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市政桩基完整性QC_第1页
[QC]市政桩基完整性QC_第2页
[QC]市政桩基完整性QC_第3页
[QC]市政桩基完整性QC_第4页
[QC]市政桩基完整性Q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提高软土地层钻孔灌注桩的I类桩比例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市北环快速路V标工程QC小组工程概况宁波市北环快速路工程标段,由主线高架2.65KM、一对A和B平行匝道,2座扩建小桥,以及道路、排水等工程组成。桥梁采用C30水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每个墩台812枚桩,桩径为100cm、120cm、150cm三种规格,主要为100cm桩径,桩长在60m左右,全长配置钢筋笼,总数量经设计优化后为997枚。桩基穿越粘土、粉质粘土、粉砂等软土地层。QC小组概况QC 小 组 成 员 表小组名称市政2013 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活动时间2013年3月2013年8月课题名称提高软土地层钻孔灌注桩的

2、I类桩比例小组人数10人小组成立时间2013.3.20课题注册号2015QC01活动次数8次小组注册号NJG2015QC01平均接受QC知识教育时间24课时序号姓名年龄职务小组职务职称出勤率1倪震34项目经理组长工程师100%2徐剑波33项目副经理副组长工程师93%3余琦33项目技术负责人组员工程师93%4邢龙君28技术负责人助理组员助理工程师100%5胡雁霞32项目材料部负责人组员工程师93%6费金君26项目测量负责人组员助理工程师93%7卢剑锋28施工员组员助理工程师100%8程江才27施工员组员施工员100%9钱江涛26质量监督员组员助理工程师100%10严 宽41班组长组员技术员100

3、% 制表人:邢龙君 制表日期:2013.3.25小组活动进度计划选题理由钻孔灌注桩是桥梁工程的承重结构,钻孔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工程安全稳定性。我公司对于软土地层钻孔桩成桩控制经验相对不足,通过此次活动提升该方面的控制能力。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属于隐蔽工程,对工程施工缺陷修复困难,造价高,影响工期时间长,故保证钻孔桩施工质量对整个项目控制投资,缩短工期有较大帮助。现状调查在QC小组成立以后,小组成员对以往已施工完成的桥梁工程(宁波宁穿路-福庆路地块市政基础设施及外围附属工程和文化广场桥梁及河道整治工程)钻孔桩资料进行统计。已完工程钻孔灌注桩桩统计序号项目名称总桩数存在问题1宁波宁穿路-福庆路地

4、块市政基础设施及外围附属工程(桥梁工程)124262文化广场桥梁及河道整治工程(桥梁工程)6614钻孔灌注桩成桩的影响因素统计表序号项目频数(条)累计频数(条)累计频率%1桩身完整性差3434852桩顶平面偏差438953桩混凝土强度不足13997.54桩顶标高偏差140100合计4040100根据对已完工程的调查统计,钻孔灌注桩成桩主要有桩身完整性差34条,桩顶平面偏差4条,桩混凝土强度1条,桩顶标高偏差1条,排列图如下,可以看出桩身完整性差是灌注桩成桩控制的主要问题,提升该项施工质量,就能大大提高钻孔灌注桩成桩成果。因此QC小组对产生该问题的各种可能进行分析,调查,决定以解决该项问题作为本

5、次课题解决的内容。质量问题排列图制图人:邢龙君 制图日期:2013.4.5目标确定通过与钻孔桩施工管理能力水平高的单位相比我方存在较大的差距,通过统计分析软土地层钻孔桩成桩类桩仅占总数的82 %左右,一般有经验的施工单位软土地层中类桩比例一般控制在90%左右。为此,通过本项目的精心管理,提升钻孔桩成桩完整性质量,以控制类桩比例95%以上,无类桩为目标。原因分析通过原因分析及QC小组调查、开会讨论,造成钻孔桩成桩完整性差的原因的因果图如下:确定要因4月初,QC小组对以往工程通过统计、分析、调查导致成桩完整性差的原因,小组根据因果分析图编制了要因确认表。要因确认一:操作人员技术不符合确认理由: 操

6、作人员为专业从事钻孔桩施工的劳务人员,受过专业培训且具备相关施工经验是否为要因:否劳务工人进行培训要因确认二:缺乏奖惩措施确认理由: 钻孔桩施工采用劳务分包形式,对工人工作积极性有促进作用是否为要因: 否劳务工人由劳务公司统一进行管理要因确认三: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确认理由: 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到位,一人一岗,下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时有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跟踪旁站是否为要因: 否现场管理 施工过程记录要因确认四:机械故障及机械性能不符合确认理由: 机械施工前均进行自检,导管进行过水密试验,机械能满足软土地层的施工要求是否为要因: 否导管 机械性能完好要因确认五:机械操作平台不平或承载力不符合要求确认理由

7、: 机械平台均采用水平靠尺测量,桩基平台基础必要时采用铁板铺设,满足施工要求是否为要因: 否场地平整密实要因确认六:技术交底不清确认理由: 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详细是否为要因: 否 作业指导书 施工前技术交底要因确认八:混凝土灌注控制确认理由: 混凝土灌注过程均在监理员、施工员管理下进行,导管拆除及提升施工人员均有丰富的经验是否为要因: 否管理人员旁站 要因确认七:孔底沉渣及泥浆比重控制不当确认理由: 施工过程中未对孔底沉渣厚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简易测量即进入下道工序;泥浆比重未全部进行测量。是否为要因: 是 测量简易 现场管理 施工过程记录要因确认十:未设置

8、探孔器进行检查确认理由: 钻孔完成后未全部采用探孔器进行检查桩身有无缩颈、桩身护壁稳定性是否为要因: 是 探孔器设计 探孔器很少用要因确认九:护筒拔除过晚确认理由: 混凝土施工完成均在导管全部拆除后,在混凝土初凝前拔除护筒,不会扰动桩顶初凝混凝土影响桩顶质量是否为要因: 否桩顶砼密实要因确认十二:施工现场控制差确认理由: 施工现场整洁、护筒埋设长度足够且护筒埋设周边回填土夯实是否为要因: 否必要时采用长护筒 要因确认十一:清表、回填土质量差确认理由: 泥浆质土进行清除,采用粘土进行回填、平整是否为要因: 否护筒周边回填密实要因确认十三:混凝土坍落度检测确认理由: 对每车商品砼进行坍落度检测是否

9、为要因: 否坍落度现场检测要因确认表序号原因确认理由确认人是否为要因1操作人员技术不符合操作人员为专业从事钻孔桩施工的劳务人员,受过专业培训且具备相关施工经验倪震徐剑波否2缺乏奖惩措施钻孔桩施工采用劳务分包形式,对工人工作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胡雁霞否3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到位,一人一岗,下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时有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跟踪旁站倪震邢龙君否4机械故障及机械性能不符合机械施工前均进行自检,导管进行过水密试验,机械能满足软土地层的施工要求余琦严宽否5机械操作平台不平或承载力不符合要求机械平台均采用水平靠尺测量,桩基平台基础必要时采用铁板铺设,满足施工要求邢龙君否6技术交底不清项目

10、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详细邢龙君否7孔底沉渣及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施工过程中未对孔底沉渣厚度根据设计要求控制,简易测量即进入下道工序;泥浆比重未全部进行测量。邢龙君是8混凝土灌注控制混凝土灌注过程均在监理员、施工员管理下进行,导管拆除及提升施工人员均有丰富的经验程江才否9护筒拔除过晚混凝土施工完成均在导管全部拆除后,在混凝土初凝前拔除护筒,不会扰动桩顶初凝混凝土影响桩顶质量程江才否10未设置探孔器进行检查钻孔完成后未全部采用探孔器进行检查桩身有无缩颈、桩身护壁稳定性邢龙君卢剑锋是11清表、回填土质量差河内泥浆质土进行清除,采用淤泥质粘土进行回填、平整程江才钱江涛否12施

11、工现场控制差施工现场整洁、护筒埋设长度足够且护筒埋设周边回填土夯实程江才钱江涛否13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对每车商品砼进行坍落度检测程江才卢剑锋否 制表人:邢龙君 制表日期:2013.4.6从因果分析图中,共找出13条因素,小组成员通过论证分析确认主要原因为2条:孔底沉渣及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未设置探孔器进行检查。制定对策根据因果分析图分析的2条主要因素,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归纳如下:解决要因对策表序号要因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日期1孔底沉渣及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沉渣符合设计要求、泥浆比重根据试桩符合是施工方案要求每桩进行测绳重锤检测孔底沉渣检测,不符合从新进行清孔,确保孔底

12、沉渣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泥浆比重计进行泥浆比重的检测工地现场余琦卢剑锋钱江涛2013.4.152未设置探孔器进行检查每根桩采用探孔器检测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1、采用探孔器检测,如发现缩颈,对桩身进行扫孔,重新进行检测工地现场邢龙君卢剑锋费金君2013.4.15实施对策4月17日6月20日小组成员对制定出的对策指派专人对各工序进行负责管理,监督现场工人全过程施工符合要求,对供应材料商进行签订书面合同,保证材料符合规范要求。对检测设备进行购置、标定,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从各方面做好提高钻孔桩成桩控制。实施一:孔底沉渣及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每桩进行测绳重锤检测孔底沉渣检测,不符合从新进行清孔,确保孔底沉渣符合

13、设计要求;采用泥浆比重计进行泥浆比重的检测。执行人:余琦 卢剑锋 钱江涛 泥浆比重检测 沉渣检测实施效果:通过桩底沉渣的控制,泥浆比重的检测,保证灌注桩桩顶混凝土质量、控制泥浆护壁的稳定性。实施二:未设置探孔器进行检查检孔器长度为孔径的46倍,直径小于孔径510cm。如检孔器不能下到原来已钻的深度,则可能孔径有问题,发生了弯孔、塌孔或缩径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时应用钻头上下扫孔,扫孔完毕,再作检查,直至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执行人:邢龙君 卢剑锋 费金君 现场探孔器检查 现场探孔器检查实施效果:根据每桩探孔器的检测,及时发现弯孔、缩颈等孔身质量问题,制定措施处理,保证桩身灌注混凝土质量。效果检查对策实施后,小组根据桩基检测报告对本项目桩身完整性情况进行统计,实施前后对比情况见下表:桩身完整性以往工程情况实施目标对策实施后情况桩身完整性差34-48总桩数190-997类桩比例(%)82.19595.2编制人:邢龙君 2013年8月30日巩固措施 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我们小组决定将实施中行之有效的措施编入施工作业指导书,在今后类似的工作中贯彻执行。在施工中我们不断总结前面的经验,逐步把这些经验纳入标准化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