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1页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2页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3页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4页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忻州师院附中 杨涛老贫农分到了土地,喜气洋洋一、土地改革1中国土地法大纲(1)制定:1947年中共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上制定。(2)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2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意义 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为解放战争提供物质基础,激发革命积极性,他们保卫解放区,使后方巩固,支援前线,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记淮海前线见闻陈毅1948年施复亮写道:“土地斗争与军事斗争”,成为中共当前政治斗争

2、的两个主要源泉,二者相辅而行的,前者保障后者的成果,后者扩大了前者的范围,而真正决定最后胜负的还在于前者不在于后者。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曾以肯定的语气揭示道:中共取胜的全部秘密,在于土地革命。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的土地政策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产阶级解决问题的方案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民主革命不同阶段制定的土地政策时期 内容启示或认识土地革命时期 1931年土地路线 抗战时期 “双交双减”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土地路线依据社会的主要矛盾、实事求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农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发展农村生产力,体现党的政策稳定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统一,也

3、说明党日趋成熟。中共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土地需求。中共领导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就是获得农民的支持二、解放军的战略反攻1、形势看下面三段材料后回答!材料一: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项目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1946年7月130万人430万人1947年7月195万人373万人1948年7月280万人365万人材料三:材料二、 毛泽东说:“如果不打出去,让敌人吃我们的小米,烧

4、我们的房子是不行的。”反攻条件(1)可能性:国民党反动派和人民革命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2)必要性:主动反攻,可以减轻陕北和山东战场的压力,减轻解放区财力、物力的消耗。 中共中央为何将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 选择在中原地区?中原 中原 中原 中原 中原 中原 中原 中原 中原 (1)、敌军防守 力量薄弱(2)、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威胁武汉、南京。(3)、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构成全国进攻的战略态势 1947年国民党重兵深陷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在南线的鲁西南、豫、陕、苏边直到大别山的兵力十分空虚,。这种兵力步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其中央部分就成了要害和薄弱部分。 中原地跨苏、皖、豫、

5、鄂、陕五省,南临长江,北枕黄河和陇海铁路,东起运河,西迄伏牛山和汉水,人口4500余万。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向南出击中原,将迫使进攻陕北和山东的国民党部队回援,同解放军争夺中原这块战略要地,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战略目的。战略反攻主攻方向选择中原地区的原因:(1)、敌军防守力量薄弱(2)、中原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威胁武汉、南京。练习:1947年6月人民军队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A、与敌军主力决战 B、全面扩大解放区C、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D(3)、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构成全国进攻的战略态势战略反攻的展开:(1)

6、外线:刘邓大军大别山陈谢军队豫陕鄂陈粟军队豫皖苏三把尖刀,品字阵型(2)内线: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解放石家庄,把晋冀鲁豫和晋察冀连成一片粉碎对胶东的进攻解放东北广大地区收复延安吟反攻形势(1947.10.14) 陈毅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空心战术今已矣,重点进攻安在哉?江汉战术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关陕彭贺长攻略,东北林罗巧安排。谭许胶河收一战,苏鲁前线逼两淮。反攻形势见远略,动员群众赖雄才。举国艳说新民主,土改狂潮遍地来。南天民变羽书急,准备审判蒋独裁。反攻的历史意义 这首诗,前四句是概述敌我双方在战争中总的态势,中间八句是描绘了我各路大军展开战略大反

7、攻的雄伟画卷,后面六句则是赞颂党中央、毛主席的指挥英明,并宣告“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已是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年这首诗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后,它犹如春雷响彻中华大地,同时也像是气壮山河的讨伐檄文令反动派惊魂丧胆。它以“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的艺术感召力,给我解放区的广大军民以极大鼓舞,激励大家更加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地去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三、战略决战的胜利(1)军队数量:解放军人数增加,机动兵力多;国民党军人数下降,机动兵力少(2)军队士气:解放军士气高 涨,国民党军士气低落(3)部队装备:解放军的装备得到改善, 战斗力大大提高1、决战时机成熟:战略决战时机的成熟表现在哪些方面?

8、请思考?(4)战略步署:国民党军队实行战略收缩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1948年11月)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歼敌150多万,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作战勇敢国统区地下党和人民群众积极配合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人民战争的胜利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的优势是在( )A、战略反攻时 B、辽沈战役后C、淮海战役后 D、平津战役后2、人民解放战争中,直接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3、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数量,按多少排列,正确的是( )A、辽沈、淮海、平津 B、淮海、平津、辽沈C、辽沈、平津、淮海 D、平津、辽沈、淮海BCB请思考?5、人民解放战争军事斗争的情况,叙述正确的( )A、第一年人民解放战争处于战略防御B、第二年人民解放军全部转入外线作战C、1948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