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十五章课件_第1页
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十五章课件_第2页
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十五章课件_第3页
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十五章课件_第4页
powerpoint-演示文稿---第十五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所得税本章的主要内容:1、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2、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 异的确定; 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 确认; 5、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所得税问题研究所得税会计研究的对象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处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1、税前会计 利润(利润总额) 按会计制度计算 2、应纳税所得额 按税法计算 财务会计和税法的区别在于确认收益实现和费用扣减的时间,以及费用的可扣减性。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理论公式)直接法 应纳

2、税所得额=利润总额调整项目 ( 应用公式)间接法2、 一、所得税会计研究的对象 1、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理论公式)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调整项目 ( 应用公式)间接法2、一、所得税会计研究的对象 对于两者的处理原则是: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会计要素核算,与税法不一致的不得调整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的金额。 企业在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时,应当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或减)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与税法规定就某项收益、费用或损失确认和计量等和差异后,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

3、当期应交所得税。 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 企业购买国债产生的利息收入 工程耗用自已生产的产品 非公益性的赞助支出 超标业务招待费 实发工资超过计税工资部分 行政性罚款支出 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计提折旧与税法计提折旧 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三、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方法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递延法债务法 应付税款法会计处理1、按税法规定对本期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 整,调整为应纳税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调整项目2、按应税所得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应纳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税率 (1) 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 18% (2) 3万元 应纳税

4、所得额10万元 税率 27% (3) 1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 33% 3、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例题1、某企业核定的计税工资总额为100000元,2006年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为120000元,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50000元,税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65000元,该企业利润表中反映的会计利润为15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 1、 应纳税所得额=150000+(120000100000) (6500050000)=155000 2、应交所得税=15500033%=51150 借:所得税费用 511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1150本期所得税费用等于本期应交纳的所得税

5、例题2、某有限公司对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核算,适 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为 3000万元。其中: 1、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300万元,(投 资单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33%尚未分配给投资者) 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 2、因违反合同支付的违约金30万元。 3、取得政府补贴收入100万元。 4、计提的坏账准备200万元(其中可在应纳税所得 额前扣除的金额为40万元)。 5、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 计算该年度的应交所得税。一、利润的构成与确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利润包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主营业

6、务利润和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收益是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所获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的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的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

7、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及非常损失等。企业当期利润减去所得税以后的余额即净利润。利润核算的方法有账结法和表结法两种。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应设置和使用“本年利润”账户核算利润的形成。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的期末余额转入该账户贷方;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账户的期末余额转入该账户借方;年末,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三、利润的分配 1、弥补以前

8、年度亏损: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以及筹建期间的汇兑净收益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的税前利润弥补;在延续5年内不足弥补的,用税后利润和盈余公积金弥补。 2、企业依法缴纳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一)利润分配的程序非股份制企业税后利润分配顺序(1)处理被没收的财产损失(2)支付由违反税法而补交的滞纳金(3) 弥补延续5年用税前利润还不能弥补的经营性亏损(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净利润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后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在提取。(5) 提取法定公益金。公司制企业按照净利润

9、的5%-10%提取,其他企业按不高于法定盈余公积的比例提取公益金。主要用于职工等集体福利设施支出。(6)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顺序(1)处理被没收的财产损失(2)支付由违反税法而补交的滞纳金(3)弥补延续5年用税前利润还不能弥补的经营性亏损(4)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5) 提取公益金(6)支付优先股利(7)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8)支付普通股股利:当年无利润时,盈余公积金在弥补亏损后,可按照不超过股票面值的6%的比率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但仍要求企业分配股利后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金的25%。(二)利润分配的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去年初末弥补亏损)

10、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应按国家规定的顺序和标准进行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润经过分配后,为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若企业发生亏损,则可以按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进行弥补。企业应设置“利润分配”账户核算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以及历年分配利润(或弥补亏损)后的积存余额。年度终了,应结转“利润分配”账户。将本年实现的利润由“本年利润”账户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将“利润分配”账户下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外,“利润分配”账户的其他明细账户应无余额。例:宏达工厂2004年度有关

11、资料如下:损益类账户12月末结账前余额为:(均为正常余额)主营业务收入 45 000 000主营业务成本 25 400 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1 800 000销售费用 5 850 000管理费用 6 300 000财务费用 600 000其他业务收入 850 000其他业务成本 600 000投资收益 800 000营业外收入 400 000营业外支出 1 400 000税前会计利润需调整增加纳税所得的永久性差异为1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10%,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为8%,向投资者分配股利832 464元。要求:计算本年度应纳所得税额,作出会计分录。编制结转本年利

12、润的有关会计分录。编制利润分配的有关会计分录。将“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并计算本年年末未分配利润数。利润总额=(45 000 000-25 400 000-1 800 000)+(850 000-600 000)-5 850 000-6 300000-600 000+800 000+(400 000-1 400 000)=17 800 000+250 000-5 850 000-6 300000-600 000+800 000-1 000 000 =5 300 000+800 000-1 000 000 =5 100 000(元)应纳所得税额=(5

13、100 000+100 000) 33%=1 716 000(元)借: 所得税费用 1 716 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716 000(2a)借:主营业务收入 45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850 000 投资收益 800 000 营业外收入 400 000 贷:本年利润 47 050 000(2b)借:本年利润 43 666 000 贷: 主营业务成本 25 400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 80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600 000 销售费用 5 850 000 管理费用 6 300 000 财务费用 600 000 营业外支出 1 400 000 所得税费用 1

14、716 00047 050 000-43 666 000=3 384 000(元)(3a)3 384 00010%=338 400(元) 3 384 0008%=270 720(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38 400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270 720 贷: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338 400 贷: 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270 720(3b)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832 464 贷: 应付股利 832 464(4a)借:本年利润 3 384 000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 384 000(4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441 584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 338 4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270 720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832 464年末未分配利润=3 384 000-144 584 =1 942 416(元) 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所得税的有关概念 1、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或者组织为纳税义务人,对其每一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二)会计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是指企业取得收益后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会计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之前实现的利润。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的项目计算确定的收益。 一、所得税会计的特点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

16、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主要特点: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1、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2、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3、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二)按照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

17、计税基础。 (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 (四)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即当期所得税),同时结合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即递延所得税),作为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

18、税费用。 【例题1】某公司每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2006年预计了100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实际支付发生于2007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会计处理:2006年计入损益税收处理: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应付税款法:2006年2007年税收利润总额10001000产品保修费用100-100应纳税所得额1100900会计所得税费用363297净利润63770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6年2007年税收利润总额10001000产品保修费用100-100应纳税所得额1100900会计当期所得税363297递延所得税-3333净利润670670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

19、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例如,企业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税法规定,企业提取的减值准备一般不能税前抵扣,只有在资产发生实质性损失时才允许税前扣除,产生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 假定某企业期末持有一批存货,成本为1000 万元,按照存货准则规定,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

20、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该批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1000 万元,其账面价值为800 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200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满足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一般可于发生当期税前扣除,由此产生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

21、价值。 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上对于预计负债,按照最佳估计数确认,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多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形成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企业应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分析比较,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按照重要性原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在购买日比较其

22、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以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第二节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一、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将

23、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 1.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将导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的减少)1.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资产 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时间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

24、00万元 计税基础为150万元 未来纳税义务增加负债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计税基础为12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0)120 未来应税所得基础上调增负债从利润表角度: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 计税基础为200万元 未来纳税义务减少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其计税基础 例: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 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20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0)100 未来应税所得基础上调减资产从利润表角度: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暂时性差异的特殊情况:某些情况下未作为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或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存在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也为暂时性差异如企业的开办费会计: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账面价值为0税收: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分5年摊销计入应纳税 所得额(三)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1.会计与税收差异分析 (1)按照原所得税暂行规定,基于利润表出发,分为永久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 (2)所得税准则主要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分为:永久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其他视同暂时性差异处理的项目

26、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将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永久性差异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其他并非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引起的视同暂时性差异处理的项目,如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 永久性差异仅影响发生当期,不影响以后期间,不存在不同会计期间摊配问题1.会计上作收益,税法规定免税的收入利用废水、废气等为主要原料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 不体现为资产负债表项目国债利息收入 如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050万元(包括本息),可从 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为1050万元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永久性差异仅影响发生当期,不影响以后期间,不存在在不同会计期间摊配问题2.计算会计利润

27、时可予扣除的费用,计税时不允许扣除超过标准的业务招待费 不作为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非广告性赞助支出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等 永久性差异仅影响发生当期,不影响以后期间,不存在在不同会计期间摊配问题3.不构成税前会计利润,但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将自产商品对外捐赠、分配给股东等 一般不体现为资产负债表项目,如用于在建工程,则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暂时性差异关联交易销售商品,售价偏低按正常价格调整 永久性差异仅影响发生当期,不影响以后期间,不存在在不同会计期间摊配问题4.计算税前会计利润时不能扣除的费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予扣除盈利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等 税法规定加计扣除 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关

28、系: 包括所有时间性差异及其他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从利润表出发,仅涉及到对利润表有 影响的项目 其他暂时性差异:某项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可能 不影响利润表,但会影响到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与其计税基础,如持有待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 动、企业合并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等 纳税调整项目(入账范围差异): 1、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在财务会计上作为支出,而税务会计不允许扣减纳税所得,应予以调整; 2、各种税收的滞纳金、罚款,在财务会计上列入营业外支出,但税务会计不允许扣减纳税所得,应予以调整; 3、各种非救济性、公益性捐赠和赞助支出,在财务会计中可据实列入营业外支出,但税务会计不允许扣

29、减纳税所得,应予以调整; 4、自然灾害损失等不可抗拒事件,有保险公司赔款的部分不能扣减纳税所得。 5、已纳税投资收益,如国库券利息、长期投资分红等。其中,国库券利息在财务会计上列入利润总额,但按税法规定予以免税;投资收益中已缴足所得税的部分也予以抵免,但因被投资方的税率低于投资企业税率的,按规定要补交部分所得税。 6、不超过5年的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税法准予扣减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入账标准差异):1、利息支出。在财务会计中可据实列支,但在税务会计中,税法规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开支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的数额以外的部分,要作为纳税所得计算。2、工资性支出。财务会计允许一切工资、奖

30、金计入成本,但税务会计中,税法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计税工资标准,企业实发数超过计税标准的,要计入纳税所得,缴纳所得税。 3、三项费用。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按职工实发工资总额计提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经费。在税务会计中,税法规定只允许按计税工资标准总额计提三项经费,实发工资超过计税标准工资的差额计提的三项经费要列入纳税所得。 4、公益性、救济性捐赠,为鼓励企业开办社会公益事业,税法和财务会计均规定此项支出可列入营业外支出。但税法规定,公益性、救济性捐赠超过应税所得额的3%以外的部分,要计算纳税。 5、业务招待费。财务制度规定该项费用应在规定的比例范围内开支,超过部分可以列支。

31、但在税务会计中,超过部分应纳入纳税所得。 6、其他超过国家税法规定的成本开支标准的事项,其超过标准部分应计入纳税所得。二、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负债表日资产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如果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无需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1.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金额:会计与税法规定相同后续计量:会计按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进损益 税法不认可持有利得或损失例

32、:企业持有的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该时点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即可作为成本费用自未来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为100万元。会计期末,公允价值变为90万元,会计确认账面价值为90万元,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保持不变,仍为100万元2.长期股权投资 构成企业改组的情况,视改组前后经营的连续性及权益的连续性及非股权支付额的比例,区分免税改组与应税改组免税改组-以账面价值计量,账面价值为计税基础应税改组-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为计税基础 其他不构成改组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计量,即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为其公允价值例:一项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最初以1000 万元购

33、入,购入时其初始投资成本及计税基础均为1000万元,即企业为取得该项资产而实际支付的价款允许在未来期间作为成本费用税前扣除。假定取得当期期末,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份额为50万元,则:会计账面价值:1050万元税法计税基础:1000万元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点上,实际成本与计税基础相同后续计量:会计按公允价值税法维持原计税基础4.投资性房地产(1)成本模式,除折旧和摊销因素外,不存在其他差异例:一项用于出租的房屋,取得成本为500万元,会计处理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直线法计列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计提了一年的折旧后账面价值:400万元 计税基

34、础:450万元(2)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会计: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税收: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分期计列折旧或摊销例:某项土地使用权,取得时实际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为2000万元,使用年限50年。取得以后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一年后:会计账面价值为该时点的公允价值,假定为2100万元税收规定的计税基础为成本2000万元扣除摊销额后的金额,1960万元,即就该项土地使用权可从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中扣除的金额5.固定资产会计:实际成本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税收:实际成本累计折旧例:某项环保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

35、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净残值为0。计提了2年的折旧后,会计期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该时点上其账面价值为100050508082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00010090810万元,该金额为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未来期间的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6.无形资产会计上一般:账面价值实际成本累计摊销减值准备但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减值准备税收: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累计摊销税法中没有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的概念,一般会人为规定其摊销年限例: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6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36、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其账面价值仍为16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44万元7.商誉会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产生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税法:外购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即不认可外购商誉按照会计规定确定的价值例:企业支付了3000万元购入另一企业100的股权,购买日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则企业应确认的合并商誉为400 万元税法规定,该项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8.应收股利会计: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时确认税收:被投资单位董事会等类似机构作出利润分配方案时确认,但是否征税,视投资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是否高于被投资单

37、位例:企业持有的某项投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可分得100万元。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则该项应收股利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可从未来期间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100万元,由于双方适用所得税税率相同,该部分股利性收入是免税的,其计税基础等同于账面价值9.应收账款会计:遵循收入确认原则,按合同或协议价计量税收:基本遵循会计的收入确认和计量原则例:企业销售商品产生应收账款100万元,税法规定亦应于销售当期确认应税收入100万元。其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可从未来期间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由于该资产已在当期交了税,其可从未来期间经济利

38、益中抵扣的金额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万元。三、负债的计税基础 指其账面价值减去该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列支的金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情况下,负债的清偿不会影响到损益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但某些情况下如果构成负债的金额全部或部分能够税前扣除,则构成会计与税收的差异1.预计负债会计:按或有事项准则判断,对估计将支付的金额确认预计负债税收:因确认预计负债所产生的费用能否税前扣除,取决于产生预计负债的事项是否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例1、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三包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

39、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三包费用。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万0例2、假如企业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0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会计: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确认预计负债税收:与该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账面价值:10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00万元2.预收账款会计: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作为负债反映税收:按照现行税法规定条件,可能要作为收入反映例:企业收到客户的一笔款项80万元,

40、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作为预收账款反映,但符合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该笔款项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账面价值:8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8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80万元0如果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则上例中会计处理确认为负债的情况下,税收处理亦不能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8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80万元3.应付职工薪酬会计:所有与取得职工服务相关的支出均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负债税收:现行内资企业所得税法仍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计资标准、福利费标准等例:某企业当期确认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计200万元,尚未支付。

41、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17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价值:2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万元可从未来应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200万元4.递延收益会计:分期计入收入,如一次性入网费税收:做法不一,有些情况下实际收取时计税例:某企业当期收取入网费1000万元,合同规定10年内提供免费服务。递延收益账面价值:10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0万元可从未来应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100006.其他负债 按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原则计算确定例:企业当期应交纳的违反有关规定的罚款和滞纳金为10万元。会计:计入费用,同时确认其他应付款税收:罚款和滞纳金等不允许税前扣除账面价值:10万元

42、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万元可自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10万元特殊交易中产生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于合并中取 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 量 如果按照税法规定,该企业合并为应税改组,不会 造成差异 如果按照税法规定,该企业合并为免税改组,税收 上维持有关资产、负债的原账面价值,会计上按公 允价值确认,则会造成差异(一)固定资产会计: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税收:固定资产原价税收累计折旧 【例题2】某项机器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

4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计提了2年的折旧后,会计期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1000-100-100-80=720(万元)计税基础=1000-200-160=640(万元)(二)无形资产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税收:计税基础为0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会计: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但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税收: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规定的累计摊销【例题

44、3】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应付税款法:账面价值=100万元计税基础=100-10010=90万元(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税收:成本【例题4】企业支付400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420万元。 应付税款法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420万元计税基础:400万元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税法

45、:成本【例题5】企业支付500万元取得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510万元。应付税款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51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四)其他资产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期末公允价值税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三、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差异主要是自费用中提取的负债(一)企业因销售商品提

46、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例题6】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200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应付税款法预计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200万=0因其他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确定其计税基础。某些情况下,因有些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如果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 【例题7】假如企业因债务担

47、保确认了预计负债5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应付税款法会计:按照或有事项准则规定,确认预计负债500万元税收:与该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账面价值=5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5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500万元 二、所得税费用与应纳所得税额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取得会计税前利润后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会计税前利润所得税率应纳所得税额是指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所得税率计算的应交纳的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 一. 账户设置 1、“所得税费用”账户 2、“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 3

48、、“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 (一)应付税款法 所得税费用核算的应付税款法是指不论在前述何种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均按应纳所得税额计算。 例四:宏达工厂1999年度税前会计利润为800 000元,该年度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8 000元,对外非公益性捐赠支出2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试按应付税款法作出相关的会计分录。 应纳所得税额=800 000-8 000+2 000=794 000(元)应纳所得税额=794 00033%=262 020借:所得税 262 02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62 020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62 020 贷:银行存款 262 020借:本年利润 262 02

49、0 贷:所得税 262 020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原则:对于所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某些特殊情况除外例:企业于2004年1月1日购入某项环保设备,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允许采用加速折旧,其取得成本为2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计税时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不考虑中期报告的影响,企业在2004年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为20万元,计税时允许扣除的折旧额为40万元,则该时点上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8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60万元的差额构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其适用的所得税

50、税率为33,应确认6.6万元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1. 商誉的初始确认会计:合并成本取得净资产公允价值税法:外购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准则要求不确认商誉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例:假定A企业以600万元购入B企业100的净资产,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改组条件,购买日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下: 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 270 155 115应收账款 210 210 存货 174 124 50其他应付款 (30) 0 (30)应付账款 (120) (120) 0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504 369 135例:假

51、定B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该项交易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商誉金额如下: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504递延所得税负债(13530) 40.50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463.50商誉 136.50企业合并成本 600如果确认由商誉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36.5030%),则会进一步增加商誉的价值(136.5030%)2.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中,如果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由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例,一项资产按会计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为200万元,但按税法规定,其计税基础为180万元,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将改变资产的历

52、史成本3. 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不予确认: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例: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对该项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购入该项投资时,甲公司支付了1000万元,取得投资当年年末,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90万元。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则,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增加90万元,同时确认投资收益90万元。但税法规定长期投资的计税基础不变,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果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则甲公司应按适

53、用税率的差额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9.06万元(300851830)。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适用税率的选择,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预计转回期间适用的税率计量我国企业在不同年度一般适用所得税税不会发生变化,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除外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原则:应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估计未来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税所得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来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所得二是以前期间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产生的应税所得特殊情况:某项交易不属于企业合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计税基础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例:承租方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会计: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中较低者税收:租赁合同或协议中约定的租赁款特殊情况:按税法规定可结转以后年度的亏损 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未来期间可取得的应税所 得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果亏损额较大,且缺乏证据表明企业未来期间将会 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估计未来期间的应税所得时,应有足够的证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后续计量 递延所得税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