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共8页)_第1页
工程地质复习(共8页)_第2页
工程地质复习(共8页)_第3页
工程地质复习(共8页)_第4页
工程地质复习(共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地球具有(jyu)圈层结构,其内部圈层结构是根据 莫霍面 和古登堡面 两个界面将地球(dqi)划分为地壳(dqio) 、地幔 、地核 三个圈层。 2、沉积岩层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3、断层根据力学性质可分为张性断层;压性断层;扭性断层三种类型。其中张性断层;扭性断层是具有透水性的断层。4、褶皱构造组成要素中最不稳定的部位是 核部 ,理由是 核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稳定性差,且易发生渗漏 。5、形成沉积岩的主要作用为 压固;胶结;重结晶 ,形成变质岩的主要作用为 变质作用 。形成岩浆岩的主要作用为 同化混染;岩浆分异作用 。6、地质图中岩

2、层倾角有两种,地质平面图中标注的岩层倾角为真倾角 ,地质剖面图中画的岩层倾角为视倾角 ,两种倾角的关系式为 tg=sintg 。8、变质作用的类型有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9、地质学中,根据 地层层位法 、 古生物化石法 和 岩性对比法 可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而根据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 可确定地层的绝对年代。河漫滩与三角洲均为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其中,河漫滩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其特征为 下部为较粗的河床冲积物,而上部为颗粒较细的河漫摊沉积物 ,三角洲具有典型的三元结构,其特征为 底部为底积层,颗粒细,产状水平;中部为前积层,颗粒较粗,产状倾向湖心

3、;上部为顶积层,颗粒最粗,产状水平 。 根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差异 可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其中,地壳可分为 硅铝层 和 硅镁层 两个层位。岩浆在侵入上升的过程中,主要通过 同化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等 作用改变岩浆的成分,侵入岩主要的产状类型有 岩基、岩株、岩盘、岩盖、岩床和岩脉等 。引起岩石发生变质(bin zh)的主要因素有 温度、压力(yl)、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等,根据其在变质作用中的主次(zhc)作用,可将变质作用划分为 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等几种类型。沉积岩的特征性结构主要有 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 ,而特征性构造主要有 层理构

4、造、层面构造、生物化石 。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指 走向、倾向、倾角 ,其表征方法有两种,1350450属 方位角表示法 表示法。16、岩溶现象(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主要受 岩性 、地质构造 、 气候 、 地下水 等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岩溶现象有 溶沟、落水洞、溶斗、峰丛、溶洞、溶蚀沟 等河谷阶地一般由 阶地面、阶坡、阶地后缘等 组成,常见的阶地类型有 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等。所谓软弱夹层是指 坚硬岩层中夹有强度低、泥质或碳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广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 ,其中,物理力学性质最差的是 泥化夹层 。 围岩变形破坏的类型:脆性破裂、块体滑移、层状弯折和拱曲、松动解脱、塑性变形层理

5、 是沉积岩最基本、最特别的构造,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地表出露的各类岩石均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它们是野外岩石类别鉴别的主要依据。沉积岩最独特的特征是 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和生物化石 ,岩浆岩的 产状 特征与其它类岩石截然不同,而变质岩主要根据 变质矿物、片理构造等 特征进行识别。1、变质(bin zh)作用: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当处于高温、高压及化学活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jigu)和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2、岩石(ynsh)风化作用:分布在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岩石,经受太阳辐射、大气、水溶液及生物等因素的侵袭,逐渐破碎或矿物

6、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甚至生成新的矿物的现象称岩石风化作用。3、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及外力地质作用两类。4、地层: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层状或非层状岩层的总和。5、层理:由于沉积环境发生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特征。6、地质构造:残留在岩层中的、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各种变形或变位的现象,也称构造形迹。7、风化壳:覆盖在地表、具有一定厚度的由风化岩石构成的不连续层带。8、岩体: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包括结构面及岩块两部分。9、软弱夹层

7、:坚硬岩层中夹有强度低、泥质或碳质含量高、遇水易软化、延伸较广厚度较薄的软弱岩层。10、滑坡: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为滑坡。11、山岩压力:由于围岩变形、破坏所形成的松动岩体施加于隧洞衬砌体上的压力。1、地表水流按其流动方式可分为片流、洪流和河流,通过地质作用均会形成自己的堆积物,其中,由河流形成的堆积物称为( B )。 A、坡积物 B、冲积物 C、洪积物 D、崩积物2、地壳岩石按照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沉积岩的有( BC )。A、片麻岩 B、石灰岩 C、砂岩 D、花岗岩3、岩浆作用是重要的内力地质作用之一,根据岩浆

8、活动的方式,可分为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它们形成(xngchng)的岩浆岩体具有不同的产状特征,下列选项中,( AC )属于喷出岩的产状。A、火山锥 B、岩基 C、熔岩流 D、岩脉4、河流通过(tnggu)地质作用,会形成多种地貌形态单元,其物质组成往往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下列选项中具有二元结构的地貌单元为( ABC )。A、心滩 B、河漫滩 C、边滩 D、三角洲5、结构面的形态特征对结构面的抗剪性能具有重要(zhngyo)影响,在工程地质评价中,常采用( AC)指标表征结构面的形态特征。A、起伏角 B、结构面间距 C、起伏高度 D、张开度6、在块断结构岩体中开挖隧洞,若围岩不稳定,则围岩可能产

9、生的变形破坏形式为( A )。A、滑移掉块 B、塌方 C、层面张裂 D、岩层弯曲折断7、在层状结构岩体中开挖隧洞,若围岩不稳定,则围岩可能产生的变形破坏形式为( CD )。 A、岩爆 B、塌方 C、层面张裂 D、岩层弯曲折断8、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其中主要以( AD )参数作为工程岩体分级的标准。A、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B、岩石的质量指标(RQD)C、结构面产状 D、岩体完整性系数9、白色矿物形态呈菱面体,具玻璃光泽,存在三组完全解理,滴上稀盐酸后,出现强烈起泡现象,该矿物有可能是( C )。 A、石英 B、正长石 C、方解石 D、白云石1、简要比较褶皱、断层和不整合等地质构造现象所造成的

10、地层异常。答:褶皱构造主要造成地层的重复,且重复属对称重复;断层构造会造成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但重复并不对称,缺失仅局限于断层带沿线。不整合会造成地层的缺失,且这种缺失广泛分布于较大的区域(qy)范围内。2、简述潜水(qinshu)和承压水的一般特征。潜水(qinshu):(1)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其补给区及径流区不能严格区分;(2)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补给量的多少取决于大气降水量、降水历时、地形坡度、岩土透水性及植被发育程度等;(3)潜水自水位较高处向水位较低处渗流,潜水面形状常与地形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坡度常小于地形坡度),在山脊地带潜水位的最高点常形成潜水

11、分水岭,潜水的渗流速度取决于水力坡度、岩土透水性等;(4)潜水常以泉水或散浸形式在低洼处排泄,水质易受污染。承压水: (1)承压水是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存在明显的补给区、径流区及排泄区;(2)承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表水体、越流补给等,补给量的多少取决于地表水体的数量、水头差大小、岩土透水性等;(3)承压水属有压水流,自水头较高处向水头较低处渗流,不存在地下水分水岭;(4)承压水常以泉水形式在低洼处排泄;(5)水质不受污染,水质较好。3、滑坡现象是主要的边坡破坏类型,具有典型的地貌特征,试分析其存在的地貌标志。在均匀的坡面上出现环行滑坡陡壁,其上有轻微擦痕。坡面常成台阶状,局部地

12、段会出现反坡地形,形成沟槽或封闭型洼地。在滑坡体上部常出现与滑坡壁平行的拉张裂隙,在滑体中、下部常出现与滑动方向平行的剪切裂隙,有时也可拌生羽状裂隙。在滑坡体的前部,常出现隆起的滑坡舌,在其顶部有与滑动方向垂直的鼓状张裂隙分布。当滑坡舌伸入江河中时,会使河岸变形,河道变窄。滑坡下部常有泉水或潮湿洼地分布。滑坡体两侧常出现 “同源双沟”现象。有时滑坡体上有“醉汉林”或“马刀树”分布。4、简述(jin sh)张节理、剪节理的基本特征。剪节理(jil):节理面平直,产状稳定(wndng),延伸较远,常有剪切移动后留下的擦痕,在砾岩中常见平直切穿砾石颗粒现象;节理面多呈闭合状张开度小;常呈“X”型成对

13、出现,一般发育较密,间距小,常密集成带出现形成软弱带。张节理:节理面起伏不平,产状不稳定,延伸较短,在砾岩中常见节理面绕过砾石颗粒现象;节理面多呈张开状,张开度较大,其内常被后期次生物质充填;一般发育较稀,间距较大,很少密集成带,但往往构成集中渗漏通道。5、简述断层构造的野外识别标志。对于走向断层,在平面上常造成地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对于横向断层,沿岩层的走向方向,常出现不同岩性、不同时代的地层突然接触,在褶皱地区,常造成褶皱核部地层的出露宽度发生变化; 在断层带沿线常出现明显的断层破碎带或构造岩带;断层面上常具有明显的擦痕;断层带两侧的岩盘中常出现牵引现象和拌生节理;具有明显的地貌标志,如:

14、河道突然改道、泉水呈线状分布等。1、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地质图,认真阅读该图件,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出现了哪些地层接触关系,分别说明各接触面出现在哪些地层之间。(2)分析图中F1、F2两断层的性质,并说明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3)水利工程中遇到以上提到的地质构造(guzo),可能出现何种工程问题。(1)该区域内出现了五种地层的接触关系,它们是:第三系地层(R)与白垩系地层(K)间为角度不整合(zhn h)接触;白垩系地层(K)与下伏三叠系上统地层(T3)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T3、T2、T1地层之间为整合接触;三叠系下统地层(T1)与下伏的石炭系地层(C1、C2)及泥盆系地层(D1、D2、D3

15、)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花岗岩脉()与泥盆系地层(D1、D2、D3)和石炭系下统地层(C1)间为侵入(qnr)接触;花岗岩脉()与三叠系下统地层(T1)间为沉积接触。(2)F1、F2两断层均为正断层,它们相互组合(zh)形成地堑。(3)不整合构造(guzo)发育于坝基易放生坝基划移;发育于库岸边坡,易发生滑坡;当水工建筑场地遇到断层构造,易沿着断层面发生渗漏,正断层渗透性强,逆断层总体渗透性较弱;断层构造发育于坝基易放生坝基滑移;发育于库岸边坡,易发生(fshng)滑坡,尤其是缓倾向下游的断层,总体正断层的稳定性比逆断层差。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主要为 切割面、滑动面、临空面 ,图为某坝址平面图,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