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教学的基本理念有三条:一是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二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三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实施教学活动中,我对这三条的理解是可以通过构建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观念能够有机地融合立德树人和价值导向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唯物史观(理论基础)、时空观念(学科本质)、史料实证(必要途径)、历史理解(能力体现)、家国情怀(价值导向)五个方面。所以在构建素养

2、导向的教学理念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方向,体现历史学科本质课程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立意。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首先,教学内容从本课看,正文主要包括按照时序概述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脉络,主要包括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和影响,非正文部分呈现主要有四部分:图文史料(图片、史料阅读、历史纵横)、论点(学习聚焦)、学习问题(思考点)、课后延伸(探究与拓展)。从本单元看,本课是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第一课,工业革命后的影响提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发展壮大起来并且日益成为对立阶级,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正好下接后一课,建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

3、本教材看,上接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和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对世界一体化进程和资本主义思想政治制度确立后的进一步发展,并且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牢固的统治地位,可以说这三单元主线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在全球统治地位的确立,本课既是近代史的一个结点,也是现代史的新的起点。所以从教学内容分析看本课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如学习聚焦、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思考点及插图,合理设计教学环节。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看,其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经过一轮通史历史学习,对于工业革命一目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其二高中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对于历史学科

4、学习的基本要素、环节、核心素养等也有初步的能力基础;其三,在前面两单元的学习中对工业革命的背景(政治、经济、科技等)等知识点也有一定的了解。再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等我在设计教学主题有意识的突破原有教学框架和模式,引介新的史学前沿信息,帮助学生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四、教学目标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里面提到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一要以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避免将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机械地分离;二是所制订的教学目标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通过教学能够达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有可检测性,能

5、够衡量出学生通过学习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叶小兵教授概括为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五位一体的综合目标、聚焦问题解决的水平程度、确定具有可检测性的目标。基于此并通过结合课标“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能够通过绘制年代尺、展示历史表格等方式,梳理叙述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发明成果等基本史实,并从中理解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

6、、能够提取史料相关信息,从当时的角度论述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演进到工业文明的转折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并从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关系,能够将历史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缔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历史课堂涉及面广,包含史事多,所以要整合教材内容,把握关键问题,突出核心要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进整体内容的教学。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历史课程逻辑,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从能源和能力的转换掌握工业革命发展进程及特点。教学难点:通过从能源转换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7、。六、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范例教学法、表格法、绘制年代尺等七、教学设计思路1、确立主题:从能源转换的角度看工业革命。该主题主要是从以色列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关于工业革命的定位:“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该主题突出能源及能源技术等的变革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这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观点,但纵观工业革命进程倒也是一个可以得到印证的观点。结合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第三次、第四次,可以说工业革命跟能源革命其必然的内在逻辑,至少能源革命催生了工业革命。对学生、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通过获取相关史料是可以值得探讨和印证的新观点。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必须依标

8、设计,以课标指导史学研究成果的选择与运用,把史学研究成果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历史教育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意图是要通过这个观点进行论证的过程,既是史料实证素养的呈现,也是对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如果通过本节课学习,学会调动教材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工业革命进行一种新的有实证意识的解释。2、创设情境:基于该主题按照时序和历史逻辑创设系列情境,如从能源危机到新能源的替换,从新能源到能源技术的不断改进,从能源技术的改进到动力机的发明,从动力机的发明到机械化的普及,这些情境主要方式有文字史料、图片:展示、语言描述等,把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如背景、进程、影响等有机整合在一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9、落实课标、素养等教学目标。3、问题引领: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思维和探究的兴致,是落实课标、体现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在本课设计上我主要设计四大问题和一道深入探究题,深浅交加、有进一步引发深度思考和探究的尝试。4、史料研习:通过提供不同类型的史料(文字、图片、数据表格等),学会区分各种史料,理解各种史料的价值,并从中学会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论证问题或者观念的有力证据,培养史料实证的意识。5、开展论证:历史解释从水平划分看,水平1和2重点是对已知结论的复述和分析,水平3和4更注重的是基于自己思维过程能够对不同解释进行评析论述,或者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本节

10、课的设计就是针对工业革命就是能源革命的观点进行验证的过程,并有深入思考的探究,如最后还有一问“工业革命是一场能源革命,还能是什么革命呢?”八、教学过程(1)导入:一幅蒸汽机车的图和人类简史的那句话,把工业革命与能源转换联系起来。并且通过资料了解能源及能源转换的含义。(2)问题设计问题1:尝试从能源消费需求、能源供给、能源技术三个角度说明英国成为第一个展开能源转换的条件?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计从知识目标看是解决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爆发在英国的原因分析;从教学主题来看基于能源角度设问也是基本符合主题;从核心素养看着重解决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问题2:从纺纱和织布两道工

11、序梳理棉纺织业革命的进程,并联系瓦特创制动力机的动因来综合阐述棉纺织业革命的历史意义?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计从知识目标看是掌握棉纺织业革命的基本进程和历史意义;与教学主题贴合看机器与能源动力的推进是工业革命革命的关键因素;从核心素养看着重解决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问题3:请基于能源转换(发明机器利用新能源)的角度尝试叙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计从知识目标看是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特点;与教学主题贴合上看还是基于能源及能源技术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从核心素养看着重解决历史解释,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问题4:这场能源革命给世界和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

12、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设计从知识目标看是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世界和人类的影响,还涉及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当前的能源革命,基本上是联系了历史和现实;与教学主题的贴合看基于能源转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地位、世界最终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缔造了工业文明的时代。但在缔造工业文明时代的同时也要着重指出从有机质能到化石能源、从可再生能源到不可再生能源带来的能源枯竭问题、环境恶化到危及人的基本生存,导致了生态危机时代的到来,应该辩证看待这场能源革命;从核心素养看着重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突破,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3、。(3)学练结合:精心选择了与本主题相关、本内容相关的题目,尤其是最新的选考卷的两道选择题,与本课的主题比较贴切,也算是教学评一致的体现,通过习题提高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工业革命是一场能源革命吗?你觉得它是一场什么革命呢?该设问是本课的综合探讨也是前面一道练习题的引申。不管是技术革命、还是能源革命、还是科技革命、还是政治革命,都说明对一历史事件的阐释有不同的角度,也反映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宽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多元史观意识。九、教学评价设计注重课堂学习评价、课后练习反馈以及阶段性学习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评价目

14、标要以核心素养为体现,同时参考学业质量要求多维度、分时段、多元化评价。主要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提问及学生的反应,课后练习反馈、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尤其是评价目标一定要具体化和量化,要与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一致性。文末附课后针对训练。十、板书设计十一、教学反思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个主题下对教材体系进行大胆地重新建构和取舍,课件设计和课堂讲授过程中主体重点讲述工业革命的进程,忽视了背景和影响的分析,缺乏课标完整性的落实;同时重视工业革命历史进程的叙述,缺乏结论性陈述和总结,对学生来说一听而过,无法在教材中做出相应的落实,不利于以后的复习。再次,引入史学前沿如何把握创新性与科学性的问题,该主题是否

15、具有权威性等。最后,在课堂呈现上,对于该主题的教学基本还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体性难以在课堂时间上进行体现,是否可以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学情和心理特点等的问题,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其实这也是我在备课过程中的一些困惑。2、未来的解决思路:我在想是否可以从以下角度尝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从时间安排和史料补充上增加背景和影响的分析,其次改善板书将教学主题与教学重难点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笔记和及时复习,再次改动几个环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可以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动笔画一画和写一写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后可以尝试用合适的音视频材料代替文字史料和教师叙述,缓解单一重复的教学氛围。附

16、录课后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你可能已经习惯了乘坐舒适的火车旅行。更愿在明亮的的灯光下读书,这些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给人们的便利,至于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名称,我们习惯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通讯工具不同B生产方式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能源动力不同2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两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是()使交通工具实现机械化英国的议会改革德意志的统一越来越多的工人佩戴手表法国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ABCD3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历史结论有技术门类铁路汽车西方发明1825年1883年

17、上海1876年1901年重庆1934年1928年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沿海早于内地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中国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所作出的反应加快中国早在1901年就出现汽车制造业ABCD二、材料分析题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载:“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1)根据材料一概

18、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朝和宋代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材料二以下两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的城市风貌(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给伦敦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

19、形成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6(1)关系:“城”的分量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从属于“城”。”演变:唐朝时,“城”与“市”(坊市)分开;宋朝时,“城”与“市(坊市)界限打破。(2)影响:蒸汽动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提高了城市的生产力水平(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改善了交通工具。污染了环境;造成贫富分化。(3)条件: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技术手段;对外侵略扩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5曼彻斯特工业化曼彻斯特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纺织中心,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材料一除非你已经到过制造业城镇,看到曼彻斯特的工人,否则你无法理解他们躯体的痛苦和道德的沦落。大多数工人缺乏衣服、床、家具、燃料,以及健康的食物,甚至是土豆。他们要在小房间中工作12小时,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他们大都体弱多病,眼睛无神。整理自1842年崔斯坦(法国社会学家,妇女权利倡导者)发表的文章材料二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