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 篇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 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 5 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教学内容:在街上(一年级第二学期 P.15)设计意图: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 成、积累和建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通过观 察图片,判断左与右,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设计时,力求与学 生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 学的

2、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由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 经初步正确建构“左与右”的概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与右及身边周围的左与右的基础上,来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 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这里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自己方向相反 的小亚。在完成题 2、3 后,穿插一个游戏“面对面”,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 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完成题 4 作铺垫。在课的最后,我还是以一个“跟我做”的 游戏来结束本课,既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将本 课推向又一个_。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空间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关系

3、。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 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3.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重点: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教学难点: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1. 联系实际: 我们已经分清了自己身上的左与右,下面我们在教室里找一 找,站在每个人自己的位置上, 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右边有什么?(教师示范)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边有窗,我的右边有门。2. 出示第 1 题图片,说说图意: 观察图片说说,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板书课题:大街上 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 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是啊

4、,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安全 最重要。板书: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3. 出示第 2、3 题: 小丁丁也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 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在图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题 2 后核对。 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图上的位置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做一做这道题吗? 生独立完成 题 3 后校对。4. 认识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 谁能说说老师和我们小朋友站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面对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 个 “面对面”的游戏: 这是我的左手,用动作来告 诉我,你的左手在哪里? 这是我的右耳

5、,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右耳在哪里?你有没有发现什么?(两个面对面的物体,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游戏: 谁能来指一指老师的左眼? 同桌两个小朋友面 对面,听口令,指出对方的左与右。第 1 课时前后5. 出示第 4 题: 我们再回到图上看看,小亚站在哪里?(小巧的对面) 和我 们小朋友呢?(也是面对面的)你能说说:小亚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生完成第 4 题后和核对。二、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街上”,认识了左与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 经常会碰到这 个情况。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

6、学 生的空间观念。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知识技能目标: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休的相对位置。课时安排:4-5 课时。教学内容:前后教学目标:1、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在学习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愉快教学一、导入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出示挂图。二、森林运

7、动会教学1、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图。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请提问题。3、说一说: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松鼠跑第几?小白兔跑第几?4、你还想知道什么?5、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开始了。看看他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6、出示: (小黑板)在图中, 1 号车是第_名, 5 号车在_号车的后面,在_号车的前面。自动独立完成,报名汇报。7、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三、巩固练习,练一练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让学生自己观察,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察前后变化。2、看图,明题意。独立完成,评析。3、观察图。自己说说:下一站是_。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四、数学故事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

8、个故事。2、指名学生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教学目标:1.能够将相邻区域的小圆片的个数相加。2.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3.通过摆圆片、填合适的数,感受到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 系。教学重点:对给出的“结果数”能够分拆成两个合适的数。教学难点:三角盘中三个数与三个结果数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磁性黑板、三角盘、翻转片、数字卡教学过程:一、找规律1. 看图找规律 师:小丁丁和小巧在做游戏,将一个三角放在中间,把小圆 片分别放到三个区域中,你能从图中看出游戏的规则吗?2. 出示一个三角板,将小圆片放到各个区域中去,教师不做解释的摆放第一 张结果数卡。3. 用磁性

9、小圆片和数卡将书上题 2 摆在三角板上,然后学生得到计算三角的 草图,并摆出题 2,求出结果数并填入。二、提高过程1. 题 3:只给出一个结果数,且一个区域没有摆出。 教师摆出三角板,给出题 3,提问:你们能填一填吗?说出为什么这么填的理由。5+()=11 11-5=()2.抽象成数 师:能直接用数表示吗 ? 3.题 45 教师提问:你是如何算出的, 用了什么方法?三、探究1.题 6: 摆出题 6 的三角板,师:你们能够用小圆片摆一摆,试一试吗? 和 学生一起探讨,通过尝试解决问题。尝试一:首先上方摆上 3 个,那么左下方如何摆或者右下方如何摆。 探讨:这样摆可以吗? 不可以的话是为什么?说一

10、说理由。尝试二:上方摆上 4 个,那么如何摆剩下的? 提问:这次成功了吗? 说一说 为什么这次摆对了?2.检验: 4+3=7 3+5=8 5+4=9 将小圆片抽象到数,填入题目中。四、练习册的练习1.简单题型 将相邻的区域相加并将结果写在卡片上2.难度增加: 2 个区域是空的。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吗? (必要时可以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3.通过试验找到答案 左边:请你们试一试,你能知道这三块区域到底是几吗 ? (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右边:请用小圆片来摆一摆,看看这题有什么不同?4.找规律。五、课堂小结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学习目标】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

11、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 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 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 的课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 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培 养学生初步

12、的估测能力。 )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 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 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 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 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 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 同。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

13、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 测量物体的长短吗?(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 必要性。 )3.认识尺子。(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 (出示各类尺 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 )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 学生尺。 (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2)观察、探究:学生尺上有些什么?(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 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结合学生的发现,讲解刻度线、字母 cm 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3

14、)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 01 是 几厘米?(4)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手比划感受一下“1 厘米有多长”,再让 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常见物体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 以体验。 )(5)认识几厘米数一数:从 0 刻度到 2 刻度之间有几个 1 厘米,是几厘米?从 3 刻度到 7 刻 度是几厘米?猜一猜, 56.910、02.06 之间分别是几厘米。(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出发,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促进学生 多

15、角度思维,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诱发学生的跳跃思维,加快 1 厘米 的认识过程。 )打手势: 4 厘米大约有多长?7 厘米大约有多长?10 厘米大约有多长?(同桌互评。 )4.量物。(1)要求学生取出统一物体(学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长边(正好整数),小 组讨论试着量,再汇报。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讨论原因。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找一人上台演示,得出经验: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 0 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 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再量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短边,不够整数,全班交流该读作多少。讨论:离哪个刻度线比较近,大约是几厘米。(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课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测

16、量物体,在 操作中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找出用尺子量物体的方 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发现与创新。 )三、巩固练习。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3.小组活动,完成第 15 页第 1-3 题,先估计,再测量。四、总结评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表现得怎样?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教学目标:1.在具体活动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能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2.理解左与右的相对性,能用语言表达出来。3.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获得

17、积极 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正确确定物体的左、右顺序,理解左、右的相对性。1.左右的认识与区分2.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3. 分辨图片中的左右教学难点:分辨图片中的左右,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教学准备:PPT 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左与右a.师: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可大了呢,大家想一想,我们经常用它们来做什么 事?(吃饭,刷牙,写字)b.师:那你们知道我们写字是用哪只手吗?(右手)举给老师看看,我们边举边 念:右手右手。 (放)那另外只手就是左手,那大家把左手举起来,和老师一起念下: 左手左手。c.师:我们左右手真是一对好朋友,

18、那小朋友再看下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象 左右手这样的一对对的好朋友呢?(我左眼的好朋友是我的右眼)d.师: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厉害,发现了我们身上的左与右,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左与右(板书课题:左与右)左与右两个汉字特别容易混淆,大家想一想, 我们怎么才能辨别这两个汉字呢?(左“工”,右“口”)e.师:小朋友们找到了好多对好朋友呢,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好朋友,来玩 个游戏,叫“听口令,做动作”(之前先做一个示范如伸左手)伸右手,伸左手。拍左肩,拍右肩。拍左腿,拍右腿。摸左耳,摸右耳。右 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伸右手。师:老师举的也是右手,为什么和小朋友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面对面,站 的方向不一样)师:那老师要怎么做,才能和小朋友一样呢?(转过来)(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大家都好棒!)二、深化认识1.看看讲讲 (出示书上图片,全班一起做)问:你是怎么想的? 讲一讲师:身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