施.在保持公共绿地调整灵活的同时,要保证公共绿地不被侵占。.城市公园/分区公园,兼容饮食、商店、运动场、娱乐、休闲等公共设施, 恰如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的概念。表7 - 1绿地系统统计类别占地(公顷)比例()人均城巾公园 J50101.0分区公同3060.6邻里公园80161.6绿带公园349687.0总计50910010. 2第八章环境保护和固体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目录1.总论2.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3.环境污染控制措施第八章环境保护和固体

57、垃圾处理系统规划, 总论.规划目的与原则规划的目的本规划为环境保护专业规划;是苏州上业园区二、三区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意在贯彻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坚 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无污染或轻污染的现代工业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明确环 境质量目标、完善功能区划、建立缓冲区等措施;使得园区二、三区的土地在 被开发时,在总体规划上区域功能明确,土地利用布局合理,以保障达到环境 保护的日标,保护和改善苏州工业园区的环境。.规划的范围与依据规划的范围苏州工业园区二、三区规划面积 53平方公里。规划的依据(a)苏州工业园区70平方公里规划概念(b)我国外境规划规范。(C)省、市对娄江的

58、保护条例。(d)苏州工业园区结构规划(二、三区). 环境保护目标在苏州上业园区形成安全、清洁、优美的牛活环境和工业环境,使之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工业园;根据此规划概念;确定以下环境保护目标:大气环境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309A82)中的二级标准,最终与古城苏州同步。水环境主要河道、水域(包括金鸡湖、娄汀、青秋浦、吴湖江等)水环境匝量中远期达到四家地由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88)中的III类水惯标准;最终与古城苏州同步。声环境达到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放射污染没有放射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二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1,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及环境质量指标根衡苏

59、州工业园区二、三区的特点和水环境的自身特件以及地面 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88 )的有关规定,确定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为:表8-1河流、湖泊 名称范围功能环境质量标 准娄江二、三区边界河段航运、一般工业用 水、引排水;农田 灌溉III青秋浦二、三区边界河段航运、一般工业用 水、引排水;农田 灌溉III斜塘河二、三区边界河段航运、一般工业用 水、引排水;农田 灌溉III吴淞江二、三区边界河段航运、一般工业用 水、引排水;农田 灌溉III金鸡湖整个湖泊区域排水、观赏、娱乐III沙湖整个湖泊区域排水、观赏、娱乐III白荡整个湖泊区域排水、观赏、娱乐III娄斜线开发区内河段航运、

60、弓1、排水III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指标根据九四年中新合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中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提出近期目标为达到中国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309282)的要求,结合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结构规划的结构慨念,将工业园区二、三区的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混合区二考虑到这些环境功能区范围不大,而临近区域人气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因此,二、二区中三个不问的功能区执行同样的环境质量标准;即随着二、一区的开发发展,要求其大气环境质量仍达到 GB309582的二级标准要求,即控制目标为 SO年均值0. 06mg7 n3TSP年均值 30.3mg/m。3.声环境功能区划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