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和利息专业培训教案_第1页
信用和利息专业培训教案_第2页
信用和利息专业培训教案_第3页
信用和利息专业培训教案_第4页
信用和利息专业培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用和利息专业培训教案教学内容:第一节 信用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 第三节 利息率的决定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 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第一节 信用一、信用的定义 以偿还并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了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或: 以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为前提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即以偿还并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二、信用的产生 1、前提条件:私有财产的出现,导至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差异为满足在不改变所有权条件下的财富调剂的需要,产生了借贷行为。 2、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产业资金以及社会资金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的余缺) 第一节 信用3三、

2、信用的基本特征 是在一定时间内,以偿还并支付利息为条件,债权人与债务人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经济契约行为。四、信用的主要形式 (一)商业信用 1、定义: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 2、特点 主要以商品形式提供信用; 其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 其供求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 商业信用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相联系,有其广泛的运用范围,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第一节 信用4 3、局限 信用的规模和范围、期限有一定的限制; 信用的方向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分散性和不稳定性。(二)银行信用 1、定义: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2、特点

3、 信用规模巨大,其规模不受自身自有资本的限制 信用双方,一方是金融机构,另一方是工商企业,且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无方向上的限制 。 具有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银行信用的主要工具银行劵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缺陷,但不能完全替代商业信用(及时、方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第一节 信用5(三)国家信用 1、定义: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外国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这里专指国债部分。 2、特点 国家信用的借贷双方,一方是债务人政府,另一方是债权人,包括本国和外国向政府提供信用的人 ; 国家信用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家债券,包括短期国库券和长期公债

4、券,其次是向中央银行短期借款; 中长期债券一般用于弥补财政预算赤字,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等非生产性支出,军费支出以及福利支出等;国库券一般用来调节财政年度内暂时性收支失衡。 运用国家信用应注意的问题 国家债务规模的衡量指标: 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累计余额 /当年GDP)100% (警戒线1050,欧盟各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不超过60%)、 第一节 信用6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100% (警戒线: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不超过10%)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 /当年财政收入或支出100% (警戒线:20)(四)消费信用 1、定义:是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用以

5、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包括: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信用卡 2、作用 对消费者来说,解决了消费者消费欲望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 对整个社会来说 积极作用是促进了消费品的销售,扩大了消费需求,促进耐用消费品生产和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信用7 不利作用是使未来消费缩小,增加债务负担;容易助长信用膨胀,造成市场虚假繁荣和泡沫经济,加剧生产与消费,市场供求的矛盾。 3、我国的消费信用 1)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银行卡按是否具备透支功能分为:信

6、用卡和借记卡; 信用卡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又可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准贷记卡是指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帐户金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借记卡主要有转帐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和储值卡三种。第一节 信用8 2)分期付款:1993年11月,上海银信服务公司成立,它是我国首家办理个人消费品分期付款业务的消费信用服务公司。近年来,分期付款主要用于购买汽车。 3)消费信贷 个人住房贷款:是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

7、房的贷款。贷款对象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自然人,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 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借款家庭成员退休年龄内所交纳的住房公积金数额的两倍。 耐用消费品贷款:银行提供的支付借款人用于购买家用电器、汽车、家具用具等的贷款。期限一般为35年。第一节 信用9(五)国际信用 1、定义 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一般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从本质上讲,国际信用是跨国的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2、类型 出口信贷 银行信贷 市场信贷 国际租赁 补偿贸易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第一节 信用10五、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 1、现代经济是信

8、用经济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即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经济关系,成为连接各经济部门最重要的纽带,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原因:现代经济不同于封闭性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下的自然经济,而是开放性的、扩张性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的商品经济)。 2、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信用可实现资本转移,协调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信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信用与泡沫经济 第一节 信用11一、利息 (一)定义:在信用活动中,货币所有者在一定条件下,贷出货币资本,让渡其使用权,货

9、币使用者到期偿还借款时必须支付一个增加额,这个增加额就是利(或使用借贷资本的代价),其来源于借者(即生产者)使用借入资金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 (二)利息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利息本质上是部分平均利润、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西方经济学则认为利息是对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机会成本的补偿。 (三)利息是收益的一般形式 无论贷出与否,借入与否,利息都被当作一种机会成本而存在。但利息并不是一个反映资金价格水平的概念。利息率才是货币资本的价格。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12 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式的原因 收益的资本化二、利息率的定义 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预付借贷资本价值或所贷资金

10、额的比率。即: r(利息率) g(利息额) g 本金(借贷资本额或所贷资金额)三、利率的种类 (一)根据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利率可分为年率、月率和日率(P46) 年利率:以年为单位计息,一般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 月利率:以月为单位计息,一般以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 日利率:以日为单位计算,一般以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13 (二)根据信用行为期限的长短,利率可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1、1年期以上的融资行为称为长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长期利率; 2、1年期以下的信用行为称为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短期利率。 (三)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1、固定利率是指在

11、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 2、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 (四)根据是否按市场供求自由变动,利率可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14 1、市场利率:随市场供求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2、官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 3、行业公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 (五)根据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利率可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 银行优惠利率是指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的利率。 (六)名义利率(r)和实际利率(i) 1、名义利率: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物价变动

12、率 或: r = (1+i)(1+p)-1(p为借贷期内物价的变动率)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15 2、实际利率:指对名义利率按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修正后的利息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 或: I = (1+r)/(1+p)-1 = (r-p)/(1+p) 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四、利率体系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各种不同的利率因各种内在因素而联结组成的有机体即为利率体系。 其中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利率为基准利率(其变动会引起其他利率作相应变动,如西方国家的再贴现利率,中国的再贷款利率)。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16第三节 利息率的决定一、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主要有

13、平均利润率,资金的供求和竞争,银行资金成本,通货膨胀的预期,国家经济政策,商业周期,国际利率水平等因素。二、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 认为利率水平就由资本的供给(储蓄)与资本的需求(投资)间的均衡所决定,且随储蓄与投资间的比例变动而涨跌。第三节 利息率的决定17(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1、利息的定义:是在一特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是放弃对货币的控制权的报酬。 2、利率的决定与变动:利率取决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相均衡的水平;它的变动或是货币数量、或是流动偏好,或是两者共同变动的结果。 3、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特征:它是一个萧条经济的理论;它与古典利率理论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14、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认为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均衡点。 1、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供给主要有: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新创造的货币量。 第三节 利息率的决定18 需求主要有: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与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2、利率的变动与决定 利率由可贷资金的总供给曲线(Fs)和总需求曲线(Fd)的均衡点决定。(四)IS-LM曲线分析模型 认为只有在储蓄与投资、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同时相等,即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下,收入与利率同时被决定时,才能得到完整的、能使利率得到明确决定的利率理论。第三节 利息率的决定19一、利息的计算 (一)单

15、利 1、定义: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对利息不再重复付息。 2、利息计算公式 I = Prn I:利息额; P:本金; r:利息率; n:借贷期限 3、本利和公式 S = P(1+rn) S:本利和 举例:某人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借款期限为3年,到期本利和及应付利息。 I = 10000005%3 = 150000(元) S = 1000000(1+5%3) = 1150000(元)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20(二)复利 1、定义:指在计算利息额时,要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直至借贷契约期满。 2、本利和的计算公式:S

16、 = P(1+r)n 3、利息的计算公式: I = SP = P(1+r)n1 举例:某人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借款期限为3年,按复利计算到期本利和及应付利息。 S = 1000000(15%)3 = 1157626(元) I = 1000000(15%)31 = 157625(元)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21二、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1、定义: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即同一数量的货币,因利率的作用,在不同时间上的价值不同,其间的差额即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2、公式 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终值货币的现值 (货币现值货币现值利息率)-货币现值

17、货币现值利息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利息率或折现率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资金未来的增殖,即利息大小是根据利息率计算,反之,未来资金折现成现值,其贴现利息的大小是根据折现率(一般为利息率)计算。 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22(二)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已知现值,求终值 FV = PV(1+r)n PV:现值或本金;FV:终值或本利和;(1+r)n为复利因子 举例:在年利率为5%时,假定现在有100万元,3年后是多少钱? FV = PV(1+r)n100万元(15%)31157625 2、已知终值,求现值 PV = FV/(1+r)n 举例:在年利率为5%时,假定3年后需要11576

18、25元,现在需要投资多少(即现值多少)? PV = FV/(1+r)n = 1157625/(15%)3=1000000(元) 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23(三)货币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四)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净现值(NPV)法则 NPV等于所有的未来流入现金的现值减去现在或未来流出现金现值的差额。 举例:假设100美元的5年期公债售价为$75。若不考虑公债利息,在其他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年利率为8%的银行存款。这两个方案哪个好呢? 可用NPV法则来评估。 公债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PV=100/(18%)5=68.05USD 银行存款未来流入的资金价值: FV=75(18%)5751.

19、4695110.21USD 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8.06-75= -6.94美元,100110.2110.21美元, 故不宜投资公债。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24 举例:一台机器,卖方开价:一次性支付现款为110万元,如分四年平均支付,则每年支付30万元,共计120万元。在银行存款利率为10的情况下,对购买者来说选用哪一种支付方法更好? PV = FV/(1+r)n 根据上面公式: PV = FV/(1+r)n =30/(1+10%)+30/(1+10%)2+30/(1+10%)3+30/(1+10%)4 = 95.093(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分期付款较一次性付款更合算。第四节 利息率的

20、作用25三、利率的调节作用 1、利率的作用机制 利率具有分配的功能,但是以资金供求双方均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为前提条件。调节利率就是通过调节资金供求双方的经济利益来调节资金的供给量和资金的需求量,实现货币供求的均衡,达到宏观经济目标。 2、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调节(P53) 3、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的调节(P5354) 1)利率对储蓄和消费的影响(储蓄利率弹性): 储蓄增加的替代效应:利率,消费的机会成本、消费,储蓄收益、储蓄;反之, 储蓄减少的收入效应:利率,收入,消费,储蓄;反之, 一个社会中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

21、用26 2)利率对投资的影响(投资利率弹性) 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取决于企业对资本边际效率(投资收益)与市场利率(投资的机会成本)的比较。 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可以诱使企业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 但不同经济主体,投资的利率弹性不同。 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不同期限的投资利率弹性也不同,如短期和长期固定资产投资。 3、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P54) 严重逆差时,提高本国短期利率,吸引境外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 严重顺差时,降低本国短期利率,限制境外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第四节 利息率的作用27一、利率体制的概念 一国利率体制即一国对利率的管理制

22、度的总和,包括利率政策、利率决定机制及利率变动幅度的有关规定。具体包括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两种。 一国采用什么样的利率体制,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历史原因有关。二、改革开放前的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 传统利率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利率水平低, 利率结构不合理:利差和利比不协调,利率档次少, 利率机制不灵活,利率的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利率标准长期不变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 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28三、改革开放后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利率机制四、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利率市场化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水平由经济主体自主决定,具体包括: 利率水平的高低由市场资金供求关

23、系所决定(其中,商业银行对存贷款的定价权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 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 中央银行成为利率的调控主体。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29 1978年以来一年期储蓄存款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表案例分析: 1、日本利率市场化进程 2、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讨论题: 1、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实现利率市场化?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其改革央行提出的改革次序: “先外币,后本币,先农村,

24、后城镇;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30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一)定义 是指相同期限的债券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债券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 (二)构成利率风险结构的因素 1、违约风险因为人们对风险的厌恶,当风险,利率;反之,。 2、流动性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当流动性,利率;反之,。 3、税收税收,对税前债劵的利率;反之,。 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1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一)定义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债券,其利率即收益与到期时间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利率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期限

25、结构理论主要研究的长短期利率存在差异的原因(仅指期限不同)。 (二)收益率曲线 主要有向上倾斜、水平、向下倾斜及驼峰四种类型。 利率期限结构试图解释的三个现实: 1.向上倾斜为主的收益曲线:收益率曲线在多数时间里是向上倾斜的,而且一般来看,长期收益率明显高于短期收益率。 2.发生移动而非转动的收益曲线:收益率曲线同上是上升或下降而不是转动。经常同方向变动,很少反方向变动 3.收益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形式:在短期和长期利率表现出一定的周期形式时,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短期收益率的波动幅度超过了长期收益率的波动幅度。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2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驼峰的收益率曲线水平的收益率曲

26、线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四种不同的利率的期限结构期限O 利率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3三、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一)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 1、预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长期利率等于债券到期日以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P96) 2、预期理论的假定条件 3、预期理论的内容 如:(678)/3=7% 4、预期理论的缺陷(P98) 预期理论主要解决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是向上倾斜的收益曲线,即预期未来利率,但实际上未来利率也有可能,。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4(二)流动性升水理论 1、流动性升水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容 长期利率等于债券到期日之前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

27、加上该种债券由供求状况变化决定的期限和流动性升水。 举例: 假如在今后5年里,1年期利率预期分别为6%、7%、8%、9%和10%,由于投资者偏好持有短期债券,这就意味着15年期债券应该有流动性升水,假定该升水分别为0%、0.25%、0.5%、0.75%和1.0%。这样: 2年期债券的利率应为:(6%+7%)/2 +0.25%=6.75% 5年期债券的利率则为:(6%+7%+8%+9%+10%)/5+1%=9%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5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期限期限期限期限(a)预期短期利率上升(d)预期短期利率剧烈下降(c)预期短期利率轻微下降(b)预期短期利率不变

28、 收益率曲线和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的影响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6(三)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 1、市场分割理论基本观点 利率差别为各种债券市场独立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即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分别由长期金融市场和短期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 2、市场分割理论评价 市场分割理论虽也认识到投资者有各自负债性质决定的流动性偏好,并且认为决定收益率曲线形状的最重要因素在于投资者资产管理的限制(局部限制和自身限制)以及贷款者受到的期限限制。但是,与流动性偏好理论所不同的是:该理论假设没有贷款者或投资者愿意改变投资期限以换取可能获得的预期利率和远期利率差

29、额的收益,也就是说,投资者风险厌恶的程度很高的,轻易不会在市场间转移,市场之间是隔离的。因此,收益率曲线的形状由每一期限的证券供求关系所决定,各不同期限的证券供求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小。 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7案例分析: 1、如何理解在我国持续降息的背景下,居民仍然将储蓄作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从1996年5月1日到2002年2月21日,中央银行连续8次调低利率,从10. 98%下调到目前的1.98%,利率有了极大幅度的降低,但居民储蓄仍然保持持续的增长,试分析在现实背景下,居民为什么仍然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和投资。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由边际储蓄倾向决定储蓄,利率只是影响边际储蓄倾向的因素之一。 储蓄的分类:预防性储蓄与投资性储蓄 我国储蓄性质的判断:以预防性储蓄为主,而非投资性储蓄,受利率影响较小。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38 我国居民储蓄的动机分析: 买房:33%;子女上学:28.5%;养老23.01%;医疗12.8%。 社会保障制度与福利制度改革 适意储蓄缺口的出现及其弥补 居民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与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 投资渠道的缺乏(工具多寡,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