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含氯化合物1氯甲烷(ji wn)(1)甲醇氢氯化法生产(shngchn)氯甲烷生产(shngchn)原理:甲醇氢氯化制一氯甲烷有液相法和气相法。液相法液相法是甲醇与盐酸反应,反应式如下:CH3OH + HClCH3Cl + H2O反应过程中有少量二甲醚生成:CH3OH(CH3)2O + H2O一氯甲烷可制得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即:CH3Cl + Cl2 CH2Cl2 + HClCH2Cl2 + Cl2 CHCl3 + HClCHCl3 + Cl2 CCl4 + HCl气相法气相法是气化后的甲醇与氢气在氯化器中反应,反应式为: CH3OH + Cl2 + H2 CH3Cl + H2
2、O + HCl一氯甲烷再与氯气反应制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采用液相法,其操作温度约为130150;而气相法的操作温度大约300350。气相法比液相法具有较高的设备生产能力。液相法通常是HCl和甲醇气态鼓泡通过液体催化剂,由于接触时间短,生产能力受到限制。工业生产中,液相法和气相法都被采用。这两种方法,除了反应器外,其它过程非常相似。液相法催化剂是以氯化铁、氧化锌一类的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气相法的催化剂通常是氯化锌、氯化铜和铝,沉积在硅胶等载体上。(2)二氯甲烷氯甲烷氯化法是使氯甲烷与氯气在40 MW光照下进行反应,生成二氯甲烷,经碱洗、压缩、冷凝、干燥和精馏得成品。在360下,加入Me
3、Cl、HCl和氧的混合物,制得CH2Cl2、CHCl3和CCl4,其选择率分别为70.1%、12.0%、0.5%,转化率为49.2%(3)三氯甲烷三氯乙醛法(又称氯油法)是国内常用方法。该法是以酒精转化为三氯乙醛(氯油)(要求(yoqi)三氯乙醛含量大于70%),然后滴加到装有石灰乳的碱解釜中。石灰乳含氢氧化钙8%21%。碱解釜中氯油在6065下碱解生成氯仿。然后通过(tnggu)水洗、沉降分离,得到粗氯仿,再精制得到成品乙醛法也是国内常用的一种生产氯仿(l fn)的方法。该法是将原料漂白液和经稀释的乙醛溶液按1.0151的比例混合后,进入带搅拌的常压反应器中,在7280发生反应,生成氯仿,经
4、两次冷凝后得到半成品粗氯仿溶液(含氯仿超过90%)。该溶液再经水洗处理送入间歇精馏塔精制得到氯仿成品。本法工艺流程简单,属废物利用,产品质量高,主成分氯仿含量超过99.78%;但三废治理困难。(4)四氯甲烷甲烷热氯化法是甲烷与氯气混合,在400430下发生热氯化反应,制得粗品和副产盐酸,粗品经中和、干燥、蒸馏提纯得成品。副产物除盐酸外,还有三氯甲烷、四氯乙烯和六氯乙烷。甲醇液相光氯化法生产一氯甲烷后可将一氯甲烷气化后与氯气按一定比例进入氯化反应器,在光照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液(含四氯化碳97%),氯化液经中和处理后进行精馏,得到成品四氯化碳。本反应可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进行(7080、0.1MP
5、a),副反应小,转化率高。同时由于整个生产过程基本在一个闭合循环下进行,故生产连续性较强,控制水平较高。但反应速度慢,生产强度低,只适宜小规模生产。2三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是较先进的工艺,由于采用了氧氯化反应,避免了大量氯化氢的产生,在金属氯化物催化剂下,氯气与乙烯生成1, 2-二氯乙焼,在反应温度365C件下,以二氯乙焼、氯气、氧气或氯化氧为原料,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改变TCE与四氯乙烯的联产比可对氯气-二氯乙烧进料比进行调节。其反应式为:C2H4+Cl2C2H4Cl28C2H4Cl2+6Cl2+7O24C2HCl3 +4C2Cl4+4H2O目前国内新增三氯乙烯的企业大部分采用气相催化法法脱
6、氯化氢工艺,其生产(shngchn)的主要原料为乙炔和氯气,但是反应体系不稳定。3四氯乙烯乙烯(y x)一步液相氯化本法是乙烯(y x)一步液相氯化。将来自电解槽的氯气进行干燥和压缩, 然后引进氯气吸收器中,在此被氯乙烷所吸收。将吸收氯气的氯乙烷从反应器底部加人,再将乙烯以气态形式通入反应器在反应器中, 氯加到乙烯中, 通过加成法(在8个压力下)制得氯乙烷。在净化系统中将氯乙烷分馏成低拂点组份、四氯乙烷和五氯乙烷,再将低沸点组份循环到反应器中。然后将四氯乙烷五氯乙烷的混合液输送到一个单一型管式裂解反应器中,反应压力约为8个大气压,温度在如。在400-500 进行热裂解。从裂解器出来的反应气体进
7、人冷凝器后分离出氯化氢和冷凝液, 再把冷凝液蒸馏进行精制, 这样就得到了纯的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 加人一定的稳定剂后就可供用户使用。4氯乙酸乙酸催化氯化法是目前国内外生产氯乙酸最主要的方法。它又可分为间歇式生产工艺和连续化生产工艺两种。乙酸催化氯化法按所用催化剂的不同可以分为硫磺法和乙酸酐法。一般来说,硫磺法是属于间歇式生产工艺,而乙酸酐法是属于连续化生产工艺(也可以是间歇式的)。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醋酐催化氯化工艺路线,该法具有产品质量高且易于连续化生产的特点。不过目前我国氯乙酸的生产也主要是用此种方法,该法中醋酐既是催化剂,也可作原料参与反应,产物中没有催化剂残留,因此产品纯度高、质量好,且
8、催化效率高,乙酸和醋酐合计转化率有时甚至高达98%以上,三废量少、生产能力大、成本低、市场竞争能力强。5氯乙酰氯据文献报道,氯乙酰氯有10余种合成路线,目前工业化或具有工业前景的合成氯乙酰氯的工艺主要有4种:氯乙酸氯化法、乙酸氯化法、(双)乙烯酮氯化法、氯乙酸光气法。通常使用氯化剂有氯、三氯化磷、亚硫酰氯、光气等。其中氯乙酸氯化法是应用最早、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工艺过程较为简单,缺点(qudin)是生产周期长,收率80%95%。由于催化剂中使用了硫、磷,产品(chnpn)中有时含有微量的硫、磷,其收率、产品纯度、环境保护等方面不尽人意。目前国内80%以上的装置采用落后的氯乙酸三氯化磷氯化法。乙
9、烯(y x)酮法:(双)乙烯酮法由美国Monsanto公司开发,已在美国Monsanto公司、Dow化学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法具有工艺技术先进、流程设计合理、产品纯度高、收率高、三废少等优点。二、含氮化合物1.甲胺甲胺生产主要采用甲醇和氨气气相催化反应技术,在加压和高温下,甲醇和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得到粗甲胺,然后经蒸馏分离,得到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日本日东化学公司采用双反应系统成套工艺及新型催化剂,可使二甲胺选择性达到60%,但催化剂在抑制三甲胺合成的同时也抑制了三甲胺的转化,反应生成的三甲胺很难转化为一甲胺和二甲胺。因此,在装填催化剂的第一反应器增设了装填平衡型催化剂的第二反应
10、器,进行一甲胺和三甲胺的歧化反应,以期进一步提高二甲胺产率。通过上述双反应器与分离系统的组合,最终可以得到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物质的量比为7 86 7 的甲胺产品。2.乙胺二氯乙烷法:二氯乙烷法是通过将原料二氯乙烷和氨水或液氨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反应生成乙二胺, 一般无需使用催化剂。但反应生成的乙二胺碱性强于无机氨, 会进一步与二氯乙烷反应形成多乙烯多胺系列副产品一般工业生产反应结束后用碱中和反应液, 可得到混合游离胺, 但副产大量氯化钠和水。同时稀碱液带入的水会对被分离物系产生稀释作用, 乙二胺和水又会形成恒沸物, 大量水存在加大了后处理难度。该反应易生成副产物, 所以提高产品选择性, 并采
11、用高效分离工艺是该技术开发的关键。ClCH2CH2Cl+2NH3NH2CH2CH2NH2+2HCl乙醇胺法:乙醇胺(MEA ) 法早先(zoxin)由BASF 公司开发成功(chnggng)并实现工业化, 该方法又分为(fn wi)氨化还原工艺和缩合工艺, 均属清洁生产工艺。氨化还原工艺以乙醇胺和氨气为原料, 反应在氢气流中进行, 乙醇胺先脱氢生成醛, 再与氨进行脱水反应, 主要采用的还原氨化催化剂有V IIIB 族、IB 族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等活性组分缩合工艺过程采用乙醇胺和氨为原料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相比其他工艺哌嗪产率较高, 该工艺无需临氢, 压力相对较低,主要采用固体酸缩合催化剂, 如Le
12、w is酸、质子酸、杂多酸以及分子筛等, 催化剂可以再生。3.乙醇胺由环氧乙烷和氨水在3040下、70.1304kPa下缩合而成,其为单、二、三乙醇胺的混合液,在90120下脱水、浓缩,然后于精馏塔中减压蒸馏,截取168174馏分而得。4.乙腈1醋酸氨化法以醋酸、氨为原料,在三氧化二铝催化剂作用下,在360-420温度下,进行反应,一步合成乙腈,反应液经吸水和精馏即得成品。2由乙酰胺与五氧化二磷脱水而得。5.丙烯酸铵催化水合法丙烯腈与水在铜系催化剂的作用下,于70120、0.4MPa压力下进行液相水合反应。 CH2=CH-CN+H2OCH2=CHCONH2反应后滤去催化剂,回收未反应的丙烯腈,
13、丙烯酰胺水溶液经浓缩、冷却(lngqu)得丙烯酰胺结晶。该法工艺流程简单,丙烯酰胺的选择性和收率可高达98%以上。生化(shn hu)法生物法制取丙烯酰胺。系将丙烯腈、原料水和固定化生物催化剂调配成水合溶液催化反应后分离出废催化剂就可得到丙烯酰胺产品 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反应设备简单,操作安全。生化法技术最早由日本日东化学公司于1985年实现(shxin)工业化生产。规模为4 000 t/a 1991年已达14万t/a规模。三、含氧化合物1.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EO)主反应与副反应:主反应:C2H4O2C2H4O 选择性氧化平行副反应:C2H43O22CO22H2O(g) 串联副反应:
14、C2H4O2O22CO23H2O(g) 催化剂:1. 工业上使用银催化剂 2. 由活性组分银、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 影响因素:空速,反应压力,原料配比,致稳气,原料气纯度产率:62%产品纯度99%2.环氧乙烷水合制备乙二醇直接水合工艺是将环氧乙烷和水按l:(2025)(摩尔比)配成混合水溶液,在管式反应器中于190220、1025MPa条件下反应。环氧乙烷的转化率接近100,EG的选择性约8990.3.乙二醛的制备(1)乙二醇气相催化氧化法(CH2OH)2 +O2(CHO)2 +2H2O由乙二醇氧化制取乙二醛的工艺可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 液相法虽然工艺简单, 反应温度和压力要求不高, 但必须
15、使用贵金属钯或铂作催化剂, 经济上不合算, 且收率不高, 至今尚未工业化。气相法是乙二醇在催化剂存在下, 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气相氧化, 制得的产品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活性炭脱色,浓缩后得到40%的乙二醛,产品中含有6%8%甲醛。(2)乙醛硝酸(xio sun)氧化法(国内提倡大力(dl)开发)乙醛在硝酸(xio sun)铜、亚硝酸钠催化作用下, 经硝酸氧化合成乙二醛, 反应式如下:3CH3CHO +4HNO33CHO-CHO +4NO+5H2O引发是硝酸氧化乙醛的关键步骤, 一般采用先加催化剂, 后加乙醛, 再滴加硝酸的加料顺序, 反应平稳, 易于控制。工业上乙二醛的收率可达70 %左右。反应
16、液在50 和6 .5kPa 压力下, 浓缩到硝酸浓度为5 %时, 加入少量乙醛, 继续加温2h , 以消除残余的硝酸, 蒸去挥发性物质, 然后通过阴离子树脂交换器除去有机酸, 得到含量40 %的乙二醛溶液,国外正在研究用氧化硒来代替硝酸作氧化剂, 据称氧化选择性较好, 收率可达84 %, 该法目前尚未工业化。4.环戊烯氧化制备戊二醛这是早期合成戊二醛的方法, 环戊烯与臭氧反应生成臭氧化物, 然后经还原分解得到戊二醛,同时伴有醛酸、戊二酸及醋类化合物生成。反应液中生成的戊二醛需立即处理, 否则易被继续氧化成戊二酸。该方法设备要求高, 工艺条件苛刻, 臭氧的发生及处理较为复杂, 能耗大, 反应中间
17、物臭氧化物易发生爆炸, 操作危险, 因而仅限于实验室制备, 未被工业界重视。80 年代以来随着环戊烯资源日趋增多, 国内外学者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对环戊烯氧化法的改进上, 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有三步氧化法,二步氧化法,一步氧化法其中三步氧化法戊二醛总收率可达到70%,但由于反应步骤多, 并需使用多种催化剂, 因而仍缺乏竞争力。二步氧化法的文献报道较多, 但戊二醛收率并没有得到提高。一步氧化法是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焦点,所采用的氧化剂有空气,过氧化氢及酮的过氧化物。一步氧化法: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良好进展, 米镇涛等人。采用三氧化钨为催化剂, 过氧化氢为氧化剂,B2O3为助催化剂, 并采用乙酸
18、(y sun)丁醋为溶剂, 在温度40-50 C,反应时间10 h催化剂浓度9% 的条件下得到(d do)了收率为63%的戊二醛。许新华等人以钨酸为催化剂, 叔丁醇为溶剂, 在35 C反应24 h戊二醛收率达80%他们认为戊二醛是通过(tnggu)环氧化物中间体生成的,该中间体除继续氧化为戊二醛外,还能与水和醇生成其它副产物,因此采用不含羟基的溶剂或使用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来抑制环氧化物中间体的副反应发生,可提高戊二醛收率。5.乙烯直接氧化制备乙醛乙烯直接氧化法又称瓦克法,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均相配位催化剂实现工业化的过程,该法以氯化钯氯化铜盐酸水组成的溶液为催化剂,使乙烯直接氧化为
19、乙醛。总反应式为:实际反应按下述两步进行:乙烯氧化:CH2=CH2+PdCl2+H2OCH3CHO+Pd+2HCl催化剂溶液的氧化再生:Pd+2CuCl2PdCl2+2CuCl6.丁酸的制备正丁醛氧化法(国内主要生产方法)正丁醛氧化法生产正丁酸是以正丁醛为原料、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有无催化剂均可完成的反应。如果用催化剂则选择过渡金属以及Cu、Ag、Ce、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液相反应时,催化剂选择金属羧酸盐,气相反应则使用沉淀于硅胶、氧化铝等上的金属氧化物。直接采用正丁醛氧化法具有工艺路线简单、生产控制方便、原料单一、产品收率高等优点,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7.丙烯氧化法制备丙烯酯丙烯(bn x
20、)氧化法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之分。(1)一步氧化(ynghu)法的反应为:(2)两步法的反应(fnyng)为:第一步,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第二步,丙烯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丙烯酸。时至今日,丙烯氧化法是世界上工业合成丙烯酸的主流工艺方法,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大型丙烯酸生产装置全部采用丙烯两步氧化法进行生产。8.季戊四醇的制备季戊四醇是由甲醛和乙醛在碱性缩合剂存在下反应制得的,同时副产甲酸盐。用氢氧化钙作为碱性催化剂的季戊四醇生产工艺称之为“钙法”。 “钙法”产品质量较好,原料成本低廉,但该方法操作步骤多,后处理必须增加沉淀和过滤以除去钙离子。 用氢氧化钠作为碱性催化剂的季戊四醇生产工艺称之为“钠法”。氢氧化
21、钠法的价格虽然较贵,但由于副产物甲酸钠易溶于水,使后处理步骤减少。混合碱法:与传统的钠法和钙法相比(xin b),混合碱法有如下特点:(1)以弱碱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为催化剂合成季戊四醇,反应条件较为稳定,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季戊四醇的产率有利;(2)弱碱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小;(3)该法能将副产物甲酸钠在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氧化或水解转化为本反应所需要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作为下一批反应催化剂,循环使用。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的碱,得到高质量高收率的产品,既降低了成本,又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该工艺副产物少,无三废产生(chnshng),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艺,
22、必将产生很好的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9. 3,5-二羟基(qingj)苯甲醇 3,5-二羟基苯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和化工中间体,其合成均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得到产品,工业化主要有四条路线。 (1)以氢化铝在醚溶液中直接还原得到3,5二羟基苯甲酸乙酯,用醚连续提取分离产物,该法反应时间过长、收率不高,且生产安全性差; (2)将3,5二羟基苯甲酸的羟基硅烷化予以保护,再用氢化锂铝还原,最后脱掉保护基,分离得到产物; (3)将3,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先苄醚化,然后经氢化铝锂还原,再用5Pd/C催化剂氢解苄基得到3,5-二羟基苯甲醇; (4)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为
23、原料,经过酯化、酰化、还原等步骤合成。 方法(2)与(3)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保护试剂,生产成本比较高,但是产品质量好、中间控制比较容易,是目前国内外最主要的工业化合成路线。方法(4)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酰化试剂,成本相对较低,生产安全性高,目前国内正在开发此路线,该法将是较有前途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目前国外主要生产厂家有德国赫司特公司和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生产能力分别为100-200吨年之间:国内由南京制药厂独家生产,生产能力约为50吨年,主要用于自己合成医药,少部分出口。该产品世界市场需求看好,预计2005年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约为600吨左右,国外多次来我国寻求该产品,据报道国内清华大学、南京市师
24、范大学等单位对此合成技术进行研究,技术比较成熟,国内可以采取路线2或3建设一套50吨年的生产装置。 10.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乙酰胺又称乙酰二甲胺,是一种强极性非质子化溶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ji gng)和有机合成工业中,该品工业化合成主要有两条路线。 醋酐法 以醋酐为原料与二甲胺反应而得,目前国内主要(zhyo)采用该法生产。 乙酰氯法 由二甲胺与乙酰氯反应而得。该工艺首先由抚顺(f shn)化工研究院开发成功,该工艺特点是采用先进的催化反应精馏技术,强化了反应,降低能耗,分离效果和产品收率大大提高,工艺过程简化,与醋酐法相比较,生产成本有所降低。 目前国内二甲基乙酰胺总生产能力约300
25、0吨年,有十余家企业生产,主要生产企业有上海纪中化工厂、上海新华化工厂、济南高创化工有限公司、苏州寅生化工厂、河北化学工业研究院实验厂等。目前年产量约2600t年,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进口,尽管目前二甲基乙酰胺生产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尤其是合成树脂、丙烯腈纤维和芳烃的生产能力快速增加,国内二甲基乙酰胺的需求将有较大的增长幅度,因此投资建设1000吨年的二甲基乙酰胺市场前景看好,另外与二甲基乙酰胺生产过程比较相似同系物N,N-二丁基乙酰胺、N,N-二乙基癸酰胺等与该产品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也比较相近,因此在开发二甲基乙酰胺的同时,建议同时开发生产
26、这些同系物,可以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增加装置的经济效益。11.乙酰乙酸甲酯 乙酰乙酸甲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和溶剂,其工业化主要路线是双乙烯酮酯化法,即由双乙烯酮与甲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经过精制后得到产品。该工艺不仅操作方便、能耗低,而且同一套装置和相同工艺可以生产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乙酸氯乙酯、乙酰乙酸异丙酯、乙酰乙酸烯丙基酯等系列产品,因此国内外主要采用该路线合成。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生产乙酰乙酸甲酯,因此生产能力难以准确统计,目前国内乙酰乙酸甲酯的生产能力约为12万吨年左右,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彭浦化工厂、河北沧州农药化工厂、安徽蚌埠八一化工有限公司、山东
27、青岛农药场、淄博开发区医药化工厂、西安太宝化工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生产,其中南通醋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最大,达到6000吨年,其余企业均为数百吨年,我国乙酰乙酸甲酯生产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要是产品质量较差,国内除少数规模较大企业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以外,大部分装置不能生产出下游医药、农药和维生素等所需要的99以上的产品,因此国内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高纯度的乙酰乙酸甲酯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002年进口量高达5000吨左右。 随着科学的进步,乙酰乙酸甲酯的用途不断被开发出来,其许多(xdu)下游产品都是目前国内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精细化工中间体或化学品,下游产品发展异常迅速,因此加快乙酰乙酸
28、甲酯开发与生产非常重要与必要。建议新建装置规模在3000-5000吨年为宜。 四芳香族化合物1.二氯苯邻二氯苯制备(zhbi)方法: 1.氯苯副产回收(hushu) 无论是采用苯液相氯化法还是采用苯气相氧氯化法制造氯苯,都联产二氯苯。按照目前氯苯的工艺控制条件和生产情况,氯苯与二氯苯的比例为30-35:1,工业上分离邻、对位二氯苯的方法主要有精馏法和结晶法。2.由邻氯苯胺经重氮化、置换而得将邻氯苯胺及盐酸加入反应锅,于25以下混匀。冷却至0,滴入亚硝酸钠溶液,温度维持在05,至碘化钾淀粉液变蓝色时停止加料,得重氮盐溶液。在05下加入氯化亚铜的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匀,升温至6070,反应1h
29、,冷却、静置分层,油层用5%氢氧化钠和水反复洗涤,以无水氯化钙脱水、分馏,收集177183馏分,即得成品。间二氯苯制备方法:(1)间苯二胺与硫酸(li sun)、亚硝酸钠经重氮化反应(fnyng),制成重氮盐,再经氯化而成。(2)间氯苯胺(bn n)经重氮化、氯化而成。3.间二硝基苯直接催化氯化法。对二氯苯制备方法:(1)苯定向氯化将苯置于氯化反应器中,加苯重量的0.1%-0.6%的硫化锑,通入氯气,控制氯化温度在20左右,氯化30-45分钟,加入苯磺酸定向催化剂,然后再通入氯气,当二氯苯晶体析出时,将反应液加热到50-60,再缓速通氯气直到反应液增重理论量的95%左右为止,收率70%-75%
30、。由于苯氯化产物组分较多,工业制备的关键是对二氯苯选择适当的分离,精制方法。(2)由氯苯生产过程中回收将氯苯精馏塔底物,经真空蒸馏蒸出混合二氯苯,在结晶器中进行结晶而得较纯的对二氯苯。2.氯苯直接氯化法:用苯接氯化制氯苯的方法,是英国于1909年首先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并一直沿用至今。反应式为: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气相法,反应温度400500,成本高于液相法,故已被淘汰。液相法,通常用三氯化铁催化,但在生成氯苯的同时,还伴有多氯苯生成。氧氯化法:由德国拉西公司于1932年开发成功。反应是在275和常压下于气相中进行的,催化剂为铜-氧化铝。为了抑制多氯苯的生成,所用的苯需大大过量。尽管如此,还会
31、生成5%8%的二氯苯,而氯化氢被全部用完。3.对氯甲苯:重氮化法:由对甲苯胺经重氮化、置换而得。将对甲苯胺和盐酸加入反应锅中搅拌加热,至60溶解后,冷却至15以下,滴加亚硝酸钠溶液。到达终点后继续搅拌0.5h。加入氯化亚铜盐酸溶液,在室温搅拌3h。然后升温至60保持0.5h,冷至室温静置分层,弃去酸水层,用水洗至中性,过滤,得对氯甲苯。直接氯化法:由甲苯(ji bn)进行芳环氯化制得。4.硝基(xio j)氯苯生产(shngchn)方法:硝基氯苯的生产主要采用混酸硝化法,共有两种工艺:等温硝化,绝热硝化。目前国内几乎全部采用等温硝化法,而国外主流技术为绝热硝化工艺5.均三甲苯(1)重溶剂油经分
32、馏得。(2)可用偏三甲苯的异构化法或丙酮在硫酸催化下脱水合成,纯均三甲苯由丙酮在300500下气相催化脱水制得:3CH3COCH3(CH3)3C6H33H2O6.壬基酚壬基酚的生产包括丙烯齐聚制壬烯和苯酚烷基化制壬基酚两个过程。常州化工二厂和大庆石油化工厂采用波兰布拉霍夫尼亚有机合成研究院的齐聚工艺,其特点是使用布拉霍夫尼亚有机合成研究院开发的专用含磷催化剂,齐聚反应选择性高,催化剂寿命较长(不少于6 个月)。7.对氨基酚硝基苯化学还原法:用活泼金属为还原剂, 将硝基苯还原得到对氨基苯酚, 反应40 min得到中间体苯肢, 再在20 % 硫酸介质中, 82度下经重排反应lh 制得对氨基苯酚,
33、硝基苯转化率为72 % 该方法原料廉价易得, 操作方便, 工艺流程简单, 生产成本低,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完全达到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8.苯二酚(1)邻苯二酚工业上是通过重氮化邻氨基苯酚后水解,或者在高压釜中水解邻氯苯酚制得,目前大部分邻苯二酚的工业制法为苯酚羟基化法,其过程为苯酚经氧化物(过氧酸、双氧水等)氧化可制得邻、对苯二酚,经分离可得邻苯二酚。(2)对苯二酚苯磺酸用发烟硫酸磺化、中和,再经碱熔、酸化、正丁醇萃取(cuq)、蒸去溶剂(rngj)后,经蒸馏(zhngli)而得成品;由间二硝基苯加氢制得间苯二胺,再由间苯二胺水解制得;间苯二酚也可以由苯和丙烯采用二异丙苯过氧化法来生产。(3)间苯
34、二酚苯二酚以前一直受用苯胺法生产,工业生产还发展了邻苯二酚联产法、异丙苯法和双酚A法。中国仍采用苯胺法。7.氯化苄由液相或气相干燥不含铁质的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15555&ss_c=ssc.citiao.link 甲苯与氯在光照或在催化剂存在下侧链自由基氯化制得。反应通常得到含氯化苄、二氯化苄和三氯化苄的混合物,如控制反应条件(反应物之间配比、反应温度等)可得到其中一种作为主要的产品,再经分馏氯化产物,即得氯化苄。8.苯甲酸(1)甲苯+高锰酸钾+水苯甲酸钾+氢氧化钾+二氧化锰+水(前面的水是 提供反应环境)(2)苯甲酸钾+浓
35、盐酸苯甲酸9.苯甲醛(1)甲苯氯化再水解法:以甲苯为原料,在光照下进行氯化,得混合氯苄。江苏九九久(股票代码002411)的子公司南通市天时化工对该工艺路线进行了技术改进,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质量最好的厂家,产能达到15000T/年。(2)苯甲醇氧化法:氯苄水解得苯甲醇,再经氧化得苯甲醛。(3)甲苯直接氧化法:苯甲醛是甲苯氧化制苯甲酸的中间产物。甲苯苯甲醇苯甲醛苯甲酸。(4)以苯为原料:在加压和三氯化铝作用下,苯与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反应得。工业品苯甲醛的含量在98.5%以上五、杂原子化合物12巯基乙醇 2巯基乙醇工业化合成路线按原料分有两条,一是以硫氢化钠和氯乙醇为原料,该法环境污染严重,产品收
36、率低,在国外已经被淘汰;二是以环氧乙烷与硫化氢为原料,在催化剂和溶剂下反应,并副产硫代二甘醇,目前国内外均采用该法生产,2巯基乙醇生成量,取决于配料比、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和溶剂的选择,按反应压力分又分为常压法和加压法两种。2巯基乙醇生产与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拥有典型的合成技术专利的公司有日本东洋化成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美国道化学公司、菲利浦石油(shyu)公司、杜邦公司、法国索纳埃尔弗公司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合成农药需要,开始研究与开发2巯基乙醇的合成技术。四川精细化工研究所是国内研究与开发比较早水平(shupng)比较高的单位之一,该所开发的工
37、艺最大特点是在常压下反应,采用高效溶剂和催化剂,原料配比中硫化氢过量,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几乎接近100,2巯基乙醇的选择性高于80,反应(fnyng)温度较低,能耗也较低,最后精馏得到2巯基乙醇质量分数大于98,达到聚合级要求。 综观国内外环氧乙烷和硫化氢合成2巯基乙醇工业化工艺技术来看,一般分为常压法和加压法,常压法采用气相反应,而加压法采用液相反应为主,两者各有利弊。加压法具有投资省、原料转化率高、产品选择性和收率高,而且副产品硫代二甘醇量比较少,设备生产率高,工艺流程短,易于操作,但是加压法要求技术难度大,对设备材质要求高,需要有耐硫化氢腐蚀的高级压缩机和硫化氢钢瓶,目前国内在这些问题技术
38、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都存在较大问题。常压法工艺比较容易控制,对设备要求不高,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其中关键在于催化剂、溶剂等合理选择与使用。 我国2巯基乙醇生产最早有上海农药研究所开发技术转让给浙江慈溪农药厂,建成60吨年的小规模装置,后来由于技术和经济性等多种因素被迫停产,广东茂名化工二厂、上海化学试剂厂等也曾生产2-巯基乙醇,后因为种种原因停产,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农药和合成纤维的需求增加,国内主要依赖进口,年进口量在500t左右。2三氟乙醇(y chn) 三氟乙醇(y chn)指的是2,2,2三氟乙醇,是一种重要的脂肪族含氟中间体,由于含有三氟甲基的特殊结构,因此使其性质不同与其他的醇类,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尤其用于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计算机基础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美容师考试的核心能力需求及答案探索
- 2025年院前急救信息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美容师开店经营指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画具画材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年宠物营养师考试的理论与实践考试及试题答案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疑难问题与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职业法规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考试新趋势题目及答案
- 《手工制作》课件-幼儿园挂饰
- 人武专干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课件
- 2025年北京五湖四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欢乐购物街-认识人民币(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疫苗与接种管理制度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邮电大学
- 《通信用开关电源的元器件降额准则-》
- 风险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