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劳动法》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_第1页
自考《劳动法》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_第2页
自考《劳动法》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_第3页
自考《劳动法》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_第4页
自考《劳动法》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内容】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的重要范畴,是劳动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通过本章学习,对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特征能够扎实地掌握。劳动法律关系在劳动法中的地位、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事实。【重点与难点】重点:劳动法律关系在劳动法中的地位;劳动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难点:劳动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劳动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配置特点。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 专题一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专题二 劳动者基本权利专题三 劳动者基本义务专题一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专题一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Company name引言:法律关系体系Com

2、pany name引言:法律关系体系一、法律关系概念和性质(一)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是指法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法律关系的性质1.法律关系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关系,是人们按照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建立的前提;(2)只有经过实际的法律调整后法律关系才能形成;(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 是人们按照法律规范的内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形成的特定关系,具有合法性。2.法律关系具有意志性(1)法律关系体现着国家的意志;(2)很多法律关系也体现着法律关系参加人的意志。3.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没有特

3、定的主体和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不存在法律关系。Company name引言:法律关系体系法律关系之构成 自 然 人: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享有一切人身、财产权利 主体 法 人:与自然人相对的法律拟制人。享有财产权利 其他组织:个人合伙、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三字企业 物权法律关系:物 债权法律关系:行为 客体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智慧成果 人身权法律关系:人身利益 内容 权利 义务 责任Company name案例1、2012年1月11日,张二娃欠李四1万元,于是写下欠条“本人张二娃,欠李四1万元,待找到工作拿到工资之时10日内,首先如数归还李四1万元,愿以自家苹果iphone5一台、苹果ip

4、ad4,苹果电脑一台为抵押。”2、2012年4月,受某A公司聘用,从事走私苹果系列产品到大陆活动,当月得到工资5千。后由于海关查获走私犯罪严格,而决定从公司辞职,侥幸其走私互动未被公安机关查获。3、2012年11月1日,张二娃参加招聘会,竞聘某外企M公司销售经理,获聘,月薪5千。于2012年11月11日与该公司签订劳动合同。Company name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1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 联系:(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5、形式 。(2)劳动法律关系在形成后给劳动关系以积极的影响,使劳动关系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与不断完善。(3)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指引、调整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Company name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区别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意志属性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是思想意志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形成前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之中。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规范之内。主要内容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双方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法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当

6、事人必须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调整范围范围大。只有经过劳动刚发了规范所承认的劳动关系才能够构成劳动法律关系法律效果不具有具有。劳动法律关系的成立以法律规定的形式和条件为构成要件。关系范畴内容范畴形式范畴Company name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回顾)1、根据用人单位的性质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2、根据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否具有涉外因素 国内劳动法律关系、涉外劳动法律关系3、根据劳动法律关系表现形式 典型性劳动法律关系、非典型性劳动法律关系Company name 回顾:劳动关系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关系可进行多种分类

7、。特别应注意:(1)以工作时间划分的全日制劳动关系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2)以劳动组织过程划分的典型劳动关系与非典型劳动关系;(3)以传统与非传统劳动关系划分的正规劳动关系与非正规劳动关系(借调、试用、中止、劳动派遣)之区分意义。 教材上的分类标准:P69Company name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三、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特征(回顾)(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特定性。(二)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交错共存特点。(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体现了国家与当事人的双重意志。(四)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表现为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关系的一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 (五)劳动法律关系是围绕劳动者的保护

8、展开的。Company name 回顾:劳动关系的特点 (一)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中。 (三)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属性。 (四)劳动关系具有平等关系与隶属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Company name对比:法律关系图(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例)民事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关系的区别,体现在两者的性质和产生的法律依据和前提条件以及内容均不相同。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既不是另一方当事人的职工,也不能享受该单位职工的权利和承担义务。1、民事法律是平等的民事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体现

9、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多样性,主要体现为财物和行为;而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则是兼有人身性与财产性。 Company name真题链接Company name简答题【06.4.36】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08.7.35】简述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论述题【04.4.38】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特征:1)它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它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3)具有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特征劳动关系:

10、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Company name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的联系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客观依据。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在劳动关系之上,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变现形式。没有劳动关系,就不会有劳动法律关系的出现,劳动法律关系正是劳

11、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的直接后果。劳动法律关系对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劳动法律关系并不是仅仅消极地反映来的关系,国家可以通过劳动法律规范这一媒介对现实的劳动关系施加积极的影响(如引导、矫正、协调现实的劳动关系),从而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Company name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两者的区别前提条件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为前提,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以调整这一关系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每一个具体的劳动关系之所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必定有规定和调整这一劳动关系的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否则,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客观事实,不可能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

12、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内容不同。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运用为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则以当事人之间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也就是说当事人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力,并且拿到用人单位所付报酬,就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介于这之上,当事人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规定,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不一定产生了劳动关系就一定产生了劳动法律关系。性质不同。劳动关系是社会产生关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物质社会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一种意志社会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Company name试述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实际: 一个公民被

13、某一个用人单位考核录用,此人为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力。用人单位给予此人薪资报酬,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劳动关系。 双方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依据该劳动合同,劳动者对用人单位享有领取劳动报酬、获得劳动保护、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等权利,负有忠实于雇主、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遵守劳动规章制度等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则享有分配生产和工作任务、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等权利,负有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保护条件、为劳动者办理及缴纳社会保险等义务。这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Company name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是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

14、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一、劳动者(一)劳动者的法律含义 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劳动者是依照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关系当事人。 劳动者在我国法上的通常称谓,其他称谓如“职工”、“职员”、“工人”等。Company name一、劳动者(二)公民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 指公民(自然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必须具备的基本资格。 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

15、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的前提条件。 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个法律关系,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它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基础条件。 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满足条件: 1、达到法定年龄; 2、具有劳动能力。Company name一、劳动者(三)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同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不同,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亲自实施。3、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要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

16、来的各种因素差别的限制。4、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利时,已经参加某一种劳动劳动法律关系,一般就不能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即排他性。Company name对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区分关键:主体资格还是从事法律行为的能力与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的区分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人人平等,人人完全;2、权利能力只有在死亡时才丧失,而行为能力则可能随着自然人精神状况的变化而变化;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之分。 因此,劳动者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的取得并非同步,而是有其特有的判断标准,具体包括两项:年龄标

17、准和精神标准 Company name真题链接Company name名词解释【12.4.31】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论述题【06.7.38】试述我国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概念及其特征二、用人单位(一)用人单位的概念及种类 用人单位是我国劳动法上的特有法律概念,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和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 用人单位在我国的构成种类。1、中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Company name二、用人单位(二)用人单位劳动权利

18、能力与劳动行为能力概念劳动权利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人权和承担用人义务的资格。多种制约要素。 劳动行为能力: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用人权利和履行用人义务的资格。主要体现为为职工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的能力。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与民事主体资格的联系与区别 用人单位的资格以民事主体资格为基础,并在民事主体(法人和其他组织)资格的基础上予以扩张。扩张的要素。Company name三、用人单位(三)用人单位用人权利能力与用人行为能力的特点 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相比较,有受国家的干预较严格的特点。 法律虽然赋予用人单位自主权,但这种自

19、主权必须在服从国家意志的前提下行驶,包括录用、辞退、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等,均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使。Company name对比: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与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用人单位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形成时间在依法成立后,确定其招工的范围与规模之时,才有资格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招收工人、职员,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从它依法成立时即开始拥有,直至注销时止。可见,用人单位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产生迟于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自治程度法律虽然赋予了单位用人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必须在服从国家意志的前提下行使

20、,包括录用、辞退、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等,均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而单位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相对来讲意思自治成份较大。 责任承担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单位对其职能机构和其他工作人员以单位的名义进行活动所引起的后果,负有完全的法律责任。单位只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在其职权范围或授权范围内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超越其职权范围或授权范围所为的行为,后果由行为人自负。 Company name真题链接Company name名词解释【02.4.31】【06.7.3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一、劳动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

21、的义务。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是联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媒介,也是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二、劳动法律权利与劳动法律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是劳动法法主体依法能够为一定行为和不为一定行为或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由劳动法律规范确认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享受权利和获得利益的可能性。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承担的义务,是指负有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按照劳动法律规范,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必要性。Company name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的义务 1、同用人单位依法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权利; 1、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

22、任务或工作任务;2、职工推举代表或者工会代表职工同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2、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3、按照自己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3、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4、休息、休假的权利;4、保守国家机密和单位业务机密;等等。 5、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权利 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获得特殊劳动保护的权利;招收录用职工权7、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合理组织调配权 8、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报酬分配权 9、组织工会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劳动奖惩权10、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辞退职工权 11、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Company name第四节 劳动法律关系

23、的客体一、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劳动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具体表现为一定的劳动行为和财物。劳动行为;财物。 在我国,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共同指向的劳动活动。二、关于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不同观点介绍 (一)劳动力客体说;评析; (二)基本客体与辅助客体说;评析; (三)劳动行为、财物说;评析。Company name第四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 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劳动者通过用人单位组织的各种各样的劳动活动,实现劳动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对用人单位来说,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即通过组织劳动,发展经济,并在发展

24、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Company name第五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 是指劳动法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和劳动合同约定,明确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形成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行为。不符合劳动法律规范的行为,绝不会产生劳动法律关系。例如:张二娃第一次应聘的工作Company name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是指劳动法主体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变更其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 1、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

25、,可以是因发生变更工作地点、变更工作职务或工种、变更工作时间以及工资待遇等劳动法律事实而引起的。 2、引起变更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法律事实,一般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行为。 3、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任何一方的变更,都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而是原当事人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和新当事人的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Company name一、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三)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 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终止其相互间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就是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消灭。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法律事实,包括行为人的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及事件。但是

26、,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行为,大多数是合法行为,少数是违法行为。Company name第五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概念二、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劳动法律规范所确认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只是表明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和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通过一定的劳动法律事实,才能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 同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也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劳动法律事实才能实现。Company name二、劳动法律事实(劳动)法律事实体系 Company name二、劳

27、动法律事实(一)行为 行为是指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意志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1、按照法律性质的不同,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按照行为人所处的地位和实施行为的目的、性质和职责划分,行为又可分为劳动法律行为、劳动行政管理行为、劳动仲裁行为、劳动司法行为等四类。Company name二、劳动法律事实(二)事件 事件是指不以行为人(包括单位)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或消灭客观现象。 注意:1、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只能是双方当事人一致的合法意思表示的劳动法律行为,即合法行为。 2、变更、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28、,既可以是双方或单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3、事件能引起变更、消灭。Company name真题链接Company name名词解释【06.7.32】 劳动法律事实专题二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专题二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Company name一、就业权 具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的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机会的权利,是劳动基本权的核心。 对公民来说,意味着享有包括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即公民不论性别、民族和财产状况等,有权实现就业,通过劳动获取生活主要来源;有权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和用工单位,参与这种选择过程中的竞争;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

29、机会。1、就业自由2、就业平等3、就业促进4、解雇限制Company name二、劳动报酬权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的明文规定,在达到劳动标准,付出有效劳动后,就应该获得用人单位的工资报酬。工资应当以货币的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1、报酬协商权2、报酬请求权3、报酬支配权获得最低工资标准权是劳动报酬权的核心部分,是劳动法律保障的重点。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保障制度、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欠薪支付保障制度等是劳动报酬权的重要组成部分。Company name三、休息权休息权是指劳动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劳动之后,获得充分的休息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30、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特殊工时管理规定(意见征求稿)Company name三、休息权我国目前实行职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同时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务工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天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超过这一限度,就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当出现可能危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紧急事件时,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决定延长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时间的长短根据需要而定,不受限制,并且不需要和工会及务工者协商。这些情况是:(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需要紧急处理的。例如地震、洪水、抢险、交通事故等。(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例如自来水管道、下水管道、煤气管道泄露或者堵塞的。(3)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如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4)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保修、保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