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和平移_第1页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和平移_第2页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和平移_第3页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和平移_第4页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和平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旋转和平移第一单元 旋转和平移一、单元备课:一单元的教材分析:1. 编者意图:物体的旋转、平移与对称一样,既是显示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象,也是显示世界物体运动变化最简捷的形式。图形的旋转与平移,是空间位置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位置与变换,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步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究解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都有很大的作用,物体或图形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展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的看作旋转现象。虽然旋转和平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比较起来,旋转现象直观上特征更明显,更易于识别,因此教材先引

2、导学生理解旋转先行,再认识平移现象。2教材构造:1认识旋转和平移现象2简单图形的平移。3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知识的根底上学习的,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旋转和平移的现象,例如;学生玩的风车和转椅等现象学生都见到过,也都玩过,有可能他们不知道用数学语言进展描绘。二单元教学目的:1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程度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简单物体和图形旋转、平移运动探究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4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络,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三单元的知识点:1通过生活中的大量的学生熟悉的、感性趣的素材让

3、学生认识旋转和平移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图形平移。四单元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的操作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旋转和平移的现象。二、课时备课:第一课时1. 教材构造:1通过大量的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平移的现象。2.编者的意图:教材选择了大量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旋转、平移现象。为了加强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体验,教材突出了学生的操作和交流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感受与平移现象,通过交流加深对两种运动现象的认识。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联络已有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旋转现

4、象,认识平移现象时,同样先让学生从书包中沿同一方向拿书、在桌面上推书本,通过这些常见的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现象。3.已有经历: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现象,并在生活中见到过旋转的现象。4.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5.课前准备:让学生准备好风车,老师准备好旋转和平移的课件。第二课时1. 教材构造:1理解平移方向和平移的间隔 的含义。2画平移后的图形。2.编者的意图:首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平移长方形纸片,理解平移过程中的两个因素,挪动的方向和挪动的间隔 ,弄清纸片从一个位置平移到另一个位置时平移方向和平移的含义。第二个环节,在试一试中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程

5、度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已有经历:学生在上节课已经认识了旋转和平移现象。4.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程度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5.课前准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交流等活动,经历认识旋转、平移现象的过程。2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旋转、平移现象。在对物体旋转、平移运动探究的过程中,开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设计意图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教学过程:一、做风车:1在老师的指导下,让每个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2在室内或室外让学生动手亲自制作的风车玩一玩。3让学生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说一说风车和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

6、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然后老师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二、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旋转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教材中的素材,说出旋转现象,再交流自己知道的事例。三、做一做:1在老师的带着下,师生共同操作,取书和推书的动作。老师要提出要求。2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推书的动作。3讨论:刚刚做的取书、推书动作以及书的挪动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行挪动。交流时,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致的意思即可。然后老师说明书本等物品的运动就是平移。四、说一说: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说出平移现象。2引导学生联络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7、。交流时,老师和学生要对所举事例谈谈感受,帮助学生正确识别平移现象。五、练习:可采用书中的练习第一题:这是一道自主性、兴趣性强,又能表现学生理解知识和创新的题目,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旋转动作。第二题:图中的平移、旋转信息非常丰富,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的空间。如电视机的旋转、柜子门的开关等都是旋转现象;抽屉的抽拉、屏幕开关的左右挪动等都是平移现象。第三题;可先让学生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重点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玩陀螺:这是一次理论活动,课前由学生准备鞭子和陀螺,课上组织学生交流一下玩陀螺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

8、课下玩一玩,或让学生到室外表演一下,还可以举办一次陀螺比赛。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画平移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程度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探究简单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设计意图课时教案个性化教案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先让学生把纸片放在方格纸的中间位置,再把纸片向右平移5个方格,然后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和结果,通过交流使学生理解把一个图形平移几个方格,只要看图形一条边平移的格数即可。2将纸片从A处向下平移到C处,方法同上,重点理解学生平移的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3想一想,把纸片从A处

9、向左平移到D的位置,纸片平移了几个方格。二、试一试:1画出想左平移2格后的正方形。2提出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画出其他平移后的图形。三、练习,可采用书中的练习题。第一题,老师和学生一起边讨论边填空。第二题,内容涉及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常识。另外,平移的方法很多,老师要鼓励学生探究、交流不同的平移道路。如,小羊先向下平移3个方格,再向左平移3个方格可以吃到草;还可以先向左平移3个方格,再向下平移3个方格也能吃到草。第三题,先共同判断,再涂色,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另一个虚线图是向右平移几个方格后得到的。第四题,这是一道开放性、挑战性很强的题目,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平移的放行和间隔 ,并分别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0、。交流时,可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向和挪动了几个格;也可以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战事自己平移后的图形,另一个同学说出平移的方向和挪动的格数。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

11、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反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