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重点(共15页)_第1页
中央银行学重点(共15页)_第2页
中央银行学重点(共15页)_第3页
中央银行学重点(共15页)_第4页
中央银行学重点(共1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 28 页 共 NUMPAGES 28 页各章概念(ginin)和思考题:一元(y yun)式中央银行: 这种体制是在一个国家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自上而下地贯彻货币政策,发挥其职能。特点:权力集中,职能完善,有较多的分支机构,货币政策传导较为迅速。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体制,如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瑞士(ru sh)等。我国在1984年以后也实行这种体制。二元式中央银行: 即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中央机构为最高权利和管理机构,地方机构在权力和管理上以及本地区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有其较大的独立性。地方机构与中

2、央机构并非总分行关系。这种体制结构的特征一般与国家联邦制政治体制相联系,如美国、德国等都实行此种体制。贴现、转贴现、再贴现:贴现是指远期汇票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扣除贴现息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或银行购买未到期票据的业务。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贴现且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再贴现又称“重贴现”、“终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其所持有的未到期的已贴现过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融通资金,中央银行在办理该项业务时,要扣除自申请日期到票据到期日至这一段时间的利息,然后再将票面余额支付给再贴现申请

3、人(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融资行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超额准备金: 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货币发行: 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流到社会;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主要的负债业务,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这种负债在一般情况下,就是中央银行无限期的、无需清偿的债务,从而

4、实际上成为中央银行的一种净收益。发行库: 人民银行为保管货币发行基金而设置的金库,是办理货币发行的具体机构。业务库: 是各银行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设置的金库。发行基金: 是中央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它是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不具备货币的性质,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总行统一掌管,发行基金的动用权属于总库。特种(tzhng)存款: 指的是金融机构将资金存放在央行,由央行支付利息,在流动性比较充裕的背景下,这是一种有效(yuxio)的流动性管理方式。中央银行(zhn yn yn xn)票据: 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

5、放基础货币。定向票据: 是央行根据调控需要,针对特定银行发行的票据,其利率比正常票据要低。这种手段更缓和、更有针对性、更为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发行定向票据,是具有惩罚性的。从商业利益来讲,发行定向票据,锁定了商业银行的一部分基础货币,对银行的放贷冲动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支付清算服务: 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净额结算: 支付系统将在一定时点上收到的各金融机构的转账金额总数减去发出的转账金额总数,得出净结算头寸。支付系统对金

6、融机构的净结算头寸通过中央银行或清算机构进行划转,从而实现清算。全额结算: 支付系统对金融机构的每一笔转帐业务进行一一对应结算,而不是在指定时点进行总的借、贷方差额结算。分为定时(延时)结算和实时(连续)结算。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实时全额结算系统(RTGS)可有效防范与控制系统运行中的各种风险。其特点在于“实时”和“全额”,同时该系统处理的所有支付结清算都是不可变更和无条件的终局性结算。大额支付系统:支付清算体系的主干线。主要处理行间往来、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黄金和外汇交易、货币市场交易及跨国交易等引发的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委托国库制: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

7、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及管理监督。 多数国家采用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中央财政国库支付需要前提下,以实现国库现金余额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财政管理活动。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是指将国库现金存放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以国债为质押获得存款并向财政部支付(zhf)利息的交易行为。金融(jnrng)统计: 按照规定的统计制度、根据统计的一般原理、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金融活动(hu dng)的数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为经济和金融决策提供依据及政策建议的过程。货币政策:狭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

8、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即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由政府和中央银行直接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目标区域,以此加强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图和目标的理解。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也被称为“强力货币”和“高能货币”,是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二者均是货币创造的基础。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

9、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就目前来看,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一般包括: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公开市场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消费者信用控制: 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

10、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货币中性: 货币供应量只会影响价格等名义变量,而对真实产出没有影响。适应性预期:指人们在形成现期的预期时,要考虑上一期(y q)的预期误差,当上期预期量高于实际量时,对下一期的预期就要相应地减少,反之则增加。相机(xingj)抉择: 政策制定者根据熨平经济(jngj)波动的需要,通过货币政策来直接干预经济,在经济衰退时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膨胀是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单一规则: 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根据经济增长率按一成不

11、变的比率来增加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时滞:从需要制定货币政策到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各经济部门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内部时滞:从经济金融形式的变化需要货币政策做某种变更到货币当局采取现实行动之间所花费的时间。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管理当局采取现实行动到有关经济变量发生变动的时间,外部时滞又称效应时滞。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金融监管:狭义: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

12、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 集中监管体制: 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 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功能型监管: 就是将各专业监管机构的职责以金融活动为界线。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是指由存款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性金融机构作为投保机构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当投保机构面临危机或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替

13、破产机构在一定限度内对存款者支付存款。正回购:正回购为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逆回购: 逆回购为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1、试述中央银行(zhn yn yn xn)产生的客观必要性。中央银行是随着商品及货币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在商业银行(shn y yn xn)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一)中央银行(zhn y

14、n yn xn)产生的历史背景1.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3. 货币关系与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 4. 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已经显现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1、 信用货币的发行问题 2、 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 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4、 金融业的稳健运行问题5、 政府融资问题2、简述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强化期的具体表现。 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中央银行制度的扩展时期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时期强化时期的特征: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中央银行成为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工具;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得以确定;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套运用;中央银行监管

15、的手段不断完善;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加强。3、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是什么? 中央银行是为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和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调控金融和经济运行的宏观管理部门。1、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2、中央银行是特殊的政府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2、银行的银行;3、政府的银行。(详见word文档)4、如何理解“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如何? 目前学术界对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或中央银行的

16、独立性问题已逐步达成共识,结论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boch)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强弱(qin ru)的体现: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zhz)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大小;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融资关系和条件;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的构成中是否有政府人员及是否参与决策;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5、了解中央银行业务的分类。 1、银行性业务:形成中央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资产负债业务;与货币资金运动相关但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银行性业务;

17、 2、管理性业务:与货币资金运动没有直接联系,不引起货币资金数量或结构的变化,但需要运用中央银行的法定特权开展业务。6、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的特点。 负债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储备货币中货币发行占比削弱,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比重稳步上升 发行债券比重大幅上升 资产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张是否具有效率和可持续性外汇储备扩张导致本币被动超发,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调控能力问题7、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这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何不同?1.不以盈利为目标2.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3.保持业务的公开性4.主动性8、了解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渠道。中央银行发行

18、货币的渠道主要有: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接受金融机构的商业票据的再贴现;在公开市场购买有价证券;通过收兑金银、外汇等方式,使货币投入市场,从而形成流通中的货币,并通过同样的渠道反向组织货币的回笼。货币发行的原则:1、垄断发行原则;2、要有可靠信用作保证原则; 3、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原则。9、发行库与业务(yw)库的区别。机构的设置(shzh)不同;保管的货币(hub)性质不同;业务对象不同;收付款项的起点不同;10、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有哪些类型?弹性比例制度:指增发的钞票数超过了规定的现金比例时,此超额部分要交一定的超额发行税。保证准备制:指货币发行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

19、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准备。这种方法解决了弹性问题,却增加了控制货币发行的难度。 保证准备限额发行制:指在规定的发行限额内,可以全部用政府证券作为发行准备,超额部分必须用十足的现金作准备。这种制度有利于限制货币的财政发行,但缺乏弹性。 现金准备发行制:指货币的发行必须以100的现金作为准备。虽然可以防止滥发货币,但是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比例准备制:指规定货币发行准备中,现金与其他有价证券所占的比例,但各种准备资产的比例难以确定。11、中央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意义及特点。(一)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目的和意义:1.有利于调控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2.有利于维护金融业的安全 3.有利于资金的支付清算

20、4.有利于政府资金融通并保持货币稳定(二)中央银行存款业务的特点:1.存款原则具有特殊性(强制性) 2.存款动机具有特殊性3.存款对象具有特殊性4.存款当事人关系具有特殊性12、 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内容。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亦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规定可充当存款准备金的内容;3.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13、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有何意义?两者有何异同?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业务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和支付保证,是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具体手段。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其提供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1)

21、中央银行(zhn yn yn xn)实际投放的货币量不同再贴现是本金扣除利息后的余额(y ),借款人只得到了部分资金。贷款却是在贷款使用一段时间后或归还(guhun)贷款时收取利息,借款人获得全部资金。(2)二者在信用扩张能力上不同信用贷款与再贴现形成的货币投放的性质可能有所不同,中央银行的控制程度也会有所区别。通过合格的商业票据再贴现形成的货币投放,体现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一般属于经济发行。通过信用贷款投放出去的货币则不一定是商品交易的正常需要,可能属于没有物质保证的非经济发行。14、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有何异同?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相同之处是:就其效果而言,中央

22、银行买进证券实际上是以自己创造的负债去支付,这相当于中央银行的贷款。就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言,中央银行买进证券同发放贷款一样,实际上都会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主要区别之处是:资金的流动性不同。业务收益方式不同。对中央银行而言,贷款有利息收入;而证券买卖则没有利息收入,只有买进或卖出证券的价差收益。 证券买卖业务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15、你认为应如何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控制合理的外汇储备数量:适度;配置合理的外汇储备货币结构:多元化;搭配合理的外汇储备资产的组合效应; 做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

23、性”的最佳组合。16、试述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的重要性以及中央银行支付清算服务的主要内容.重要性:通过支付系统运行保障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转;支付系统运行效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具有重要影响;与金融稳定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主要内容:组织票据交换;提供异地跨行清算服务;为私营清算机构提供净额清算服务;提供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服务;提供跨国支付服务。17、了解支付系统的分类和我国支付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分类:中央银行和其他机构运营的支付系统 大额支付(zhf)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净额结算(ji sun)系统和全额结算系统我国支付体系的建设(jinsh)与发展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 支付服务组织的多元化发展。

24、 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建设。 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广泛。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稳步发展 支付体系监管渐趋成熟 支付结算国际合作不断加强18、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由政府和中央银行直接宣布一个通货膨胀目标区域(比如,年通货膨胀率为1%3%),以此加强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图和目标的理解。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套以保持低的和稳定的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或政策框架。其基本含义是:一国当局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或唯一目标(该目标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先权),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测来把握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使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事先宣布的水平或范围内。19

25、、试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认识。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从长期和理论上来看,货币政策的上述目标应该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然而从短期看,从实际经济运行来看,上述目标之间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要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在最终目标方面,更加突出价格稳定目标,关注更广泛意义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这就意味着,在防通胀、稳增长、促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四大货币政策目标中,控制通胀的权重将高于其他三个目标。周小川表示,中央银行高度重视保持低通货膨胀的目标。在货币政策四个目标中,“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银行最强调的还是物价稳定的目标。”

26、20、什么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择中介指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一)选择标准:1、可测性;(指示器)2、可控性;(传感器)3、相关性;(监视器)4、抗干扰性;(二)客观条件 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21、试分析(fnx)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利率(ll):优点(yudin):利率能够反映货币和信用的供求状况,并能表现出货币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可控性:中央银行能应用货币政策工具较有效控制可测性:利率数据可以及时获得相关性:与各最终目

27、标的相关性较高缺点:是否有效难以判断。货币供给量:优点: 相关性密切,货币供应量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可控性强;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较强;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密切;可测性强;货币供应量的各个层次都很直观地反映在各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方便测量和计算。缺点: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问题:货币层次的选择?22、试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及局限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局限性:其一,对经济的振动太大,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调整,缺乏弹性,有固定化的倾向。其二,

28、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再贴现政策作用:1.可起到“变速箱”的作用;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2.通过决定何种票据具有申请再贴现的资格,设定货币供应量的一些产业流向,扶植或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 3.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从而可对市场利率产生“告示效应”,起到“指示灯”的作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预期;4.可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防止金融恐慌;局限性:其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其二,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

29、的波动。其三,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yw)作用(zuyng):1.调控存款(cn kun)货币银行准备金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2.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3.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局限性:1.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其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2.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 场业务的影响力。3.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23、分析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和效果。2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认识。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30、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从已发行的央行票据来看,期限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也只有3年)。1)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2)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3)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25、中央银行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其他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利率(ll)控制信用(xnyng)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zhji)干预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26、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别说明凯恩斯学派

31、和货币学派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的观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变量、中介变量到最终目标的逐次传递过程。凯恩斯和货币学派观点见打印稿。27、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有哪些? (一)传统利率渠道;(二)其它资产价格渠道:1、汇率对净出口的影响机制2、托宾的q理论3、财富效应(三)信贷观点:1、银行信贷渠道2、资产负债表渠道3、现金流渠道4、非预期价格水平渠道5、居民家庭流动性效应28、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1、体制因素: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的间接调控手段,其作用机制以利益诱导为基本特征。货币政

32、策效应的有效传递是以具有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行为的配合为基础的,而这又是有相应的社会经济体制决定的。2、市场因素:充分发育的市场是完整、统一的市场,是货币政策有效传递的基础;完备的市场体系是指市场体系的结构完整,它不仅包括各种类型的金融市场,也包括各种类型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交易的规范化为货币政策传递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市场价格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3、信息因素对货币政策传递的影响:迅速、及时、准确而完备的信息是各经济主体准确决策的基础。信息因素对货币政策传递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中央银行和公众之间的信息非对称。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非对称。信息披露准确度对货币政

33、策有效传递的影响。4、经济周期因素对货币政策传递的影响:经济周期波动会影响企业经营状况(zhungkung)和投资预期,也会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还会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的传递效应是不同的。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hu b zhn c)传递效应较差;经济(jngj)复苏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好;经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差;经济衰退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好。29、了解各种货币政策效应理论。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二、古典经济学下的货币中性理论三、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理论四、货币主义的货币中性理论五、理性预期学派与货币中性六、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货

34、币非中性30、如何理解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一些国家改变了传统的分业监管体制,逐渐向统一监管体制过渡。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双重职能出现分离,金融监管的职能逐渐由专门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来承担。 金融监管正在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为主。 “功能型监管”,就是将各专业监管机构的职责由原来以机构为界线转变为以金融活动为界线。金融监管部门所关注的重点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够发挥的基本功能,而不再是金融机构本身。31、结合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谈谈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认识。 1、隐性存款保险转变为显性存款保险:2、强制投保3、限额赔付制定赔付限额,超过限额以上的存款不予保护。存款

35、保险制度主要是以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为目的。4、存款保险机构功能多元化存款保险机构不仅负责存款保险资金的筹集、管理、运用和赔付,而且还负责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重组、甚至清算。在有些国家,上述职能还衍生出对投保金融机构的检查和监管功能。这样,多种职能集于一身,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32、构成金融安全网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构成金融安全网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中央银行有效行使“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二是中央银行及监管当局及时有效的审慎监管;三是完善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四是完善的征信体系;五是有效的反洗钱制度和工作体系。支农(zh nn)再贷款: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支农再贷款,旨在(zh zi)支持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信贷服务,壮大支农资金实力,促进“三农(sn nn)”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不断突破,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 利率优惠;使用涉农性。支小再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