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项突破练(四)加试题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考试)为应对全球石油资源日益紧缺,提高煤的利用效率,我国开发了煤制烯烃技术,并进入工业化试验阶段。(1)煤气化制合成气(CO和H2)已知:C(s)H2O(g)=CO(g)H2(g)H1131.3kJmol12C(s)2H2O(g)=CO(g)2H2(g)H290kJmol1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由合成气制甲醇: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在容积均为VL的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amolCO和2amolH2
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三个容器中一定处在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T1”或“T2”或“T3”);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用a、V表示)。(3)由甲醇制烯烃主反应:2CH3OHC2H42H2Oi3CH3OHC3H63H2Oii副反应:2CH3OHCH3OCH3H2Oiii某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为400,在相同的反应体系中分别填装等量的两种催化剂(Cat.1和Cat.2),以恒定的流速通入CH3OH,在相同的压强下进行两种催化剂上甲醇制烯烃的对比研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选择性:转化的
3、甲醇中生成乙烯和丙烯的百分比)-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甲醇的转化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催化剂失活,工业生产中需定期更换催化剂B使用Cat.2反应2h后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生成副产物二甲醚C使用Cat.1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丙烯,使用Cat.2产生的烯烃主要为乙烯D不管使用Cat.1还是使用Cat.2,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在上图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Cat.1、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2答案(1)CO(g)H2O(g)=CO(g)H2(g)-2-H41.3kJmol1(2)T39V2/2a2(3)C3a2n322解析(1)已知C(
4、s)H2O(g)=CO(g)H2(g)H1131.3kJmol1,C(s)2H2O(g)=CO(g)2H2(g)H290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得到CO(g)H2O(g)=CO(g)H2(g)H90kJmol1131.3kJmol141.3kJmol1。(2)CO(g)2H2(g)CH3OH(g)H0,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图像,T1中的状态转变成T2中的状态,CO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T1未达平衡状态,T2中的状态转变成T3中的状态,CO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T2可能达平衡状态,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T3;CO(g)2H2(g)CH3OH(g)起始物
5、质的量/mola2a0变化物质的量/moln2nn平衡物质的量/molan2a2nnan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100%20%,解得:2a3V29V2n3a,此温度下平衡常数Ka2a2。2aV32V(3)当催化剂失活后,副产物增多,甲醇的转化率下降,需要及时更换催化剂,A正确;使用Cat.2时,随反应的不断进行,生成的副产物二甲醚增多,导致生成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下降,B正确;由图示可知,使用Cat.1时丙烯与乙烯的比值随时间增长不断减小,说明乙烯增多,即使用Cat.1时主要生成乙烯,而使用Cat.2时,产物中乙烯的含量明显大于丙烯,可见使用Cat.2时产生的烯烃也主要为乙烯,C错误;使用催化剂能
6、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正确。从图中数据分析,在催化剂Cat.1的作用下,甲醇的转化率更大,说明催化剂Cat.1对反应i催化效果更好,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说明使用催化剂Cat.1的反应过程中活化能更低,故反应过程能量图为-3-2(2017浙江“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8月联考)煤的气化得CO和H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一步合成甲醇(反应),并同时发生反应。.CO(g)2H2(g).CO(g)H2(g)CH3OH(g)H181kJmol1C(s)H2O(g)H22已知:2C(s)O2(g)=2CO(g)H3221kJmol1H2O(g)=HO(l)H444.0kJmol1H2的
7、标准燃烧热为285.8kJmol1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对选择性会产生影响,甲醇选择性是指转化的CO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请回答:(1)反应中H2_kJmol1。(2)为减弱副反应的发生,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_。A反应前加入少量的水蒸气B增压C降低反应温度D使用合适催化剂,平衡前提高甲醇的选择性(3)在常压下,CO和H2的起始加入量为10mol、14mol,容器体积为10L,选用Cu/NiO催化剂,升高温度在450时测得甲醇的选择性为80%,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并说明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_。(4)350时甲醇的选择性为90%,其他条件
8、不变,画出350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答案(1)131.3(2)AD(3)3.2在150至350时,反应、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CO转化率增大,350后,反应、已达到平衡,两反应均放热,平衡逆向移动,-4-CO转化率减小(4)22解析(1)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2C(s)O2(g)=2CO(g),H2O(g)=HO(l),H2(g)1/2O2(g)=HO(l)H5285.8kJmol1,根据根据盖斯定律,/2,H2131.3kJmol1。(2)加入少量的水蒸气,增加的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O和H2的量增加,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A正确;增大压强,反应向正
9、反应方向进行,不利于甲醇的生成,B错误;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甲醇的生成,C错误;根据信息,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提高甲醇的选择性,有利于甲醇的生成,D正确。(3)CO(g)2H2(g)CH3OH(g)起始/mol10140变化/mol1050%80%842根据信息,有1molCO和1molH参与反应,因此达到平衡时,CO和H2的物质的量都是5mol,甲醇的物质的量为4mol,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CH3OH,代入数值解得KcCOc2H23.2,在150350时,反应、未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CO转化率增大,350后反应、已达到平衡,两反应均放热,平衡逆
10、向移动,CO转化率减小。(4)根据(3)的分析,当350时,甲醇的选择性为90%,达到平衡n(CH3OH)6.3mol,即图像为。3(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下学期联考)已知在298K和101kPa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反应:C(s)O2(g)=CO(g)H1393.5kJmol1反应:2C(s)O2(g)=2CO(g)H2221kJmol1-5-反应:N2(g)O2(g)=2NO(g)H3180.5kJmol1试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为反应:2NO(g)2CO(g)N2(g)2CO2(g)H_,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11、2)如果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04min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物质(mol)NOCON2CO2起始0.41.02min末4min末2.00.81.61.6求02min内用CO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试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3)若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积为3L,c(N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x如图所示。若在t2min时改变一个条件,c(N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曲线y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_。若在t2min时升高温度,t3min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在t2t4内c(N2)的变化曲线。答
12、案(1)746.5kJmol1低温(2)0.1molL1min11.6(3)快速将容器体积由3L压缩到2L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由(反应2反应反应)得到,则H(393.5kJmol1)2(221kJmol1)180.5kJmol1746.5kJmol1;由GH-6-TS0,其中H0、S0,可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2)02min内N2变化物质的量:1.0mol0.80mol0.2mol,则CO变化物质的量为0.4mol,用CO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4mol2L2min0.1molL1min1;24min时CO2的物质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可知2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此时
13、:2NO(g)2CO(g)N2(g)2CO2(g)起始量/mol0.41.61.02.0变化量/mol0.40.40.20.4平衡量/mol0.82.00.81.6平衡浓度/molL10.41.00.40.8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6。0.40.820.421.02(3)由图示可知c(N2)的浓度瞬间增大为原来的1.5倍,可通过快速将容器体积由3L压缩到2L即可;t2min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N2)的浓度会减小,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所得曲线如图所示:。34(2017台州高三2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SO2、氮氧化物等,科研工作者目前正在尝试以二氧化钛(T
14、iO2)催化分解汽车尾气的研究。(1)已知:2NO(g)O2(g)=2NO(g)H1113.0kJmol12SO2(g)O2(g)=2SO(l)H2288.4kJmol1请判断反应NO2(g)SO2(g)=NO(g)SO3(l)H3,在低温下能否自发进行,并说明理由:_。(2)已知TiO2催化尾气降解原理:2CO(g)O2(g)2CO2(g);2H2O(g)4NO(g)3O2(g)4HNO3(g)。的降解率cA初始cA实验结束cA初始.在O2浓度几乎不变的条件下,模拟CO、NO的降解,得到降解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A,反应40s后检测到HNO3浓度有所降低,请用化学方程式并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知识
15、解释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_。-7-.图2为在不同颗粒间隙的沥青混凝土(、型)和不同温度下,实验进行相同一段时间(ts)后测得的CO降解率变化,回答下列问题:已知50、ts时容器中O2浓度为0.01molL1,求此温度下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_。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根据降解率由b点到c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CO降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bKcB相同温度下,型沥青混凝土中CO降解速率比型要大Ca点的数据反映出CO与O2之间所发生的有效碰撞频率是整个实验过程中最高的Dd点降解率出现突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后催化剂失效1答案(1)能,H3(288.4kJmol1)(113.0k
16、Jmol1)287.7kJmol10,且可判断反应的S0,故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2).40s后发生反应2NO=NO2,生成氮气,并且NO浓度降低,平衡2H2O4NO3O24HNO3逆向移动,造成HNO3浓度降低1x2.100 x2AC3解析(1)2NO(g)O2(g)=2NO(g)H1113.0kJmol12SO2(g)O2(g)=2SO(l)H2288.4kJmol111根据盖斯定律22得NO2(g)SO2(g)=NO(g)SO3(l)H3(288.4kJmol)(113.0kJmol1)87.7kJmol1;气体物质的量减少,S0,H0,根据112HTS0能自发进行,所以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2).40s后发生反应2NO=NO2生成氮气,并且NO浓度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户农村电商金融服务合同4篇
- 乳制品2024年新型包装材料采购合同3篇
- 担保合同权利义务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木材交易市场入驻经营合同3篇
- 2025版美容养生中心使用权转让合同4篇
- 2025年度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承包经营合同书范文4篇
- 2025年人体感应触摸屏系统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电竞馆租赁合同汇编4篇
- 2025年度民间借贷信用评估与评级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展会布展与现场管理一体化服务合同3篇
-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作业
- 2024医疗销售年度计划
- 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
- 上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二物理题库及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默写表直接打印
- 2024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讲稿
-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五 运营效果监测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