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儿童语言获得三大理论与全语言理论 儿童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言?儿童语言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对此,20世纪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进行了各种探究。关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理论,有许多流派、学说,他们之间相互纠缠、或貌相似而实相异,大体上可以把他们归为三大类: 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2第一节 后天环境论 以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为基础理论的学者,在儿童语言发展的问题上都比较强调后天环境的因素。 这些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都是被称为后天环境论。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儿童撑握语言,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语言的
2、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 以行为主义理论背景的后天环境论者,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并不完全一致,其内部还可以分为模仿说、强化说、中介说三种。3一、模仿说(一)主要观点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儿童的的语言是其父母语言的翻板。(二)评价 模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但它忽视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应当承认,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模仿是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模仿说对如下一些儿童语言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却不能作出解释:4(1)自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问世以来,人们大都有同意这样
3、一个定义:“语言是一个由无限多个句子构成的集合。”即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可能是无限的。美国语言学家米勒在年指出,用个英语词可组合出个句子;并进一步估计,如果不停地把这些句子听一遍,就需要比地球年龄还要大一千倍左右的时间。这个估计说明,儿童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机械模仿学会由这个无限多个句子而构成的语言。5(2)许多时候,儿童对成人的语言并不能很好地模仿,孩子有时会把它说成有语法错误的形式。朱曼殊等对一名一岁八个月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时,每天向他提出“是谁买给你的?”之类的问题,一连十几天,她的回答总是“是妈妈(或阿姨、老师等)买给你的。”虽然每次纠正,但总不能把“买给你的”转化为“买给我的” (3)
4、儿童常能说出他从未听过的成人语言中所没有的词或句子。如:“这条路很瘦。” (4)成人所提供给儿童的语言样板并不是特别理想。因为成人同儿童交谈时,其语言并不是十分规范,有时甚至杂乱无章,但儿童却最终学会了规范的语言。6 二、强化说 强化说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在世纪年代和年代初非常盛行。强化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联想派大师的斯金纳。 (一)主要观点 斯金纳在著作言语行为中,广泛运用“强化”来解释各种言语行为,并提出“自动的自我强化”概念,即:儿童的模仿性发音会对儿童产生强化作用。斯金纳的基本观念:所谓“强化依随”,是指强化刺激紧跟在语言行为之后发生,它有两个特点:(1)最
5、初被强化的是个体的偶然发生的动作。反应和强化只是一种时间上的关系,并非有目的有意志的行为。(2)强化依随是渐进的。当儿童对示范句模仿得有些近似时,就给以强化,然后再强化接近该句的话语。通过这种逐步接近的强化方法,儿童最终学会了非常复杂的句子。7(二)评价强化在儿童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1)刺激、反应、强化等概念,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实验室中通过小白鼠等动物的实验得出的,人的言语行为必然不同于动物的“行为”。行为主义者把动物的“行为”与人的言语行为相提并论,用来解释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不适合的。(2)行为主义者把言语行为简单地看作一系列“刺激反应”现象,只强调语言可观察、可测量的外部因素
6、,并认为弄清楚了这些制约语言反应的变量,就可以预测人的各种言语行为。这种看法有些幼稚。言语行为十分复杂,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还有大量的语言因素,而并不都有是可观察的、可测量的。8(3)强化虽然是一种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句子是无限的,成人不可能把这无限的句子都给出强化反应。而且,在儿童学习语言的自然环境中,成人比较观注的是儿童话语的内容,而不大是语法结构的正确性。如:一个三岁的儿童说自已的母亲“He a girls”(她是一个女孩),孩子的母亲回答“Thats right ”(对啦),并没有改正其语法上的错误。当孩子指着灯塔说:“Theres the animal far
7、mhouse ”(这里是一个养动物的农舍)时,虽然语法结构正确,但内容不对,母却立即给以纠正。9 三、中介说(传递说)是传统的“刺激反应”论的改良主张。(一)主要观点提出外显的刺激和反应、隐含的刺激和反应的区别,认为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听话人有一系列的因联想而产生的隐含的刺激和反应。隐含的刺激和反应被称为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即:外显的刺激隐含的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反应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司机播放“请给老人让座”的广播时,乘客接收这一外显的刺激,在内心会联想“有老人上车了”“有老人没有座位”等信号(即:外显的刺激带来的隐含刺激和反应),这时乘客往往会看向车门,关注是否有老人上车,或观察
8、周围是否有老人站着,并做好让座的准备,在需要时让座(外显的反应)。10(二)评价中介说在刺激和反应中间加上“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的中介,解释了客观环境通过语言作用于人,儿童是怎样通过一些列的刺激反应链条学会语言的,是一大进步,但:(1)传递性反应不一定是在刺激的作用下直接产生的。许多幼儿在乘车之前就已经从父母、老师那里(间接经验)知道了要给老人让座的道理。(2)传递性反应也不一定能够成为隐含的刺激,引起新的反应。比如,有些人缺乏公德意识,不想给老人让座,就不会对就不会对广播产生反应。11第二节 先天决定论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因受其表哥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调查了年年这年间位英国伟人和学者的
9、家谱,发现这些家族后代中人很有名望。而一般人中,人才产生这么一个有名望的人。 于是提出了伟人和天才出自名门世家的“遗传决定论”。这方面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是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12 一、先天语言能力说 先天语言能力说,是由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发展出来的一种儿童语言获得学说。 (一)主要观点同后天环境论者的观点相反,先天语言能力说认为,儿童“是自然界特别制造的小机器,是专为学语言而设计的”。儿童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 LAD),语言获得机制包含两样东西:一套包括若干范畴和规则的语言普遍特征;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
10、力。儿童获得语言,就是运用先天的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为这套普遍语言的范畴和规则赋上各种语言的值。13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就是为普遍语言的范畴和规则赋值的过程。儿童听到一些具体的话语,首先根据语言的普遍特征对某一具体的语言结构提出假设,接着运用评价能力进行验证和评价,从而确定母语的具体结构,即为语言的普遍范畴的规则赋上具体的值,获得语言能力。 的工作程序说明,先天语言能力说把儿童的语言获得看作是一个演绎的过程。这种学说并不完全否认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但是对于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却看得非常之小。后天的语言环境,只起到触发工作的作用。利用少量的后天接触到的肯体语言材料,就可以像知识更新渊博的语言学家那
11、样,从输入的语言素材中发现规律,从而获得语言。14乔姆斯基在其著作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中描述:“很清楚,学会一种语言的小孩已经发展了一种内在的能力,即能够描述一套决定句子怎样构成、怎样使用和怎样理解的规则。我们可以说,那个小孩已经发展了并且在心中描述了一种生成语法,那个孩子是在对我们可以称为基本的语言数据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这样做的。小孩子在这样一些数据的基础上构造语法也就是说,构造语言理论,作为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他必需拥有两件东西;第一是语言理论,这种理论详细说明一种可能的人类语言的语法形式;第二是技巧,用以选择适当形式的语法,这种语法与基本的语言数据相一致。15先天语言能力说把儿童获得语言描绘
12、为一个主动积极、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即:儿童在获得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特有的句法现象,就是儿童创造性的最明显的表现。的活动有一个临界期。过了这个临界期,就会退化。所以,成人学习语言的能力不如儿童;儿童能在较短时期内获得语言,没有是不可想象的。兽孩等一些特殊儿童,在临界期没能使发挥作用,当他们被发现以后,尽管为他们提供了学习语言的机会,但是也不能够再顺利发展他们的语言了。16(二)评价(1)乔姆斯基的理论是思辨的产物,人脑中是否存在一个如乔姆斯基所说的那种由语言普遍特征和先天的语言评价能力构成的,还是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2)过于低估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各阶段语言的以展,同成人与儿
13、童交谈的话语成正相关。我们在研究成人同儿童交际的语言问题时曾经发现:成人同儿童交谈的话语,在复杂程度上具有“略前性”,对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着“导之以先路”的向导作用。(3)乔姆斯基把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看得过于容易。事实上,儿童学习语言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不仅有大量的失误,而且所花费的学习时数是非常多的。 语言学家马蒂估计如果一个孩子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撑握每一语言的话,那么,他所花费的时间是个小时。足以说明儿童学习语言,决不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情。17二、自然成熟说1967年,美国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勒纳伯格发表著作语言的生物学基础,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性的。(一)主要观点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
14、础,把儿童语言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受发音器官和大脑等神经机制制约的自然成熟过程。即: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潜在语言结构,有适合语言的生物学基础。语言是人类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当大脑机能的成熟达到一种语言准备状态时,只要接受外在条件的激活,就能使潜在的语言结构状态转变成现实的语言结构,语言能力就能显露,儿童的语言也就逐渐发展成熟。18(二)评价提出了语言发展关键期观点,给幼儿的语言教育以启示,但 (1)无法解释为何生活在不同语言社会的儿童会获得不同的语言系统,能听、说不同的语言 。 (2)无法解释本身听力正常而父母聋哑的儿童为什么不能学会正常人的口语,而只能使用聋哑人的手势语。 19
15、第三节 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一、认知说(一)主要观点以皮亚杰(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的认识说理论为基础,认为儿童的语言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主体因素:人类遗传结构 相互作用客观因素:客观环境输入20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1.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事物的能力。2.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它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4.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21人们通过对儿童语言发展皮亚杰认知说的研究,认为这一学说可派生出如下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基本观念: 1.人类有一种先天的
16、认知机制。但是,这种先天的认知机制不是像乔姆斯基所说的由普遍语言的特征所松成,而是一种一般性的加工能力。它不仅适用于语言活动,而且也适用于其他一切认知活动。儿童语言发展的普遍性,不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而是由于人类俱有普遍的认知策略。2.儿童并没有特殊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学习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语言不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相反,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3.儿童的语言发展,是儿童主体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过程。22(二)评价 认知说是很有影响的理论,但它并不是专为解决儿
17、童语言获得提出的,尽管得到了创造性的应用和发展,但是:(1)要真正弄清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和语言结构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大量工作。(2)只强调认知发展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忽视乃至否定语言对认知发展的影响。23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在吸收其他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都承认语言的发展受先天与后天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先天的能力和社会的、人知的、语言的诸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而且认为,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规则的获得。24(一)主要观点 儿童具有一种理解母语的先天处理机制,但主要是一种学习和评价的能力,而不是具有如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普遍特征。儿童学习母语是一个
18、归纳的过程,而不是演绎的过程。即:儿童用先天的语言处理机制,通过对语言输入的处理归纳出母语的普遍特征和个别特征。儿童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对规则的学习。认为语言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的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而社会交往是儿童的天性。所以特别重视儿童与成人语言交往的实践,并认为儿童和成人语言交际的互动实践,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评价两种学说是比较有前途的理论,规则归纳语言学习观点和社会交往是儿童的天性等结论,很有说服力。但研究工作还未能全面展开,学说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25第四节 全语言理论全语言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被幼儿语言教育
19、界广为接受的理论。该理论对“婴幼儿是否应该识字”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解答:科学的婴幼儿文字教育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益无害。理论倡导:要重视儿童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有意义、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语言来建构语言的知识。国内外许多教学实例证明,它符合当今语言教育发展趋势。26(一) 婴幼儿期是进行识字教育的最佳期 人们通常认为婴幼儿学口头语言容易,学识字难,而专家们研究发现的实际情况是:婴幼儿学认字最容易,然后依次是学听话、学说话、学写字,对于婴幼儿来说在认字过程中将字形、字音与实物同时联系起来,要比只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容易。婴幼儿期是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自然记忆
20、能力的最高峰,也是学习口说语言、学认汉字的关键期。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总原则就是,不能对婴幼儿施加任何一点外界压力,使他们像学说话一样始终处于最佳精神状态,完全依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去接受相应的有效信息。 27(二)科学的婴幼儿文字教育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益无害 美国德罗瑞斯达,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小学调查5103名一年级的新生,其中有49个人在入小学以前已经在家里学过阅读。德罗瑞斯达对这49个孩子作了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的状态。这些提早学习阅读的孩子在智力上和个性上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那些提早学习阅读的孩子的父母亲常念书给孩子听,并在家庭中为孩子准备了各种能启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东西,他们还注意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不管是带孩子上街买东西,还是一起坐在家里看电视,只要出现适合孩子认读的文字,常会很自然地指点孩子去学习。28 (三)幼儿识字关键在于方法 社会学习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的研究认为,人有非凡的使用象征性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幼年时就已经显露。由此看我们中国的文字,它们本身就是象形文字,若是让婴幼儿在早期阶段就接受文字教育,恰是符合他们智力发展规律的。而且,我们强调幼儿阶段以认识他们熟知的人、事、物、时间、地点等代号为主。这就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教用品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门诊部患者满意度调查与改善措施计划
- 财务工作总结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管理
- 律师职业素养培训总结
- 食品行业会计税务筹划工作总结
- 修理保养行业行政后勤工作总结
- 钢铁冶炼话务员工作总结
- 机械制造行业安全管理实践
-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 平衡记分法关键绩效指标(KPI)
- LY/T 2120-2013降香黄檀培育技术规程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GB/T 21709.5-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 大三上-诊断学复习重点
- 带式输送机设计
- 北京市生态环境评估与投诉中心公开招聘1人【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音乐常识知识考试题库(300题版)
- 酵素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 股东变更情况报告表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五种类型50题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后教学反思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