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观察纪录 (2)_第1页
教师如何做观察纪录 (2)_第2页
教师如何做观察纪录 (2)_第3页
教师如何做观察纪录 (2)_第4页
教师如何做观察纪录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师如何做观察纪录为什么要做观察?假如你骑车在路上忽然发现车子骑不动了,你会怎么办?假如孩子们都在户外游戏,你发现有一个孩子没有加入到游戏当中去,你会怎么办?观察分析判断决策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 幼儿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他必须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 密。 薇薇安格斯佩利(Vivian Gussin Paiey)是英国一位非常机智、敏锐的儿童观察者。他相信,识别儿童在兴趣、学习需要、学习风格以及面对相同经历时出现的反应上的差异,是教育儿童的最好途径。观察能帮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儿童的个体需要。基于观察所获得的信息

2、,我们就可以对儿童做出一个有理有据的判断,并回答以下问题:他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一、观察纪录的一般要求:1、系统、有逻辑(背景、时间、顺序、表格的运用等)2、详细3、真实4、准确5、无偏见、力求客观6、基本伦理要求:使用许可、保密、匿名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一个快乐的儿童在玩假装游戏或想象游戏?一个危险的场景:这个儿童可能会摔下来跌倒,伤到自己,要小心看护儿童。一个要搞破坏的儿童。观察记录不要漏掉的基本信息:观察的日期观察者的姓名观察对象的替代名字、年龄和性别观察的起止时间观察的目标背景或场景的简单描述涉及到的成人和儿童数观察的基本方法:目标儿童观察时间取样

3、事件取样纪录的基本方法:描述叙事(日记)表格或图表观察纪录的辅助手段: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记录 = 纪录?观察纪录中需注意:有目的地观察片断式观察与连续观察现场记录行为时:抓住时机,把握距离,记下背景及情境信息,不动声色描述性语言的使用:动词、副词、形容词及时整理“流水帐”纪录文本的呈现(一)对观察记录中儿童的语言与行为的解读案例一:菜死了二、观察纪录资料的运用菜死了黄岛办事处中心幼儿园菜死了观察与记录观察与记录 关于“菜死了”这一话题,是我带孩子们去参观蔬菜大棚而引起的。 孩子们一进入蔬菜大棚,就被里边的各种各样的蔬菜吸引了。他们兴奋地说着各种蔬菜的名字,不时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有时还凑

4、上前去用鼻子嗅嗅。观察与记录在另一边,几个孩子正在争论番茄树有多高。 “我想,我爸爸会有这么高。” “不会有这样高的。” “我爸爸就有这么高!” “不可能!不相信叫你爸爸来比试一下。” 这时,一个孩子说,“快来,快来!死了,死了!”大家不知道什么死了,都好奇地围了过去。 陈松杰发现了一株死了的西红柿。 观察与记录 “你们看,这株西红柿死了。” “不是死了,是蔫了。” “蔫了就是死了。” “这株西红柿还没有死。你看,这里还是活的。” “哪里还是活的?” “这里。我爸爸说,里边干了才是死了。这里是湿的,就是没有死。” “一定是死了,要不放到这里干什么?”“叶子黄了,它就死了吗?” 观察与记录 “你

5、看,这里有一个掉到地上的西红柿。我想它也死了。” “它还是活的。它里边有水。” “它没在树上就是死了。” “是活的。烂了才是死了。” “这个西红柿还可以吃的,没有烂。” “如果你吃它,你就是在吃活的东西。” “掉到地上的西红柿死了吗?” 观察与记录 “我知道了。这一株西红柿的叶子已经死了,因为它的叶子已经蔫了;但是它的茎还没有死,因为这里边还没有干。” “这么说,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 “它是有点死了。”观察与记录 孩子们对蔬菜是在什么时候死的问题很感兴趣。有的说,蔫了就是死了;有的说,黄了就是死了;有的说,没有在地里就是死了;有的说,干了才是死了;还有的说,腐烂了才是死了。他们去问管理蔬菜大

6、棚的老爷爷,老爷爷也被难倒了,他们又去问老师,老师说我们回去查查资料吧!解读与分析解读与分析 一株西红柿是“死”还是“活”,即使让一个学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回答,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孩子们居然能如此富有哲理地讨论这个不容易解答的问题,让成人常感到不可思议:蔫了就是死了、黄了就是死了、没有在地里就是死了、干了就是死了、腐烂了就是死了、掉到地上就是死了、没在树上就是死了、烂了就是死了解读与分析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当他们的思维没有受到限制时,他们会创造自己的“理论”,例如:“是活的。烂了才是死了。”“这个西红柿还可以吃的,没有烂。”“如果你吃它,你就是在吃活

7、的东西。”儿童的“理论” 开初非常简单,以后逐渐复杂。儿童的“理论”虽然不如科学理论那么精确和连贯,却与科学理论有相似之处。儿童认知的发展就是一系列“朴素理论”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解读与分析 交流和讨论对于儿童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儿童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不仅影响了他人,也受他人的影响:“这一株西红柿的叶子已经死了,因为它的叶子已经蔫了;但是它的茎还没有死,因为这里边还没有干。”“这么说,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它是有点死了。”这一类的问题讨论使儿童产生认知冲突,帮助他们重新思考甚至修正原先的“朴素理论”。反思与启示 在合作学习中,交流和讨论能使儿童产生认知冲突,有益于他们重新思考甚至修正原先的

8、“朴素理论”。 幼儿会依据已有的经验创造自己的“朴素理论”,儿童认知的发展就是一系列“朴素理论”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要懂得尊重幼儿创造的“朴素理论”。反思与启示(二)从观察纪录中追寻教育的着力点如何理解教育的着力点?理解幼儿,引领发展教育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教育时机的判断与选择回应的策略选择案例一:纸箱游戏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刘晋红观察纪录:孩子们对建构区的大纸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孩子们进行自由的拼摆,有的扛着玩、有的推着玩,还有的摆出长长的火车。 有的搭出机器人、有的建高楼。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孩子们争着往上垒,只听哗的一声,还没建好的高楼倒塌了。题外思考:纸箱摞高的教育价值点在哪里?

9、平衡纸箱的大小、高矮、长短、体积的感知合作与互助游戏快感如果您是在现场的教师,此时,您会怎么做?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注意平衡?提示他们互助合作?什么也不做,静观? 孩子们并没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出奇地兴奋,现场乱成一片。搭建物的倒塌,刺激了部分幼儿,他们甚至兴奋地踩踢起纸箱来孩子们又忙于他们的重建工作,再倒再建,孩子们反复重复着他们的工作。题外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兴奋?如何理解孩子的“破坏性行为”?作为教师该如何接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这么乱怎么办?孩子倒了再建,再建再倒的行为,意义何在?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发展水平: 摞高与铺长小班幼儿喜欢重复小班幼儿易兴奋、自制力较差王中宇小朋友在搭建过程中有意识

10、将纸箱尽量垒齐。 看到高楼快要倒塌,有的小朋友赶紧用手扶住,不敢松手。其他小朋友也赶紧过来帮忙。题外思考:没有老师帮忙的时候,孩子的智慧也会生发出来。群体游戏的价值不仅仅是社会性发展,还包括解决问题的智慧的激发和能力提高。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孩子们又遇到了问题。窦宸宇够不着高楼的顶部,垒不上去了,拿着纸箱围着高楼转。题外思考:高度比较与高低的相对性愿望实现与问题(有活动才会遇到问题,有问题才会有认知冲突,幼儿的发展就是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实现的) 孩子们赶紧搬来椅子,站在椅子上继续垒。站到椅子上也够不着,孩子们想到了求助老师 题外思考:游戏的主要价值:满足需要,充实生活,促进发展教师的角色定位环境

11、的创设者、游戏的观察者和引导者、游戏伙伴教师介入的策略垂直介入,平行介入,交叉介入案例二: 坏爸爸?好爸爸!坏爸爸?好爸爸!胜利油田纯梁幼儿园吝立平中班:观察背景 角色游戏开始了,娃娃家里传来了吵闹声,原来是“女儿”和“爸爸”吵起来了。我走过去询问到:“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女儿”伤心地说:“爸爸又懒又凶,我不喜欢他。” 别的小朋友听到了,也谈论起来。 幼:“我爸爸可懒了,他自己的臭袜子让我和妈妈洗。” 幼:“我爸爸有一个优点,就是每天回家都洗手,爸爸还会做玩具。” 幼:“我爸爸很懒,总爱睡觉。” 幼:“我爸爸要抽烟,我们就把他赶到阳台上去。” 幼:“我爸爸爱看报纸,不干活。” 幼:“我爸

12、爸的脾气可大了,爸爸和妈妈一吵架,爸爸就摔东西,谁劝也不行。” 解读:娃娃家是中班幼儿喜欢的一个游戏,它是孩子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从孩子们的表现活动来看,凶“爸爸”、懒“爸爸”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反映了个别家长在家庭中的生活和教育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题外思考:娃娃家里的“争吵”和孩子们的谈论是否让我们找到教育的着力点?教师需要学会倾听 观察记录:爸爸妈妈吵架,我怎么办? 说起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吵架,许多孩子都围了过来。 幼:“我爸爸还打我妈妈呢,我帮我妈妈打我爸爸。” 幼:“我爸爸还撕我的东西,上一次,爸爸一生气,就把我的画撕了。” 幼:“我爸爸妈妈也吵架,他们吵架的时候,我就拉开他们。” L着急

13、的说:“我爸爸妈妈可拉不开,爸爸生气的时候,心里有个大火炉,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要是平静下来就好了。” 幼:“用点水不就可以把火浇灭了吗!”幼:“给他们端点水喝。”我走过去对着他和其他小朋友说:“对,这可能是个办法!下一次爸爸妈妈再吵架,你给他们每个人端杯水喝”。 幼(一直面部严肃的沉思):“老师,我有个好办法,他们吵架的时候,让他们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他们不在一块就不会吵架了。” 解读: 我吃惊于孩子们的想法,作为成人是很难有这些想法的,我也感受到爸爸在孩子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和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中的家庭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应以什么样的形象存在,对孩子有什

14、么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家长可能没有认真考虑过,所以才产生以上孩子们的谈话内容。 为了树立父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对于以上问题有一个合理的回应,我对孩子们说:“每个人的爸爸都有工作,你们谁知道爸爸在工作单位都做些什么?都有些什么本领?”问到这个问题,班里没有一个孩子能说明白爸爸怎样工作的,于是我请每个幼儿都当了回“小小记者”,回家采访爸爸妈妈。题外思考:前面的谈论很多是关于爸爸的负面的东西,做小记者采访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把爸爸妈妈有一个相对客观和清晰的认识。教师摈弃说教,选择活动和体验。情感永远是亲子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观察记录:关于爸爸的模样和本领第二天早上,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与家人

15、共同制作的“爸爸调查表”,有的上面还有爸爸的画像或照片,他们互相传阅,都非常自豪地讲述自己爸爸的优点。幼:“我爸爸的脸很黑,眉毛很粗,头发很短,爸爸喜欢穿黑衣服和黑裤子、黑鞋子,爸爸的本领很大,会武术。” 幼:“我爸爸长得胖胖的,很高,手很大,脸上的黑点是胡子,眼睛很大,嘴巴很大,头发很黑。他可能干了,会修东西,会打篮球,还会做红烧肉,我可喜欢吃了。” 幼:“我爸爸是个电工,单位里电坏了,都是爸爸修,我们家楼下的爷爷还让我爸爸去修电视呢!他喜欢穿坎肩,他可厉害了,车子坏了,门坏了,水管坏了,都是爸爸修。” 幼:“我爸爸长着个大鼻子,都挡着爸爸的嘴了,我爸爸会看着折纸书折东西,还会讲好听的故事呢

16、!” 幼:“我爸爸头发很长,他很爱劳动,会拖地,会用电脑、会开车、会洗衣服、做饭,还帮妈妈打扫卫生。 ” 解读: 在以上活动中,幼儿对爸爸的了解变得具体而清晰,尤其是与家人共同制作“爸爸调查表”,为家庭成员之间、幼儿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甚至班级之间创造了积极的互动空间。幼儿在一起谈论表格上的内容,引发出许多出人意料的话题。如:在交流爸爸的本领时,有一张表格上却画着爸爸会拖地,于是,孩子们争论起来,究竟怎样的本领算大呢?经过讨论,孩子们认识到,虽然每个爸爸都会拖地,可是愿意拖地、经常在家干家务的爸爸才了不起。孩子们在采访时,发现了爸爸有那么多自己不知道的“大本领”如获珍宝,个个都夸自己的爸爸

17、聪明、能干,并深深地以自己的爸爸为豪。 反思: 瑞吉欧有句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我们更应关注偶发事件隐含的教育价值,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疑惑、困难与问题,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发展历程,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题外思考:关注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失现象” 呼吁:父亲别走开家园合力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开家长会、家教讲座、举行家长开放日关注幼儿游戏中的交往行为案例三:车下取球记 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幼儿园 杨桂玲观察记录观察记录 今天户外活动时,孩子们在练习拍球。我正在专心地给孩子们做着记录,有几个已经记录

18、完的孩子开始玩起了踢球,不一会的功夫,在一辆黑色轿车旁边围了几个孩子,我忙走过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是球跑到了车子下面,孩子们拿不出来了。孩子们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我,我请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独自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 车下的皮球题外思考: “然后独自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 我们有多少老师能忍住不教导、不建议、不帮助?“静静地观察”对于很多老师不容易。“静静地观察”就是给孩子探索和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贾凡杰说:“我们可以伸进手去把球拿出来。”吴树宗说:“把车挪走,球就可以出来了。”刘玉皓说:“可以找个棍子把它弄出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就在大家讨论的时候,贾凡杰已经趴在地下试图把手伸

19、进去把球拿出来,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吴树宗说:“我们一起把车子挪走吧。”盖志浩紧接着说:“车这么重,我们可挪不动。”一时孩子们沉默了起来,这时盖志浩又说:“我们挪不动车,可以找到车的主人,请他把车子开走,这样球就出来了。”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瞅瞅,怎么办?都来想办法想办法观察记录 于是,几个孩子开始围着院子找车的主人,过了一会,他们回来了,看到他们失落的样子,不用说,肯定是没找到了。刘玉皓说:“我们去找棍子把它弄出来吧!”“好!”于是大家分头去找棍子,不一会儿,只见几个孩子抬着一个木板来到了车旁。找主人去找棍子找到一块木板木板来了用木板试试看我来试孩子们都在车旁趴了下来,正在几个小朋

20、友把木板伸进去,想把球弄出来时,球却突然飞快地滚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大家一下都懵了,原来是张惠元在趴下看别人往外弄球的煞那间来了灵感,他把手中抱着的球,滚了进去,正好把车底下的球顶了出来,孩子们看到球出来,都高兴地欢呼起来。球终于出来了解读分析 这种事情在幼儿园里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经常发生的事情。当孩子们向我求救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事实证明孩子们积极的想了很多方法,通过他们的努力,最终球从车底下出来了,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解读分析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不断经

21、受挑战,而且就在挑战中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虽然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但各方面的能力仍然不断向前发展。孩子们注重的是过程,如果老师帮助他们把球弄出来,那么肯定不会有后面孩子们实验后的失败的失望和球出来时的惊喜,那么在儿童体验的过程中必然少了很多精彩体验。反 思 老师在支持孩子们自主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同时,需要很大的耐心去等待、观察,也需要一定的智慧。老师要能做到“静观其变”,但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们一些建议,促使孩子们达成目的。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能让我们加深对孩子的理解,真正的“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题外思考:在寻常时刻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有机会遭遇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在“

22、有为”与“无为”时刻案例四: 怎么让它站起来? 临盘社区一幼 童萍怎么让它站起来“解读游戏 走进童心”观察记录观察时间:2009年3月26日下午 3时30分至4时30分观察地点:临盘社区一幼小四班观察教师:童萍观察对象:胡荣博观察背景简介 我选择的观察区域是小四班的 “快乐宝贝生活坊“。它位于活动室外的一个走廊内,是一个半封闭式的、独立的游戏角区。区内的玩具非常丰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玩具既有幼儿园配备的,也有老师和家长们自发从家中带来的。孩子们在角区中进行自主的意愿游戏,既提高了生活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本次观察事先并没有明确的观察对象和观察目的,是一次随机观

23、察。观察过程 到区角游戏活动的时间了,胡荣博像往常那样径直来到了“快乐宝贝生活坊”。这段时间,每到室内自由游戏时间,他总会到这儿来, “快乐宝贝生活坊”对他来说似乎充满了“魔力”。 刚进入区角,他漫无目的地在角区内走来走去,看着身旁的小朋友游戏,一言不发。偶尔,也随手拿起一两样“生活坊”内的玩具,在手里摆弄,一会儿就放下了。这样的状况持续了10多分钟,终于,他的目标锁定在了一个类似弹簧秤的小玩具上。题外思考:每次区角活动需要多长时间?小班幼儿的自由游戏的特点是什么?区角游戏材料的投放尤为重要 他拿起玩具准备找个地方坐下来,可惜,娃娃家内的小凳子上已经坐满了小朋友。他一言不发地用身体去挤身边的一个小朋友,小朋友不满意地喊了两声:“我都没地方了!我都没地方了!” 这时,我轻轻提醒胡荣博:“荣博,要跟小朋友商量一下,问问他:可以让我坐一会儿吗?”荣博按照我说的做了,那个小朋友正玩在兴头上,没有再计较,站在一旁,两人也就相安无事地各自玩起来。题外思考: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主要的人际冲突是什么?如何帮助幼儿处理?区角游戏规则是否应该包含这一点? 摆弄了一会儿手中的小“弹簧秤”,胡荣博站起身走到近旁的小桌子上,将小“弹簧秤”立在桌上的玩具鸭子身旁。立了几次,总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