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_第1页
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_第2页
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_第3页
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_第4页
统编版2020年春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说明对象,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2、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体会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准确、生动性。教学难点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课时安排2 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大自然在四季里写着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些物候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年年如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家竺可

2、桢先生写得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 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1 给重点字注音。木( y。萌(m6g)发翩(pi m)然孕(y育农谚(ym)海棠(t sg)销声匿(n i)迹 草长莺(y ing)飞2简介竺可桢竺可桢 ( 1890 -1974) ,中国卓越的科学史家和教育家,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在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3 文体介绍:事理说明文。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

3、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做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 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三、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明确: 文章先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再指出诸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存在的关联,最后指出这些自然现象就是物候。文章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能否改为“物候

4、与物候学”?(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明确:运用了拟人手法。 “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不能改,因为“物候与物候学”是专业术语,不易理解,无法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明确: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四、拓展延伸1划分本文段落层次,理清全文写作思路。明确:第一部分(1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 5 段)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

5、来临的四个因素。第四部分(11、 12 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课文的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明确: 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地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做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 ,与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有条有理。

6、 另外, 纬度、 经度、 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 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也是一种条理。 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 接下来用 “首先” “第二” “第三” “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 读者接受。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明确:不能。因为本段中由“首先”“对于安排确定”“还可以利用”“也可以利用”“为了便利”领起的五层意思,由主到次,由重到轻。五、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 .冰雪网化(r mg) 育(y 翩然归来(pi由) 农谚(y cn)B .筋簌落下(sh 0 了哪(ji e) 销声匿迹(n

7、i)纬度(wd)C .衰草连天(shu 连翘(qi do)层峦叠嶂(zhmg)弋阳(y i)D .风雪载途(zh&)隧道(su )头晕目眩(xu m)窥见(ku $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两项,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TOC o 1-5 h z (1)A.百感交急B.斤斤记较C.满院狼藉D.昂首阔步(A)(B)(2)A.得心应手B.迫不急待C.原型毕露D.令人喷饭(B)(C)(3)A.在所不昔B.谈笑风声C.难能可贵D.记忆犹新(A)(B)(4)A.哭笑不得B.以物谕人C.入木三分D.花团锦族(B)(D)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物候观测使用的是 “活的仪器” ,是活生生的

8、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 ( B ) 得多。A .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 B ) 是必要的。A .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 ( C ) 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A .决定B.制定C.确定D.肯定影子戏, 在这里产生了 ( B ) 的力量,它战胜了时间和距离,成为我们手中的一个驯服工具,为我们忠实地服务。A .神圣B.神奇C.神异D.神秘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回答下列问题。什么叫物候?答案: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作为物候学的研究对象, 物

9、候就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在生长、 发育、 迁徙、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物候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答案: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 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 要性就在这里。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答案: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答案: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六、课堂小结无论全篇、某部分之间,还是

10、某一段落内部之间,本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 都十分讲究,说明极富条理性。七、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物候的农谚。八、板书设计描述物候 现象大自然的语言J做出解释逻辑顺序探究原因J 阐明意义 本质 V.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理清了本文的层次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本课的重点一一说 明文的语言特色,揣摩本文的精彩句段。二、合作探究(一)精读片段,分析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 作比较和引用等。 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吗?明确:示例一:举例子。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了 1962 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播种花生而使其受损害的实例。 又如

11、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春天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 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 举一例可能会读者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示例二:作比较。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 “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 ”示例三: 引用。如说明物侯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时,引用了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来说明。(二)揣摩语言,品析表达效果。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 1 段的语言特点和它的表达效果。明确:示例一: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2、概述大地 “苏醒” ,再用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具体描述大地 “苏醒” 时的样子,一片春色扑面而来。示例二:燕子是“翩然归来” ,轻捷、洒脱、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用“不久” “于是”由春自然转入夏。而秋的标志是“果实成熟” ,是“叶子渐渐变黄” 。示例三:作者在描写叶子变黄的状态时,用“簌簌”描写风吹落叶的声音,写出树叶纷纷飘落的动态,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此外, “北雁南飞” “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等,写出冬天即将到来时的萧索、清冷景象。这一切都是为了 “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又运用了拟人的于法。 这里面的 “载”是充满的意思,

13、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写出了风雪交加的旅途的艰难,可谓一词写尽整个冬景。示例四: 作者用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 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 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渎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设置悬念,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有力的铺挚。教师小结: 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在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三)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明确:不能删掉。 “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

14、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了。 “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北京的物候记录, 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 ,比 1960 年迟五六天。明确:不能删掉。 “左右”表约数,意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 ,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 明确:不能删掉。 “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 “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拓展延伸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也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吧。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合的物候知识。示例:“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麻雀囤食要落雪” “猪衔草,寒潮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 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