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1页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2页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3页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4页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随堂练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题组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1.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上升后的滞而三霾一焦懦溶版”室引一半透膜口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液面维持稳定B.水分子只能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C.如果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水分子不会通过半透膜扩散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答案 D解析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逐渐减小,则液面上升的速率起始最快,之后逐渐减慢最终液面维持稳定,A错误;在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的过程中,

2、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也有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B错误;如果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仍然存在水分子的扩散,只是扩散达到动态平衡,C错误;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D正确。.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装置。他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分别进行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A.甲B.乙C.丙D. 丁答案 A解析 渗透装置中半透膜的选择应遵循: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分析题中图2可知:乙、丙、丁三种材

3、料均不符合渗透装置中半透膜的要求。.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通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 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A.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少B.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少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D.乙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答案 A解析 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水分总体由清水向饱和蔗糖溶液渗透,所以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少,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增多。题组二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如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成熟红细胞在四种不同浓度溶液中表现出的形态,则四种溶液浓度由高到低的顺溶沛 溶液 溶液 溶液B.D.序是()

4、A. C. 答案 A 解析 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则吸水。溶液中细胞失水皱缩;溶液中细胞吸水 膨胀;溶液可能是清水,因细胞吸水后涨破而观察不到细胞的形态;溶液中细胞呈现正常的中央微凹的圆饼状。故四种外界溶液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如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30%勺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J1A.若将该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不变B.若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 40%勺蔗糖溶液中,b/ a的值将变小C.b/ a的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 D解析 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因此,将此细胞置于

5、清水中时,a基本不变;若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 40%勺蔗糖溶液中,与题图相比, a基本不变,但因失水更多而使 b减小,所以b/a的值将 变小,b/a的值可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图中 a表示的是细胞的长度,b表示的是原生质体的长度。.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 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水分 子总体流动方向关系的是()答案 C解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渗透吸水;反之,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故三者关系如 C项所示。.将六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去皮之后,分别置入

6、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其重量。增减的重量与蔗糖溶液的浓度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马铃薯细胞液浓度与下列哪项最为接近()ill 4营里2-2 -:1 一O 0.4 1LK 1.2 l.fi 2.0藻糖浓度(相对值)A.0.4B.0.8C.1.0D.1.6答案 C解析在马铃薯的重量变化为0时,水分的进出达到平衡,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相等,此时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即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由图分析可知应介于 0.81.2之间,故C项正确。题组三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8.(2018 安阳一模)某研究小组用5种植物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 然后滴加

7、蔗糖溶液,记录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绘制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据图分析可知,5种植物材料中山茶细胞最小.该实验在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没有设计对照实验C.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则5种材料复原时间都不同D.5种材料中,红花橇木发生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答案 D解析 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视野中山茶的细胞数目最少,说明其细胞最大,红花橇木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细胞最小,A错误;蔗糖溶液滴加之前和之后形成前后自身对照,B错误;若在发生质壁分离后滴加清水,则不能确定5种材料复原时间,C错误;5种材料中,红花橇木从滴加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最短, 发生质

8、壁分离的速度最快,D正确。.(2019 南京质检)用0.5g/mL蔗糖溶液、0.3 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 胞10min ,三组细胞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曲线为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组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C.若将细胞转移到蒸储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若实验持续,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 A解析 图示可知,a、b、c的细胞体积依次减小,说明失水量依次增大,0.5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比0.3g/mL中的失水多,故a曲线不是0.5g/mL蔗糖溶液的处理组; 在较高浓度的外界

9、溶液中,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都是渗透失水;将细胞转移到蒸储水中,0.3 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的细胞,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 0.5g/mL蔗糖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尿素是小分子,可进入细胞,从而发生质 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蔗糖不能被吸收进入细胞,细胞不会自动复原。.在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 A解析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不断升高,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失水能力逐 渐减弱;而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失水能力增强。.(2

10、018 武汉期末)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则是不能通过生物膜的物质,但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头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细胞的表面C.醋酸能杀死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腌制时间过久,两种物质均慢慢地进入活细胞答案 C解析 醋酸能破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进而杀死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这样醋酸和蔗糖就能进入细胞,将大蒜头腌成糖醋蒜。.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植物细胞的死活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

11、胞则渗透吸水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B.C.D.答案 B解析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证明、,说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从而可以判断细胞的死活,因为死亡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全透性。另外还可以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将新鲜萝卜切削成酒杯形,放在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萝卜的内外有两种液体,只知道其中一种是清水,另一种是30%勺蔗糖溶液,开始时两个液面等高。一段时间以后,液面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液体A是,液体B是(2)图乙中C处的细胞正处于(3)图乙中D处的细胞正处于(4)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状态,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比状态,此时它的细胞液浓度应该比B溶液的浓

12、度。A溶液的浓度。通过上述现象说明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相答案(1)30%的蔗糖溶液清水(2)吸水高(3)失水(或质壁分离)低(4)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半透膜解析(1)由于A、B开始时液面等高,一段时间后A的液面升高,说明液体 A浓度高于细胞液,从细胞液中吸取水分,所以液体A应为30%勺蔗糖溶液,液体 B为清水。(2)图乙中C处的细胞处于清水中,所以会吸水,细胞液浓度高于清水。(3)图乙中D处的细胞处于30%勺蔗糖溶液中,细胞液浓度低于蔗糖溶液浓度,所以表现为失水。(4)萝卜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也就是水分子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液要经过的结构,它相当于一

13、层半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丙(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 a b(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 c结构的是 (填序号),结构中充满的液体是 。此时细胞液的浓 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A.细

14、胞液 外界溶液B.细胞液外界溶液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中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答案(1)小于下降小于(2)外界溶液D (3)不能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解析(1)漏斗内液面的上升是由细胞吸水引起的,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b侧液体的浓度大于 a侧;图乙反映的是随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升高的速度逐渐下降,这是由浓度差缩小造成的。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 a侧的浓度小于b侧。(2)图甲中c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

15、将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视作一层半透膜,结构当中 充满的液体是外界溶液;由于无法判断细胞是在吸水还是失水,因此,无法确定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 度大小关系。(3)对植物细胞而言,由于细胞壁的存在,且细胞壁的弹性有限,因此,细胞不可能无限吸水,当细胞因吸水体积 增大到细胞壁所能膨大的最大限度时,细胞将不再吸水。.如图为某同学利用洋葱无色内表皮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示意图,其中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 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实验中,“质”是指植物细胞的 植物细胞的(结构)。(2)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原因最可能是细胞过度(结构),“壁”是指而死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3)该同学在步骤 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图中的(填序号),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答案(1)原生质层细胞壁 (2)失水胭脂红溶液浓度过大质壁分离时间过长(3)胭脂红不能透过生物膜,但可以透过细胞壁解析 图中A是制作临时装片,B是观察原始状态,C是用高浓度外界溶液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是观察质壁分离,E是滴加清水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F是进行观察。(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