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复习纲要 归纳(共21页)_第1页
毒理学复习纲要 归纳(共21页)_第2页
毒理学复习纲要 归纳(共21页)_第3页
毒理学复习纲要 归纳(共21页)_第4页
毒理学复习纲要 归纳(共2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xln)1经典毒理学和现代(xindi)毒理学的研究对象经典毒理学(传统毒理学)的研究(ynji)对象: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现代毒理学:所有外源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评价的学科。2毒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但是考试的时候不会直接问毒理学研究的是哪三个领域?问法示例:问:工业和环境毒物除考虑对人的影响外,还要研究其对鱼类、鸟类、陆栖动物及植物等的影响这属于哪类毒理学范畴?正选:描述毒理学。)(1)描述毒理学-用以实验动物为受试对象的毒性实验,获得与各种染毒途径相联系的受试物毒性大小、受损系统和器官以及症状发生顺序和

2、恢复过程等资料,可以为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并且为毒作用机制提供线索。(2)机制毒理学-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及分子机制。(3)管理毒理学-根据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以确保化学物、药品及食品进入市场足够安全。3 理论、建设、推测、观点,猜测的肯定性的大小4毒理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掌握大点)从高度综合到高度分化从整体动物实验到替代试验-3R原则:优化(refinement)实验方法和技术, 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 代替(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方法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阈剂量没有准确值,只可由LOAEL或NOAEL得

3、到近似最大无作用剂量值;且这些测定值受样本含量和组距大小的影响很大。几个参数:L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小剂量);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BMD(基准计量法)应用于制定非致癌物的可接受水平时比传统方法更准确,推荐替代LOAEL和NOAEL。现用于包括生殖与发育毒性在内的各种危险度评定。从构效关系SAR到定量构效关系(QSAR):QSAR是根据药效基因图谱和3D搜索与分子设计,确立了QSAR。这种QSAR研究,包括多个毒性终点以及致突变、致畸和致癌的QSAR研究,为开展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混合化合物(复合暴露)的危险评定创造条件。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

4、vity relationship (QSAR) 从危险度评定到危险度管理: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危险度评定的依据)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标准、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管理毒理学是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的目的和延伸。5.3R法,QSAR法已在4中阐明。6.毒性、毒效应将在第二章中解析。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1毒性(d xn):毒性是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gyu)能力。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有大小(dxio)强弱之分。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

5、害能力越强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必考)2毒效应: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称为毒效应。通过毒理学实验观察毒物的毒效应来了解认识毒物的毒性。(必考)(要点:毒性是内在属性,毒效应是外在表现,毒性是毒效应的诱因,但毒性不一定都能引起毒效应。)3外源化学物:是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并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相对于内源化学物(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毒物:是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其正常生理生化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

6、的化学物质。是外源化学物毒性的具体表现,是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4. 损害作用: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化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非损害作用: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不利因素的易感性也不增高。 便于理解的例子(fro PTT):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二者间无严格的界限。比如乙醇诱导肝脏CYP2e1,因后者是多种亚硝胺类致癌物的活化酶,当同时接触亚硝胺时,前者为损害作用(增加机体对亚硝胺致癌作用的易感性),否则为非损害作用。5.毒效应谱(了解毒效应谱的宽窄,毒效应弱的地方毒效应谱宽,受影响的人群多,毒效应强的地方毒效应谱窄,占少数人群

7、)毒物接触剂量/时间非损害作用损害作用机体的化学物负荷 亚临床改变 基因突变无病理意义的生理、生化改变 中毒 细胞增殖 死亡 致癌、致畸毒效应谱:外源化学物可引起机体的多种性质或强度方面的生物学变化,包括:A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B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C。亚临床改变;D临床中毒(三致作用);E死亡。CDE属于损害作用(毒效应),毒效应谱还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适应(shyng):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zuyng)的化学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jingd)。抗性:用于一个群体对于应激原化学物反应的遗传机构改变,以致与未暴露的群体相比有更多的个体对该化学物不易感性。

8、耐受:获得对某种化学物毒作用的抗性,通常是早先暴露的结构,导致对该化学物毒作用反应性降低的状态。6毒作用的分类:(一)速发性或迟发型作用:速发型(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KCN,H2S,等。迟发型(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典型者如致癌物:B(a)P,石棉,等;潜伏期可长达10-20年。 与毒物吸收、分布及排泄速率不同及是否需要生物活化有关。也与所观察的反应有关,如矽尘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为速发型作用,而肺纤维化则为迟发型作用。(二)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局部作用:对暴露部位直接的损害作用 ;全身作用-吸收和分布至靶器官或全

9、身所产生的毒作用。 (三)可逆或不可逆作用-例子ppt 脂肪肝(可逆)肝硬化(不可逆)作用是否可逆,主要取决于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四) 超敏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外源性化学物可作为半抗原,与内源性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免疫反应,低剂量即可发生,难以观察剂量反应关系。(五)特异质反应(遗传性异常的反应性)-由于机体遗传物质异常(基因多态性,与免疫性超敏反应无关)而发生的对外来化学物的反应;如肌松药琥珀酰胆碱的降解酶是血清胆碱酯酶(ChE),人群中有极少数人缺乏此酶活性。又如:亚硝酸盐高铁血红蛋白NAD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多态性)7选择性毒性(某种化学物质只对某

10、种/类生物、某些/类群体、某种/些组织器官产生毒性)的原因: 物种及细胞学差异,细菌;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叶酸;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组织器官修复能力的差异等。8生物学标志及其分类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其外源化学物及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分为:暴露标志-体内或排泄物中,原型/代谢物/反应产物 (如CO:碳氧血红蛋白;铅中毒:Delta ALA)效应标志-生化,生理,行为等方面。易感性标志-如暴露的化学物有关的代谢酶的多态性(亚硝胺类,CYP2E1;B(a)P, CYP1A1)。目的是发现和保护易感人群。暴露标志: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

11、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内剂量标志(血铅),生物效应剂量标志(苯并比的DNA加合物)效应(xioyng)标志: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shn hu)、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易感标志(biozh):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生物易感性的指标,筛选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9靶器官-是外源化学物发挥主要毒性效应的器官。 如甲基汞脑,镉肾,CCl4肝。毒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毒物在靶器官的浓度,靶器官相同不代表毒性机制相同,但毒物蓄积的器官未必是靶器官。如铅蓄积于骨,但骨并非

12、靶器官;DDT蓄积于脂肪组织,但不对脂肪组织产生毒作用。 多种因素决定一个毒物的靶器官:该器官的血液供应;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器官的功能和在体内的解剖位置;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对损伤的修复能力;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等。10 量反应、质反应、毒物剂量效应关系(详见课件、课本22)(必考)知识点:质反应体现的是有或无的关系;剂量效应关系反应的是各个机体的差异性。如果曲线为水平走势,说明群体差异性很大,如果曲线波动趋势明显,说明群体差异性小。量反应/效应: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改变的程

13、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质反应/反应: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一般用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等。其观察结果以“有”或“无”“异常”或“正常”来表示。一般用百分率或比值来表示。剂效反应关系:反映化学物的毒效应性质;比较不同化学物毒性大小;反映各个体的机体易感性变异度;判断因果关系;安全性评价或危险性评价的依据。量反应与剂量效应关系、质反应与剂量效应关系二者的量-效曲线都有可能呈S型半对数图,但前者提示毒物的最大效能,后者反映群体对毒物反应的差异。(必考) 量反应和剂量效应曲线:I.在游离器官/组织的量反应,因为游离器官缺乏多种整体干预机制;II在整体

14、动物的量反应,受整体动物的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及转运机制的影响,一般呈现上升或下降的不同类型的曲线,呈双曲线型、直线型或S型曲线等多种形状。质反应和剂量反应曲线:非对称S型曲线,反应率在50%斜率最大,转换后可呈对称S性曲线及直线;直线转化后可计算多种参数:ED50(半数的有效剂量)、TD50(半数中毒剂量)、LD50(半数致死量).11毒理学研究方法:体外实验;体内实验/整体动物试验(目前的标准方法);人体观察;流行病学研究。12毒性(d xn)参数:毒性(d xn)上限参数:急性毒性试验(shyn)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毒性下限参数: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水平及最大无有害作用剂量。LD100

15、-绝对致死剂量/浓度,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mg/kg)/浓度,受个体间耐受性差异影响太大。LD50-半数致死剂量/浓度,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LC50,气态或液态毒物),与毒性呈反比,较为稳定,较少受个体耐受程度差异的影响。LD01/MLD-最小致死(zh s)剂量,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仅引起(ynq)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LD0最大非致死剂量/浓度,一组受试实验(shyn)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LOAEL(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引起某种可观察到的有害改变

16、的最低剂量。N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指未观察到有害作用(非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NOAEL-LOAEL=一个剂量组LOEL,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某种作用(非有害作用如治疗作用)。NOEL,未观察到作用水平,任何作用(有害作用或非有害作用)阈值,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阈值的;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致突变物的剂量-反应关系通常被认为是无阈值的(零阈值)。有害效应的阈值介于NOAEL和LOAEL之间;非有害效应的阈值则介于NOEL和LOEL之间。ADI-每日容许摄入量。BMD-基准剂量法(绪论4.(3)指ED1、ED5或ED10的95%可信限下限值。)(

17、课本P8)13急性毒作用带、慢性毒作用带(P31)毒作用带是化学毒作用特点的参数。急性毒作用带:急性毒作用带(Zac)-LD50/Limac,即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此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伤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效应窄;反之说明引起的急性毒性死亡的危险性小。慢性毒作用带(Zch)- Limac/Limch,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此值大,说明从Lmac到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轻微的慢性毒性实验到较为明显的急性毒性重度之间剂量范围宽,故发生慢性毒性的危险性大。反之,发生慢性毒性的危险性小。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1.ADME-机体对于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

18、括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四过程,代谢和排泄合称消除。又称(ADME过程)每个过程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进而改变外源化学物在作用部位的存在数量、时间和继发的反应。其中吸收、分布、排泄具有共性,均为外源化学物穿越生物膜的过程,其本身结构性质不发生改变,故称生物转运。而代谢则是外源化学物转化为新的化学物的过程,产物结构形式发生改变,为生物转化过程。2.外源化学物质通过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其特点,简单扩散影响因素 I 被动转运(zhun yn) :(1)简单扩散(2)滤过 简单(jindn)扩散/脂溶扩散(

19、kusn):顺浓度差,不耗能,不需要载体,无饱和性,无竞争性大多数外源化学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滤过:压力差/渗透压差,适合的分子量 II特殊转运:(1)主动转运(2)易化扩散3)膜动转运-(a)吞噬作用(b)胞饮作用(c)胞吐作用。主动转运:逆浓度差,耗能,需要载体,饱和性,竞争性,特异性易化扩散: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要载体,饱和性,竞争性膜动转运:特征表现为转运时生物膜的形态发生变化 简单扩散的影响因素:1)经简单扩散的外源化学物必须有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越大,越易溶解于脂肪,经简单扩散的速度就越快。不过生物膜包含脂相和水相,因此脂溶性极高,全部溶于脂肪的物质,也难以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转

20、运。 (2)外源化学物质的解离状态对生物膜的转运的影响。解离程度越高,极性越大,越难通过生物膜脂相进行扩散。所以,非解离态的外源化学物易于转运。如弱有机酸、弱有机碱。(3)浓度梯度对扩散速率的影响最为重要3经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吸收的主要部位,方式,影响因素(一)胃肠道吸收主要部位及方式:以小肠为主,其次是胃。多数是简单扩散,部分物质是主动转运(如左旋多巴、Pt、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少数是胞饮、滤过(铬、镉、锰、铅)、吞噬作用吸收。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弱有机酸和弱有机碱,只有分子态才可吸收。所以胃肠道pH起决定作用。胃和十二指肠腔内为酸性环境,利于弱酸如苯甲酸吸收。小肠腔内pH达6以上,利于

21、弱碱性物质(如苯胺)的吸收。胃肠蠕动、排空速度和肠道菌从也对外来化合物的吸收有影响。(二)呼吸道吸收的主要部位(以肺泡为主):(1)直径 5 微米:沉积于鼻咽部(2)直径在25微米:沉降于气管、支气管区域。被咳出或吞咽进胃肠道(3)直径在1微米以下:可达肺泡并被吸收入血.呼吸道吸收的影响因素:气体和蒸气的吸收主要取决于(1)脂溶性和浓度(简单扩散)。(2)血/气分配系数(mg/L:mg/L) 乙烯:0.14,乙醇:1300,苯:6.85血/气分配系数:当某种化学物在呼吸膜两侧达到动态平衡时,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中浓度的比值, (3)肺通气量(4)气溶胶:雾经肺的吸收与气体和蒸气相似(5)烟和

22、粉尘的颗粒直径大小与其到达呼吸道的部位有密切关系。(三)皮肤吸收的方式:(1)穿透阶段:角质层-被动扩散(2)吸收阶段:表皮深部和真皮层-经静脉和淋巴入体循环皮肤吸收的影响因素:脂溶性较好的物质易吸收,而高脂溶性或高水溶性物质,经皮吸收困难。增加皮肤通透性的因素-酸碱、二甲基亚砜,芥子气等。潮湿皮肤使角质层结合水的能力增加3-5倍,通透性增加2-3倍。皮肤炎性反应也可增加外源化学物的吸收。4贮存(zhcn)库有哪些?答:血浆蛋白(最主要(zhyo)的贮存库,因为(yn wi)清蛋白在体内比例最大,与慢性毒性蓄积作用有关,外源化学物与血浆单边的结合是暂时而可逆的)、肝脏、肾脏、脂肪组织、骨髓。蓄

23、积: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贮存库:凡是毒物蓄积的部位。靶器官,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是慢性毒性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表观分布容积Vd=D/C,可用于推测毒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是体内毒物剂量与血毒物浓度的比值。Vd=血浆容量(0.05L/kg),提示毒物只分布在血液中;Vd=体液总量(0.6L/kg),提示毒物均匀分布在体液中;Vd体液总量,提示毒物在体内有贮存库。5生物转化主要反应类型和六大结合反应答:(1)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重点:细胞色素P450酶系/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FO/单加氧酶,在一相反应中居于首位,分布广泛,以肝细胞内质网微粒体(粗细

24、)中含量最高。由3种成分构成,即血红蛋白类(细胞色素P450和细胞色素b5,传递电子,活性中心)和黄素蛋白(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为传递电子的转运体,增加底物的亲和力)、磷脂(固定作用)。(注:P450为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胞液中的醇脱氢酶ADH和醛脱氢酶ALDH与甲醇和乙醇的代谢有关,乙醛脱氢酶具遗传多态性。亚洲人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因点突变而缺乏此酶ALDH活性(将乙醇氧化成乙酸):红晕综合症。 (2)二相反应:结合作用,是外源化学物原有的或经过一相反应后引入或暴露出的羟基、氨基、羧基、巯基、羰基、和环氧基等与内源性极性基团之间发生的生物结合反应,反应速度较I相快。二相反应主要

25、在肝脏进行,其次是肾脏,也可在肺、肠、脾脑中进行。 六大结合反应:1、葡萄糖醛酸结合(体内最重要的结合反应)2、硫酸基结合3、谷胱甘肽结合4、甲基化反应5、乙酰化反应6、氨基酸结合生物转化前后毒物水溶性和毒性的变化:多数外源性化学物代谢后毒性降低,少数毒物如氯乙烯和B(a)P本身不直接发生毒效应,而是依赖代谢过程使其成为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或致癌性的活性形式(自由基或亲电子剂)。要点记忆:1.多数外源化学物代谢后毒性降低,但少数毒性反而增加,称为代谢活化。如硫磷、氯乙烯、苯丙芘。2.溶解度变化:多数二相反应使外源化学物的水溶性增加,排泄加快,除甲基化或乙酰化反应使结合物水溶性降低。(必考)

26、6代谢活化和代谢灭活 此知识点须知:一相反应一般为代谢活化,将外源化学物的毒性集团暴露,以便二相反应的进行。在二相反应中的六大结合反应中:(1)硫酸基结合反应-硫酸基转移酶有时使外源性化学物毒性增强活化为细胞毒性和致突变物。(必考)(2)乙酰化作用-多为代谢灭活,但有时为代谢活化。见课本(P58)。第五章 毒作用影响(yngxing)因素该章节(zhngji)首先要大线条掌握,还需要理解一些典型例子:比如化学结构(jigu)、高温高湿、水溶性、 年龄等对毒作用的影响影响毒作用的四大因素:1.化学因素 2.机体因素 3.环境因素 4.联合作用1.化学物质本身的因素对毒作用的影响:化学结构,理化性

27、质,纯度和稳定性。化学结构:a.取代基的影响 ,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苯: 麻醉作用和抑制造血功能。 甲基取代(甲苯、二甲苯):麻醉作用,抑制造血功能; 氨基取代: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硝基(硝基苯)或卤素(卤代苯)取代:肝毒性; 烷烃:氢被卤素取代,肝毒性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CH3CLCH2CL2CHCL3雄黄(As2S3) 一氧化铅金属铅硫酸铅碳酸铅 气态化学物:水溶性影响在呼吸道的吸收部位 NH3易溶于水,损害上呼吸道 NO2不易溶解,深入到肺泡,引起肺水肿。 血/气分配系数:系数越大越易被吸收入血2.机体因素:a.遗传因素:种间遗传差异(解剖、生理差异;代谢差异;物种间遗传差异)、个

28、体间差异;b.非遗传因素:健康状况、营养、年龄、性别(年龄:生物转运的差异;药物代谢酶系统;神经系统)(知道什么属于机体因素就可以了)3.环境因素:气象条件、季节及昼夜节律(器官代谢具有节律性)、动物笼养形式、外源化合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气象条件:气温 高温: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和呼吸加快,胃酸分泌减少,多汗,少尿。 气湿 增加机体体温调节负荷 高温高湿:皮肤吸收增加,黏附时间延长外源化学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接触途径(静脉注射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经皮给药);接触持续时间;接触频率;溶剂或助溶剂助溶剂:溶剂或助剂、生物体、化学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物在溶剂或助剂中的浓度影响毒

29、效应:浓稀 要求所选溶剂或助剂无毒、不与受试化学物发生反应、不影响受试化学物的毒性、受试化学物在溶剂或助剂中稳定。4.联合(linh)作用:同时(tngsh)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总毒性效应。 (掌握(zhngw)五种是哪五种即可)(可能是多选)非交互作用:a.相加作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标;总毒性作用等于各化学物单独对机体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也称为,简单相似作用/简单联合作用/剂量相加作用,原则上不存在阈值例如:PCB与二恶英,大多数刺激性气体b.独立作用 各化学物毒性效应不同,但互不影响; 总效应是每个化合物的反应的总和决定简单不同作用(反应相加)

30、交互作用(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或更弱):a.协同作用(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化学物的毒性效应总和,毒性增强):马拉硫磷与苯硫磷联合染毒,毒性明显增加。 b.加强作用(一种无毒性,同时/先后暴露后效应增强,助癌物;促癌物):促癌物,本身不致癌,但能够加强致癌物的致癌效应。苯巴比妥,乙烯雌酚。 c. 拮抗作用:阿托品、氯磷定对有机磷农药;区别于抑制作用(一种无毒性,另一种先后/同时暴露后毒性降低)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1. 一般毒性包括哪些,概念:一般毒性作用也称基础毒性,是全身各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反应,与特殊毒性(致畸、致突变、致癌)相对而言。按照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毒性、

31、重复剂量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急性毒性:机体(实验动物、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14天)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国内多规定24小时一般不超过3次)亚慢性毒性:机体(实验动物、人)连续较长期(相当于生命周期的1/10)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慢性毒性:实验动物长期染毒外源化学物所引起的毒性效应。2.各研究实验的染毒时间急性毒性实验: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短期重复剂量实验:28d(14-30d)亚慢性毒性实验: 90d ,相当于生命周期的1/10,已成为较常用的长期重复染毒毒性试验,基本可代替慢性毒性试验,由该实验可确定外源化学物的未观察到有害作用

32、剂量NOAEL慢性毒性:长期(终生)3.各研究实验的研究目的急性:a.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LD50为主,进行毒性分级。 b.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c.为试验(shyn)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jling)设计及观察(gunch)指标选择依据。 d.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短期重复剂量、亚慢性、慢性:a.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 b.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c.研究重复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确定NOAEL和LO

33、AEL,为制定安全限量提供参考。 d.确定不同动物物种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4.实验设计中:动物选择的大原则及其各实验对动物种属、年龄、性别的要求急性毒性试验动物选择的原则:a.急性毒性反应与人近似 b.易于饲养、操作方便c.繁殖力较强,数量较大 d.价格较低,易于获得(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为首选的啮齿类动物)各实验对动物种属、年龄、性别的要求急性毒性:大鼠;雌雄兼用,青壮年,设置3个剂量组,组距适当,各组同一性别动物数相等亚慢性:一般选择两种试验动物:啮齿类、非啮齿类 最好的选择:大鼠和犬;经皮:兔或豚鼠雌雄各半,大鼠6-8周龄,刚断乳数量不要求掌握5.

34、亚急性、亚慢性慢性实验中:剂量设计及其理想的剂量设计、观察指标原则:3个剂量组 和1个阴性(溶剂)对照组 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NOAEL(未观察到有害剂量) 中剂量组: L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高剂量组:明显毒性或少量动物死亡(少于10)组距:3-10倍,最少不小于2倍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中剂量设计的考虑因素:1.以相同物种的短期毒性资料为依据。亚慢性实验可依据急性毒性的阈剂量为最高剂量,或1/5-1/20的LD50的剂量;慢性试验仪亚慢性试验的最大耐受量MTD为最高剂量。剂量选择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28天)毒性试验90天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2.对于人群主动

35、摄入的食品和药品,可采用人体可能拟用的最高剂量作为剂量设计依据。观察指标:(1)一般观察: (2)实验室检测项目: 血液学指标: 血液生化学指标: (3)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4)可逆性观察 (5)指标观察时间 (6)特异性指标及其他6.LD50的毒理学意义和局限性(应该是多选)毒理学意义 LD50标准化毒物毒作用(zuyng)强度,评价(pngji)和比较毒物对机体毒性(d xn)的大小。 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 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 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 试验结果可用来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

36、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LD50的局限性 评价新药或化学物时,LD50值给予有效的信息较少,实用性有限 LD50的波动性很大,影响因素多 LD50受物种差异影响大 消耗动物数量大7.皮肤刺激和眼刺激眼原发性刺激试验的观察终点时眼刺激和眼腐蚀。多选用家兔为试验动物。推荐方法为Draize试验。一般对皮肤产生刺激的强酸及强碱性物质可免除眼刺激试验,产生皮肤刺激的物质不一定由于眼刺激体征(PH接近中性时)皮肤原发性刺激试验,终点为皮肤刺激和皮肤腐蚀。常用动物为家兔或豚鼠。推荐方法为Draize试验。以下情况不适宜做皮肤刺激试验:I根据结构域活性关系及理化特性推测可能由腐蚀性的物质(PH2或1

37、1.5)II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显示有很强系统毒性的物质;III在急性经皮毒性试验中染毒剂量大2000mg/kg时仍未产生皮肤刺激体征的物质。8.重要概念:蓄积毒性、物质蓄积、损伤蓄积、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毒作用的前提,外源化学物连续的、反复的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组建增加并贮留的现象。物质蓄积:当实验动物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可以用分析方法在体内测出物质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时称为物质蓄积。损伤蓄积:如果在机体内不能测出其原形或代谢产物,却出现慢性毒性作用,称为损伤蓄积。食物利用率:即动物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

38、克数(g体重 /100g饲料)。可以鉴别动物体重降低是由于进食减少,还是受试物毒作用。脏器系数/脏器相对重量: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是每100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表示为脏器质量(g)/体重(100g)。 适用于实质性脏器,系数增大,提示脏器肿大,病变可能为增生、充血、水肿等;系数减小,可能发育不良或萎缩等变化。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1.突变、自发突变、诱发突变,致突变作用,基因库,遗传负荷的概念 突变: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 的变异。 自发突变:在普遍存在的未知因素的作用下,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改变;发生过程长,频率低

39、,与物种进化有关。 诱发突变:人为地造成地突变;发生过程短,频率高,即可被人类利用,也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致突变作用: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基因库:某物种在特定时期的处于生育年龄的群体所含有的基因(jyn)总和。 遗传(ychun)负荷:一种(y zhn)物种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2.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种类及其后果) a.碱基置换 后果: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b.移码突变 后果:致死性突变染色体畸变(典型类型,与基因突变的区别,从受损程度和是否观察到区分)类型:缺失,重复,倒位

40、,易位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种类):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3.突变的机制:以 DNA 为靶(大线条), 以细胞分裂过程为靶(纺锤体损伤可能的机制)DNA:碱基损伤,DNA链受损细胞分裂:靶位: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成分。如纺锤体、微管蛋白、极体、着丝粒等纺锤体损伤可能的机制: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 ;与微管上的巯基结合 ;已组装好的微管的破坏 ;中心粒移动受阻四突变的后果: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体细胞突变的后果 体细胞:癌变生殖细胞:突变可以传给下一代:显性突变-纯合或杂合表型均异常;隐性突变-纯合表型异常;杂合表型正常,为携带者五损伤修复:损伤耐受 修复(哪几种) DNA损伤修复:损伤耐受机制和修复机制。

41、损伤耐受机制-部分修复DNA损伤。修复机制-完全修复,可分为直接修复和切除修复。直接修复针对较小的DNA损伤。切除修复则针对较大范围的损伤。DNA损伤的修复分为-直接修复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错配修复 ;双链断裂修复; 交联修复;呼救性修复(SOS repair)六评价:遗传学终点(哪些) ,成组配套的原则,Ames试验原理,微核的形成及其微核实验的遗传学终点1.遗传学终点:(书本)将致突变试验的观察终点称为遗传学终点(课件)试验观察到的项目反映的各种事件的统称遗传学终点有4点:1)DNA碱基序列改变;(基因突变)2)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染色体畸变)3)染色体分离改变(染色体组

42、的畸变)4)DNA的原始损伤2.成套项目选择原则1)同时反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分离异常及原发性DNA损伤等每一类型的遗传学终点2)物种:动物、细胞;原核生物(shngw)、真核细胞;细菌、动物细胞、人体细胞3)体内、体外试验(shyn)配合4)体细胞、生殖细胞3.细菌(xjn)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原养型 正向突变 组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his+) 回复突变 (his-) 受试物4.微核实验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MNT)目的:是观察受试物能否产生微核的试验。检出DNA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变剂。原理: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

43、损伤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比主核小,故称微核。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微核来源有二:断片或无着丝粒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不能定向移动,而遗留在细胞质中;有丝分裂毒物的作用使个别染色体或带着丝粒的染色体环和断片在细胞分裂后期被留在细胞质中。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一.化学致癌中的“癌”,发生原因中环境因素和化学致癌中的“癌” ,发生原因中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的重要性 化学致癌作用: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癌”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在引起肿瘤发生的原因中有80来自环境因素,人类肿瘤90%与环境因素有关,

44、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病毒)等,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因素。二.化学致癌三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 1.引发阶段-启动阶段,第一步骤,化学致癌物对靶细胞DNA产生损伤作用经细胞分裂增固定下成为突变细胞特点:化学致癌物不可逆地将正常细胞肿瘤细胞起始步骤引发剂或启动剂 相对迅速的过程2. 促长阶段-第二阶段,促进引发形成肿瘤细胞分裂生长特点:促癌物的作用长期、慢性引发物和促癌物单独作用均不能引起肿瘤引发必须发生在促长之前引发作用是不可逆改变,促长在早期阶段促长剂:具有促长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促长剂。最经典的促癌剂是佛波酯,它通过激活蛋白激酶刺激细胞增生而起作用。3.进展(jnzhn)

45、阶段-在肿瘤形成过程中,在促进之中或之后(zhhu),细胞表现出不可逆的遗传学改变。标志:遗传(ychun)不稳定性增加和恶性变化,在形态上或功能代谢和行为方面逐渐表现出肿瘤的特征之前这里是个课本里的一个大表格,老师说不要求掌握,课上她并没有展开讲到。我就删掉了三. 化学致癌机制:突变学说和非致癌机制(大线条)体细胞突变学说的证据 (可能为多选题)体细胞突变学说研究证据(P163)1.DNA加合物诱导基因突变2.大多数致癌物在致突变实验中(+)3. DNA修复缺陷4.染色体畸变/基因组不稳定性5.肿瘤细胞来源于单细胞克隆6.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非突变致癌机制(P164)1.表观遗传调

46、控失常2.细胞增生异常3.免疫抑制4.内分泌激素失衡5.过氧化酶增殖剂激活受体四.化学致癌的分子事件(大线条) 基因突变端粒调控与细胞永生化 -“端粒假说”细胞周期调控紊乱-重要因子功能障碍细胞凋亡-干扰正常调亡过程五.化学致癌物的分类:依据动物和人群的资料 大线条 依据致癌机制:大线条 (不要掌握什么物质是何组致癌物,只要知道每组的定义)依据对人类和动物致癌作用: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国际癌症研究所)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 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组2:对人类是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

47、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组4: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美国EPA的分类方法:A, B1, B2, C, D, E依据致癌机制:1.遗传(ychun)毒性致癌物: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dozh)癌变的化学物质。遗传毒理学试验可检测该类致癌物。1)直接(zhji)致癌物:本身具有直接致癌作用,在体内不需要代谢活化即可致癌:各种烷化剂(多为亲电子反应物),内酯类,烯化环氧化物,活性卤代烃类等2)间接

48、致癌物:本身并不直接致癌,必须在体内经代谢转化,其所形成的代谢产物才具致癌作用:多环芳烃、芳香胺类化合物等3)无机致癌物:可能是亲电子剂,或通过选择性改变DNA复制保真性,导致DNA改变:镍、铬、镉、钛、砷等2.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不作用于机体遗传物质的化学致癌物1)促长剂(具有促长作用的物质) 增强致癌物的致癌作用 如佛波酯及其衍生物、苯巴比妥等2)内分泌调控剂 改变内分泌系统平衡及细胞正常分化,起促长剂作用 如乙烯雌酚、雌二醇、硫脲3)免疫抑制剂 对病毒诱导的恶性转化起增强作用,如嘌呤同型物4)细胞毒剂 引起细胞死亡,导致细胞增殖活跃及癌发展如次氮基三乙酸及氯仿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导致

49、细胞内氧自由基过量生成如氯贝丁酯,邻苯二甲酸乙基己酯6)固态物质 可能涉及细胞毒性 如塑料、石棉等3. 未分类 如二噁烷、美舍吡伦助致癌物:不具有引发作用和促长作用,但促进引发作用和增强促长作用如乙醇、二氧化硫六.化学致癌的评价:确定致癌的基本方法(短期实验(初筛),哺乳动物致癌实验,流行病学资料),初筛需要哪些实验,长期致癌实验:动物种属、年龄,性别、数量、剂量设计 染毒时间,观察指标(一)化学致癌物筛查的基本方法: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人类致癌物的唯一手段)、动物试验结果是评价化学物致癌危险性的两类主要证据。但是艰巨、耗时、复杂。目前通常先进行化学物构效分析、致突变组合试验、细胞恶性转化试

50、验等对化学物的致癌性进行初步的筛查。定量构效关系(QSAR):利用理论计算和统计分析工具来研究化合物结构与其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定量关系,从有害物质的化学结构特点来评估化合物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二)哺乳动物致癌实验1.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短期,非终生,靶器官为单个,发展迅速常用试验:小鼠肺肿瘤诱发试验,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和大鼠肝转变灶试验,国际上上述试验成为中期致癌试验。方法:给予受试物后,多次持续给予促长剂,在20-30周左右观察局部(如肺、肝、皮肤和乳腺等)组织有无肿瘤意义:阳性结果意义与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相当;阴性的意义较差(试验期短,检查器官有限)I致突变试验目的:

51、初步筛选致癌物依据(yj):化学物的致突变性与致癌性相联系,即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具有致突变性,大多数非致癌物无致突变性。结果:检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假阴性(ynxng))和遗传毒性非致癌物(假阳性)Ames试验(shyn)II细胞转化试验恶性转化:外源因素对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所诱发的恶性表型改变,包括细胞形态、细胞增殖速度、生长特性、染色体畸变等变化,裸鼠荷瘤试验(+)目的:揭示恶性表型改变观察终点:细胞恶变,可检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遗传毒性致癌物,常用3类细胞:原代细胞;动物细胞系;病毒感染的永生化细胞2.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经典方法,哺乳动物终生试验与化学致癌的长期性特点一致,

52、易于控制条件大鼠致癌试验,试验期为2年,相当于人类大半生的时间局限性:结果外推至人存在不肯定性1) 动物选择选择依据:对诱发肿瘤的易感性物种:由受试物特定靶器官,自发肿瘤率年龄:选择断乳后的性别:雌雄各半数量:每组雌雄各50只2) 剂量设计一般设3个染毒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染毒剂量组:低 中 高(MTD)最高剂量应尽可能加大,以使染毒组的肿瘤发生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肿瘤自发率3) 试验期限和染毒时间原则要求长期或终生一般情况下小鼠最少1.5年,大鼠2年4) 结果的观察、分析和评定肿瘤发生率:最重要,包括肿瘤总发生率、恶性肿瘤总发生率、各器官或组织肿瘤发生率和恶性肿瘤发生率,以及各种类型肿瘤发生率

53、多发性:指一个动物出现多个肿瘤或一个器官出现多个肿瘤 一般计算每一组的平均肿瘤数潜伏期:通常用各组第一个肿瘤出现的时间作为该组潜伏期(适用于能在体表观察的肿瘤)对于内脏肿瘤的潜伏期,则需分枇剖杀,计算平均潜伏期阳性结果: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时;或染毒组发生对照组未出现的肿瘤类型。仅在较高剂量才出现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其毒理学意义较小。阴性(ynxng)结果:认定应非常慎重-阴性结果判定的最低要求:两个种属的动物;两种性别;包括(boku)最大耐受剂量;每组动物数大于等于50只(三)人群(rnqn)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资料具有决定意义,确定人类致癌物唯一手段方法:发现潜在人类致癌

54、物(动物致癌试验、描述流行病学调查或临床观察)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队列调查、病例对照调查)分子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七.重要概念的区分:直接、间接致癌物,前、近,终致癌物 直接、间接致癌物:第五题有前致癌物:间接致癌物在代谢活化前也称为前致癌物近致癌物:活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称为近致癌物终致癌物:近致癌物进一步代谢活化生成的产物称为终致癌物。通常是带正电子的亲电子物质八.致癌致突变的关系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具有致突变性,大多数非致癌物无致突变性。第九章 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一、发育毒性,发育毒理学 发育毒性的四种主要表现 出生缺陷 胚体-胎体毒性 1.发育毒性: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

55、前诱发的各种有害影响。能造成发育毒性的物质称为发育毒物,应是在未诱发母体毒性的剂量下产生发育毒性的物质。2.发育毒理学: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3.发育毒性的四种主要表现:1)发育生物体死亡:早早孕丢失、自然流产、死胎2)生长改变:生长迟缓3)结构异常:畸形4)功能缺陷:生理、生化、免疫、行为、智力等异常4.出生缺陷:指婴儿出生前即已形成的发育障碍。包括形态结构异常(畸形)和功能缺陷(如智力低下,代谢和行为的异常)。5. 胚体-胎体毒性孕体:从受精卵直到出生的整个发育生物体,包括胚胎儿和胎膜。胚体毒性:对着床前后直到器官

56、形成期结束的孕体所产生的毒性胎体毒性(胎儿毒性 ):对器官形成期结束后的孕体所产生的毒性表现。统称为胚胎毒性。二、发育过程四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可能引起的发育毒性,致畸敏感期,致癌敏感期 1.着床前期:从受精至完成着床之前,期限在人类为第11-12天,啮齿动物为前6天发育特点:很少分化发育毒性:胚泡死亡,偶有致畸效应2.器官(qgun)形成期:着床直到硬腭闭合(b h),人是3-8周,大鼠、小鼠6-15天、兔6-18天。致畸敏感期或致畸作用危险期。发育特点:细胞增殖、移动,细胞间交互作用和形态发生(fshng)的组织改造形成畸形特点:时间特异性和致畸物特异性不同器官发育高峰期不同,对致畸作用的敏感

57、期不同后果:结构畸形、生长迟缓、胚胎死亡3.胎儿期:器官形成结束直到分娩,人类从第5658天起发育特点:组织分化,生长和生理学的成熟毒性特点:影响组织器官生长和功能成熟主要表现: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4. 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发育期:自怀孕第28周到出生后一周。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时期。发育免疫毒性-氯氰菊酯诱导儿茶酚胺释放、介导T细胞迁移和归巢,引起胸腺细胞分化和功能改变。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出生前后接触铅幼儿认知功能、发育和学习障碍儿童期肿瘤-苯白血病三、发育毒性常见的剂量反应关系(理解那三个图) (P187)1.常见反应模式:较大剂量致全窝胚胎死亡,一般剂量下正常、畸形和生长迟缓共存,毒性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2.强致畸剂模式:在远低于胚胎致死剂量下即出现致畸,甚至全窝致畸,常伴有生长迟缓。强致畸剂,少见。3.非致畸作用模式:低剂量引起生长迟缓,高剂量引起胚胎死亡(全或无)。无畸形发生。四、母体毒性和发育毒性的关系 父源发育毒性的原因 母体毒性:化学毒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效应,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具有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如沙利度胺,最危险也最易忽视出现发育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致畸机制,如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