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宁波海曙区重点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浙江宁波海曙区重点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浙江宁波海曙区重点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浙江宁波海曙区重点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浙江宁波海曙区重点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C木材燃烧D汽油挥发3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变大受热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C做完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为避免药品浪费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4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B分子不再运动C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D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

3、大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FeZn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BNaClKNO3溶解、降温结晶、过滤CCOO2通过灼热的铜网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AABBCCDD6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钙、锌、铁都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B矿泉水、石油、生铁都属于混合物C铜、人体和氯化钠都属于导体D钳子、开瓶器、镊子都是省力杠杆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Cu2+、Cl-、SO42-BNa+、Ba2+、Cl-、NO3-CMg2+、Na+、Cl、CO32-DH+、NH4+、NO3-、HCO3-8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

4、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容易气化B密度比空气大C容易燃烧D不支持燃烧9下列实验操作或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燥NH3B收集氧气C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汞原子_(2)铝离子_(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4)发酵粉中的小苏打_

5、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同时还生成氯化钠()。烧杯中现有100g碳酸钠溶液,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表所示:次数累计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g一40134二80168三120202四150232(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g。(2)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下图1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6、情况为_。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这里的“盐”指氯化钠、“碱”指纯碱他们所依据的原理是_。为确定某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20时,取3.6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则固体是_。若将该溶液升温到4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14同学们研学游出行大多会携带保温杯,小明同学的保温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写出 1 种即可)。(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_(写出 1 点即可)。(3)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_。(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_(

7、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刚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钙固体。对此他提出一个问题:这瓶氢氧化钙固体是否变质?小刚认为氢氧化钙可能变质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猜想该固体未变质;该固体部分变质;该固体完全变质。设计实验操作步骤现象结论(1)_证明该固体已经发生变质(2)另取少量瓶中的白色粉末加入水中后,再取少许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_证明该固体未完全变质 结论通过现象分析,小刚确定猜想成立。反思我对该固体有一个想继续探究的问题:_。1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

8、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_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_。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_种可能。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

9、现象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单宁酸C76H52O46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正确;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76:1646=5746,错误;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正确;故选C。2、C【解析】A粉笔折断, B棉纱织布,D汽油挥发,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3、C【解析】A、水受热变成水

10、蒸气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B、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正确;C、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缘故,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C【解析】试题分析: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这种“高密度液态水”本身仍然是水,所以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C.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5、

11、D【解析】除杂要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和原物质反应。【详解】A、Zn和Fe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不正确;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能发生爆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正确;D、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A、锌、铁都是人体中的必需微量元素,钙是人体中必需常量元素,故A

12、错误;B、矿泉水、石油、生铁都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铜、人体都属于导体,氯化钠溶于水后才能导电,故C错误;D、开瓶器都是省力杠杆,镊子是费力杠杆,钳子可能省力杠杆也可能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故选B。7、B【解析】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Cu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C、Mg2+、OH-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H+、OH-能结合生成水,NH4+、OH-能结合生成氨

13、气和水,H+、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要注意在碱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8、C【解析】根据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灭火可知,四氯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气化。故选C。9、D【解析】A、氨气能和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利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应该是氧气从右边导管导入,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会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该选项不

14、能达到实验目的;D、向里推活塞时,水压入长颈漏斗,说明装置不漏气,向外拉活塞时,长颈漏斗末端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0、D【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生成的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即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0,错误;B、稀硫酸呈酸性,pH7,加水后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但不会呈中性或碱性,错误;C、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的质量会无限制的增加,错误;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氢氧化钠反应完了以后

15、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点睛:同时存在碱和盐时,加入是酸先和碱反应再和盐反应;同时存在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时,酸先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Hg Al3+ NaHCO3 【解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汞原子,就可表示为:2Hg,故填:2Hg;(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填:Al3+;(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

16、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故填:;(4)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8 16.65% 【解析】(1)根据第一次总质量减少100g+40g-134g=6g。第二次总质量减少100g+80g-168g=12g,第三次总质量减少100g+120g-202g=18g,第四次 总质量减少100g+150g-232g=18g,即第三次恰好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8g。(2)根据前三次都可以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

17、质质量分数。以第一次实验数据计算如下:设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此时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6g,对应的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40g。解得:x=16.65%答: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6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大于 当温度小于40时,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升高,当温度大于4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Na2CO3 26.5%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为当温度小于40时,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升高,当温度大于40时,

18、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这里的“盐”指氯化钠、“碱”指纯碱,所依据的原理是: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4)为确定某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36g,取3.6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所以固体是Na2CO3,若将该溶液升温到4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6.5%。14、塑料(或涤纶) 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灼烧,闻气味 强, 4Al3O2= 2Al2O3,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解析

19、】本题考查了常见物品材质的识别,合金,涤纶和棉布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较多,难度不大。(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不锈钢外壳、铝合金扣环是用金属材料制成,塑料壶盖、涤纶腕带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棉布隔热套是用天然材料制成,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或涤纶);(2)使用不锈钢做外壳的优点是不锈钢耐腐蚀,经久耐用等;(3)涤纶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棉布燃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鉴别涤纶和棉布的简易方法是灼烧,闻气味;(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排在铁之前,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 2Al2O3。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O2+Ca(OH)2CaCO3+H2O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试液变红 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或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由于氢氧化钙能够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质,所以反应原理是:CO2+ Ca(OH)2CaCO3+H2O;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