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共9页)_第1页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共9页)_第2页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共9页)_第3页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共9页)_第4页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共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jio xu)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含义以及学生心理的发展特征(tzhng):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一、连续性与阶段性。二、定向性和顺序性。三、不平衡性。四、差异性。个体(gt)心理发展的阶段:乳儿期(1到3岁);童年期(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1、12岁到14、15岁);青年期(14、15岁到25岁)

2、;成年期(25到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三,关于最近发展区。人格的发展: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的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到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到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到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到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到18岁)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育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方式: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

3、散型。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室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内容的三个方面 一,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二、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规律: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四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基本内容 1,学习室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 学习 学生观学习动机的理论 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

5、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gnj)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迁移的作用 首先,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其次,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giku)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第三,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知道作用。知识学习的类型 一、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二,下位学习、上位(shn wi)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知识学习的作用 首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知识的学

6、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再次,知识学习室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技能及其特点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特点是: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

7、,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比较 1,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对象具有观念性 。2,执行具有内潜性。3,结构具有减缩性。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教师做好原型定向的要求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教师做好心智技能在操作水平上顺利进行的要求 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2,要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

8、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3,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4,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内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语言相结合。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一,激发(jf)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学习策略与特征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wi le)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习策略有四个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9、。学习策略分类以及各个策略的方法(fngf)。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一,认知策略又分为:复述策略,常用的复述策略方法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精细加工策略,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方法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产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方法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二,元认知策略又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人力资源的利用。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一,主体性原则。二,内化性原则。

10、三,特定性原则。四,生产性原则。五,有效的监控。六,个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一,知道教学模式。二,程序化训练模式。三,完形训练模式。四,交互式教学模式。五,合作学习模式。问题解决与基本特点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提高问题解决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1,帮助学习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三、提供多种练习

11、的机会。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创造性及其特征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环境、智力(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表现有: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搞创造型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个性创造性培养的条件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

12、塑造。A 保护好奇心。B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A 发散思维训练。B 推测与假设训练。C 自我设计训练。 D 头脑风暴训练。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lxing)。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的方法(fngf)有 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教师

13、如何利用群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第一,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第二,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第三,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第四,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第五,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chngdn)执行计划的任务。第六,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第七,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

14、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的意义: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15、、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教学目标及其意义(yy)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意义:一,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二,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三,指引学生学习。教学目标分类有哪些?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sn d)领域。1,认知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2,情感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3,动作技能目标分为:知觉、模仿、操作、准

16、确、连贯、习惯化。教师要组织教学(jio xu)过程中的哪些基本要素? 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教学事项包括:一,引起学生注意。二,提示教学目标。三,唤起先前经验。四,呈现教学内容。五,提供学习指导。六,展现学习行为。七,适时给予反馈。八,评定学习结果。九,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的性质。4,对教师的期

17、望。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二,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第一,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第二,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第三,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四,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性有哪些? 一,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二,吸引学生注意力。三,教材的呈现。四,课堂练习。五,家庭作业的检查。六,教学策略的运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

18、的影响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生产科学知识。人力资本理论。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yngxing)。 一,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二,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三,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

19、的作用 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tzh)化。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教育 一,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guny)知识的观念。二,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三,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学校文化有哪些特性? 一,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二,学校文化石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三,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四,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影响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平衡性。四,互补性。五,个别差异性。影响因素有:遗

20、传因素、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二,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三,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学生应尽的义务有哪些? 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

21、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师职业的特点: 一,传道者角色。二,授业、解惑者角色。三,示范者角色。四,管理者角色。五,朋友角色。六,研究者角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哪些?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有: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的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22、。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knng)。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式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zh

23、yo)材料。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障(bozhng)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哪些方面?第一,安排课程表。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术的学

24、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一,目标评价模式,主要强调要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解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三,背景、输入、过程、 成果评价模式。教学的概念与一般任务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

25、样性的统一。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1,教学时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时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第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新才能。第三,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第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

26、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用阶段有哪些?引起学习动机、领会(ln hu)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jbn)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中学(zhngxu)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

27、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理论结合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一,讲授法,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二,谈话法,基本要求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去、引起思维兴奋。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

28、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三,讨论法,基本要求是: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四,演示法,基本要求是: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3,通过演示,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五,练习法,基本要求是: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2,精选练习材料。3,严格要求。六,实验法,基本要求是: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2,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的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要求学生都亲自操作。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

29、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的要求:第一,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与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第二,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第三,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第四,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教科书的作用: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四,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guchng)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成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德育的意义: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首先,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其次,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最后,德育是实现(shxin)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