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比知识、试题更重要的备考因素?_第1页
高考备考:比知识、试题更重要的备考因素?_第2页
高考备考:比知识、试题更重要的备考因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高考备考:比知识、试题更重要的备考因素?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的大比拼。临近高考许多考生会复习盲目、心浮气躁、无所适从 ,这是缺乏考试信心的具体表现。在考试最后冲刺阶段 ,尤其是最后的三十多天的时间里 ,考生除了必要的复习外 ,更重要的是进行心理调整 ,学会“经高考平常化 ,将平常考试高考化 ,正确评价自己 ,相信自己的能力 ,有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根据自己多年的备考经验以及现在的学生实际 ,在调整高考心态时 ,建议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1.克服急躁情绪 ,树立坚决信心。由于各学科都要求把根底知识压缩在30天内完成一遍过滤 ,因此很多考生感到任务极其繁重

2、 ,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这样很不利于知识的认真梳理和记忆。此时必须注意一点:所有知识毕竟不是初学 ,我们已经经历了高一和高二的初学、高三一轮的打根底、高三二轮的查漏补缺 ,因此生疏、遗忘的知识点毕竟很少 ,此时需要我们依据考纲将根底知识再认真过一遍 ,稳固 ,补充遗忘或未知。明确了这一点 ,就应该有信心把摆在自己面前的厚书“变薄。2.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那么退。在最后冲刺阶段 ,要按方案踏踏实实地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 ,一定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无论你在平时的测试中成绩如何 ,都不能代表一个月后你的高考成绩。如果你因为平时测试成绩很好而不认真复习 ,高考时可能会因“遗忘“手生而白白丢分 ,因此

3、你没有骄傲自满的理由;如果你因为平时测试成绩差而产生畏难情绪 ,高考时会让你“不战自败 ,信心丧失殆尽。实际上 ,高考试题的命题如生物、化学等都是以根底知识、主干知识为主要考查点 ,因此 ,做好最后的冲刺 ,高考时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3.劳逸结合 ,不能太过于疲劳和压抑 ,应该有适当的调试和放松 ,否那么不利于备考时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更不利于高考时保持最正确竞技状态。博主甘霖豌豆知道 ,大量的研究说明:在过度疲劳状态下 ,人的遗忘速率大增 ,记忆能力急剧下降。事实上 ,很多考生也有这样的体会:很疲乏的时候 ,一个单词读很多遍都记不住 ,或一道题想半天也没有思路。郁闷得很 ,可是休息一下

4、 ,再读这个单词就很容易记住了 ,或解题的“灵感也来了 ,这就是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初入高三到现在 ,我们一直处在高强度的紧张备考中 ,很多同学的身心状态犹如强弩之末 ,再搞疲劳战 ,很不利于备考和应考 ,因此 ,考前30天内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劳逸结合应为上策。4.根据考试时间 ,调整兴奋点。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 ,这种内在的生理规律 ,决定了你一天中不同时段内身体、心理状态的上下。博主甘霖豌豆建议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力去适应高考时间 ,将兴奋点(最正确竞技状态)调整到上午9:00-11:30 ,下午2:00-5:00。可能很多考生觉得 ,离高考不是还有几十天吗 ,只要我最后几天休息好

5、就行了。实际上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到高考前你想强制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可能会适得其反。5.备考过程中 ,对根底知识的回忆贵在持之以恒。博主甘霖豌豆发现 ,很多同学坚持一两天后 ,发现很多知识都已经记住了 ,慢慢地就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如何让自己一直保持学习的动力呢?首先 ,要不断地给自己增强信心的心理暗示。如当复习了很多知识点 ,发现自己都记住并理解时 ,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 ,应该对自己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给予肯定;当发现有个别知识点没印象的时候 ,不应该有恐惧心理 ,应该庆幸自己又及时堵上了一个漏洞。其次 ,通过做题发现知识缺陷 ,鞭策自己必须认真梳理各根底知识点。6.在考前的3

6、0天里 ,既不能松懈 ,也不能过度紧张 ,要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我们可以将考生的心理状态比作弓弦 ,箭射的远近关键在于弦的松紧状态:如果弓弦太松 ,根本没有弹力 ,箭都射不出去;如果绷得太紧 ,会导致弓拉不开或扯断弦。只有张弛适度的弓才有很强的弹力 ,才能将箭射得最远。同样的道理 ,如果过分紧张 ,可能会导致不能发挥正常水平;如果没有紧张状态 ,可能会出现松懈、麻痹大意的现象 ,因此 ,考前保持适度的紧张是很有必要的。调查发现 ,大多数考生在高考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过分紧张 ,怎样调整呢?首先 ,要明白考前有一定的紧张感是正常现象 ,没有人能在决定一生命运的高考面前没有一点紧张感 ,只要紧张状态并未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不良病症出现 ,就不要为此担忧。其次 ,觉得压力大时 ,要学会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缓解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