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生物2-4(共12页)_第1页
必修三生物2-4(共12页)_第2页
必修三生物2-4(共12页)_第3页
必修三生物2-4(共12页)_第4页
必修三生物2-4(共1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后检测(jin c)融会贯通eq o(sup7(作业(zuy)时限:25分钟 作业(zuy)满分:50分),sdo5()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免疫反应解析: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只产生相应的抗体,不发生过敏反应,当相同的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后,抗体与过敏原反应,导致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答案:A2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为B细胞B细胞均能识别抗原C细胞(xbo)为靶细胞D阶段(jidun)是B细胞分化(fnhu)为浆细胞的过程解析:体液免疫中,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后,被T细胞识别,T细胞再将相应的抗原信息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分化为大量浆细胞和少量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答案:A3人体再次感染了某种细菌外毒素后,免疫过程中“反应阶段”发生的变化是()A造血干细胞B细胞B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CT细胞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抗体 解析:人再次感染某细菌的外毒素后,外毒素进入体液,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第一次反应时产生

3、的记忆细胞在同一外毒素的刺激下大量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消灭外毒素,故B对。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外毒素反应的阶段是效应阶段,故D错。C项为细胞免疫,故C错。A项为淋巴细胞的起源,它的产生不受抗原刺激的影响,故A错。答案:B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A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B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C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的病毒D脾脏中的吞噬(tnsh)细胞吞噬病毒解析(ji x):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免疫的概念和类型。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反应。通过免疫,机体能够(nnggu)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和平衡。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

4、和非特异性免疫。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是外源的抗菌素直接消灭病原体,不属于免疫;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毒,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的病毒,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答案:A5对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人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B其包括三道对付病原体的防线C皮肤、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线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第二道防线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防御功能,包括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答案:B6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AB细胞效

5、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B浆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和外毒素结合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D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解析(ji x):本题(bnt)的关键词是“再次(zi c)”,即机体已经发生过相应的免疫反应,当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内,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出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的结合。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效应B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再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快,这也是免疫预防的理论基础。答案:D7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CB细胞和T细胞都

6、不能形成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解析:此题的思维障碍是对记忆细胞的形成认识不清。排除思维障碍的方法是:明确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都可形成记忆细胞,这一点是相同的。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反应阶段,无论是B细胞还是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同时,都有一小部分B细胞或T细胞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都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答案:D8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后果是()A体内没有B细胞(xbo)而仅仅有T细胞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7、gngnng),各种传染病乘机而入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miny)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功能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解析: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B细胞。先天无胸腺,则缺乏T细胞,没有细胞免疫,但有一部分病原体可直接刺激B细胞,从而产生体液免疫,故会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功能。答案:C9给被狗咬伤的人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的措施分别为()A抗原、消灭传染病B抗体、保护易感者 C抗体、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者解析:狂犬病抗毒血清是从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的血液中提取的,血清中含有抗狂犬病毒的抗体。对被狗咬伤的人注射这

8、种血清,可起到保护易感者的作用。即B项符合题意。答案:B10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解析(ji x):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免疫中的效应T细胞在效应阶段中的作用。当抗原刺激机体(jt)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反应阶段T细胞会大量增殖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密接触,激活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答案(d n):B11(2009四川理综)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下图所

9、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miny)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解析(ji x):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不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少数病原体不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直接刺激B细胞或T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所以A、C错。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kngt),但T细胞正常,仍能产生细胞免疫,所以B选项正确。正常小鼠的淋巴因子不能作用于吞噬细胞,所以D

10、错。答案:B12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B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正常免疫反应与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的性质不相同,所以其生理反应不同解析:该题考查抗体的化学本质、分布、作用及其种类。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少量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只能与细胞外的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正常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与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的性质是相同的,都是蛋白质,但其分布不同,所以引起的反应不相同。答案:B13(2011安徽卷)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

11、新技术。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干细胞(xbo)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cnzi)差异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 su)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解析:骨髓干细胞和胰岛样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形成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精确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故骨髓干细胞和胰岛样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机体不同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

12、选择性表达,表达的产物存在差异,故A项错误,B项正确。骨髓干细胞是分化程度较低的干细胞,其能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而不是基因丢失的结果,C项错误。细胞分化是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答案:B14人感染一次天花,终生“永志不忘”,再有天花病毒侵入时,能在病毒为患之前迅速将其消灭,这是因为()A体液中一直保留着针对天花的抗体B针对天花病毒的记忆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C针对天花的效应B细胞可伴随人一生D吞噬细胞可随时“吞食”入侵的天花病毒解析(ji x):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有些抗原诱发(yuf)的记忆细胞能对这种抗原记忆终生。答案(d n)

13、:B15在人体过敏反应中,会释放组织胺,它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滤出,结果出现荨麻疹。组织胺的作用属于()A神经调节 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解析:体液中的化学成分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属体液调节,而组织胺并非激素,所以不是激素调节。答案:C二、简答题(共20分)16(7分)下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_,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_。(2)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抗体产生明显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3)在初次感染前一周(y zhu)给人体注射了相应的

14、疫苗,因而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病症出现,是由于人体内已有_,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4)请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出在(3)条件下,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疾病程度的关系(用文字注明(zh mn)对应曲线名称)。解析(ji x):抗体的产生是在病毒感染以后,且渐渐增多至稳定水平,因此曲线c表示抗体产生情况。人患病应是从病毒感染开始,并且程度不断增强,在抗体产生以后,病毒被不断消灭,疾病程度将不断下降,故曲线b表示疾病程度。再次感染时,由于初次感染时产生的记忆细胞再次受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大量抗体。给人体注射疫苗属于预防接种,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

15、获得免疫能力,属于体液免疫。答案:(1)bc(2)增加记忆细胞再次受抗原刺激时,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继而产生大量抗体(3)抗体体液免疫(4)如图示17(7分)如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guchng),请据图作答:(1)请写出下列(xili)标号的名称:e_,f_。(2)反应阶段为_(用字母(zm)表示)。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_。(3)当用同一抗原刺激c时,细胞就会_,形成大量的_,产生更强的_。解析:此题综合了淋巴细胞的起源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知识。首先要根据三个过程读懂此图。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的是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的是

16、B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将抗原摄取和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再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会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通过破坏靶细胞来消灭抗原。答案(d n):(1)效应(xioyng)T细胞效应B细胞(2)E、F、G、H球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增殖分化(fnhu)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免疫18(6分)免疫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体对病原性物质的侵害所形成的特殊防御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HIV是具有包膜的_病毒,入侵人体后,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2)请简述HIV病毒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的过程。(3)除了AIDS外,还有其他免疫缺陷相关的疾病,这些疾病一般可通过骨髓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法进行部分治疗。骨髓移植,其实质是_移植,能替代受损的免疫系统,实现免疫重建。基因治疗,取患者的_作为受体细胞,将正常的_转到受体细胞后,再回输体内,以替代、修复或纠正有缺陷的基因。答案:(1)RNA(逆转录)(2)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