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算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几种方法_第1页
测算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几种方法_第2页
测算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几种方法_第3页
测算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几种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测算方法太湖县百里中学朱生策电能在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能源。运用 电能知识为社会服务,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并让学生建立 起节约用电的意识,是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课 题。所以,“电能”作为中学物理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它、熟悉它。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认识电能的概 念,掌握如何计算电能的公式和方法,告诉学生1KWh电能 有哪些用途等等。但学生往往会问到,怎样测量用电器所消 耗的电能呢?顺应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以学生为本,我们 不但要尽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要重视他们学习能力的 提升,让他们边学边实践,

2、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下面我就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谈一些浅见。1.用电能表“计数器”测算法。这种测算家用电器消耗 的电能,实际上是电工常用的方法。这种测算方法很简便: 电工在某月初观察并记录用户电能表计数器上的示数;然后 在月末观察该电能表计数器上的示数。最后将月末的度数减 去月初的度数即这一个月内该用户电器所消耗的KWh数。0170401986月初计数器上的度数(KWH)月末计数器上的度数(KWH)例如,某家庭电能表月初数和月末数如上表所示,则该用户这一个月内消耗的电能为:198.6KWh-170.4KWh=282KWh。评估:利用电能表计数器测算电能的方法,简便易行。学生可以利用周

3、末时间在家中进行:如星期一早上和第二个 星期日晚上分别观察一次家里电能表的示数,然后就可以计 算出自家用电器一个星期内消耗电能的多少了。但这种方法 只能测量较大的电能值,而不能精确测量出较小的电能值, 如 0.01KWh 等。2 “转数法”,也叫实验法。这种方法适应于测量短时间 内用电器消耗的较小电能值。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或教室完 成这个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 先观察电能表铭牌上“xxxR/KWh”字样,让一到二个电器 工作起来,并数出在某一段时间t内电能表铝盘转过的圈数N,然后计算在t时间内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W。NW xxx R/KWh (kwh) 入入小例如,艳艳同

4、学家用电能表的铭牌上标有600R/KWh字样(如图)。此时有一只电饭煲正在 煮饭(其它用电器没有工作)。她测出了 2分钟内电能表的 转盘转过了 12圈,由此可以计算出在这段时间内该电器所 消耗的电能。N12W= xxxR/KWh 即)=祠KWh=002 KWh=72x104J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WP= t=7.2 x 104J120T=600W评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地 测出用电器所消耗的电能值,并且能够利用电能表测出用电 器的电功率,灵活实用。但这种测电能的方法需要测量电能 表铝盘转过的圈数,而且须要一定的运算过程,适合于我们 进行实验分析和研究,

5、而不适应于电工进行家庭用电测算。W3.估测法。在讲过电功率公式P=-之后,我们就可以根 据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一般使用的时间长短,粗略地估算 出家庭电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多少。例:某学校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15A的字样,电路上已装 有40W的灯40只,100W的灯6只。求:这些灯平均每天使用2h,则一个月(按30天计)共消耗电 能多少千瓦时?解:电路中已有的电器总功率P=40Wx40+100Wx6=2200 W =2.2 kW 每个月用电时间:t=2h x 30=60h一个月共耗电能:W=Pt=2.2KWx60h=132kWh评估:因为家用电器使用的时间并不确定,而且用电器 有时候还不能正常工作,因而这种测算电能的方法只能大致 地测出在某一段时间内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少,而不能精 确地测出用电器所消耗的实际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