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一【可编辑的PPT】课件_第1页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一【可编辑的PPT】课件_第2页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一【可编辑的PPT】课件_第3页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一【可编辑的PPT】课件_第4页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一【可编辑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一、造血特点(一)胚胎期造血(根据造血组织发育和 造血部位发生的先后,分为三个阶段) 1. 中胚叶造血期 胚胎第3周起出现卵黄囊造血, 之后中胚叶组织中出现原始造血成分, 其中主要是原始的有核红细胞。 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2. 肝脾造血期 肝脏:胚胎第68周期开始,出现活动的造血组织,成为胎儿中期主要造血部位,45月达高峰,6个月逐渐减退:主要为有核RBC、少量粒细胞、巨核细胞. 脾脏:第8周开始造血,RBC为主,稍后粒系;第12周出现淋巴、单核细胞;5个月之后造RBC和粒细胞的功能逐渐减退,至出生时成为终生造血淋巴器官。2. 肝脾造血期 胸腺:中枢淋巴器官,

2、第67周已出现并开始产生淋巴细胞(前T-cell,成熟T-cell),还有短暂的生成红细胞和粒细胞的功能。 淋巴结: 第11周开始生成淋巴细胞,从此成为终生造淋巴细胞、浆细胞的器官。胎儿期也有短暂的红系造血功能 3.骨髓造血期: 胚胎第6周出现骨髓,但至胎儿4个月才开始有造血并维持终身(各系血细胞),直至出生2-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胚胎期造血:胎龄与造血部位的关系(二)生后造血 1.骨髓造血 :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 婴幼儿期 :均为红骨髓 ,全部参与造血 57岁:开始出现黄髓代替长骨中的造血组织1.骨髓造血年长儿与成人: 红髓仅见于扁平骨不规则骨和长骨近端(肋骨、胸骨、脊椎、骨盆、颅骨

3、、锁骨、肩胛骨) 黄骨髓仍具有造血潜能,当需要增加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学龄前儿童与成人骨髓造血部位 2.骨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 出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超过骨髓代偿能力,肝、脾、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称为骨髓外造血。为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二、小儿血象特点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出生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较高原因: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 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增加 RBC: 5.0-7.0

4、1012/L HB:150-220 g/L生理性贫血 生后23个月的婴儿,RBC降至3.01012/L,HB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自限性)。 3个月以后逐渐增加,于12岁达成人水平。 生理性贫血原因: 1.生后呼吸建立,血氧含量增加,EPO, 骨髓造血功能暂时,网织红细胞 。2.胎儿红细胞寿命短,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3.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4.自限性,3个月后红细胞数和Hb量又缓慢增加生后红细胞计数变化不同年龄Hb量的底限 新生儿 145 g/L 14m 90 g/L 46m 100 g/L 6m6y 110 g/L 6y14y 120 g/L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生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出生时 0.65 0.3046天 比例相等12岁 0.35 0.646岁 比例相等%2040608005d5yDifferential count of WBC(白细胞分类计数)Lymphocyte淋巴细胞Granulocyte粒细胞儿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两次交叉曲线儿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网织红 血小板 血容量 一、网织红 生后3d内为46 生理性贫血阶段维持较低水平,约0.003 婴儿期后约与成人相同0.005-0.015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