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1页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2页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3页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4页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一、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本章要求学生重点了解微生物培养基制作方法和过程,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分离、纯化的原理和无菌操作技术;普通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和使用方法;显微观察制片技术,尤其是革兰氏染色、芽胞染色和荚膜染色技术。此外,应重点掌握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二、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重点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间的异同点;要求能够独立绘制一幅原核细胞(细菌)和一幅真核细胞(真菌)的模式图,并详细描述其细胞结构与功能。三、微生物营养重点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基本需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与特点;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和特点以及培养基的种类和制备原则。四、微

2、生物的代谢重点掌握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特点,代谢调节机制,了解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和次生代谢的重要经济意义。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以细菌为例,描述细胞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的特点和规律,了解微生物生长的常用测定方法和原理,以及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概述控制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此外,以真菌为例,描述其生长、繁殖规律和环境的影响。六、病毒重点了解病毒的基本形态特点和化学组成,掌握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噬菌体为例,详述病毒的复制周期及其特点。简述亚病毒因子的特点。七、微生物遗传 重点了解原核微生物的几种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质粒和转座因子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类型。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以及诱变在微生物育种

3、中的应用。八、微生物生态重点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作用,尤其是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微生物之间以及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微生物在污染物降解和转化中的作用。九、微生物分类鉴定 重点掌握细菌分类内容和分类鉴定的特征和技术华中农业大学高校教师微生物学专业考试大纲2006-09-22 14:46:20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沈萍 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黄秀梨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李阜棣 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第一章 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通过

4、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 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重点: 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1、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亚单位的组成。 2、细菌鞭毛与真核生物鞭毛亚显微结构的比较。 3、细菌芽胞的形成过程。 第一章微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学习思考题 1. 自然界的生物划分为几大类群?微生物包括那几大类群? 2. 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有何功能?G与G菌的细胞壁有什么不同?古细菌的细胞壁与真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有何不同? 3. 磷壁酸存在何处?有何功能? 4. 脂多糖由那几个部分组成?有何功能? 5. 试述原核细胞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古细菌细胞膜与真细菌细胞膜有何

5、不同? 6. 何谓壁膜间隙?其中有哪些主要的酶? 7. 何谓细菌的间体?间体有何功能? 8. 试述细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9. 载色体、羧酶体、类囊体的结构如何?各有什么功能? 10. 何谓质粒?现已发现的质粒有那些种类?质粒有何特性? 11. 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多少?它由那些亚单位组成?有何功能? 12. 原核细胞中的C素贮藏颗粒有那些?P素贮藏颗粒是什么? 13. 何谓芽孢?芽孢的亚显微结构如何?芽孢的形成过程可分为那几个步骤?芽孢与营养细胞有何区别?芽孢为什么能耐热? 14. 何谓荚膜?荚膜的化学组成与功能如何? 15. 鞭毛细菌有哪几种类型?鞭毛的亚显微结构如何? 16.

6、 何谓伴胞晶体? 17. 比较真核细胞壁、原核细胞壁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 18. 与原核细胞细胞膜相比,真核细胞的细胞膜有何特殊的化学成分? 19. 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多少?它由哪些单位组成? 20. 真核细胞的鞭毛亚显微结构如何? 21. 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分为哪几个时期?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相比有何主要区别?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 1、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古细菌的形态特点及各类群代表微生物的主要特点及应用价值。 2、原核微生物分类,命名的基本知识。 重点: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代表种类的特征。 难点: 代表原核微生物

7、的拉丁学名和主要特点。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学习思考题 1. 细菌细胞有几种形态?它们的大小如何? 2. 何谓菌落?细菌菌落与放线菌、真菌菌落相比有何主要区别? 3. 试比较真细菌与古细菌之间的主要区别? 4. 解释基质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放线菌孢子丝的形态有哪几种? 5. 绘出蓝细菌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6. 何谓异形胞?它与营养细胞相比有何特点? 7. 试述蓝细菌的繁殖方式。何谓藻殖段? 8. 原核微生物的分类有哪些级别?什么叫种、菌株和克隆?一个细菌的新种在何处发表才能被公认?细菌名称优先权的时间界限是什么时候? 9. 种名如何表示?亚种如何表示? 10. 何谓数值分类

8、法?如何计算两菌株之间的符合系数?简述数值分类的基本步骤。 11. 目前国际上为大家公认的细菌分类系统是那个?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何时出版?该书将原核微生物分几界、几门、几纲、几科、几属?分界的依据是什么? 12. 熟记各个代表原核微生物的拉丁学名和它们的主要特点。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的形态特点、繁殖方式和代表种类的主要特征。 重点: 真菌的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代表种类。 难点: 真菌的各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过程。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学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 (1)有隔菌丝 (2)菌丝体 (3)假根(4)吸器(5)菌核(6)子实

9、体(7)厚垣孢子(8)孢囊孢子(9)分生孢子(10)卵孢子(11)接合孢子(12)子囊孢子(13)担孢子(14)同宗接合(15)异宗接合 2. 试比较真菌、藻类、原生动物三类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3. 比较真菌细胞壁、藻类细胞壁在化学组成上的异同。 4. 比较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5. 与原核细胞细胞膜相比, 真核细胞的细胞膜有何特殊的化学成分? 6. 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多少?它由哪些亚单位组成? 7. 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分为哪几个时期? 8. 真核细胞的鞭毛亚显微结构如何? 9. 试述酵母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方式。 10. 比较酵母菌菌落和霉菌菌落的主要区别。 1

10、1. 真菌的菌丝有几种类型?有隔菌丝的横隔膜有几种类型?菌丝体的特殊形态有哪些? 12. 真菌无性孢子有哪几种? 13. 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哪几种?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14. Ainswoth将真菌分为几个亚门?每个亚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5. 熟记五个亚门代表微生物的拉丁学名和主要特征。 16. 藻类的细胞结构有何特点? 17. 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有何特点? 18. 熟记藻类代表种和原生动物代表种的拉丁学名和主要特点。 19. 举例说明真菌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四章 病毒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掌握: 1、病毒粒子的结构、化学组成及生存的环境条件。 2、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

11、温和噬菌体和溶原细菌的特点。 3、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及代表病毒所含核酸及侵染循环。 4、亚病毒的基本知识。 重点: 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及溶原性。 难点: 1、DNA病毒的侵染循环。 2、RNA病毒的侵染循环。 3、温和噬菌体和溶原化。 第四章 病毒学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名词: 病毒 一步生长曲线毒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 溶原细菌 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 颗粒体病毒 类病毒 朊病毒 拟病毒 噬菌斑 2.病毒粒子的大小范围是多少? 3.试述病毒粒子的结构和各部位名称。 4.病毒由哪些化学成分组成?它们分布在病毒粒子的什么部位? 5.试述病毒核酸转录mRNA的几种途径

12、。 6.绘出T4噬菌体的形态图,并注明各部位名称。 7.试述毒性噬菌体的侵染过程。 8.试述溶原细菌的特点。 9.噬菌体和PI噬菌体有什么不同? 10.试述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 11.试述6种噬菌体的形态结构、核酸类型及代表噬菌体。 12.试述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和马铃薯块茎病类病毒的粒子结构。 13、比较卫星病毒和卫星RNA的主要区别。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掌握: 1、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类型。 3、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重点: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通过渗透作用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难点: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微

13、生物营养学习思考题 解释下列各词: 生长因子 水的活度 C/N 光能自养微生物 光能异养微生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 化能异养微生物 促进扩散 主动输送 基团转位 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营养 营养物质 选择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 哪些物质可分别作为微生物的 C素、N素营养? 微生物所需要的大量矿质元素是哪几种?所需的主要微量元素是 哪几种?它们各自在微生物的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微生物所需的生长因子是那些?何谓营养缺陷型? 水对微生物有何功能?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水的活度范围是多 少? 比较四种营养类型的异同,并各举例一种微生物。 7. 试比较扩散、促进扩散和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

14、。 常用作固体培养基的凝固剂是什么?它有何特性? 9. 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微生物产能的方式,合成代谢所需小分子 C架化合物产生的途径及微生物细胞中特有的合成代谢。 1微生物能量代谢 2微生物独特的代谢途径 3微生物次生代谢及次生代谢产物 重点: 1、微生物的产能方式。 2、微生物细胞中特殊的合成代谢(分子氮固定,肽聚糖合成)。 难点: 微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合成代谢: 1、分子态氮的固定过程及固氮酶的特性。2、肽聚糖的合成过程。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学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各词: 新陈代谢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环式光合磷酸化 非环式光合

15、磷酸化 次生代谢 发酵 质子梯度差产能 2. 试比较细菌酒精发酵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异同。 3. 试比较正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的异同。 4. 试比较蓝细菌和紫色细菌进行光合产能的异同。 5. 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有哪几种? 6. 微生物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7. 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8. 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小分子C架化合物主要有哪几种?它们各自通过什么代谢途径产生? 9. 微生物合成代谢可分为哪三个阶段?三要素指什么? 10. 简述固氮机理。 11. 试述E.coli 肽聚糖的合成过程。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调控 一、目的要

16、求 要求掌握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了解调控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 二、学习内容 1微生物纯培养的生长 2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3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三、重点内容 微生物的生长测定与微生物生长的规律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学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生长?生长与繁殖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发育? 2. 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有哪些方法? 3. 什么是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它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何特点?如何计算世代时间? 4. 什么是连续培养?什么是同步培养?如何进行同步培养? 5. 比较灭菌、消毒和防腐的区别。 6. 低温对微生物有何影响?高温对微生物有何影响?干热灭菌的工艺

17、条件与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比干热灭菌工艺条件低?什么是巴氏消毒法?它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 7. 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最适温度是多少? 8. 细菌、放线菌、真菌能够生长的pH范围是多少?最适pH是多少? 9. 好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生长的Eh值是多少? 10. 根据微生物对氧气的需要,可以把微生物分为几个类型? 11. UV、X射线、r射线为什么能杀菌?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学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掌握: 1、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 2、微生物与动植物之间,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3、微生物与

18、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重点: 1、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难点: 1、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2、微生在C、N、S、P循环中作用以及参与作用的微生物。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学习思考题 1、解释名词 根际 根际微生物 根瘤 外生菌根 VA菌根 共生关系 中立关系 偏利关系 协同关系 拮抗关系 自生固氮 共生固氮 联合固氮 硝化作用 硫化作用 反硫化作用 氨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2、为什么说土壤具有微生物生活的条件?土壤中有哪些微生物? 3、空气中的微生物来自何处?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是哪些类群? 4、为什么说自然水域适合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在自然水域中的分布有何特点? 5、微生物与动物、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存在哪几种关系,各举一个例子说明。 6、自然界有哪些极端环境和哪几种极端环境微生物。 7、根际微生物有何特点? 8、比较内生菌根、外生菌根的特点。 9、微生物种群之间有哪些关系?各举一个例子说明。 10、试述微生物在C素循环中的作用。 11、试述微生物在N素循环中的作用。 12、试述微生物在P素循环中的作用。 13、试述微生物在S素循环中的作用。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