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一、主动渗透美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审美教育的目标。 我们知道,美育能同时影响人们的理智和感情,甚至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不仅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在学生中加强德育,要强调把美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任务,而不仅是音乐、美术教师的任务。生活中处处有美,各科教学中都可以从自己的特点出发进行美育。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

2、展。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对学生人格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动渗透美育,运用各种教学手法和手段或披文入境,或读文动情,让课文中的形象活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或对壮丽的山川景物、人物的崇高品质由衷赞叹;或对美好、纯洁的事物向往追求;或对好人悲惨的命运、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或对腐朽、丑恶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初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充分发掘课文中蕴含的美育因素,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小学语文入选教材的课文,大多数的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这些课文所表现的美是千姿百态的,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审美

3、教育的好材料。这些因素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个方面。 自然美,是指自然景物、生物的美。如夜宿山寺的雄奇美,登鹳雀楼的壮阔美,翠鸟的鲜艳、机灵美,北京亮起来了的风景美,爬天都峰的险峻美,瀑布的形状、声音、色彩美,四季的脚步的四季美,等等。 社会美,主要包括社会生活、进步思想的美,人的精神品格、精神的美等。其形态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人物形象美(品格美、精神美、心灵美等)、生活情趣、人情美等。 艺术美,指文艺作品中的美,它往往比现实美更集中、更有感染力。艺术美主要体现为文学作品(课文)的艺术真实性形象性、独创性。从形式方面说,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就有画面美、节奏美、韵律美、语言美、

4、情思美、意境美、结构美、色彩美等等。例如课文中的古诗和写景散文所表现的画面美、色彩美、意境美、语言美就非常突出。 三、创设审美气氛,激发审美兴趣,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或利用彩色挂图、投影、录音、录像或教师用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情境,创设审美气氛,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在总体上感受审美对象的美。 如我在教黄山奇石时,先引导学生观看黄山奇石的投影,并通过感情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形境,从总体上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又如教爬天都峰时,则出现我在去年亲自爬天都峰的照片,用美的语言描述天都峰的高峻和陡险,让同学们从意念上一步一步跟着我爬天都峰。由于创设了审美的情境,大大地激发了同

5、学们的审美情趣,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迫切希望具体威胁天都峰的险峻美。 四、品句品读,感知美欣赏美,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美育过程中,要让学生具体感受审美对象的美,并以愉悦的心情领略审美对象的美感,即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感知美的情感体验中,在悦耳、悦目、悦心和悦神悦志的感觉欣赏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的途径,一是具体品味体现审美对象的美的句子和段落,二是通过美读感受知和欣赏课文和语言美和意境美。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