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范防与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资料_第1页
公共安全范防与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资料_第2页
公共安全范防与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资料_第3页
公共安全范防与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资料_第4页
公共安全范防与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 共 安 全 范 防 与城 市 应 急 指 挥 系 统 建 设 共四十五页1 综述2 总体设计应遵循(zn xn)的原则3 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4 基本组网方式5 我国已经建成的系统举例共四十五页1 综述1.1 城市公共安全防范与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包含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在内的人文和社会指标占了5个,而经济指标只占3个,此项执政新理念意味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从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平安和谐社会发展转型(zhun xn)。 目前全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 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据统计,我国每年因

2、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上百万人伤亡,经济损失6500亿元左右,占我国GDP的6%。2005年,某市发生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和流行性传染病引起的经济损失达到近3亿元,占该市GDP的0.3%。同时各类突发事件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在这具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某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迫在眉睫。 共四十五页1.2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fngfn)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防范(fngfn)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视频监控以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场合。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

3、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正朝着前端一体化、视频数字化、监控网络化、系统集成化、视频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共四十五页1.3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xtng)具有强大后台数据库支持的多功能监控系统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共四十五页1.4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公安部在第一批4个“平安城市”试点工作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推行了第二批创建22个国家级“平安城市”试点工作,同时要求各省推荐省级“平安城市”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利用(lyng)安全防范技术提高全国性的城市治安管理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也体现了安全防范技术在城市安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共四十

4、五页现阶段城市安防的实质内容就是建设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1)需要建立对过往车辆、流动人员集散地、重要场所等进行监控报警的系统;(2)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即需要对已建成的各自(gz)独立的报警监控系统进行整合、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3)需要建立面向公安实战和社会公共安全综合应用的系统集成平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安全防范技术在城市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并达到以下目的:防御重大恐怖活动、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应急的反应能力;提升我国社会治安防范水平、社会安全服务发展,改善社会治安状况;解决目前警力不足,提高警务效率。共四十五页2 总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实用性:在满足城市应

5、急中心系统需求和相关课题研究目标的同时,按照实用性的原则,设计整个系统的操作以方便(fngbin)、简洁、高效、易维护为目标,多操作平台整体设计、统一操作,既充分体现快速反应的特点,又便于决策层、管理层及时了解各项统计信息和决策信息,进行业务处理和综合管理,同时降低整个系统建设成本,保护已有的投资。(2)高可靠性:由于某市应急中心系统涉及面广,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必须保证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系统各个软件模块采用分布式设计,每个模块稳定地独立运行,一旦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它模块运行;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构架采用成熟可靠的体系,重要数据要异地备份。系统的硬件采用冗余设计,核心交换机和主服务器都采用双机热备份

6、。 共四十五页(3)先进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在兼顾应急中心系统的实用性和高可靠性的同时,系统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开发工具,以保证系统和产品的先进性;但也要避免采用不成熟的技术以保证系统稳定性。 (4)安全性与保密性:本系统运行的数据多为敏感、涉密信息,专业数据采用分布存放相互(xingh)隔离。重要数据要加密处理,甚至物理隔离。(5)大容量性:本系统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应该具有大容量和高度的容量扩展功能,包括用户终端和移动信息终端两方面。 共四十五页(6)开放性与标准性:系统涉及的部门众多,应是一个开放的、易扩展的、分布式的系统

7、,可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应该统一规范。系统设计所涉及的技术和选用的产品标准应是业界公认的主流产品标准,尽量符合业界最新的标准,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与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相连和数据共享。(7)应用(yngyng)功能模块化:系统应用(yngyng)领域广泛,应针对不同需求,设计不同功能模块,便于系统功能组合、扩展和提升,有利于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有了标准化和模块化,才有利于系统的集成和网络化。 共四十五页(8)快速反应能力:系统是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shmn)的生命财产的安危。快速反应能力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至关重要,必须在系统设计中贯彻始终。

8、(9)支持多种通信网络:具有多种通信方式接入能力,能够支持和使用已有的公用电信网(包括固定网和移动通信网)和专用通信网(包括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具备应急通信能力,尽可能覆盖现有的所有通信体系,并可实现对未来新的通信方式的连接,从而最大限度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公网和专网互为备份,有线和无线互为备份,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指导原则: 需求导向,资源共享,开放性,技术创新。共四十五页3 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现有社会应急联动系统中,美国芝加哥市911中心以杰出的运行效率而引领群伦,为众多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所研究和效仿。有关统计显示,全球所有城市中,芝加哥911响应时间最快,平均仅为1.2秒

9、,98呼叫应答都在两次振铃之内。中心日均接警量为1.5万件,2001年共接警580万件,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市民一年有两次通过911请求救助。芝加哥911系统能够每小时处理3000个呼叫,每年(minin)的呼叫能力达650万次。芝加哥911中心于1995年正式投入运营,是全美最大的紧急管理与通讯办公中心之一。据介绍,911中心是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应急体系中枢,6台服务器提供所有调度功能,网络中心、2000多辆警车和350辆消防车上,都配有最先进的通讯设备。共有850人在中心工作,109个接警席中有82个是公安接警席,27个为消防接警席。 共四十五页国外的社会应急联动系统之所以能够应急和联动

10、,靠的是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高科技手段。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处置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现状可以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法律规范,专门化、体系化。多数国家都有一部统一的紧急状态(或危机管理)法律,通常规定宣布紧急状态权力的行使主体、程序、对公民权利的限制以及权利救济等内容。 (2)机构人员的专门化、专业化。 (3)危机管理体系出现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4)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应急管理行为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定化。 (5)危机预警机制、资源储备与调动(diodng)机制、危机化解机制逐步完备。 共四十五页国内外同类系统分析与经验借鉴 (1) 美国NIMS介绍

11、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城市社会应急联动中心的建设。至今,应急联动中心(简称91l中心)已遍及美国每一个州市。美国911中心是合并所有与灾害有关的机构组建的,采用警察、消防和急救等部门现场联合办公的方式处理各类紧急事件。遭受“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对应急管理(gunl)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和检讨,认为原有的体系、机制和支撑远远不够。 根据总统令-5(HSPD-5),国土安全部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IMS)”和“国家应急预案(NRP)”,并提出了联邦各部门和州等地方政府针对突发事件应急的培训和执行计划。NIMS提出了国家级的应急框架,NRP是对它的具体实施。 共四十五页(2)日

12、本(r bn)东京都应急管理系统 共四十五页共四十五页(3)德国危机预防信息系统(deNIS) DeNIS 的核心要素是交互式态势图,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部分。GIS作为一项用户服务技术建立起来的,所有现存的数据都存储在一个(y )中心服务器中。这个中心服务器将来可以存储和显示非空间的数据,例如过去事件的文本主导的背景信息(例如危险物质的数据、田野考察报告、指导方针、建议、表格等),还有诸如能够显示建筑设施的地理位置的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也被存贮在中心服务器的地理数据库中。 共四十五页 美国(mi u)、日本和德国应急系统一些基本要素的比较: 国 家内容美国日本德国应急呼叫号码9111

13、10欧盟112接处警模式统一接警,分区,分类,协同处警统一接警,分别处警,协同指挥统一接警,分区分类协同处警应急中心物理位置集中式和分布式共存集中式和分布式共存集中式和分布式共存应急中心逻辑形态逻辑统一逻辑统一逻辑统一主要技术系统建设投资比例硬件:30%软件:30%咨询,设计,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40硬件:3035%软件:3035%咨询,设计,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30-40硬件:30-35%软件:30-35%咨询,设计,项目管理和技术服务:30-40有线专用调度交换机及ACD,IVR,CTI,VMS,或工控机平台的交换设备高档:专用调度交换机普通:PBXCTI高档:专用调度交换机普通:PBXC

14、TI高档:专用调度交换机普通:PBXCTI共四十五页 国 家内容美国日本德国大容量会议电话有有有计算机辅助调度(CAD)网络分布式网络分布式网络分布式应急地理信息系统(GIS)有,网络分布式有有数字语音多轨记录系统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标准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固定:移动:有广泛应用多见于大城市有广泛应用有有广泛应用有数据存储系统NAS,SAN服务器磁盘阵列多见;个别NAS/SAN服务器磁盘阵列多;个别NAS/SAN服务器磁盘阵列多;个别NAS/SAN共四十五页 国 家内容美国日本德国无线语音调度系统常规对讲,模拟集群,数字集群地空对讲常规对讲,模拟集群,数字集群地空对讲常规对讲,模拟集群,数字集群地空对

15、讲广域数据网络IP, ATM, FR, DDN 和WLANIP, ATM, FR, DDN 和WLANIP, ATM, FR, DDN 和WLAN本地数据网:100M100/1000MGB有多有有多有有多GPS定位和AVL多多多大屏幕显示:单屏电视多屏多屏多屏分割多多多多多多集成的接处警终端高水平集成一般水平高水平集成综合布线系统多多多共四十五页 国 家内容美国日本德国供电系统一主+电池一主一备电池一主一备电池发电机多多多多多多中心设施,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较多多多IT系统安全和性能管理系统多,水平高多,水平高多,水平高中心时钟和时间同步系统均有,水平中高均有,水平中高均有,水平中高短信(含MMS

16、)报警服务系统有有有综合通信网关有有有决策指挥会议室系统多多多共四十五页4 基本组网方式(1)基于监控专网传输(chun sh)的传统矩阵联网系统 共四十五页(2)基于以太网传输的数字矩阵联网(lin wn)系统 共四十五页(3)基于(jy)网络视频服务器的数字化系统 共四十五页(4)基于(jy)DVR/DVS数字录像设备的数字化系统 共四十五页5 我国已经(y jing)建成的系统举例共四十五页功能(gngnng)结构图共四十五页(1) 南宁市应急联动(lin dn)系统 共四十五页(2) 深圳市应急(yng j)指挥系统 共四十五页(3) 海淀区系统结构共四十五页海淀区控制及应用(yngy

17、ng)等级分析共四十五页应急指挥交通管理城市管理招商引资多维社管网各街乡分控中心移动监控系统委办局分控中心其它辅助系统治安防控视频指挥调度中心监控终端监控终端监控终端构建应用(yngyng)模式共四十五页应急(yng j)处置流程共四十五页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 海淀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各专项指挥部街道(乡镇)应急领导小组相关委办局区人防指挥中心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部区公共设施事件指挥部区电力事故指挥部区交通安全指挥部区反恐和刑事案件指挥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区安全生产指挥部区防震减灾指挥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区消防

18、安全指挥部区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北部地区建设办公室组织(zzh)机构分析共四十五页共四十五页应急(yng j)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共四十五页有线/无线简化的独立(dl)系统任何(rnh)区域更多类似装置网络服务器摄像机摄像机冷凝器BMS采暖通风和空调 锅炉紧急警报装置进出控制装置数字录音入侵警报灭火面板报警面板火警面板喷淋监控面板分布式整合网络一览智能标识软件“粘合-中间件”共四十五页(4) 东润科技分布式InforTech平台视频监控(jin kn)架构DVSDVR存储(cn ch)NIUInforTone 服务器DVRDVS终端INTERNETINTERNET终端终端终端INTERNET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存储NIU共四十五页三级监控(jin kn)二级监控(jin kn)三级监控三级监控二级监控一级监控警务其它终端三级监控共四十五页共四十五页网闸市局存储器控站市局监控站小区监控室小区局域网 监控点 监控点 监控点 监控点光纤光纤光纤 光纤电话线监控点小区监控室小区监控室分局监控站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