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8对称美 秩序美 |苏少版 (7)_第1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8对称美 秩序美 |苏少版 (7)_第2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8对称美 秩序美 |苏少版 (7)_第3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8对称美 秩序美 |苏少版 (7)_第4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8对称美 秩序美 |苏少版 (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对称美 秩序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观察、探究意识,感受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美与秩序美,运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事物的对称和秩序,提高设计与创作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观察、记忆等方法,结合游戏、体验等形式,采用语言表述、绘画表现等多种手段,感受事物的呈现形态,探究事物之间的组成规律,感知体验两两间的关联和谐之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创造生活和艺术之美。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欣赏生活中的典例,发现、了解、感受、探究其显现的对称和秩序之美及其规律。从大师作品中汲取优秀、经典的艺术表达技能,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视

2、觉表达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这种美。教学难点:了解学习专业技能,用剪纸、对印、绘画等自己所擅长的艺术手法表现对称与秩序美,呈现出生活中的规律和有序,创作出有独特构思的艺术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剪刀、彩纸、胶棒、颜料等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等。学生准备:剪刀、彩纸、胶水、彩笔、颜料、文具、各种小实物等。教学过程复备一、感知与体验 (一)感知对称美1. 观察与探究自然的杰作(一)(1)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时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自然的杰作”。(师生观赏一组具有“对称”形式特征的自然景、自然物)(2)通过欣赏与观察,你发现它们呈现出来的共同特点了吗?生活中,你还注意

3、到有哪些类似的现象?(3)其实,我们人类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观察屏幕上出现的人物形象和汉字“人”“美”字型,分析字的结构,诠释字的含义。(4)生活中,你注意到这些“美”了吗?美在哪里?(5)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这种规律性排列的对称之美、秩序之美!学习第八课:对称美,秩序美。(板书课题)2. 发现与了解祖先的审美(1)器皿之美 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并且崇尚、应用到这种美。从出土或是传存的古代器皿中我们得知,对称美、秩序美早在距今5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在制陶工艺中被广泛应用了。(2)饰品之美在玉石雕刻的饰品中,这种美就更加精致、细腻,先人将其仔细打磨、精工雕刻,制作了许许多多的

4、饰品佩件,为生活增添了美感。(3)织物之美唐代的织锦上,也有对称的动植物图案,左右两边相对而立,相映成趣。3. 思考与尝试心手的小试(1)想一想,像这样对称的图形,我们可以如何表现?(2)试一试,用撕纸的方法对折后撕一下,体会“对称”的内涵。(二)认识秩序美 1. 比较与分析自然的杰作(二)(1)看一看,除了对称以外,还有一些事物的排列以另一种有规律的方式呈现,同样显得井然有序,你注意到了吗?(2)比一比,说说这一组图片中,礁石、花叶、蛛网、雀羽、鱼鳞、壳纹等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3)说一说,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概括出结论:对称给人一种端庄、稳定、均衡的美感,秩序给人一种整齐

5、、统一、和谐的美感。 2. 观看与欣赏人类的创造 这种美,更多来自于我们人类的创造!不管是室内的楼梯结构还是室外的建筑外形,不管是玛雅的金字塔还是中国的大雁塔,不管是古老的石桥还是现代的钢桥,都显现出独特的秩序美。 3. 思考与尝试心手的再试(1)这样的架构我们也可以试一试!利用现有物品摆一摆,比如书本、文具、彩笔等等,看看谁拼摆得有秩序,谁拼摆得有美感。(2)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意。(三)体验对称美、秩序美1. 演示与范作共同的尝试(1)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了剪纸和拼搭两种表现方法的尝试。其实,可以表现对称美、秩序美的方法还有很多。人们不断尝试着对称美、秩序美的新方法。你们看

6、,这种对称的效果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2)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来试一试? = 1 * GB3 先蘸取颜料,随意地涂抹在画纸的左半边; = 2 * GB3 再将纸对折,让纸的右半边与左半边并合; = 3 * GB3 然后重新打开。你能想象出展开后画纸上的画面效果是什么样吗?(3)这就是对印的魅力!我们在表现对称的物或景的时候,可以用到这种对折染印的方法。2. 学习与借鉴大师的创意 还有许多画家在他们作品创作中应用到对称与秩序,使自己的画作更具感染力。他们又是如何将对称之美、秩序之美一一呈现的呢? 观看以下名作,借鉴大师的表现方法:(1)凡高的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罗纳河沿岸的灯光及河面的倒影等距

7、而有序,与天空中零散错落、忽明忽暗的星星形成对比;(2)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以对称的形式表现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阿基米德等一群伟大的古希腊哲人和学者,显现出严谨的学术氛围;(3)霍贝玛的村道:画家采用对称有序,使画面有了宁静、深远的效果。3. 设想与构思我们的想法(1)同伴交流,我们可以如何表现对称美、秩序美?(2)欣赏一组同龄人作品,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表现方式?二、创作与表现 1. 提出创作建议(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如剪纸、对印或绘画,以“美丽世界”为主题,表现人、动物或景物的对称美、秩序美;(2)单色、彩色表现均可;(3)动作快的同学可以进行多种尝试。2. 开始创作练习(1)学生

8、根据“创作建议”展开作业练习、创作实践。(2)教师巡视,鼓励动作快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其他表现手段。(3)学生对作业进行修改、完善,将完成好的作业分别张贴到教师事先制作好的“对称美、秩序美”分类作品册中,如“剪纸集”“对印集”或“绘画集”。三、评价与反思 1. 赏析与分享 师生共同对完成的作业展开评价,看看哪些作品能够较好地呈现对称美、秩序美,在分析作业的过程中再次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美、秩序美,体会艺术创作中的对称美、秩序美。2. 拓展与延伸(1)同学们,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家居生活,对称美、秩序美已经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外形看,王公贵族宫殿的威严、百姓人家院落的质朴或是办公机构

9、楼宇的庄重,无一不在对称的形式中得以彰显;从建筑内部看,公共场所会场的严肃、家居物件的周正、对联窗花的呼应,也是在对称与秩序的形式中得以凸显,对称美、秩序美尽在其中!还有服装等生活物件,对称和秩序的排列与组合使其更有格调!(2)除了实物之外,在当下的读图时代,对称美、秩序美则更多地应用于现代标识设计当中。 = 1 * GB3 这是银行和饭店的两个标识,你能看出它的设计特点吗? = 2 * GB3 这一组标识你熟悉吗?它们又是如何体现对称美、秩序美的?3. 总结与提升(1)对称美、秩序美无处不在。你们看!一群美丽的舞者,她们在舞台上演绎着动感的对称美、秩序美。点击图片,链接视频,欣赏舞蹈千手观音

10、片段。 (2)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了对称与秩序,感受到对称与秩序带给我们的美:庄重、质朴、率真、严谨、和谐、统一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也像舞台上的这群舞者一样,让生命展现最美丽的姿态,闪耀最灿烂的光彩!作业设计本课共设计了四次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作业。第一次练习:心手的小试用“对折撕纸”的方法体验对称美。第二次练习:心手的再试用“实物拼搭”的方法体验秩序美。第三次练习:共同的尝试用“对折染印”的方法体验对称美、秩序美。第四次练习:我们的呈现以“自我选择”的方法表现对称美、秩序美。前三次练习是铺垫,重在让学生对不同的技法展开了解,知道不同技法可以呈现对称和秩序的不同的美感,是简

11、单的感知和体验环节。其中第三次练习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师示范环节,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主动实践、互动交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难点。最后一次作业是本节课的主练习,要求在了解的各种技法当中,选择最能体现对称美和秩序美同时也是自己最喜欢和擅长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对称美、秩序美。板书设计对称美 秩序美感知对称美认识秩序美体验对称美、秩序美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在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秩序美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利用一组取自大自然的精美图片开启教学,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和积极性,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

12、解对称美、秩序美,探究其规律,为后面的各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纵观整节课,主要实施了以下“三多”设计:一、多形式的技能尝试本课教学采用多种技能的介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去尝试表现,在学习中,设计用“对折撕纸”“实物拼搭”“对折染印”等方法引导感知、探究对称与秩序,在技能演练的同时了解并理解这种形式美,做到美术学习的文化性与技能性的同步完成。二、多层面的内容渗透本课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内容的设置始终以生活为起始,使学生在已知的、熟悉的环境和经验中去观察发现去探究总结,打通了学生现有认知和专业术语之间的通道。学生自主、自觉、自信地参与到发现、感受、表现美的过程中。本课切入了大量与日常生活贴近的山水、动物、植物、人物、建筑、家居、服饰、窗花、对联、标识、舞蹈等,丰富的素材资源使得本课的难点不难。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换成本课即为“阅图百幅,其义自出”。通过这些典型图例,将生活与艺术相连,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比较、总结、归纳出对称和秩序的美。三、多样化的策略应用本课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到观察、发现、概括、归纳的过程中,探究并总结出对称美、秩序美的规律以及表现方法。在这节课中,师生对探究性范画的共同演绎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由此引发学生自主选择更多的表现内容、更多创作方法以及更多的应用材料如此一来,生涩的名词和术语变得熟悉、亲切,抽象的概念和定义也变得鲜活、灵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