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_第1页
热电联产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_第2页
热电联产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_第3页
热电联产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国家进展打算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文件建 设 部计基础200126号1总则 11热电联产项目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是都市治理大气污染和提高综合利用必要手段之一,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公益性基础设施,符合国家可持续进展战略. 为规范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文件编制,使热电联产项目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做到节约能源,爱护环境,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定本规定。 12本技术规定要紧适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区域性热电厂和企业的自备热电站,以及凝汽式发电机组改造为供热式机组的工程项目。燃气热电厂以及利用余热、余气、都市垃

2、圾等综合利用热电厂可参照本技术规定。 13热电厂的设计应遵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程和有关的技术规定。 14各类热电厂应符合下列指标: 141常规燃煤热电厂: 1411全厂年平均总热效率大于45%; 1412全厂年平均热电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单机容量为1.525MW的供热机组,其年平均热电比应大于100%; (2)单机容量为50、100、125MW的供热机组,其年平均热电比应大于50%; (3)单机容量为200、300MW的供热机组,其在采暖期的平均热电比应大于50%。 142常规燃气轮机热电厂: 1421全厂年平均总热率应大于55%; 1422各容量等级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的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

3、30% 15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依据上级批复的都市区域供热规划和热电联产规划。 16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61应优化利用工业余热和将现有的中、小凝汽式机组中,在预期寿命内的改造为供热机组;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20t/h,参数为次中压及以上,热负荷年利用小时4000小时的较大型集中供热锅炉房,经技术经济比较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应改造成为热电厂。 162对大、中都市,特不是历代古都、重点旅游地区和沿海都市,在条件同意时,可适当考虑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和其它清洁能源的热电厂。 1621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应坚持适度规模,要依照当地热力市场和电力市场的实

4、际情况,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季节的适应性,可采纳余热锅炉补燃等措施调节供热,不宜片面扩大燃机容量。 1622以管道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宜采纳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的双燃料系统,扩大天然气管网的调峰能力,并保证连续供热。 162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可采纳燃气轮机-余热锅炉-供热的供热系统。 1624在天然气供应量充的都市,可考虑采纳适用于厂矿企业、办公楼、宾馆、医院、银行、学校等较分散公用建筑的小型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背压式供热汽轮机和溴化锂等设备组成的小型全能量系统,统一供应热、电、冷和生活用热水。 163在有条件的地区,为平衡冬、夏季热负荷的差异,宜积极推广热、电、冷

5、三联产,并开拓都市热水供应。 164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项目中,当热、电、煤气三联产技术成熟时,可逐步推广使用。 165在规划都市垃圾处理时,可考虑建设垃圾处理热电厂。 166在有条件时,为利用废渣、余热,可把热电厂建成兼营建材、养殖等的多功能热电厂。 167在有条件的地区,在采暖期可考虑抽凝机组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采暖的方案,在非采暖期恢复常规运行。 17热电厂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建设规模要依据热力市场和电力市场的进展需求,大、中、小型并举 18热电厂的建设要合理操纵工程造价,合理利用土地,优化工艺系统,尽量压缩辅助生产设施。 19为提高热电厂的效率,机、炉设备尽量选用较高的初参数。 110

6、热电厂厂址的选择,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热电厂的厂址宜布置在都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尽可能接近热负荷中心,要考虑燃料和灰渣的运输,供水和排水,对环境的阻碍等诸多因素。 1.11热电厂的建设要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以减少运行和治理人员。 112提倡检修工作社会化,热电厂可不设专职的检修人员,建议一个都市或地区建立一个专门的检修公司,应尽量减少专职的检修人员,可将运行人员作为专职检修人员的助手。 1.13灰、渣的综合利用可由当地的水泥厂、灰渣砖厂及加气混凝土砌块厂,以及道路修建等予以利用,亦可由热电厂自建灰渣综合利用厂。 114区域热电厂的供热范围要适中、合理。蒸汽管网的供热半径一般以35km为

7、宜;热水管网的供热半径对中、小都市而言,宜操纵在10km以内。在已建成或打算建设的区域热电厂供热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建新的燃煤热电厂、自备热电站和供热锅炉房。 115新建热电厂(站)的最终装机规模宜操纵在六炉四机的水平。 116单机容量大于100MW,要紧用于都市供热机组,依照都市的进展,其热化系数可暂大于1.0;对兼供工业和民用热用户,单机容量小于等于100MW的热电厂,其热化系数宜小于1.0。当热化系数小于1.0时,在其供热范围内应适当设置尖峰锅炉及其他措施满足调峰要求。 117省级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初期,在热负荷不多时,可选建集中供热锅炉房,待有较大较稳定的热负荷时再建热电厂,已

8、建的集中供热锅炉房可作调峰或备用。 118为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有多个热源的地区,可实行垃圾热电厂、沼气热电厂以及其它利用余热、余气热电厂带差不多热负荷,燃煤热电厂带中间热负荷,燃油、燃气热电厂带尖峰热负荷。 119热电厂是节能企业,又是耗能大户,要认真采取节能措施。在可行性研究时期要计算节煤量和各类污染物的减排量 120热电厂与热力网的建设应做到设计、施工、投产三同时。 121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为自土建开工至机炉投产、并网发电、向热用户供热的时刻。建设周期可按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4月30日颁发的电力工程建设工期定额(电建1997253号)和供热机组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执行。 122承

9、担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应是具有一定技术力量的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单位具有相应的设计资格证书或咨询资格证书。 2、热负荷 21热负荷是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的基础,筹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热用户和设计单位应重视热负荷的调查和核实工作,筹建单位及热用户应尽可能提供可靠的、切合实际的热负荷数据,设计单位应负责对热负荷进行核实。 当热电厂和热力网可行性研究不是由同一单位编制时,热负荷的调查和核实一般由热力网的可行性研究单位负责,但热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单位应积极配合、协调、并进行校核。核实后的设计热负荷同时作为热电厂和热力网可行性研究的编制依据。 22在热负荷的调查和核实过程中,应按工业热负荷和民用热

10、负荷的现状和近期进展,以及规划热负荷分不予以调查和核实。 221工业热负荷 2211现状热负荷 工业热用户在非采暖期平均蒸汽用量1.0t/h的,应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在对工业热用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复核计算,分析研究,以确定比较可靠落实的热负荷,此热负荷即为现状热负荷。 2212近期热负荷 近期热负荷是指热电厂建成投产后能正常供热时各工业热用户的热负荷,即现有热负荷加近期增加的热负荷。以下情况可作为近期增加的热负荷: 1)企业正在扩建,其产品在市场上有销路的; 2)新建企业差不多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差不多有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批复或经企业董事会批准,且资金落实的。 近期增加的热负荷不考虑自然增长率。

11、企业扩建或新建,但仅在项目建设或设想时期,只能作为规划热负荷,不能作为本期工程热负荷增加的依据。 2213设计热负荷 经核实后的工业热负荷,应分不列出现状和近期,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当有夏季制冷热负荷时,应分不列出采暖期、制冷期、非采暖非制冷的过渡期)的最大、平均、最小热负荷值。 222采暖、制冷、热水供应热负荷 2221在有条件的地区,可进展溴化锂制冷和生活热水供应。 2222应在当地城建部门和规划部门的协助下,分不统计现有和近期拟建的各类需采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建筑面积,并进行必要的筛选,选择建筑密度较大,适宜于集中供热、制冷和热水供应的建筑物予以优先安排,并确定拟供热、制冷和热水供应的建筑

12、面积。 2223采暖、制冷、热水供应热负荷的确定应按现行的都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中所列的各类建筑物的热指标选取,在热指标选取时要考虑热电厂连续供热、建筑物建设时刻和建筑节能,热网保温以及我国目前生活水平现状等因素。 23供热机组选择用的设计热负荷应为工业和民用热负荷之和,并计及热焓值折算,工业热负荷最大时的同时率,热网热损失后折算至热电厂出口的热负荷值。依照不同情况同时率一般取用0.70.9。 24应绘制生产、采暖、生活热水供应和空调制冷的年热负荷曲线。 25应绘制年热负荷的持续曲线。3机炉选择及供热方案31应以核实后的近期热负荷,并以此热负荷特性作为选择机、炉等要紧设备的依据。机、炉的选择应进行

13、多方案的计算和比较,选择最佳装机方案。32供热机组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321关于热负荷比较稳定,一天内波动较小(1020%)的热电厂,可全部采纳背压式或抽汽背压式供热机组。322关于热负荷不太稳定的热电厂,可酌情采纳抽凝式供热机组与背压式或抽汽背压式供热机组搭配设置。323关于热负荷波动较大的热电厂,也可全部采纳抽凝式供热机组,但必须满足1.4条所规定的年平均全厂热效率和年平均热电比的要求。324对新建工程供热机组的初参数应按下列要求选用:单机容量1.5MW 采纳次中压或中压参数单机容量3MW 采纳中压参数单机容量6MW,12MW 采纳次高压参数单机容量25100MW 采纳高压参数单机容量1

14、00MW以上 采纳超高压或亚临界参数325对扩建工程供热机组的初参数,经论证后可采纳与原有供热机组一致或采纳新建工程供热机组的初参数。326供热机组单机容量要考虑热负荷的增长和今后的扩建。327供热机组抽、排汽参数要依照工业热用户对用汽参数的要求,热力网的压降和温降等因素确定。33锅炉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331热电厂内的锅炉,在条件合适及单台锅炉额定蒸发量为410t/h以下时,宜优先采纳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及依照环保和都市垃圾处理要求,考虑采纳燃煤掺烧垃圾焚烧的锅炉。332热电厂内的锅炉,应尽量选择同一型式,同一容量,同一参数的锅炉,以便于运行、治理和检修。333热电厂的机、炉容量应匹配,并适

15、应不同热负荷工况的要求。应核算在最小热负荷工况下,汽机的进汽量不低于锅炉不投油时最小稳定燃烧负荷,以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抽凝机的进汽量还应保证在最小凝汽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334热电厂应尽量幸免单炉长期运行,以确保供热的可靠性。335在确定热电厂内安装的锅炉容量和台数时,应考虑当一台容量最大的锅炉停用时,其余锅炉(含热用户中已确定作为尖峰和备用的锅炉)应承担:3351工业热用户连续生产所需的用汽量。3352冬季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热水用热量的6075%,严寒地区取上限.3.3.6当在现有的热电厂内扩建供热机组,应连同原有的机炉一并考虑.3.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选择应满足供热的要求,

16、并应有保证连续供热的措施.3.5热电厂兼供工业和民用采暖时,对供热范围、供热介质、供热参数、供热方式等应结合机炉选型和热力网设计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优化确定。4建厂条件41接入电力系统应按电力部门的要求确定联网地点、联网电压和联网回路数等条件。42新建热电厂厂址的选择,应结合热力和电力负荷、近、远期燃料供应、水源、交通运输、灰渣处理、电力出线、供热管线、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地震、气象、环境爱护、占地拆迁、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通过多方案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421选择厂址时,应注意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尽可能利用荒地或劣地;注意少拆迁房屋,减少人口搬移,尽量减少土石方量。422

17、热电厂的用地范围,应按规划容量确定,并按分期建设和施工的需要,分期征用。423单机容量为50MW以下的热电厂的厂址标高应高于重现期五十年一遇的洪水位,单机容量为50MW及以上的热电厂的厂址标高应高于重现期百年一遇的洪水位;如低于上述标高时,厂址的防洪要紧依靠厂址所在地的都市防洪,在无法达到要求时,厂区应有防洪围堤或其它可靠的防洪措施。企业自备热电站的防洪标准,应与所在企业的防洪标准相协调。424确定厂址时,必须掌握厂址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区域地质情况,不应设在危岩、滑坡、岩溶发育、泥石流地段、发震断裂带以及地震时发生滑坡、山崩和地陷地段。425热电厂的厂址应避让重点爱护的文化遗址或风景区,不宜设在

18、居民集中的居住区内,不宜设在有开采价值的矿藏上,并应避开拆迁大量建筑物的地区。426热电厂的厂址,宜设在常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427要考虑厂址附近有无电台、电视台、地震台、军用通讯设施、危险物品仓库、机场等设施,一般应按其行业要求保证其安全间距和烟囱高度。428热电厂厂址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43燃料来源及运输方式必须落实可靠,应取得燃料供应部门、煤矿及运输部门的同意文件。确定煤种时宜优先考虑使用当地煤和附近的劣质煤。当有两种以上运输条件时(铁路、公路、水路),应结合热电厂本期及最终规模、基建投资、生产成本、环保、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后确定。一般对运

19、距较短,运输量不太大时,可优先考虑汽车运输。44热电厂的供水水源必须可靠。在确定水源的供水能力时,应了解当地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的情况,以及水利规划和气候对水源的阻碍。当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可靠性差不多相同时,应结合投资、运行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后确定。采纳地表水时,应对其水源、水质、补给条件、取水条件、取水方式和条件、枯水期和洪水期对热电厂运行的阻碍等方面予以论述,并取得水利、水资源治理部门同意取水和取水量的文件。采纳地下水时,应有勘探部门提供的水文地质报告。对水层、补给条件、储量、开采量、水质、枯水期对热电厂用水的可靠程度,以及对附近其它用户的阻碍等方面予以论述,并取得水资源治理部门

20、同意取水,取水量的文件。45热电厂的灰渣应综合利用。都市热电厂不能解决灰渣综合利用或提不出合理的处理方案时,不宜建设燃煤热电厂。热电厂应按综合利用可能中断的最长持续时刻内所排出的灰渣量选定周转或事故用备用灰渣堆场,其存量不宜超过6个月的热电厂最大排灰渣量。周转或事故贮灰渣场的位置宜靠近厂区,宜利用厂区附近的山谷、洼地、海涂、滩地、塌陷区等地段建筑,应不占农田,不占用江河、湖泊的蓄洪、行洪区,并满足环境爱护的要求,不应设在当地水源地或规划水源爱护区范围内。贮灰渣场的位置和占地应取得当地土地治理部门的同意文件。5工程设想51工艺设计必须保证供热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此,应采纳成熟先进的工艺、先进的

21、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以及节能型的产品。52企业自备热电站应执行电力行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其建设标准与企业主体车间相协调,生产辅助和附属设施应尽量与企业已有的设施共用,一般仅适当添置企业没有的或不足的设施。53厂区总平面布置要注意保证工艺畅通,管线短捷合理,布置时应注意热力网管道引出方向、电力出线走廊、热电厂的扩建、以及厂内外的运输等的相互配合。主厂房及有关车间的扩建端不宜布置其它永久性建(构)筑物。54为节约用地,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力求紧凑,压缩厂区占地,能合并建设的建(构)筑物应尽量合并,对厂区办公楼要严加操纵,不搞宽大的厂前区。各类热电厂的用地指标宜操纵在以下范围内:541厂区建筑系数

22、3038%542厂区利用系数 5570%543道路广场系数宜为:(1)无汽车运煤运灰 911%(2)有汽车运煤运灰 1113%544绿化系数宜为 1020%545厂区用地5451单机容量50300MW机组的厂区用地及单位容量用地应符合建设部、国家土地治理局批准公布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火力发电厂、变电所部份)的规定。5452 325MW供热机组厂区建设用地一般操纵在如下范围内:2425MW 68hm22412MW 57hm2246MW 44.5hm2243MW 2.53hm25.5除严寒地区外,大于35t/h的锅炉及其有关的辅机宜采纳露天或半露天布置,但要注意防雨、防冻和防腐措施。56在

23、热电厂内,当同时设置抽凝式供热机组和背压式或抽汽背压式供热机组,且分期安装时,一般宜先安装抽凝式供热机组。57 200MW及以下抽凝式供热机组的循环水泵宜布置在主厂房内,如另设循环水泵房,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8当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的热负荷差不较大或周期性地存在热负荷的峰谷差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在多台锅炉给水泵中设置12台工业小汽轮机带动的汽动给水泵,其排汽可用于除氧器或低压回热系统中。59凝汽式机组或抽凝式供热机组改为低真空供热时,凝汽器循环水进出口的温度应取得制造厂的同意,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凝汽器循环水的入口温度宜不超过55,循环水的出口温度不超过75;为提高采暖用热

24、水的供水温度,可在凝汽器的出口装设尖峰热网加热器。510为确保热电厂对外供热的可靠性,应依照不同的抽、排汽参数的要求,设置必要的减温减压装置作为备用。一般情况下,减温减压装置不宜作为常期对外供热的设备。511当工业热负荷在一天内波动频繁,且波动较大时,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适时,可考虑加装蒸汽蓄热器;当供应采暖负荷及生活热水负荷时,为平衡和调节热电负荷,可考虑加装热水蓄热器。512热电厂锅炉用燃煤及其排出的灰渣当采纳汽车运输时,汽车运输应尽量社会化,热电厂一般不配备运输车队。513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煤,应采取措施保证其进入运煤系统的工作基水份10%。514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煤,采纳掺烧石灰石

25、进行炉内脱硫时,石灰石的粒度2mm。石灰石的来源和运输应落实,并取得有关的协议文件。石灰石粉宜在供应地进行制备。石灰石粉入炉方案应通过比较确定。515循环流化床锅炉排出的炉底干渣应经冷却至200以下后外运,为此,应装设冷渣器,以冷却灰渣,并宜考虑热量的回收。516关于单机容量12MW的热电厂,运煤系统的出力,应按规划容量即全厂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每小时的总耗量确定。当总耗量小于60t/H时,可采纳单路带式输送机系统,但破裂和筛分设备应有备用;当总耗煤量为60t/h及以上时,可采纳双路系统;单路系统的驱动装置,宜有滚筒等备件。当采纳双路运煤系统三班工作制运行时,每路系统的出力,不应小于总耗量的

26、150%,双路系统采纳两班工作制运行时,每路系统的出力不应小于总耗煤量的200%。当采纳单路运煤系统三班工作制运行时,系统的出力不应小于总耗量的200%;单路系统两班工作制运行时,其出力不应小于总耗量的300%。当采纳双路运煤系统时,宜采纳三班工作制运行;采纳单路运煤系统时,宜采纳两班工作制运行。517关于单机容量25MW的热电厂,应采纳双路带式输送机系统,并具备双路同时运行的条件。每路系统的出力,不应小于全厂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时总耗煤量的135%,可取150%左右。518主厂房的柱距和跨度应依照锅炉、汽机的型式、容量和布置方式等确定,并宜符合建筑设计的统一模数制。各种容量的机炉,主厂房的跨度

27、一般按以下尺寸选用:5181 12MW及以下的供热机组,与其相适用的130t/h及以下的锅炉,其跨度一般按下表选用:51811汽机房跨度单机容量纵向布置横向布置背压机组及抽背机组抽凝机组背压机组及抽背机组抽凝机组3MW91212156MW1215151812MW1518182151812锅炉房跨度单台锅炉容量(t/h) 跨度(m)35 1865-75 18(旋风炉24)130 245182 25MW及以上的供热机组,与其相适应的220t/h及以上的锅炉,其跨度可参考差不多审定的主厂房布置参考设计,但使用时必须满足供热设备布置的要求。519除灰渣系统的选择,应依照除尘器和排渣装置的型式、灰渣量、

28、灰渣的特性、水质、水量、输送距离、高差、地形、地质、气象、交通、环保、以及灰渣综合利用、节水、节能要求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当热电厂有灰渣综合利用条件时,应按干灰干排、粗细分排和灰渣分排的原则,确定灰渣的输送系统和贮运系统。当灰渣综合利用条件不落实时,设计应予留灰渣综合利用的条件。除灰渣系统的容量应按该系统排出的总灰渣量计算。除按综合利用的要求设置灰渣输送系统外,还应有能将全部灰渣送往贮灰渣场的设施。当锅炉排出的灰渣量1t/h时,可采纳机械、气力或水力除灰渣装置。520热电厂的设计中应注意节约用水,努力提高厂内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在水质合适的前提下,也可利用附近工厂排出的工业水进行二

29、次利用。单机容量为12MW及以下的抽凝机组循环水的冷却采纳机力通风冷却塔依旧采纳自然通风冷却塔,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单机容量25MW的抽凝机组,一般宜采纳自然通风冷却塔。在有条件的热电厂,也可采纳直流冷却,但必须取得水利、水资源等有关部门同意的文件。供热机组循环水量的确定,应按最小热负荷时的凝汽量计算。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其悬浮物的含量不宜超过100mg/l。热电厂内的消防水管网宜与生活用水管网合并,消防水池宜与生活用水池合并。热电厂必须外排的污水,在可能的条件,宜与附近的工业企业的排水合并处理和排放,以减少处理费用。521供采暖用热水的制备设在主厂房内或热电厂厂区内时,热水网的补充水

30、应利用锅炉连续排污扩容器的排水。热水网补充水可用锅炉补充水,也可分不处理,但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22化学水处理系统应依照原水水质,以及锅炉对补充水水质的要求等确定。化学水处理工艺系统的设计和设备选择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09-87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和原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院编制的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SDGJ2-85)。当原水的含盐量500mg/l时,宜选用带有反渗透装置的除盐系统。化学水处理站在厂区总平面布置中的位置宜靠近主厂房,交通运输应方便,不宜布置在烟囱、冷却塔和贮煤场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523热工自动化5231应依据电力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火电厂

31、热工自动化设计的现行文件进行设计。5232热工自动化水平52321热工自动化水平应依照机组在电网中的地位、机组的容量和特点,电厂预期的运行治理水平,厂外热力网自动化水平和厂、网之间生产治理体制(厂、网分开,或厂网合一)等因素确定。52322操纵方式(1)新建单元制供热机组应采纳炉、机、电单元集中操纵。扩建单元制供热机组时,依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操纵方式。母管制热电厂宜采纳炉、机车间集中操纵,或炉、机集中操纵。(2)除氧给水系统的操纵方式应与炉、机操纵方式协调。(3)热网系统的操纵方式宜与汽轮机操纵方式协调。(4)辅助生产车间(化学水处理、输煤、除灰)采取车间操纵,宜留有连网通讯接口。52323炉、

32、机、电集中操纵的单元制机组和炉、机集中操纵的机组,应有较高的热工自动化水平,均应能在少量的就地操作和巡回检查配合下,在集中操纵室实现机组启动,并能在操纵室以CRT和键盘为监视、操纵中心,实现机组运行工况的监视和调整、停机和事故处理。52324要紧热工自动化系统应依照机组容量和特点配置。(1)供热机组要紧热工自动化系统宜采纳分散操纵系统,其功能宜包括数据采集和处理、模拟量按制、顺序操纵和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关于50MW200MW供热机组,其功能可适当简化。对300MW及以上供热机组,当响应速度同意并有成功经验时,也可将汽机爱护纳入分散操纵系统。(2)单机容量50MW的供热机组应结合工程情况,经

33、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自动化水平,也可采纳分散操纵系统,但其功能应适当简化。辅助生产车间的热工自动化水平宜与机组自动化水平相称。5233依照热电厂热电联产的特点,宜在值长工作处设置检测厂内热网运行工况要紧参数的设施。对设有厂级监控系统的热电厂,宜依照厂外热力网(站)的自动化水平和厂、网之间生产治理体制,留有热电厂与热力网(站)联网的接口和确定该分支系统的监控功能。524负荷变化较大的电动机,宜采纳调速措施。525燃煤热电厂应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热电厂的锅炉污染物的排放,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2231996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务院关于酸雨操纵区和二氧化硫操纵区有

34、关问题的批复,加强热电厂的环保措施,在工程项目中应选用有效的除尘和脱硫设备,确保达标排放.依照GBB1996的规定,应装设烟尘二氧化硫连续监测装置。热电厂的废水排放(含化学水处理站的含酸碱废水、生活污水及其它有害的工业废水等)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热电厂噪声的操纵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526热电厂在可行性研究时期应进行节煤量和环保效益计算(指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时各种污染物的减排量计算),并列出计量结果。527热电厂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应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不同热电厂的劳动定员宜操纵在以下范围内(在有条件时可

35、更少)全厂装机容量50MW(单机容量1.5MW)150180人全厂装机容量100MW(单机容量25,50MW)250280人全厂装机容量500MW(单机容量100MW及以上)300400人6热力网6.1热力网的设计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行业标准都市热力网的要求。6.2热力网投资超过1500万元的工程应单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较小的工程可作为一章列入热电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6.3热力网的设计热负荷应是热电厂投产时近期热负荷。热力网在设计时可留有一定的富裕能力,但其裕量应以热电厂本期工程的最大供热能力为限。热力网设计时一般不考虑规划热负荷,以减少热力网的初期投资。6.4热力网的供热介质,供热参

36、量及运行方式是由热电厂、热力网、热用户的条件、特性和要求所决定的,应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6.5采暖期与非采暖期热负荷差不较大的蒸汽管网,宜以两根蒸汽管供热,以保证热力网运行的安全可靠和经济。6.6对有夏季制冷热负荷的工程项目,对制冷热介质及其参数的选用,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6.7热水管网在供热初期,其供水温度不宜过高,以留有一定的裕度,当外部热负荷增加时,可提高供水温度,扩大供热能力;其供回水的温差,直接连接时一般选用25,间接连接时不宜小于45。为节约能源,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应降低抽排汽参数,尽可能降低热电厂的供水温度。6.8热水管网的首站,一般设在热电厂的主厂房内,如在主厂

37、房外设置首站,或在厂外设置首站,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予以讲明。6.9热水管网与热用户的连接,关于小型热水管网,在地形和建筑物高度同意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纳直接连接;关于大型热水管网,可采纳间接连接。6.10热水管网的调节关于单一的采暖负荷,可依照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中央质调节或采纳质和量的综合调节。当热水管网具有采暖、通风空调和生活热水等多种热负荷时,应按采暖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为保证不同热负荷水温的需要,在用户处进行局部的量的调节。6.11在装有厂外调峰锅炉的热水管网中,应依照拟定的热电厂与调峰锅炉联合运行的方式来确定干线的设计流量。6.12对较大的热水管网宜采纳调速泵。热力网(站)采纳计算机操纵,系统的配置和功能需依照热力网(站)的建设规模、操纵方式及与热电厂的治理体制关系等,经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在有条件时,热力站应采纳无人值班。6.13热水管道宜按CJJ/T81-98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采纳直埋敷设。蒸汽管道的直埋敷设,宜在对保温材料性能、保温结构及施工、运行方式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地下水位、冻土深度、土壤地耐力、土壤结构等情况,在确保供汽安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积极予以采纳。6.14蒸汽管网的热力站,应尽可能利用原有的锅炉房,并利用原有的厂区热力网热水管网的热力站,应尽可能 利用原有的供暖锅炉房作热力站,并尽可能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