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复习资料:海底及沉积盆地构造分析教学大纲_第1页
构造复习资料:海底及沉积盆地构造分析教学大纲_第2页
构造复习资料:海底及沉积盆地构造分析教学大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代码:1101014 课程英文名称:Sea-floor and sedimentary basin Structural Ge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海底及沉积盆地构造分析教学大纲(总学时:56 讲课学时:36 实习学时20)一、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海洋岩石圈结构与大地构造新理念、海底构造单元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沉积盆地主要类型、成因及其特征;盆地(油区)内各次级构造单元(沉积凹陷、油气聚集带、油气圈闭)的构造样式及其与油气聚集成藏关系。熟悉在沉积盆地中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中所经常遇到的构造分析的理论和工作方法。了解当前国内外沉积盆地中油气勘探构造分析的现状和进展。既注基本理论和

2、基本知识,也强调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对盆地内次级构造单元类型、基本特征、成因机理、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及研究工作方法有一定的认识。避免重宏观理论学习,而轻具体的从第一性资料出发的实际构造分析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从事海洋地质和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构造分析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需要。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课程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强调实际应用。在简要介绍海洋岩石圈结构与大地构造新理念、海底构造单元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以及与裂陷(伸展)、压陷(挠曲)和走滑等构造作用有关的盆地类型、成因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放在沉积盆地内次级构造单元的石油构造地质条件的分析上。以伸展、挤压、走滑

3、、反转构造及其样式叠加为主线,分析不同构造样式的构造圈闭类型和对油气藏形成控制作用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第一章构造分析概述 2学时,掌握 基本概念、研究意义、构造分析的基本原则、构造分析的主要内容、学好课程的基本途径、主要授课内容。第二章 地层的产状和接触关系 2学时,掌握面状、线状构造产状要素,水平岩层特征、倾斜岩层特征,岩层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的类型、识别及其构造意义,层理及其识别,利用原生构造判定岩石层顶面和底面。第三章 海洋岩石圈结构与大地构造新理念 2学时,掌握海洋岩石圈结构、大地构造新理念第四章 海底构造单元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2学时,掌握大洋中脊、离散边缘、走滑边缘、聚敛边缘及其基

4、本特征第五章 地壳均衡补偿及大洋与边缘海构造应力场分析 2学时,掌握地壳均衡补偿介绍、大洋与边缘海构造应力场分析第六章 岩石变形的力学基础与岩石的应变和变形行为 4学时,掌握力、外力、内力及应力,应力分析:主应力及主应力轴的概念,应力状态与应力椭球体及莫尔应力圆,二维应力分析与应力椭圆,构造应力场、应力轨迹、应力集中。形和位移,应变概念:线应变和角应变,主应变轴,变形五种方式,固体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莫尔-库仑理论及格里菲斯破裂准则,破裂变形的基本方式:张裂和剪裂,共扼剪切角,蠕变,松弛及流变概念及其在构造分析中的意义,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及岩石变形的内、外部因素。第七章 褶皱、断裂与节理 6学时

5、,掌握褶皱基本形态,褶皱要素,褶皱平面形态,褶皱分类,褶皱的组合型式,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及柔流褶皱作用,断层要素,断层分类,断层效应分析,断层组合类型,断层活动相对时间的确定节理及其分类,节理的组合和节理系。第八章 裂陷盆地与伸展构造样式 4学时,掌握 裂陷盆地的类型及其特征、盖层(薄皮)伸展构造样式、基底伸展构造样式。 油气圈闭类型及分布规律。第九章 压陷(挠曲)盆地与压缩构造样式 4学时,掌握 压陷(挠曲)盆地类型及其特征、盖层(薄皮)压缩构造样式(逆冲断层系、相关褶皱构造)、基底卷入型的压缩构造样式(基底冲断层与压缩断决、结晶基底卷入、准沉积基底或变质基底卷入压缩构

6、造);油气圈闭类型及分布规律。第十章 走滑盆地与走滑构造样式 4学时,掌握 走滑盆地类型及其形成演化、走滑(扭动)构造应力场及构造体系、走滑构造的基本特征(识别标志)、基底卷入的走滑构造样式(基底走滑断层与花状构造)、盖层(薄皮)走滑构造样式(盖层横推断层与雁列褶皱)、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第十一章 生长构造 2学时,掌握生长断裂(概念、基本特征、成因、类型、研究方法及与油气聚集关系);生长背斜(基本特征及分析、与油气聚集关系)。第十二章 底辟构造与潜山披覆构造 2学时,掌握底辟构造的概念及其分类、盐底辟、泥底辟、岩浆(变质岩)底辟等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演化;油气圈闭类型及分布规律。潜山披覆构造

7、基本概念及在油气勘探中意义、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及成因;潜山披覆构造与油气的关系。第十三章 反转构造与非构造圈闭 2学时,掌握反转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应力分析(构造反转与反转构造、正反转构造、负反转构造);反转构造的鉴别与描述、反转构造模拟研究、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指课内及课间实践教学)实习一 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和方法 2学时,掌握学习和掌握面、线状构造及其相互间角距关系的赤平投影原理与方法。实习二勾绘构造等值线图 2学时,掌握学习和掌握构造等高线图的编图原理和方法,以及对构造等高线图进行地质构造解释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实习三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2学

8、时,掌握巩固和掌握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学习简介方法确定断层产状的方法;学习和掌握根据断层的地层效应分析断层的运动学性质;用几何学作图法确定地层断距。实习四分析逆冲断层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图 2学时,掌握学习和逆冲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学会编制构造剖面图的方法。实习五运用地震资料分析各类构造样式 2学时,掌握运用地震资料分析各种类型的构造样式实习六 构造演化剖面的制作 2学时,掌握学会构造演化剖面的制作方法 实习七 构造分析野外实习 8学时,掌握注:“”标注综合性实验,“”标注设计性实验。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以海洋科学概论、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区域海洋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9、、构造地质学、盆地分析一原理及应用、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教程等课程为基础。重点讲授沉积盆地、盆内各次级构造单元尺度上的主要构造样式识别(类型)、特征、成因、分布;不同构造样式的构造圈闭类型及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尽量避免内容上与含油气区大地构造、区域构造、盆地分析等课程方面的重复。五、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与直接板书相结合教学方式,实习课程主要在室内进行,加强课堂上的讨论,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动性。六、成绩评定办法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20和期末闭卷考试占80,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成绩百分制。七、教材及教参、中外文核心期刊名称 王燮培,费琪,张家骅编著石油勘探构造分析M高等学校教材,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朱志澄,构造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吴时国,喻普之,海底构造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教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编石油构造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期刊:海洋科学、海洋学报、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