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二单元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人教版 八年级下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新知巩固逐点练透新题精题培优提能123ADB4B567ACC123DCA4C5C98D见习题687BC见习题1下表是中国与印度、美国在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方面的比较。它说明()A. 我国工业门类不齐全B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答案】B2下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该成就出现于()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2、A3【2020威海】下表反映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 () A. 农业、工业协调发展B工业技术领先世界C工业门类齐全D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D4【2020德州】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鞍山大型轧钢厂 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大庆油田投产A B C DB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

3、恢复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行C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已在1952年基本完成,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所以不涉及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排除D;“国民经济”既包括工业也包括农业,所以A不太严谨。 【答案】C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决定最早被写进()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共八大政治报告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D中共十二大政治报告A7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C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是()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C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D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任何宪法都是一国的根本大法,都规定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都属于法制建设,所以A、B、C是相同点;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

5、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故选D。【答案】D9【2020遂平期中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材料一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工业水平十分落后。材料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果统计表(2)结合材料二,分析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到1956年我国在汽车工业和飞机制

6、造业方面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6 年中国第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根据材料三,说说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宪法的颁布欢欣鼓舞的原因。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2020甘肃测试】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

7、额的44.25%,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是在苏联的帮助下进行的,我国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多集中在东北,是为了就近接受苏联援助,A符合题意;B项不是重点发展东北的必要条件;一五计划刚开始进行的时候,抗美援朝就结束了;此时中日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C、D也可以排除。【答案】A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前后共修改五次,吸收了苏联的经验,将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0%下调到14%至15%,这既符合实际,又留有余地。这说明(

8、)A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B一五计划照搬苏联经验C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D一五计划是根据国情编制的【点拨】根据“将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0%下调到14%至15%,这既符合实际,又留有余地”可知,一五计划根据国情编制,D符合题意。【答案】D3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A. 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点拨】据表格内容可知,从1952年到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

9、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特别是钢产量大幅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在19531957年实行的一五计划,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但不是“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C4【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一五计划期间,党和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并计划在五年内,就业人数增加422万人,工人的平均工资增长33%,农村的购买力提高一倍。这表明一五计划注重()A优先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B缩小城乡差距C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相结合D发展第三产业【点拨】从材料中“党和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注重发展生产。从材料中“就业人数增加422万人,工人的平均工资

10、增长33%,农村的购买力提高一倍”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注重改善生活。由此可知,一五计划注重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相结合。【答案】C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A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点拨】“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

11、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C符合题意;共同纲领不是材料想主要说明的,排除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D说法错误。【答案】C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前,曾有约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约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C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点拨】题干中“曾有约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约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主要是体现了宪法制定的民主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B符合题意。【答案

12、】B7对下图两份文件共同点的解读,正确的是()A都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B都贯彻西方民主原则C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D都深入结合中国国情【点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没有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排除A;贯彻西方民主原则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排除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民主共和,限制袁世凯独裁,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主建设也要加紧进行,因此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两份文件的共同点【点拨】是都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C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并没有深入结合中国国情,D错误。【答案

13、】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受苏联的影响和建立强大国防的需要。材料二孙健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经济卷1949200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观察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地区发展不均衡(或沿海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大,内地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小);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利: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弊: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