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学科分析报告_第1页
[理化生]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学科分析报告_第2页
[理化生]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学科分析报告_第3页
[理化生]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学科分析报告_第4页
[理化生]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学科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 选 题 非 选 择 题2345629303115 选修三7 必修二选自必修一分值62012年邯郸市高三一模生物学科分析报告一、命题背景分析生物科试题的命题宗旨是: “依据考纲、体现基础、兼顾教材、适当创新、能力立意” 。生物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作为命题依据,结合教与学的实际,努力探索创新,命制符合考纲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富 有地域特色和广东生物高考特点的试题。通过本测试期望能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测学生已经掌握的 知识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利于提高后阶段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份试卷的试题来源: (1)变式题:改编历年的高考题或模拟考试题或教材习题等常见题; (2)创新题:从大学教材、生

2、物期刊等途径获取信息,选取切合中学生物学教与学内容和考试大纲要求的新情境,落笔作答的落点在考纲范围内或题干提示的新知识和信息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获取新知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试题编制的目的是:( 1)引导教学夯实基础,重视考查考生对核心知识掌握程度,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2)坚持命题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获取信息、 探究、 批判思维、 综合运用等能力的考查, 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强化对基本素质的考查。( 3)注重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注重对考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探究精神、正确运用知

3、识服务社会的引导。( 4)试题保持适当大的阅读量,增强对 “获取新知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总体上看,试题基本由易到难、由熟悉情境到新颖情境进行排序。卷面设计紧凑、合理,书写规范,图文并茂。试题的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度和灵活度,能够起 到检查教与学、指导教与学的作用,较好地体现了命题的初衷。本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选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的 简单应用,非选择题着重考查构建知识网络、理解并能在新情景中灵活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推理等能力。通 过不同题型考查不同层次的能力,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本测试重视考查解读图表和绘制图表能力的考查, 11 道题目考

4、查的图表共 9 幅( 08 年 25 幅) ,着重考查了“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关于选修部分的考查:选修部分由 2 道选做题组成,分别考查两个不同的选修模块,由于是选做题,因此要求两道题是等值的。要求做选修三的题。二、 考点细目表题型 题号16 必修三6 必修一6 必修一6 必修二6 必修一、三6 必修三14 必修一12 必修二3240考点 考核要求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效率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抗体的化学本质、细胞凋亡幼苗根尖三个区域的考核减数分裂实验农业生态系统光合作用遗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基因工程及胚胎工程二、试卷分

5、析(一)数据分析表 2: 200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各区平均分区县荔湾天河越秀海珠 全体 增城番禺从化萝岗黄埔花都白云南沙人数 1 卷平均 2 卷平均 全卷平均 1 卷标准差 2 卷标准差 全卷标准差506 44.5 44 88.5 9.66 13.83 22.23429 44.6 43.7 88.3 9.74 13.93 22.07856 44.4 42.3 86.7 9.92 13.48 22.15620 41.8 39.2 81 9.99 13.79 22.356695 41.7 39 80.8 10.49 14.37 23.45699 42.5 38.2 80.

6、7 9.89 12.77 20.961227 41.5 38.7 80.3 11.28 15.52 25.3450 41.1 38.2 79.3 10.42 14.56 23.5135 40.6 37.4 78 11.71 13.8 24.26349 40.8 36.1 76.9 9.25 13.45 21.22774 39.3 36.9 76.2 9.92 13.59 22.1528 38.2 34.2 72.4 11.4 15.49 25.64122 36.6 32.8 69.4 8.19 10 16.72累计比例0.00%0.40%3.36%10.95%22.61%37.95%53.82

7、%68.92%80.75%89.04%94.89%98.12%99.55%100.00%100.00%100.00%分数段人数66951381180027198508781102710621011792555392216963000比例0.00%0.40%2.96%7.59%11.67%15.34%15.86%15.10%11.83%8.29%5.86%3.23%1.43%0.45%0.00%0.00%=140130-140120-130110-120100-11090-10080-9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10-2000-10名次1234567777生物

8、138137136135135134133133133133姓名李志宁张仕超樊亮宇王天吴剑萍黄洁莲谭诗茵詹铤旭邓立伟(1) 温梓明属地越秀越秀天河海珠荔湾番禺黄埔番禺海珠花都组别1 组5 组2 组1 组1 组1 组3 组1 组1 组1 组表 3: 200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 X 学科生物单科前学校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市第十中学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广州市第六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东番禺中学 (1)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广东番禺中学 (1)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表 4: 200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生物分数段统计(累计人数总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027

9、22573315142541360346145406596163536569666566956695669510 名10 分)表 5: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00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生物单项选择题成绩统计(人)满 平均 分 分2 1.82 1.62 1.12 1.92 1.62 1.92 1.52 1.62 1.42 1.42 1.82 1.22 0.62 1.32 1.82 1.52 1.42 1.42 1.22 1.4标准差0.580.8210.460.80.470.850.810.920.930.560.980.920

10、.970.580.860.930.940.970.89得分率90.5878.9552.6194.3580.194.0976.4279.5869.8667.8491.3260.4930.9662.5490.6575.4368.4467.5961.372.35满分率90.5878.9552.6194.3580.194.0976.4279.5869.8667.8491.3260.4930.9662.5490.6575.4368.4467.5961.372.35零分率9.4221.0547.395.6519.95.9123.5820.4230.1432.168.6839.5169.0437.469.3

11、524.5731.5632.4138.727.65难度0.910.790.530.940.80.940.760.80.70.680.910.60.310.630.910.750.680.680.610.72区分度0.270.40.720.170.220.090.130.410.360.550.130.30.380.560.10.290.530.590.450.47选 A率%2.758.7737.672.692.640.552.518.669.8667.8429.144.9662.540.526.398.2620.3437.180.88选 B率%2.0378.9552.612.064.9194.

12、091.0579.589.222.4691.3260.4934.6414.357.022.5468.444.970.976.68选 C 率%4.66.143.150.8212.234.2176.422.735.9722.25.4726.6829.296.5490.6575.4317.66.950.4219.99选 D率%90.586.056.4594.3580.11.0519.968.9514.87.391.143.5430.9616.391.715.555.5367.5961.372.35选多 选 率%0.010.030.030.030.040.010.010.030.030.010.03选

13、留空率%0.040.070.090.070.070.10.070.10.10.090.070.130.120.180.10.060.180.130.130.07表 6: 题 号2122232425262728题 号2122232425262728200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生物多项选择题成绩统计(人)满分33333333选A率%0.52.20.80.61.300.20.1平均1.51.62.51.11.21.611.9选 AB 率%51.2540.911.760.9715.240.6734.651.48标准差1.490.981.121.151.271.491.421.44

14、选 ABC 率%2.1531.831.581.7631.553.121.030.28得分率 51.5453.2482.6935.6641.0852.3734.9262.41 选ABCD率%0.180.130.16.277.651.090.90.46满分 率 51.2531.8382.2623.2331.5551.9834.6561.96 选ABD率%8.170.570.259.0211.550.5823.5410.34零分率 47.873.9416.4539.4639.8746.8664.5636.67选 AC率%1.5515.0382.262.088.961.050.420.37难度0.52

15、0.530.830.360.410.520.350.62区分度0.480.310.380.230.480.460.540.41选 BC 率%3.334.481.312.792.4251.981.331.93选ACD率%0.430.242.4510.344.90.760.450.69选 AD 率%10.951.254.738.388.560.14.94.33选 B 率%0.390.780.10.280.480.630.550.3选BCD率%1.030.160.2523.231.628.571.995.94选BD率%9.290.520.416.83.844.9428.162选 C 率%0.120.

16、810.540.370.220.540.180.12选CD率%9.840.573.316.10.935.690.9610.5选D率%0.70.30.10.90.70.10.61.1选留空率%0.090.240.120.060.190.090.190.15表 7: 200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生物非选择题成绩统计( 6695 人)题号29292929303030303031313131313132323232333333333434343434353535353535363636小题号123123412345123123123412345123满分2439223183212

17、2105319115712328111216213平均分1.22.21.14.51.21.31.40.54.311.80.11.215.22.51.90.54.90.90.51.12.50.80.80.91.13.60.80.50.50.50.52.80.90.11.2标准差0.731.361.242.420.780.741.150.52.250.560.480.360.830.841.911.510.482.320.350.51.171.490.410.70.890.811.980.320.50.480.630.491.50.730.340.9得分率58.4455.1335.8849.455

18、9.0662.9447.4747.5754.2534.0990.841561.3751.0652.3850.4262.8553.7654.9485.2451.4322.9235.8977.8739.8831.0454.7545.0381.2151.5453.6725.0647.9247.4146.2713.4740.45满分率36.1314.4122.433.3239.5542.0925.6647.578.041.1485.931547.8335.920.3610.3534.6550.964.5385.2151.350.10.0976.5216.166.3836.881.7571.1451.2

19、849.922.2946.440.8822.4813.448.66零分率19.2716.7350.845.3822.8418.1227.9652.434.4413.324.248526.0833.921.412.289.7443.454.6514.7348.4833.076.2720.7833.2930.9627.716.538.7248.242.585450.64.9430.586.5123.63难度0.60.60.40.50.60.60.50.50.50.30.90.20.60.50.50.50.60.50.60.90.50.20.40.80.40.30.60.50.80.50.50.30

20、.50.50.50.10.4区分度0.380.450.520.450.460.340.570.690.50.110.220.290.410.710.330.40.390.560.410.30.480.290.320.380.330.430.60.440.330.380.540.40.540.430.50.210.3463.4867.358.3531.1934.9219.3943.0223.695.0882.3687.3885.3574.4994.5752.110.3171.414.2328.5355.485.013.1431.5918.1932.6946.4844.8880.5730.5449

21、.246.86.087.127.8717.23.68.624614.8960.3671.2443.3614.1241.720.880.562.080.371.120.40.570.652.060.420.430.40.680.161.220.740.490.670.450.490.341.910.30.20.30.50.50.80.30.50.50.10.10.10.200.10.50.20.60.70.40.10.40.60.43.30.51.30.80.614.20.20.10.20.300.91.40.31.20.70.40.14.2363636373737373737383838383

22、8383939393939393945123451234512345622101312293222173221111026.653.840.1624.158.880.524.4414.340.190.143.531.2212.081.7605.321.3834.9671.0142.1213.250.05表 8: 2009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生物综合测试(一)区分度和信度科目 人数生物 66951 卷 2 卷 全卷 1 卷区 2 卷区 全卷区 1 卷 2 卷信 难度 难度 难度 分度 分度 分度 信度 度 0.65 0.45 0.54 0.38 0.4 0.35 0.75 0.80.380.

23、270.350.490.540.250.230.260.370.180.280.210.420.020.240.30.280.420.560.290.130.33全卷信度0.87综合分析上述数据可见, 生物考生群体以中等水平和学习困难学生为主组成,没有或很少 高分数段的学生, 要在生物考生中培养理科总分高分数段的学生更是不容易。从一线教学的情况看,有部分选考生物思维灵活的考生选考生物,但这些考生由于基础不扎实,在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生物学科考试中很难脱颖而出;也有部分勤奋的考生选考生物, 但这些考生一方面基 础不扎实,另方面缺乏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这些考生也难有突破;还有大部分选考生物的考生是学

24、习困难生。基于上述情况,我科后阶段的复习要以典型试题为引导,回归基础和教材,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综合归纳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试题分析2008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 一 )生物试题分析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64 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分析撰写:王联新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B 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C 物质的跨膜运输、 CO2 的固定和还原都需要酶的参与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分析 】考

25、查知识点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水平要求理解考纲要求答案D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 错误理解酶的化学本质;将酶失活与活性受到抑制混淆,不清楚低温只能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而不会导致酶失活,高温、过酸、过碱才会使酶永久失活;将物质的跨膜运输等同于主动运输,忘记了跨膜运输还有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错误理解酶的作用原理。错选 C 的学生略多。解题思路 : 掌握酶的化学本质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 RNA ;掌握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酸碱度、重金属离子等),明白酶失活后就不能再恢复,而活性受到抑制后,只要条件变得适宜,仍可使活性得到恢复; 知道跨膜运输的种类自

26、由扩散、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掌握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特点。2关于右侧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直接关系【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 理解 B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错误理解概念图的结构与真实意义;错误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分类、特点,记错物质跨膜运输的常见实例;CB错误认为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也是跨膜运输; 不知道细胞长时间处于高浓度溶液中将会失活而使其细胞膜成为全透性膜。错选 A 的略多。解题思路

27、: 明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主动运输(消耗 ATP 或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与被动运输(不消耗 ATP 或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两种方式,而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两种形式; 明确跨膜运输只能是某些离子及小分子过膜的方式,而大分子只有通过胞吞和胞吐才能进出细胞。3科学家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多能干细胞“ iPS 细胞”,人类“ iPS 细胞”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以下有关“ iPS 细胞”说法正确的是A iPS iPS iPSD iPS【分析 】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有细胞周期,它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一般不具细胞周期细胞可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说明“ iP

28、S 细胞”在分裂时很容易发生突变细胞分化成人体多种组织细胞,是因为它具有不同于其他细胞的特定基因考查知识点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简述)说明细胞的分化。水平要求理解了解理解考纲要求答案B学 生 出 现 的 问题主要是: 错误理解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错误理解干细胞的特点;错误理解细胞分化与基因突变的关系;错误理解细胞增殖的周期性。错选 A 的学生很多。解题思路: 首先应该明确“ iPS 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而多能干细胞既能分裂又能进行细胞分化; 其次明确细胞的全能性应该体现在由该细胞形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再次明确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等是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的

29、、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不具有细胞周期的; 最后明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而多细胞生物的各个体细胞由于源自一个受精卵,因此,一般来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18 O 作标4.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经典研究中,采取了同位素示踪法的是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02 来源 卡尔文探明了 CO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A. B. C. D. 【分析 】考查知识点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说明)水平要求理解考纲要求答案D学 生 出 现 的问题主要是: 混淆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解题思路: 明确下表,另外还可

30、以用排除法: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部位使用了水绵与好氧细菌,没有使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排除 A、 C;教材中明确指出鲁宾和卡门使用了记元素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0 2 来源,因此,一定要有 ,故答案是 D。高中必修教材中使用了同位素示踪法的实验及标记对象实验名称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 02 来源卡尔文探明了 CO 2 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证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证明 DNA 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标记对象用 18 O 分别标记 CO 2 和H 2 O用 14 C 标记 CO 2用 3H 标记亮氨酸用 15 N 标记 NH 4 Cl5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

31、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荔枝在无 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D玉米经酵母菌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分析 】考查知识点细胞呼吸(说明)探讨其原理的应用水平要求理解经历考纲要求答案D学 生 出 现 的问题主要是: 错误理解植物的细胞呼吸方式及其作用、特点;混淆保鲜与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之间的关系。学生多错选 C 和 B。解题思路: 明确细胞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抓住“水稻根能长期适应无氧环境”将 A 排除;抓住“干燥”会导致荔枝失水无法达到保鲜的目的,同时无

32、氧条件下荔枝果肉细胞将因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使保存时期变短, 将 B 排除; 抓住人的无氧呼吸只能是补充人体有氧呼吸供能不足的辅助形式,将 C 排除。 (水稻能较长时间忍受无氧呼吸的原因:水稻由于有气腔,虽然根部所处环境有时会相对缺氧,但依然以有氧呼吸为主,由于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因此,其对无氧环境的忍耐时间是有限的。 )另外试卷讲评时,建议讲一讲如果是利用大豆作原料,与利用玉米作原料相比,相同质量的原料,谁得到的酒精会更多?6. 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图完整的表示了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

33、6 个 DNA分子 D图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并概述其过程 经历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出) 理解的问题主要是: 错误理解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过程、B学 生 出 现每个时期的特点和亲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关系;对细胞中核 DNA 和总 DNA 分子数关系掌握不牢;错误理解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和生理过程。解题思路: 明确一个细胞周期可以人为地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期又可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这样就可以否定 A ,肯定 B;明确有丝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的染色体与亲代细胞完全相同,就可断定叶肉细胞中应该有 6 条染色体,有

34、 6 个核 DNA 分子,而一个细胞(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 中的 DNA 分子既有核 DNA 又有质 DNA(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因此,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 DNA 分子应该超过 6 个,否定 C;明确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减数分裂 I 的前期和后期以及基因工程、细菌等的转化过程中,否定 D。7. 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的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 6 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 6 月下旬产生花粉。 这种现象属于A. 优胜劣汰 B. 过度繁殖 C. 生殖隔离 D. 性状分离【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35、 考纲要求 答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说明) 理解 C此题难度不大,学生的主要错误表现在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没掌握,学 生 出 现 的问题主要是:对生殖隔离的实质与类型理解不透。解题思路: 明确题目的中心内容是“两种生物在自然情况下不能进行杂交” ,再结合生殖隔离B的类型有: (1) 交配前生殖隔离:生态隔离;栖息地隔离;季节性隔离;行为隔离;形态隔离或机械隔离。 (2) 交配后生殖隔离:配子隔离;发育隔离;杂种不活;杂种不育;杂种的淘汰或选择性消除,即可解答此题。8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时发现其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36、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C研究氧浓度对植物细胞呼吸的影响应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分析 】考查知识点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概述)细胞呼吸(说明)探讨其原理的应用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水平要求考纲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1)理解 理解经历 应用 答案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混淆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的差异;对教材中经典实验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掌握不好;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理解不清。解题思路: 明确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膜具有暗亮暗三层结构的亚显微结构,光

37、学显微镜由于放大倍数相对较小,只能观察到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及叶绿体、线粒体的外表形态,各种分子结构无法观察到,由此可知 A 错;明确两种常见模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异同,数学模型一般依托数学公式等来构建,而物理模型一般是从结构上来构建,由此可知 B 对;植物细胞呼吸强度一般是以其释放的 CO 2 量来表示的,若在有光的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 O 2U 并消耗 CO 2 而影响测定的细胞呼吸强度,因此,植物的细胞呼吸理解考纲要求水平要求强度只能在无光(或绿光等无光合效应的光)条件下来测定,由此可知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只是证明了 S 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有转化因子,传物质,由此可知 D 错。

38、9.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 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 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 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分析 】考查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出)C 错;格里菲思通过肺并没有具体证明谁是遗答案A学 生 出 现 的 问题主要是: 没有理解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实质;不知道同卵双生;不知道性状分离只能发生于杂合体自交过程中。错选 D 的学生略多。解题思路: 明确基因重组只能发生于减数分裂 I 的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邻近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右

39、图所示)和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以及基因工程、细菌的转化等过程中,由此可以否定 B,肯定 A 是正确的;明确性状分离只能在杂合体自交时才会出现,纯合体自交的后代依然是纯合体, 无性状分离发生,由此排除 C;明确同卵双生是指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发育成两个个体,这两个个体的遗传信息相同,其差异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等,但不可能是来自基因重组,由此排除 D。10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 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NAA 浓度a b c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B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

40、结果 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 cD不同浓度的 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1) A 学 生 出现 的 问题主要是: 没有理解预实验;不知道在实验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不知道如何读懂坐标曲线。错选 C 的学生较多。解题思路: 明确预实验的概念及作用,参见人教版必修 3 第 51 页右下角,可知道预实验的作用, 可知 A 正确; 实验中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的差异会导致自身所具有的生长素量有差异,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无关变量自身生长素含量,可确定 B

41、是错误的; 明确图中所示曲线只是部分结果, 并非代表全部结果, 该曲线的走势并没有完全确定,可以排除 C;明确处理时间是无关变量,此时控制无关变量就必须保证处理时间相同,否则会因为处理时间的不同而导致出现相同的实验结果,可以排除 D。通过此题的评讲,建议老师们作适当拓展: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11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 4-10 个家系调查 BC苯丙酮尿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D【分析 】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42、 答案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1) B学 生 出 现 的 问题主要是: 没有注意只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同时没有注意被调查的遗传病性状应该容易辨认和区分。错选 C 的学生较多。解题思路: 明确被调查的遗传病最好是单基因遗传病,可排除 D( 因为多基因病是由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其遗传方式很难确定 );明确只有在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才得知道遗传了解B考纲要求水平要求答案病的遗传方式,在群体中随机调查,只能调查得到遗传病的发病率,可以排除1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胰岛素一般是从新鲜的动物胰腺研磨液中获得B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43、C 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D 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分析 】考查知识点动物激素的调节(描述)楚动物胰腺的结构组成和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 没有理解分级调节的实质;防治与化学防治,因此,错选 A、 C 的学生较多。A、 C。学 生 出 现 的 问题主要是: 不清不能正确区分生物解题思路: 明确动物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分泌胰液,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和内分泌部(胰岛,它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二者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因此,当胰腺被研磨而使细胞破裂时,其分泌的胰岛素将会被胰蛋白酶所催化水解,最终将得不到胰岛素,

44、排除 A ;明确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特点,见人教版必修 3 第 28 页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肯定 B 是正确的;明确化学防治是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农药等进行的对害虫的防治,而利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的方法则是一种生物防治,可知 C 是错误的;熟悉人教版必修 3第 23 页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 ,可确定 D是错误的。13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分析

45、 】理解D了解水平要求答案考查知识点种群的数量变化(解释)群落的结构特征(描述)生物的生态位)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考纲要求(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理解不深刻;对人工群落的特点不了解;没有正确区分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方法。错选 B、 C 的学生较多。解题思路: 明确教材中种群各特征间的关系如下图,可知 A 是正确的;迁入率 死亡率增 决定 种群密度 决定 减出生率 迁出率年龄组成预测影响性别比例种群动态变化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保护区内各种生物生存环境一般都会有所好转, 且人类对其影响将大大减小,因此,对生物的容纳量将会增加,因此, B 是正确的;人工

46、群落是人工建立的,其物种的选择和配置都是按人的意志来进行的, 因此, 其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都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C 是正确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都是用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不是用来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方法,因此, D 是错误的。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的不属于基因突变B产前诊断能确定胎儿性别进而有效预防白化病C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分析 】A考纲要求答案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举例说明 ) 理解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探讨) 经历(感受)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收

47、集 .事例) 理解要是: 没有正确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对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理解不透彻,因此,D 的错选率都较高,但相互间区别不大。解题思路: 抓住基因突变的实质是基因分子结构的改变,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且这种改变不会导致基因数量的增减只能导致种类的改变,因此,染色体中缺学 生出 现的 问题 主B、失一个基因只能是染色体变异不应该是基因突变,因此, A 是正确的, C 是错误的;抓住产前诊断确实能确定胎儿性别,但由于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无法通过鉴定性别来确定是否患病,因此, B 是错误的;抓住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使染色体加倍,

48、可知, D 是错误的。15. 以下关于构建人工微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C把人工微生态系统放在阳光直射环境中即可D达到稳定状态的微生态系统内生物数量也是有变化的【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生态系统的结构(制作生态瓶) 经历 (感受 ) C学 生 出 现 的问题主要是:此题难度不大,主要问题是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才能构建微生态系统,忽略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稳态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错选 B 的学生较多。解题思路: 抓住教材中的微生态系统是指一个生态缸, 而构建一个生态缸微生态系统必须具备学 生 出 现考纲要求水平要

49、求了解经历了解答案生态系统需要的所有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而且投入的生物生活力要强,否则会因生物很快死亡而使微生态系统,生物之间能够形成食物链。另外,微生态系统应该要封闭,要防止阳光直射,由此可知, C 是错误的。建议各位老师:教材中的实验、探究、资料分析和制作等,在高考前尽量系统复习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重新做一次。16. 以下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都会出现纺锤体和遗传物质的复制B衰老的细胞没有基因表达过程C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体均有积极的意义【分析 】考查知识点细

50、胞的无丝分裂(描述)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C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的生理意义 了解 的问题主要是: 将细胞分裂等同于有丝分裂,对细胞衰老过程不理解,不能正确区分坏死与凋亡。错选 D 的学生较多。解题思路: 抓住细胞分裂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分裂, 而真核细胞分裂中的无丝分裂和原核细胞的分裂都没有纺锤体的出现, 可知 A 是错误的; 抓住细胞衰老是基因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可知 B 是错误的; 抓住细胞的坏死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 往往对生物有害, 因此, D 是错误的;病毒致癌因子是将基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人教版必修

51、 1第 126 页) ,可知 C 是正确的。17. 下列实验中,经处理后的细胞仍可具有活性的是A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液对 DNA和 RNA染色后的细胞B用健那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C经卡诺氏液处理的洋葱根尖细胞D用龙胆紫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后的细胞【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 答案观察 DNA 、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经历经历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 1)学 生 出 现的 问 题 主要是: 不熟C悉 人 教 版必修 1中的实验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不知道卡诺氏液是什么物质、有何作用,因此,错选 A、 C 的

52、学生最多。解题思路: 抓住人教版必修 1第 26 页的实验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可知应该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这就意味着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是没有活性的, 可知,A 是错误的;抓住人教版必修 2 第 88 页的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其方法步骤第 2 步“放入卡诺氏液 . 以固定 ”,可以推测,卡诺氏液能杀死细胞,使细胞失去活性。 D 项学生比较清楚,细胞是失去活性了的。观察线粒体必须是活体情况下观察,因此, B是正确的。卡诺氏固定液 (Carnoys Fluid) 相关知识: 卡诺氏固定液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 ,常用于根尖 ,花药压片及子房石

53、蜡切片等 .有极快的渗透力 ,根尖材料固定 15 20min 即可 ,花药则需 1h 左右 ,此液固定最多不超过 24h, 固定后用 95% 酒精冲洗至不含冰醋酸为止;如果材料不马上用 ,需转入 70% 酒精中保存 .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D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配方冰醋酸 1 份或无水乙醇 6 份,氯仿 3 份,冰醋酸 1 份。复习建议:将教材中的试剂、反应中的颜色变化等进行系统复习。18. 下列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反应或存在的物质是葡萄糖分解成 CO2、水 抗体与抗原反应 淋巴因子A. B. C. D. 【分析 】考查知识

54、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细胞呼吸(说明)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理解经历 稳态的生理意义(说明) 理解 悉细胞呼吸的过程,不熟悉抗体与抗原反应的场所。错选 A 的学生较多。:无水酒精 3 份:神经递质答案D 学 生 出 现的 问 题 主要是: 不熟解题思路: 抓住内环境是高等哺乳动物所具有的、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体环境,高等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必须经过有氧呼吸才能分解成可知不能存在或发生于内环境中,从而将CO 2、水, 而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A、 B、 C 排除。19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脱氧核苷酸链上的酶是A DNA连接酶 B. DNA 酶 C. DNA 解旋酶【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

55、要求DNA 分子的复制(概述) 理解D.DNA考纲要求要是: 不能正确区分 DNA 连接酶和 DNA 聚合酶的功能特点,因此,错选聚合酶答案学 生 出 现的 问 题 主A 的学生较多。名称 作用DNA 连接酶DNA 酶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黏合” 脱氧核苷酸长链上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 “缺口”, 也就是将 DNA分子片段连接起来。在 DNA 的复制和基因工程中常使用促进 DNA 水解破坏氢键,使 DNA 两条链分开,在 DNA 的复制中使用将脱氧核苷酸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形成脱氧核苷酸长链, 在 DNA 的复制中使用解题思路: 掌握下表即可补充知识 :酶的习惯命名法原则,是根据酶所催化的底

56、物、催化性质以及酶的来源等而命名。以催化底物命名的有蛋白酶、脂肪酶、核酸酶等;以催化性质命名的有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 、脱氢酶、 水解酶等。 有的按两者结合起来命名,如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等。有的还结合酶的来源加以命名,如蛋白酶来之于胃,称为胃蛋白酶;来之于胰,则称胰蛋白酶。习惯命名法没有国际系统命名法严格, 易出现一酶多名称现象。 但因其较简便,现仍被沿用。20. 某农科所通过如右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 a 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 a 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 b 过程

57、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分析 】考查知识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水平要求理解考纲要求答案D学 生 出 现的 问 题 主要是: 不能正确识图和区分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错选 C 的最多, B 项错选率也较高。解题思路: 从图中可知,从亲本经 a 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从亲本经 b 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从亲本经 c 的育种方法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以下为六种常用育种方法比较: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缺点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DNA 重组细胞融合、核移植杂 交 自 交 选种 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物理、化学因

58、素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秋 水 仙 素 处 理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目 的 基 因 导 入 受体细胞体细胞杂交有目的地将不同个体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大、营养成分高,可提高产量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克服远源杂交的障碍克服远源杂交的障碍育种年限长,需及时发现优良品种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技术配合适用于植物,发育延迟,结实率低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还不能完全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识图及育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表中有下划线的为题中信息所涉及部分) ,可知只有 D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

59、,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得 3 分, 选不全得 1 分, 有错选或不答得王联新21. 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体现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是A含羞草受刺激后叶片合拢 B. 草履虫逃避有害的刺激 C成年人憋尿 D. 植物人的体温相对稳定【分析 】考查知识点 水平要求 考纲要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概述) 理解 的问题主要是: 此题难度不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植物人的特点,导致多选 D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看清题要求,刚好选了能体现神经调节的 C、 D 两项。0 分。 分析撰写:答案AB 学 生出 现的学生较多;还解题思路: 抓住含羞草是植物肯定无神经系统

60、、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也不可能有神经系统,因此这二者不可能有神经调节机能,可以知道 A、 B 都应该选。抓住人的体温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共同结果, 而植物人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肯定存在神经调节, 可知 D 不能选。复习建议:应该强调教材的有效利用,如草履虫、变形虫和眼虫的相关资料在人教版必修 1 第 114 页就有。补充知识:植物人是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 ,处于此种状态的患者称“植物人” 。22等量的酵母菌培养在甲乙两组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中,甲组进行有氧呼吸,乙组进行发 酵。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